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略谈小学生量感培养的几种策略

2022-03-12陈梅凤

文理导航 2022年9期
关键词:量感小学培养

陈梅凤

【摘  要】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量是数量关系的要素,因此量感培养是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培养小学生的量感要依托学生熟悉的物体,引导学生通过自身各种器官、周围熟悉的环境感知某种量,从获取的感性认识,再经历自身的动手操作、灵活运用获取亲身的体验,达到对量进行建模,逐步形成量感。

【关键词】小学;量感;培养;策略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指出:“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数量关系是数学研究的一大范畴,可见“数”与“量”是密不可分的,但是两者的内涵又不同,小学阶段“量”的内涵通常指计量单位、具体情境下的量,要靠学生自我感知,因此也就提出了“量感”一词。《新课标》在界定学生综合素养时明确地提出了十个核心词,其中 “数感”及“数据分析观念”等的培养都离不开量感。因此我认为,小学生量感的培养是小学阶段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

量感就是视觉或触觉对各种物体的规模、程度、速度等方面的感觉,对物体的大小、多少、长短、粗细、方圆、厚薄、轻重、快慢、松紧等量态的感性认识。以下我结合日常教学实践,简要谈谈小学生量感培养的体验。

一、借助身体器官体验量感

在正式开展课堂教学活动之前,教师需要在教学设计环节为学生细致地分析教学目标以及课程大纲标准,随后依照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以及综合学习能力发展需要,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教学内容以及相关学科知识。在此基础之上,引导学生有意识、有目的地培养自身数学意识以及相关学科素养。《新课标》里数学的学习“具体情境”是个高频词,学生学习数学离不开具体情境,一般来说小学生的认知总是从自身开始的,教学中我们应该巧妙地利用学生的“身体”初步地培养量感。在小学生认真学习数学学科课堂教学主要内容的过程中,教师也可以运用生活化的教学方式,将具体的数学思维以及数学测量方式引入学生的日常生活,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培养学生良好的发散思维以及理性思维,引导学生正确看待日常生活中的各类数学元素。

例如:在教学长度单位“厘米”时,可以让学生仔细观察自己的一只手指头的宽度,再把手指头 “放”在直尺上,体验一只手指头的宽度大约是“1厘米”,进而体验“一搾”长是十几厘米。又如:在认识“米”时,让学生小组合作,其中一位学生平举双手把手掌下垂(低年级的学生一庹长有1.2~1.3米,垂下手掌比较接近一米),让同伴合作测量其左右两手腕的距离大约是一米,接着让学生各自比划,初步体验“1米”大概有多长;然后让学生合作测量“一步长”(得出两步长大概1米)。像这样借助“一指宽” “一搾长” “一庹长” “一步长”培养学生长度单位的量感非常有效!同样,可以利用一个指甲盖的大小体验“平方厘米”,双掌并拢的大小体验“平方分米”……这些是培养学生面积单位量感的好方法。

二、依托周围环境强化量感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遇到各类数学问题,教师便可以结合日常生活中的实际情况,为学生营造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随后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引入具体生活情境,促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学科知识以及专业理论知识的理解。学生周边的事物、所熟悉的生活情境都是学习数学的好素材,巧妙又充分地利用这些素材,对培养学生的量感至关重要!对小学生来说,对质量单位的认识相对比较肤浅,这方面的量感也是比较难培养的,所以教学过程中有些量感是通过教具所无法达成的,需要借助周围的环境、实物加深学生的感知,从而深化量感。如认识“克”时,我们可以分给学生一截粉笔头(事先要用天平测量)掂量,感受1克有多重;又如在认识“1千克”时,我们可以让学生亲自用手掂量一下两瓶(500毫升左右)矿泉水有多重,让学生体验一下“1千克”,促进“千克”这个量在学生脑海中的建模。

对于比较大的量,可以巧妙地结合数字来加以体验。在认识“吨”的教学时,可以先让学生尝试扛一下10千克的大米,再结合数字“100”来体验“100包10千克的大米重1吨”……接着再让学生说一说“需要几位同学的体重相加才大约是1吨”。又如,对于认识“公顷” “平方千米”等较大的面积单位,可以借助“教室的面积” “操场的面积”结合数来获得体验:一间教室的面积大约50平方米,需要200间这样的教室面积大小才大约有1公顷;学校的操场很大吧?但是,大约需要120多个学校操场(学校操场通常是长100米、宽80米左右,视学生所在学校的操场通过计算后得出有几个)这么大的面积才有1平方千米……

这样,依托周围环境、适当结合数进行量的体验的方法,可以化抽象为具体,让学生对本来很陌生的量有可以“看得见”甚至“摸得着”的体验,可以有效地强化学生的量感。

三、动手实践操作深化量感

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紧密对接,可以帮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相关问题,进一步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以及社会实践能力,激發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以及探索欲望,逐步拓展学生学习视野,完善学生知识体系。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应将课堂教学的具体内容引入实践操作教学环节,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参与,通过自身努力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正确看待数学教学的主要目的以及相关教学目标,进一步提升自身的学习能力以及相关学科素养。自然总是留有遗憾的,学生周边的环境、事物也并不都是那么准确地适合每一个具体的“量”。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可以适当地通过学生动手操作、合作探究来体验量的存在,培养量感。

比如,认识“平方米”有时可以利用教室的地板砖来获得初步感受,但学生的感知可能比较肤浅,我们可以让学生以四个人为一个小组,每人带一根1米长的绳子,让小组的四位同学把自个带来的1米的绳子拉直再围成一个正方形,这样的正方形面积就是“1平方米”,这样给学生的体验既真实准确,又生动深刻。

又如,学习“毫米的认识”时,很多时候,我们经常用“10张纸”的厚度来让学生感受“1毫米”,其实我们也可以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来寻找“1毫米”:把带来的1厘米厚的土豆(地瓜、萝卜)平均切成10片(为了安全,老师可以在展台示范操作,再分发给学生),用1片的厚度感受1毫米……,或者可以借助硬币的厚度来让学生感受毫米:5个一元的硬币厚度大约是1厘米,也就是10毫米,一个一元的硬币厚约是2毫米——从中得到毫米量感是“一元硬币厚度的一半就是1毫米”,也可以利用新书的纸张厚度来感受1毫米(10张纸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这样从学生身边最熟悉的物体来培养量感通常事半功倍!

再如,体验“一秒”,可以让学生快速数数“1001、1002、1003……”这样快速数出四个数字的时间大约是1秒,或者让学生用正常的步频走路,老师秒表计时“10秒可以走几步”,从而得出“正常情况下,走两步的时间约1秒”……

如此一来,通过学生的动手实践,有效地深化学生的量感,让他们对比较抽象的量感也可以轻松感受且记忆深刻。

四、灵活合理运用升华量感

在具体教学过程之中,教师需要将相关理论知识进行层次划分,引导学生正确意识到课堂教学活动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同时,教师需要针对某一具体学科问题以及相关学习问题进行细致分析,引导学生充分利用自身学习思维以及理性思维,逐步升华自身的学习过程,提升自身综合学习能力。《新课标》指出课程内容,“在于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有关的知识与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数学课程还要特别注重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可见解决实际问题、应用意识在数学学习中的重要性。这要求学生必须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量感当然也不例外!不过,量感的培养也依托“解决问题”来得以不断发展、升华。

(一)在阅读文本时培养量感

教师需要为学生提供相关教学材料以及教学资源,随后帮助学生认真分析阅读文本的主要内容。教师要引导学生从文本阅读中展开想象,脑海中呈现题目中已知信息的量,想想已知什么量?想象已知的量是什么?有多大?所求的问题是什么?估一估答案的量有多大。

(二)在语言交流中培养量感

在学生独立解决问题之后,可以让学生自己去说,教师作为课堂学习的参与者,只在适当的时候点拨、引导。教师不仅需要鼓励学生与其他同学一起共同研究相关学科问题和知识,也需要尊重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充分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从而搭建师生之间平等互动与沟通的桥梁,积极引导学生畅所欲言。在学生提问与发言的过程中,教师要积极鼓励学生,将自己内心中的真实想法及时表现出来,引导学生采取正确的、恰当的方式,具体表述相关的学科问题。老师的“少言”才能成就学生的感悟、让学生完善量感的建模。

例如:我在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综合训练课时,设计了这样的一道题:“做一个长方体展示柜,长6分米、宽40厘米、高5分米,先用铝合金条做框架,在它的各个面安装玻璃。(1)做这样的一个铝合金框架至少需要多长的铝合金条?(2)做这个长方体展示柜至少需要用多少平方分米的玻璃?(3)展示柜所占的空间是多少?”引导学生阅读时边展开想象“展示柜”大约有多大并用手比划一下。求铝合金条需要多少,用什么单位比较合适?需要多少平方分米的玻璃,是求什么?能不能估一估需要多大的玻璃?求“所占的空间”是求展示柜的什么?用什么单位合适?培养学生在脑海中有“展示柜”的图像,长度单位用“分米”最合适,体积单位用“立方分米”最合适!这样学生就不会轻易地掉进单位陷阱里了,也能更好地在实际应用中发展量感。学生解决问题之后,小组交流时就有一位同学举起手说:“我发现xx同学这样做错了,(6+40+5)×4=204(dm)=20.4(m)做一个展示台的铝合金条不用这么长了吧!20.4米差不多是我们教室地板的周长了……”全班同學顿时都哈哈大笑起来,接着我就让这位孩子说“你认为大概多长就够了?”“我估计4条长共24分米也就是2.4米,宽40厘米才4分米,高5分米,它们都比长小一些,肯定不会超过2.4米的3倍也就是7.2米”……这时,教室里顿时响起一阵热烈的掌声。

因此,在解决问题时引导学生灵活运用量感,可以大大地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准确性,同时也能够完善学生对量的建模,促进学生量感的升华!

综上所述,在小学的数学教学中,应该把小学生量感的培养融入日常教学之中,依托学生周围的事物、环境,充分利用学生自身的感官、借助动手操作、合作探究加深学生对量的感知,再经过解决实际问题来不断完善学生对各种量的建模,实现对学生量感的有效培养。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S].中华人民教育部,2011.

[2]罗鸣亮.让课堂成为学生说理的地方[J].小学数学教师,2020(2).

猜你喜欢

量感小学培养
兼收并蓄
依托教材培养学生量感的新视角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数学教学中“量感”的教学探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