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填料在香港国际机场第三跑道填海工程的应用
2022-03-12李翔唐伟
李翔,唐伟
(中交广州航道局有限公司,广东 广州 510290)
0 引言
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建筑业也同时快速发展,相伴而产生的建筑垃圾日益增多,中国建筑垃圾的数量已占到城市垃圾总量的1/3以上。到2020年,我国建筑垃圾产生量将达到26 亿t。但我国在建筑垃圾处理方面的技术体系还不是很成熟,我国采用粗放的人工分拣方式,回收再利用率还很低,并且处理效率远远赶不上建筑垃圾产生的速度,以至于出现垃圾围城的现象。从资源化利用来看,我国建筑垃圾总体资源化率不足10%,远低于欧美国家的90%和日韩的95%[1],处理方式仍处于粗放的填埋和堆放阶段。大量的建筑垃圾未能得到有效利用,既浪费了资源,又污染了环境。从另一方面看,我国建筑垃圾资源化综合利用的潜力很大。
如何将建筑垃圾进行有效管理和利用,提高建筑垃圾的资源化率,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契合国家的节能减排和绿色发展的目标,是政府部门和建筑企业需要共同探索研究的难题。
本文以香港国际机场第三跑道填海工程(简称香港三跑工程)为例,简要阐述了在环保要求极为严格的香港地区,政府部门为提升公众填料资源化所提供的政策法规保障;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在香港特区政府指导下,业主香港机场管理局和建筑承建商开展公众填料的来源调研、筛分后再利用等工作。实践证明通过政府部门和建筑企业的积极协作,既能解决公众填料的处理及二次利用问题,又能极大地提升基建工程的施工进度,最终实现政府、企业与环境保护多赢的目标。本文为政府部门和建筑企业优化处理建筑垃圾方法提供了参考方向,具有较好的借鉴意义。
1 香港地区公众填料的管理策略
内地所述的“建筑垃圾”是指建设单位、施工单位新建、改建、扩建和拆除各类建筑物、构筑物、管网等以及居民装饰装修房屋过程中所产生的弃土、弃料及其它废弃物。对这些材料需进行相应的处理,才能达到理想的工程项目建设目的。
香港地区所述的“建筑废物”意指任何物质或物体因建筑工程而产生,不管是否经过处理或贮存,而最终被弃置。工地平整、掘土、楼宇建筑、装修、翻新、拆卸及道路等工程所产生的剩余物料,统称建筑废物。从定义上看,香港地区所述的“建筑废物”与内地所述的“建筑垃圾”类似。香港地区建筑废物管理流程见图1。
图1 建筑废物管理流程图Fig.1 Management flow chart for construction waste
建筑废物中有九成以上是惰性物料,即一般所说的“公众填料”。“公众填料”是从建筑、挖掘、装修、拆卸及道路工程中产生。因公众填料是由岩石、混凝土、沥青、瓦砾、砖块、碎石及泥土等组成,故适宜再用于填海或地盘平整工程。
香港特区政府设置若干个公共填料存储库,与政府合约承包商制订推行废物管理计划,以执行即场筛选分类工作及实施运载记录制度,确保公众填料运送至适当接收地点/设施处理,以接收业界未能实时再用的公众填料,并暂时储存在填料库内。填料库内会设立拆建物料分类设施,把混合的拆建物料加以分类及压碎体积过大的物料。
在香港地区具备条件的项目招投标过程中,招标文件要求承包商需承担一定数量公众填料的施工量。如香港三跑工程的招标文件中明确要求承包商应从屯门第38 区填料库和将军澳第137 区填料库消化处理1000 万m3(或2000 万t)的公众填料进行回填施工。
综合上述信息,香港特区政府对公众填料的收集、处理、再利用等环节均有较为成熟的政策法规体系、管理方法及明确的管控要求,为香港地区公众填料资源化率提升提供了充分的政策保障。
2 公众填料在香港三跑工程的申请及施工
在香港三跑工程中,公众填料的施工主要包括公众填料的申请审批,填料库内的运输、筛分、装驳,海上运输,施工现场处理等环节。公众填料的申请及施工流程图见图2。
图2 公众填料的申请及施工流程图Fig.2 Flow chart of public fill application and construction
2.1 公众填料的申请审批
公众填料的申请审批手续包括项目注册登记、收集公众填料之前的确认等。相关项目或授权人员须在规定的时间内提交工程项目登记表和公众填料订购表格,在得到土木工程署相关管理部门确认批准后,相关项目即可以开始公众填料的收集工作。
2.2 公众填料的质量要求
在香港土木工程署(CEDD)公众填料的管理策略中,要求产生公众填料的承建商需对材料进行初步处理,确保进入填料库的材料不得含有木材、纸张、塑料、有毒物质等废料,为公众填料的二次利用提供了初步的质量保障。
除了政府部门对进入填料库的公众填料质量有所要求外,各承建商亦需根据施工合约要求对公众填料进行筛分等二次处理后再使用。
香港三跑工程对公众填料的材料要求如下:
1) 含泥量不超过20%。
2) 不得含有:①尺寸超过250 mm 的物料;②易受体积变化影响的物料,包括海泥、液限超过65%或塑性指数超过35%的泥土、膨胀黏土及湿陷性土;③泥炭、植被、木材、有机物、已腐烂物质或沥青;④危险品或有毒物质;⑤易燃烧的材料和金属、碎石、塑料及合成材料。
香港三跑工程承建商在填料库区的码头建造了适应性的筛分处理设备,以满足合约规定[2-6]。
2.3 公众填料在填料库内的运输及筛分
填料库内的运输及筛分流程为①公众填料装车→②运输至筛分设备→③材料一次筛分→④材料二次筛分→⑤皮带机运输→⑥驳船装驳。
公众填料在填料库内的运输作业过程中,土木工程署制定了相关措施进行严格监管。主要措施为:
1) 卸货汽车车主必须向填料管理部申请倾卸泥土执照,获批后才可在其辖下的公众填料接收设施倾卸公众填料。
2) 每辆持有有效倾卸执照的卸货汽车应持有指定填料库的公众填料订购表格,以备核查。
3) 卸货司机遵照填料库现场人员的指示作业。
4) 填料库现场人员对公众填料收集情况进行记录。
2.4 公众填料的海上运输
香港三跑工程所使用的公众填料主要来自屯门第38 区填料库和将军澳第137 区填料库,距香港三跑工程运距分别约5 km 和43 km。
运输途径为海上运输,运输方式主要为拖轮拖带非自航驳船运输和自航驳船运输,公众填料从屯门第38 区填料库和将军澳第137 区填料库运输至施工现场单程耗时分别约1.0 h 和6.5 h。
2.5 公众填料的利用
香港三跑工程主要将公众填料投放在砂垫层~-1.0 m 和-1.0~+3.0 m 两项分层回填的施工工序中。砂垫层至-1.0 m 回填公众填料主要采用开底驳施工工艺,-1.0~+3.0 m 回填主要采用陆域设备推填施工工艺。主要施工流程见图3。
图3 公众填料在施工现场的利用流程图Fig.3 Flow chart of public fill utilization at construction site
2.6 公众填料在香港三跑工程的使用情况
香港三跑工程组织公众填料施工设备投入情况见表1。2018-06—2020-06 共施工公众填料950万m3,占回填总量的15%,月施工最大强度约74 万m3/月,创造了香港地区公众填料单月施工量的记录,公众填料的顺利施工有效缓解了现场施工压力,为实现香港三跑工程工期目标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公众填料施工强度图见图4。
图4 公众填料施工强度图Fig.4 Construction strength of public fill
表1 公众填料施工设备投入情况表Table 1 Equipment on public fill construction
据统计分析,香港三跑工程公众填料在筛分处理后,有效使用率达到80%~90%,为资源节约及环境保护贡献了力量。
3 建议
通过阐述公众填料在香港地区基建工程中的资源化利用实例,笔者对加强内地建筑垃圾的有效管理和利用方面提出如下建议:
1) 加强和完善关于建筑垃圾管理相关政策法规的出台,提高各城市对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的重视程度。关注点应涉及建筑垃圾的循坏利用,而非仅关注建筑垃圾造成的环境污染及其对市容市貌带来的影响。
2) 加强统一规划,明确主责部门,将建筑垃圾资源化纳入政府公共建设材料名录,加大补贴力度;加强政府与建设单位及建筑企业的合作,通过税收等优惠政策吸引企业和社会资本进入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行业,提高相关方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3) 发挥政府主导作用,鼓励规划、设计、施工、运输、拆除等单位积极参与,进一步加快资源化利用的技术创新。组织开展建筑垃圾资源化再生利用关键技术科研攻关,努力拓宽建筑垃圾的资源化利用方式和渠道。
4 结语
综上所述,香港地区对公众填料的管控模式是切实可行的。通过政府部门提供坚实的政策法规保障,建筑企业合规地、积极地配合政府部门开展公众填料的收集及施工作业,最终可实现建筑垃圾的资源化并提升基建项目的施工进度,达到了政企双赢的目标。
建筑垃圾是放错了地方的“黄金资源”,内地建筑垃圾的处理使用可借鉴香港地区公众填料的管控模式,着力推进建筑垃圾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努力践行国家绿色发展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