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香港地区填海工程项目安全管理方法

2022-03-12陈影东黄学斐

中国港湾建设 2022年2期
关键词:危险源机械设备作业

陈影东,黄学斐

(中交广州航道局有限公司,广东 广州 510290)

0 引言

沿海城市为谋求地理发展空间而开展的填海工程,其特点是规模大、范围广、涉及的专业多、作业危险性大、作业人员与施工设备多、作业环境复杂多变,安全风险范围广、管理难度大。如何管控好施工作业现场的各类危险源和安全风险,采用哪些有效管理方法以实现安全管理目标,值得深入探讨和研究。

文章以香港国际机场第三跑道填海工程(简称香港三跑工程)为例,结合水运工程施工安全事故多维空间致险模型[1],在运行欧洲标准安全管理体系基础上,依据当地法规要求及合约相关安全管理要求,根据工程实际和现场施工需求,探索和创新了一些安全管理方法。通过管理实践,验证了这些方法对有效管控复杂施工现场的危险源及安全风险起到了良好的作用和效果,保障了工程施工进度。

1 工程概况

香港三跑工程拟在现有香港机场第二跑道以北使用不浚挖填海方法建造约650 hm2的陆地。工程主要内容包括:海堤工程、回填工程、地基处理工程、防污帘安装与拆除工程、临时码头安装与拆除工程等。该工程有如下特点:施工强度高、多标段及多工艺同时施工、作业点多面广且存在大量交叉作业面、内外部接口多、沟通协调工作量大、航空限制、海事禁区限制等。

施工高峰期投入施工船舶250 多艘,包括排水板施工船、深层水泥搅拌桩施工船、铺砂驳船、绞吸船、泵砂船、起重趸船、平板驳船等。运料船舶进出施工区超过1500 航次/月,主要为皮带船。陆地施工设备360 多台套,包括深层水泥搅拌桩机、密实振冲机、强夯机、钻探机、运输车辆、起重机、挖掘机、推土机、压路机等。高峰期参与施工人员超过3600 人,有中国、韩国、印尼、尼泊尔等不同国别人员参与施工。

涉及危险性较大的作业有:水上水下作业、潜水作业、高空作业、密闭空间及受限空间作业、热工作业、起重作业、临边临水作业等。

2 危险源及风险分析

危险源是指可能导致人员伤害或疾病、物质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或这些情况组合的根源或状态因素[2]。一个系统中具有潜在能量和物质释放危险的、可造成人员伤害、在一定的触发因素作用下可转化为事故的部位、区域、场所、空间、岗位、设备及其位置,可称为危险源。它的实质是具有潜在危险的源点或部位,是爆发事故的源头,是能量、危险物质集中的核心,是能量从那里传出来或爆发的地方[3]。施工现场每台设备、每个作业点、存放有易燃易爆物质的场所、有毒有害物质、压力容器、自然灾害等,都可定义为危险源。

危险源是事实存在的,每个危险源都有风险[4],风险是危险源的属性。在分析生产过程中造成人员伤亡、影响人体健康甚至导致疾病的因素时,风险源可称为危险有害因素,可分为人为因素、物质因素、环境因素和管理因素4 大类[5]。根据作业现场使用的施工设备、原材料、施工工艺、作业环境等分析,香港三跑工程主要的安全风险有:淹溺、物体打击、起重伤害、火灾、机械伤害、车辆伤害、触电、高处坠落、灼烫、容器爆炸、其他爆炸、坍塌、中毒和窒息、其他伤害等。当危险源原有的安全屏障失效,风险未能有效防控时,便会发展成为事故隐患,进而可能导致事故的发生。

3 安全风险管控方法探索与实施

施工期间,坚守安全事故红线,贯彻主体安全责任,严格执行施工全过程安全管理,全员安全管理,落实一岗双责,主抓各工作面负责人和施工员的安全职责,加强安全知识技能培训教育学习,提升全员安全意识,排除隐患[6];通过建立“双控”机制,实现风险分级预控与事故隐患排查治理[7]。香港三跑工程在源头预控方面开展各项安全管理活动,并在日常管理中组织大量的隐患排查治理活动。主要在作业人员管理、机械设备管理、作业过程管控、利用信息化手段、安全文化建设等方面探索和创新了一些管理方法。

3.1 作业人员管理

3.1.1 源头管控作业人员合规性

所有参与施工的人员必须经过第三方认证机构的基本安全培训,具备基本的安全素质,且持有以下证书:建造业安全训练证明书,俗称“平安卡”;船上货物处理基础安全训练课程,俗称“蓝卡”。

3.1.2 岗前安全培训

所有参与施工的人员必须经过项目层面的岗前安全培训,并经考核合格后才能上岗作业。参加岗前安全培训流程如图1 所示。

图1 岗前安全培训流程图Fig.1 Health&Safety induction training flow chart

完成岗前安全培训后,安全部给参与培训的人员派发特别制作的安全帽帽贴。若该员工的现场工作经验少于6 个月时,则额外派发一个“P”牌,并在其安全帽上至少张贴6 个月,代表实习员(Probationer),表明该员工须在其直属管工监督下才能工作,禁止单独工作。若该员工的现场工作经验多于6 个月,则额外派发一个“N”牌,并在其安全帽上至少张贴6 个月,代表新力军(Newcomer),表明该员工可与其他同事一同工作,但禁止单独工作。

3.1.3 岗前培训重温课程

所有参与施工的人员每工作6 个月,需接受一次岗前安全培训。安全部建立一套登记系统,自动警报和提示即将到期人员的岗前培训日期,指定专职人员定期跟进,并督促其及时参加重温培训。

3.1.4 特殊作业人员委任

对特种作业或特殊工作岗位的人员进行委任,被委任的人员须具有相应岗位工作经验,且持有相适应的证书或证明文件。安全部核实相关信息后,向其明确工作安全职责,并签发委任书。特种作业或特殊工作岗位人员必须经委任后才能参与作业或施工现场的管理。

人为因素是导致事故的主要原因,全国企业发生事故的原因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因素造成的事故占全部事故发生率的85%以上[8]。通过源头预控管理、提供有针对性的安全培训和特殊岗位委任制度,帮助员工清晰了解其在工作时的各项安全责任,提高了员工的安全生产意识和安全技能,主动管控人为失误,减少了人为不正确行为对危险源的触发作用。

3.2 机械设备管理

3.2.1 机械设备进场

所有机械设备须持有有效证书或证明文件,通过安全部及业主的安全检查,达到安全条件并取得安全部发出的进场许可证,才允许进场作业。机械设备进场流程如图2 所示。

图2 机械设备进场流程图Fig.2 Equipment entry flow chart

3.2.2 新设备替代旧设备

使用安全性及效率高的机械设备替代旧的机械设备,禁止使用超过30 a 机龄的机械设备。在合理的条件下,加快施工进度,科学缩短工期,使员工暴露在风险环境中的时间大幅缩短,从而降低事故的发生率。如用铺砂驳替代起重趸船进行砂垫层施工,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设备安全性也得到了保障;改装绞吸船进行远距离吹填作业,减少使用车辆运输设备、减少交叉作业面的陆域推填作业,降低了作业人员暴露在高风险作业环境中的危险性。

尽管物的不安全状态是不可避免的,但可以通过采取恰当的措施来减少它们对生产过程的影响[9]。通过机械设备进场的源头管理,严格进场制度,使用安全性能高的新设备替代安全性能差的旧设备等措施,确保了设备安全屏障处于良好状态,风险值处于可接受状态。

3.3 施工方案及作业过程管控

3.3.1 施工方案

每道施工工序作业前编制单独的施工方案及风险评估表,用于指导该工序的施工生产和安全作业,流程如图3 所示。同时根据现场施工实际情况,及时淘汰危险性较大的施工工艺,用更高效和安全的工艺替代。

图3 施工方案流程图Fig.3 Construction scheme flow chart

3.3.2 工前风险评估

开工前召开工前会,落实当天施工任务,提示安全注意事项。每个施工点作业前进行风险评估,由该施工点的负责人或管工组织实行,从作业人员、机械设备、物料、作业方法、作业环境等5 个维度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消除存在的隐患后才允许作业。

3.3.3 许可证制度

对危险性较大的作业实行许可证制度,如潜水、高空、密闭空间及受限空间、热工、起重等作业。作业前,现场负责人或管工充分检查作业安全条件,办理审批手续,获得作业许可证后才能进行作业。另外,根据现场作业环境变化,适时调整作业动态,甚至停止相关作业。暂停后,需要再次获得许可证才能作业。

3.4 信息化助力安全管理绩效的提升

针对作业现场点多面广、工况复杂,信息化程度低,安全生产信息剧增,缺少安全信息共享渠道及信息资源共享程度低[10]等特点,香港三跑工程开发了综合生产调度管理系统,引入北斗导航系统。通过开发安全巡检APP,规范人的行为;开发关键设备运行参数监测系统,对物的不安全状态进行监测和管控,降低工程施工安全风险[11]。

设立海事管理值班中心、调度中心,成立专职应急队伍,配备应急资源,建立综合应急沟通和响应机制,畅通应急渠道,对施工现场的危险源和风险进行全方位防控。

利用信息化工具辅助安全管理,降低危险源统计和管理的工作难度,促进安全管理工作标准化运行,强化效率和执行力,发挥数据共享和分析能力,为船舶定位和监控、施工区船舶航线定制和导航、机场超高预警、禁区及限高区的电子围栏设置、机械设备持证监控、安全检查等提供全天候和精准的服务,为重大安全决策提供支持和依据。

3.5 安全文化建设

安全文化的培养和发展,一旦形成良好氛围,并且经过实际施工生产过程中反复强化,必将整体提升员工的安全生产素质和综合素质,整体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创造更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12]。香港三跑工程将安全文化建设与施工管理深度融合,持续开展安全评比活动等,让安全行为成为员工的一种习惯,从而提升整体安全管控的软实力;定期开展安全文化活动,不断丰富安全文化载体,推动安全文化在项目生根、发芽、壮大。定期组织午间安全及健康生活讲座活动,邀请事故亲历者、事故逝去者家属现身说法,讲述事故对自身的危害、对家庭和社会的影响,时刻敲响防范事故的警钟,使员工从根本上认识到在作业过程中防控好危险源的重要性,自觉做好安全预防工作;另外,还邀请政府部门相关管理人员、社会专业人士到施工现场授课,增加员工的安全知识,提升员工的安全技能,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

4 管控方法施行效果

通过施工作业人员、机械设备、作业过程和作业环境等方面探索和创新的一些管理方法,对现场危险源和安全风险进行了预控管理,提高了员工的危险源风险防范意识,提升了员工参与风险辨识防控的主动性,保障了进场机械设备的质量和安全性,防控住了作业过程的风险。另外,借助信息化手段提升安全管理绩效,结合工程实际深入开展安全文化建设,使员工的安全行为成为一种习惯,确保了工程施工安全条件符合当地政府和业主的要求,达成了预定的安全管理目标。

香港三跑工程业主设定的安全管理目标为千人意外率低于5.0,大约相当于10 万工时意外频率0.167。实际香港三跑工程千人意外率低于3.0,且单年项目施工生产产值超过百亿元港币时,当年度的千人意外率为4.54,满足业主的安全管理目标要求。

5 结语

进入21 世纪以来,内地公司在香港及其他境外地区承建了越来越多的工程项目。文章基于香港三跑工程实例,探索和创新一些安全管理方法,有效管控施工现场的危险源,显著降低施工作业现场的安全风险。这些管理方法对内地公司在港澳地区市场开拓和履约有指导和借鉴意义,为符合当地安全标准及适应当地安全管理要求并融入其中提供一定的依据。另外,通过对这些管理方法、运作机制等方面的研究,可以提供最便捷和有益的借鉴,为企业适应香港地区及境外项目所在地的市场环境,有效控制安全风险提供保障,同时可促进企业自身安全管理绩效的提升。

猜你喜欢

危险源机械设备作业
高速公路机电交安施工危险源分析及防范
机电机械设备安装中存在的隐患及解决方法
食品机械设备的维修管理策略
地质灾害治理施工危险源的辨识与控制措施
广州钰铂机械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广州钰铂机械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作业
民航维修系统的危险源分类与描述
关于设备风险管理的危险源分类及辨识研究
我想要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