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西医结合用药治疗小儿冷热惊厥的临床观察

2022-03-12汲慧英吴传申

中国药物滥用防治杂志 2022年1期
关键词:奥司热性流行性

汲慧英,吴传申

(河南省鹿邑真源医院儿科,河南周口 477200)

临床儿科中儿童流行性感冒属于常见呼吸系统急性传染病之一,以高热为主要临床症状,且多数患儿伴随热性惊厥,其临床特点表现为传播速度快、潜伏期短、变异性大等[1]。患病后如果患儿得不到有效救治,可增加脑损伤、脑缺氧风险,引发共济失调、脑障碍综合征、癫痫等并发症,严重影响患儿的身心发育。本研究主要探讨磷酸奥司他韦、小儿咽扁颗粒两种药物联合治疗流行性感冒伴热性惊厥患儿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 年1 月—2020 年7 月本院收治100例流行性感冒伴热性惊厥患儿作为对象。纳入标准:①符合《诸福棠实用儿科学》[2]中流行性感冒伴热性惊厥诊断标准;②疾病首发年龄在6 个月~4 岁,末次复发年龄<6 岁;③经救治后意识、神志清醒;④临床诊治资料保存完整。排除标准:①过敏体质,对研究所用药物过敏;②伴有颅内感染、质性病变、癫痫、代谢性疾病;③存在神经系统异常;④伴有精神性疾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 例。观察组男28 例、女22 例;年龄1.76~3.33 岁,平均年龄(2.08±0.61)岁。对照组男27 例、女23 例;年龄1.83~3.29 岁,平均年龄(2.01±0.55)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获得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查并批准,患儿家属均在知情研究方法及目的前提下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所有患儿入院后均给予相同常规治疗,内容包含解痉止挛、退热、水电解质平衡维持、营养支持等。对照组给予磷酸奥司他韦(宜昌东阳光长江药业,批号:20160819,规格:15 mg/ 袋)治疗,药物使用方法具体如下:以患儿体重为依据选 择 用 药 剂 量,体 重>40 kg 者,服 用2 次/d,75 mg/ 次;体 重23~40 kg 者, 服 药2 次/d,60 mg/ 次;体 重14~22 kg 者, 服 药2 次/d,45 mg/ 次;体 重≤15 kg 者, 服 药2 次/d,30 mg/ 次。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小儿咽扁颗粒(兰州和盛堂制药,国药准字:Z62020014,规格:4 g×9 袋)治疗:药物使用方法如下:1~2 岁口服药物2 g/ 次,2 次/d;3~5 岁口服药物2 g/ 次,3 次/d;6~14 岁口服药物4 g/ 次,2~3 次/d,开水冲服。两组患儿均连续治疗5 d。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改善时间(惊厥、退热、咳嗽鼻塞、咽喉肿痛)、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白细胞介素-8(IL-8)、C 反应蛋白(CRP)、γ 干扰素(IFN-γ)]改善情况。临床治疗效果[3]:治愈为患儿各项临床症状彻底消失,48 h 内体温恢复至正常水平;显效为患儿各项临床症状缓解减轻,72 h 内体温恢复至正常水平;有效为患儿各项临床症状缓解,72 h 内体温有所下降;无效为患儿各项临床症状未发生改善,甚至加重,72 h内体温未降低,再次发生抽搐[4]。治疗总有效率=治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 统计方法

选用SPSS 22.0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用(±s)表示,组间差异比较行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组间差异比较行χ2检验;以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治疗效果比较[n(%)]

2.2 两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比较

观察组惊厥、退热、咳嗽鼻塞、咽喉肿痛症状改善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比较[(±s),d]

表2 两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比较[(±s),d]

组别 例数 惊厥 退热 咳嗽鼻塞 咽喉肿痛对照组 50 4.13±0.78 4.08±1.12 3.96±1.05 2.87±0.67观察组 50 2.11±0.39 2.43±0.82 2.38±0.73 2.04±0.42 t 值 16.379 8.405 8.736 7.422 P 值 0.000 0.000 0.000 0.000

2.3 两组炎症因子水平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CRP、IL-8、IFN-γ 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炎症因子水平比较(±s)

表3 两组炎症因子水平比较(±s)

组别 例数 CRP(mg/L) IL-8(ng/ml) IFN-γ(ng/ml)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 50 34.29±4.88 15.03±2.29 0.11±0.04 0.35±0.12 0.17±0.10 0.11±0.07观察组 50 33.98±5.06 8.88±1.22 0.12±0.09 0.22±0.10 0.19±0.11 0.07±0.03 t 值 0.312 16.759 0.718 5.885 0.951 3.714 P 值 0.756 0.000 0.475 0.000 0.344 0.000

3 讨论

3.1 中西医结合治疗可提高临床治疗有效性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00%,高于对照组的66.00%(P<0.05),表明中西医结合方案的应用能够促进冷热惊厥患儿病情获得更好控制,提高治疗有效性。儿童甲型流行性感冒伴热性惊厥诱发原因主要是外邪侵袭,同时受小儿脏腑尚未发育完全,所以在对患儿实施治疗时,以清热解毒、发表散邪为原则实施治疗可发挥良好治疗效果[5]。小儿咽扁颗粒中金银花有泻火解毒功效,玄参有益精明目,利咽通喉等功效[6];金果榄有清热解毒,滋阴降火功效;桔梗有宣通气血,泻火散热功效;麦冬有化痰止咳,清心润肺功效[7];牛黄有泄热镇静功效,冰片有散郁火功效。诸药联合使用奏清热解毒、滋阴降火、止咳化痰等功效[8]。因此,两种药物联合使用可发挥协同增效作用,促进冷热惊厥患儿临床治疗效果显著提高。

3.2 中西医结合治疗可加快临床症状改善速度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后患儿惊厥、咳嗽鼻塞、咽喉肿痛等症状改善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提示中西医结合方案可有效加快患儿临床症状改善速度,有助于缩短患儿的住院时间。儿童流行性感冒伴热性惊厥患儿治疗多采取抗感染、退热、补液等处理,但总体效果欠佳[9]。磷酸奥司他韦属于应用较为普遍的一种感病毒神经氨酸酶抑制剂[10]。该种药物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对流感病毒表现出显著抑制作用,同时能够有效阻断流感病毒进入人体[11]。小儿咽扁颗粒、磷酸奥司他韦两种药物联合使用,可加快症状缓解速度,获得更理想症状控制效果。

3.3 中西医结合治疗可提供抗炎效果

流行性感冒伴热性惊厥会对患儿脑细胞产生一定损伤,CRP 属于急性时相反应蛋白,当感染发生时,其水平表现出显著升高[12-13]。IL-8 属于一种敏感炎症趋化因子,能够趋化中性粒细胞到炎症部位。IFN-7 作为一种重要炎症因子,其水平与机体的免疫状况存在密切关系,水平升高可导致炎症反应进一步加剧[14]。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后CRP、IL-8、IFN-γ 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观察组患儿接受治疗后机体炎症反应获得有效抑制,且抗炎效果相比对照组明显更优,分析原因可能是奥司他韦是神经氨酸酶抑制剂,具有选择性高、特异性强等优势,能够抑制病毒释放,减少其传播,口服给药后,迅速被胃肠道大量吸收,并迅速转化为活性代谢产物,进入体内循环,药效利用发挥最大化,同时活性代谢产物与神经氨酸酶结合,病毒难以黏附和凝聚,从而起到强效抑制作用,最终达到抗病毒的效果[15]。小儿咽扁颗粒中的金银花、金果榄、射干等成分有抗病毒、抗菌作用。该药与抗病毒药物磷酸奥司他韦联合用于冷热惊厥患儿治疗,具有标本兼治、协同增效的作用,提高炎症控制效果。但因本研究选取样本量相对较少,未对患儿不良反应进行分析,未能对患儿进行长期随访评估其生活质量改善情况。因此,在今后的研究中将增加样本量,更加全面、深入地开展循证研究。

综上所述,采用小儿咽扁颗粒、磷酸奥司他韦联合治疗流行性感冒伴热性惊厥患儿的临床效果显著,缩短了患儿病情康复的时间,促进了患儿炎症因子水平的改善,值得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奥司热性流行性
合理用药—奥司他韦知多少
小青龙汤在流行性感冒中的应用
猪流行性腹泻研究进展
奥司他韦还能安全用吗
关于儿童热性惊厥的20个疑问
流行性感冒
关于儿童热性惊厥的20个疑问
猪流行性腹泻2011-2017年
不同剂量奥司他韦治疗流行性感冒疑似患儿的临床疗效比较
热性惊厥首次复发的相关因素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