APP下载

厚植生态文化 传承绿水青山

2022-03-13赖相燕

浙江林业 2022年2期
关键词:杭州市科普杭州

赖相燕

生态文化是生态文明体系的内核,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灵魂。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加快构建生态文明体系,加快建立健全以生态价值观念为准则的生态文化体系”。近年来,杭州市林业科学研究院始终遵循“生态文明”和“美丽杭州”战略,展生态画卷,谱生态文化,传青山永续,育文明少年,擦亮生态文化的绿色底色,唱响生態文化红色赞歌,让杭州的生态文化绽放金色光芒。

广植深挖生态载体

擦亮生态文化的“绿底色”

随着公众生态文明意识的显著提升,关注生态、关爱森林、关心绿化成为全社会共同心声,杭州市林科院将“绿化”作为最大民心工程,让“绿色”成为杭城最显著最靓丽的标志色。

指导保障生态“绿芯”种苗。紧紧围绕“种业科技自立自强、种源自主可控”战略,大力开展生态功能强、健康长寿的乡土珍贵彩色树种种质资源、种苗的研究培育,指导全市建成国家林木种质资源库3家、国家花卉种质资源库2个、国家级林木良种基地3个,建成市级以上林木种苗保障性苗圃9家,面积2300亩,设施面积24万平方米,年保障供应良种壮苗1000万株以上,初步形成了覆盖面广、布局相对合理、树种较为全面的保障性苗圃体系,为提升生态文化建设的“绿”底色提供种苗基础保障。

建立完善自然教育基地。杭州市林科院多次指导国有林场、森林公园建设林业科普基地和自然教育基地,2021年成功申报省级10个,杭州市目前已有国家级自然教育学校(基地)7个、省级18个。2020年,杭州市林科院建成了林业科普展示厅(杭州市青少年林业科普教育基地),主要通过现代化和智能化的设备和VR体验,拍摄《瞭望杭州 绿山青山》《走进森林》《飞跃西溪、清凉峰》等生态教育视频和微电影《守护古树》,向青少年传播认识森林、守护森林的生态文化价值观。2021年已成功申报为省级自然教育学校(基地)。

持续开展生态科普活动。组建了一支党员志愿科普小分队,按照“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持续开展系列森林文化探索与实践,走进单位周边中小学、幼儿园,开展生态科普教育结对共建活动。邀请中小学生走进林科院林业科普教育基地,举办“最爱那抹绿”“小昆虫大世界”“小红牛大森林”“探索秋天森林的奥秘”等科普活动,主办森林康养等森林文化学术交流或技术培训30余次,参与社区和基层森林食品宣传16次,普及生态科普知识,唱响森林文化品牌。

拓展丰富生态内涵

唱响生态文化“红赞歌”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山、水、乡愁凝聚的是文化美,体现的则是生态文化内涵,为拓展丰富生态文化内涵,杭州市林科院依托杭州市林水志愿服务队,将红色的林业科技志愿服务融入生态文化的范畴,促进林业生态的“绿”与志愿服务的“红”相辅相促。

积极参与“植绿添绿”。围绕“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积极参与形式多样化、渠道多元化、时间常年化义务植树活动,提升市民植绿、护绿、爱生活的生态文明素养。积极参与各级植树活动和“亚运林”病虫害防治,先后组织“践行两山理论·推进百万亩国土绿化”、“红马甲绿行动”共建楠木林、“绿色传递为爱播种”珍贵树种进校园等植绿活动。

组织开展“爱绿护绿”。持续推进珍贵彩色树种进村庄、花卉园艺进社区(村居),每年举办“书香换花香”、家庭园艺讲座、社区插花培训、社区“植滕节”活动,参与人员超过1000人次,扮靓美丽多彩的杭州生态。持续推进基层结对共建,在淳安泥脚岭村种下10亩香榧“党建示范林”,大源村种下156颗香榧“致富果”,浪川古村种下200株樱花和海棠。在临安区蒲村种下1000株油茶树、30亩香榧林,还为桐庐县尧山村送去2100株大青梅种苗,在推进生态建设的同时促进共同富裕。

助力推进“心中播绿”。参与杭州市组织的世界湿地日、“爱鸟周”暨野生动物保护宣传月、“生态日”、植树节等形式多样的生态科普宣传,助力推进“心中播绿”行动。参与寻找杭州市“最美古树”“最美森林古道”等最美系列行动,组织开展“最美竹乡”,充分调动全民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弘扬“爱绿、护绿、兴绿”良好风尚,其中中英文版的《杭州美丽竹乡》一书还在2018年的世界竹藤大会亮相,受到了中外代表的一致好评。

传承创新生态魅力

打造生态文化“金名片”

金色代表了荣誉,承载信任和期待。杭州市林科院多年来对生态建设的努力得到了肯定,先后荣获全国生态建设突出贡献先进集体、生态省建设突出贡献三等功、美丽杭州建设突出贡献等荣誉称号,2021年又获得了浙江省生态文化建设突出贡献先进集体。

理论先行,生态文化研究走在前列。前瞻性地开展城市森林保健功能监测与评价研究,建立了城市森林生态保健功能定位监测网和城市森林保健功能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首次提出了城市森林保健功能综合指数,参与建设国家级生态定位站点2个,建成省级清新空气监测站1个。建立浙江省老年医学重点实验室杭州森林康养研究中心,开展的森林对大气质量改善、与人身心健康关系以及森林疗养基地认证相关研究在中国森林疗养杭州国际研讨会得到肯定,发布中国森林疗养《杭州宣言》,成为首批城市森林国家创新联盟理事单位。

参与展会,生态文化传播光彩夺目。善于结合各类大型生态会展,搭建传播载体和媒介,加快杭州生态文化传播速度和广度。派出3名科技骨干参与2019年北京世园会,“杭州市城市主题日”活动的游客量超过20万人次,“杭州元素”的“富春山居图”惊艳国内外游客;2021年征集230个杭州花博会展品参加第十届上海花博会,展品获奖总数占浙江省的54.5%,在“浙江日”期间还发放杭州市生态建设和湿地水城的宣传册及团扇1000余份,充分展示了杭州以花兴业、以花美景、以花惠民的成就。

探索实践,生态文化转化经济效益。依托林科院科研团队,每年开展科技培训和科技下乡活动20余期培训近万人次,发放各类宣传资料2万余份,“上山入林”为基层林农送技术、送物资、送人才,将林业生态文化向基层输送和辐射。深入研究和宣传推广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绿色发展模式,推动生态经济发展,实施“一亩山万元钱”科技富民行动62.95万亩,产值60.27亿元,有效打通了“两山”转化通道,打造“两山”绿色银行的“杭州模式”,让产业结构变“轻”,发展模式变“绿”,经济质量变“优”,让“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相得益彰。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杭州市林科院将继续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加速林业科技在生态文化的传播、运用和推广,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中的支撑作用,助力“双碳”目标实现。

3174501908209

猜你喜欢

杭州市科普杭州
杭州复工复产进行时
杭州市支援武汉医疗队等6个集体获杭州市五一劳动奖状
杭州龙井茶园
杭州市西湖区中小学教师作品选登
科普漫画
科普漫画
杭州旧影
杭州市萧山区美术教师新作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