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若飞与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
2022-03-11朱少伟
朱少伟
上海人民路、云南南路口,原有一片近百平方米的绿地,中间屹立一尊王若飞纪念像(1985 年4 月建造),这是本市第一座由青少年捐款建造的革命先烈街头塑像;1999 年5 月,王若飞纪念像在黄浦区三山会馆完成重塑,隆重举行了落成仪式。每当人们面对王若飞纪念像的坚毅神态,就会回忆起他早年在沪的战斗生活。
在南市主持制订起义作战计划
王若飞是贵州安顺人,原名王运生,因家庭变故,自幼遭受苦难,养成顽强性格;八岁时,他进入贵阳达德学堂(后更名达德学校)念书。他因喜欢《木兰辞》中“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的豪情,便给自己更名为“若飞”。辛亥革命爆发,他与同学一起组成学生保卫队;当袁世凯恢复帝制,孙中山发动“二次革命”,曾参与动员铜仁驻军起义,还赴上海、江苏、山东、河南、山西、四川等地开展反袁宣传。1917 年冬,贵阳招考官费留日学生,他顺利考取,翌年春赴东瀛,进入东京明治大学学习,初步接触马克思主义;五四运动爆发,他回到上海,参加游行示威,曾在街头发表演讲,后随贵州实业教育参观团赴江苏、山东、河南、山西等地考察教育。1919 年10 月,他又来申城,为了寻找救国救民的真理,决定赴法勤工俭学;临行前,与舅父黄齐生(爱国民主人士)一起拜访孙中山,孙中山手书“奋斗”两字相赠,以示鞭策和鼓励。他从黄浦江畔乘美国轮船“渥隆”号远涉重洋,于1919 年11 月25 日抵达马赛,马上前往巴黎。1921 年底,他与赵世炎、周恩来等在巴黎发起筹建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后更名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旅欧支部);1923 年3月,被派往莫斯科东方大学学习。1925 年春,他奉命回国,相继担任中共北方区委巡视员、中共豫陕区委书记,领导河南、陕西党的建设和工农运动。
五卅运动爆发前夕,王若飞在中共中央机关刊物《向导》发表《在枪杀中国工人中日本帝国主义者对于上海市民之威胁》,热情称赞了上海工人阶级的英勇斗争,正确评价了工人阶级的历史使命和在运动中的地位及作用。
1926 年春,王若飞重返申城,担任中共中央秘书部主任(即秘书长)。当年,中共中央机构尚不健全,许多日常事务均由秘书部承担。秘书部机关设于上海北四川路(今四川北路)靠近淞沪铁路的一幢石库门房屋楼上,他几乎每天都在简陋的办公室操劳到很晚,总是用冷馒头加白开水充饥。在紧张工作之余,他还多次为《向导》周刊撰稿,陆续发表《英日帝国主义在北方的阴谋与民众之反抗》《奉系军阀统治下的北京》 《国民军失败后帝国主义者向中国民众进攻的新战略》等,抨击帝国主义的侵略行径,剖析军阀势力的穷途末路。
三山会馆内的王若飞纪念像
1927 年2 月23 日,中共中央和上海区委(也称江浙区委)召开联席会议,吸取上海工人前两次武装起义失败的经验教训,准备发动第三次武装起义。为了加强统一领导,决定成立特别委员会作为起义最高决策机构,由陈独秀担任书记,成员有罗亦农、赵世炎、汪寿华、周恩来等,共八人;特委所属的军事委员会,由周恩来担任书记。3 月中旬,王若飞深入南市(2000 年并入黄浦区),主持制订当地的起义作战计划。3 月21 日上午,在法商电灯、电车、自来水公司和华商电气公司的工人中,传递着“救火钟声响,车子开进厂”的罢工口号;中午十二时,小南门火警钟楼(旧址位于今中华路581 号)钟声响起,黄浦江上轮船和各工厂汽笛齐鸣,在党领导下全市八十万工人开始总同盟罢工,随即转为武装起义。据《南市区志》记载:“中共上海区委认为起义时机已成熟,于3 月19 日下达第三次武装起义行动大纲,号召‘打倒直鲁联军,响应北伐军,建立上海革命民众市政府’,并特派王若飞担任南市起义总指挥。21 日晨,上海区委发布全市工人总同盟罢工和举行武装起义的命令……南市工人纠察队按预定计划,兵分三路向军阀军警据点进攻。由王若飞率领的第一路队伍以法电工人为主体,仅有少量手枪,多数人手执刀斧、铁棒等。队伍从顺昌路法电工会出发,经南阳桥进入南市,沿途市民纷纷加入。工人纠察队先后攻占沉香阁路第二区警察署一分署和肇周路第二区警察署。”南市工人纠察队经四小时激战,完全解除当地反动军警武装,占领上海县署、淞沪警察厅及各警察署,控制通讯、交通枢纽,缴获大批枪支弹药,率先取得了起义的胜利。
1927 年3 月23 日,已扩至近千人、拥有六百余支枪的南市工人纠察队进驻三山会馆(今中山南路1551 号),并举行上海总工会工人纠察队南市总部成立大会;上海总工会南市办事处、南市工会联合会也登报,宣布在这里办公。周恩来前往视察慰问,还与纠察队负责人谈话,要求在积极分子中发展党员,并进行军事训练。此时,根据中共上海区委决定,王若飞代理中共南市部委书记。
在驻沪中共江苏省委工作近一年
1927 年4 月,王若飞随中共中央机关迁往武汉。6 月上旬,他奉命再次到上海开展革命活动,还曾担任中共中央机关刊物《布尔塞维克》编委。
小南门火警钟楼现貌
中共五大后,中共中央决定撤销中共上海区委,分别组建中共江苏省委和中共浙江省委。1927年6 月上旬,中共江苏省委在沪成立,由原中共上海区委代理书记陈延年(陈独秀之子)担任书记,郭伯和担任组织部部长,王若飞担任宣传部部长;其机关设于上海施高塔路恒丰里104 号(今山阴路69 弄90 号),底层是会客室,二层是会议室,三层是交通员住处。此前,《中国共产党第三次修正章程议决案》规定:“省委员会所在之市,该市不另组市委员会,该市之区委员会,直接隶属于省委员会。”新组建的中共江苏省委,负责江苏、上海以及安徽部分地区党的工作。不久,由于叛徒出卖,中共江苏省委书记陈延年和代理书记赵世炎等先后被捕,英勇就义。为此,中共中央决定在沪组建中共江苏临时省委,由王若飞代理书记,他主持工作约一个半月;8 月中旬,邓中夏参加“八七”会议后抵达上海,担任新的中共江苏省委书记(翌年赴广东,由项英接任),王若飞担任常委并兼任农民运动委员会主任等职。
1927 年9 月9 日,中共江苏省委在沪召开全体委员和各地负责人会议,传达“八七”会议精神。王若飞在会上作《上海目前工作方针》的报告。会议通过《江苏省委对于中央紧急会议之决议案》。中共江苏省委决定首先抓好农民运动,在各县举行秋收暴动。
1928 年1 月,为了实施《江苏各县暴动计划》,中共江苏省委选派不少同志赴各地进行巡视指导。参加巡视指导者在出发前,都在沪出席中共江苏省委扩大会议,听取邓中夏作的关于形势的报告和王若飞作的《关于江苏农民运动及部分地区准备武装起义》的报告。在被派往南通、如皋的黄逸峰(曾参加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临行前,王若飞单独向他讲述了武装暴动的准备工作和战略战术,要求他深入到农民群众之中。
1928 年春,王若飞从上海赴无锡视察工作后,又前往苏北。在南通,他考察当地学校、工厂和农村情况,帮助完善党组织;在如皋,他主持召开有县委领导、城乡党员骨干40 多人参加的会议,听取工作汇报,传达上级指示,并希望充分运用党组织在农村中已取得的阵地,积极准备武装起义。5月,南通、海门、如皋、靖江、泰兴地区举行武装起义;其中,以如(皋)泰(兴)“五一农民暴动”规模最大、影响最广;在此前夕,王若飞多次抵达如皋指导工作,当地百花亭(现已不存)是他的休憩处,这里遂成“王若飞指挥如泰‘五一农民暴动’旧址”。如泰“五一农民暴动”失败后,中共江苏省委曾召集转移至上海的同志开会。在听取汇报后,王若飞指出:这次暴动失败主要是在组织上和军事上,特别是动员和组织群众方面缺乏充分的准备,没有建立坚强的领导核心,领导层缺乏军事斗争经验,没有严格的暴动纪律,对国民党迅速调动兵力进攻估计不足,没有武装游击小组等;同时,他也强调:这次暴动对以后的军事斗争影响很大,培养和锻炼了大批干部。
在驻沪中共江苏省委工作近一年里,王若飞奔波于多地,发动土地革命,组织农民暴动,在大江南北播下了革命火种。
在三山会馆留下永恒的英姿
1928 年5 月底,王若飞离开上海,赴莫斯科出席中共六大,接着参加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工作,并在列宁学院学习。他在申城的时间虽不太长,但所作出的贡献将永不磨灭。
1931 年7 月,为了加强党对西北地区革命工作的领导,王若飞(化名黄敬斋)奉命回国,到内蒙古开展活动;11 月21 日,因叛徒出卖,他被国民党当局逮捕,在狱中坚贞不屈。1937 年8 月,经党组织营救,王若飞出狱抵达延安,历任中共陕甘宁边区委员会统战部部长、宣传部部长、中共中央秘书长、八路军延安总部副总参谋长、中共中央华北华中工作委员会秘书长、中共中央党务研究室主任等职。抗战胜利后,他陪同毛泽东、周恩来飞抵重庆,参加国共两党和平谈判;翌年1 月,代表中共方面出席在重庆召开的政治协商会议,在重大问题上团结各民主党派,同国民党独裁政策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1946 年4月8 日,他与与秦邦宪、叶挺等13 人由渝返回延安时,因飞机失事不幸遇难。毛泽东为“四八”烈士题词:“为人民而死,虽死犹荣”。王若飞将毕生献给共产主义事业,建立了卓越功勋。
1957 年12 月22 日,周恩来在上海接见昔日参加工人武装起义的老同志时,他曾这样说:“上海第三次武装起义时,罗亦农、赵世炎、汪寿华三位同志也是领导者,他们都牺牲了。还有王若飞同志,他当时是指挥南市暴动的,后来也牺牲了……这些同志为上海工人阶级立下了光荣的传统,他们替我们开了路,值得我们纪念。”
1959 年5 月,三山会馆被以“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工人纠察队沪南总部”名称公布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2005 年3 月,被公布为上海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989 年9 月,这座晚清会馆建筑正式对外开放,内设“上海工人三次武装起义史料展”;如今,院内王若飞纪念像基座正面镌刻着:“王若飞(1896-1946)”——“中国共产党早期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的主要领导人之一”。参观者驻足于此,凝视这位入选“100 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的革命先烈英姿,都不禁会心潮起伏。
2021 年11 月,“王若飞奖励基金”在上海杉达学院成立,六名师生分别获得首届王若飞奖教金和奖学金。王若飞的亲属张延忠认为这个基金很有意义,“当初中国人民在苦难的时候,始终想把自己的教育发展起来,共产党更是从办学校、办教育开始的,王若飞的家人几乎都是从事教育的。”“王若飞奖励基金”的创设,不仅是一种深切缅怀,也将激励教育界努力在新时代为党育人、为国育才。
三山会馆大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