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南洼的变迁

2016-02-02杨大辛

天津人大 2016年8期
关键词:妓院城南租界

杨大辛

城南洼的变迁

杨大辛

天津的南市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发展起来的。历史上天津这个城市形成于南运河与海河两岸,作为北方的重要水陆码头,其繁华的商业区不在城垣之内,而在城关的北门外与东门外,南门外即今南市地区则是低洼的沼泽地。1860年天津开埠后,西方列强在天津设置租界,位于城厢东南方的海河两岸。租界区是西方近代城市的模式,与传统的老城区形成两个截然不同的城市空间。这种反差促进了天津城市近代化的历史进程。荒芜的南市地区正处于老城与租界之间,开发南市地区便摆在城市建设的日程上来。

南市虽距离城关很近,但地势低洼,常年积水,人烟稀少,村落寥寥。直到20世纪初在地图上标出的地名仅有芦庄子、官沟街以及海光寺、三官庙、大悲庵几处。当时称这一地区为“城南洼”,又称“芦子坑”。此地虽荒凉但明清两代有所谓“直沽八景”、“津门八景”之说,都把城南洼列为一景:明代称之为“定南禾风”,清代称之为“南原樵影”。把芦苇丛生的沼泽地描绘成美丽的田园风光,只能说是诗人的浪漫,所谓“禾风”、“樵影”,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该地区不是繁衍生息之地。

20世纪初,夹在老城与租界之间的南市地区成为急待开发的黄金地段,引起有远见的房地产经营者的瞩目。最早在这里置产建房的是基督教美以美会。在20世纪的第二个10年也就是民国建立以后,在南市地区出现了“开发热”。经营者既有商人、金融家,也有官吏、军阀,还有清朝遗老遗少。他们对南市的广袤荒地,或低价抢购,或仗势强取,很快就出现了十多家房地产公司,其中规模最大的是东兴与荣业两家房地产公司,所建房屋约占南市的80%。南市的建房高潮持续了十几年。从目前见到的1923年出版的地图,南市的道路网络已经形成,纵横交错,共有二十多条道路,奠定了这一地区的建筑格局。南市的地名,因地处老城之南,初名“南关市场”,后简略而称“南市”。

南市的建设速度发展很快,人口密集,商业繁兴,到30年代进入鼎盛时期,突出表现在三大行业,即饮食业、影剧业与旅店业。据1927年出版的《新天津指南》记载:南市大中型饭庄有38家,占当时全市94家的40%;小饭铺、小酒馆多达90多家;食品摊也有百余处。旅店业以中小旅店为主,据40年代的资料统计将近200家,占全市的三分之一。影剧业在南市不但兴起最早也最集中,主要剧场如广和楼、大舞台、丹桂、燕乐、升平、群英,影院如上权仙、上平安等,是驰名全市的影剧院。此外,南市也是江湖艺人撂地卖艺谋生之地,其火炽程度可与北京天桥相媲美。南市的百货业也相当繁荣,不过店堂铺面的规模较小,没有知名度高的大商场。南市的澡塘业也有十数家。总之,南市在人们的心目中既是地理概念,也是市场概念,同时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文化概念——最具有民俗色彩的市民阶层的文化娱乐区。

在旧社会南市是妓院、烟馆、赌场最集中的地区,被称之为“社会的毒疣”。据统计南市有妓院三百多户,相当全市妓院的半数以上。烟、赌、娼等罪恶行当都是在黑社会势力的掌握之下,是无法无天的黑暗角落。因此,南市在旧社会既是风月场、销金窟,同时也是毁人炉。

新中国成立后,共产党和人民政府从50年代开始对南市进行彻底改造。关闭了妓院、赌场与烟馆,狠狠打击了恶霸、流氓、帮会头子。这是一次政治上的改造,很快消除了南市的一切丑恶现象。改革开放新时期以来,南市又一次面临新的改造,这次是全面的建筑格局与风貌的结构性的改造。旧貌换新颜,相信经过改造的新的南市必将展现更大的辉煌。

(1995年5月)

猜你喜欢

妓院城南租界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于何时何地召开?
再读《城南旧事》
城南二首(其一)
城南花已开,人间皆可爱
中共『一大』为什么选在上海法租界举行
城南旧事
欧盟拨款资助妓院遭质疑
从晚清竹枝词看西学在租界的传播
上海租界时期的公共雕塑
妓院的称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