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年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动态脉压及脉压指数的关系分析

2022-03-11刘靖徐萍陶虹霏张书迪吕美萱高轶男

当代医学 2022年7期
关键词:脉压收缩压颈动脉

刘靖,徐萍,陶虹霏,张书迪,吕美萱,高轶男

(沈阳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心四科,辽宁 沈阳 110002)

随着高血压患者年龄增长,其大动脉顺位性有一定程度降低,会导致脉压增加,收缩压升高,研究发现[1],脉压是用于预测心脑血管的重要危险因素,可用于老年高血压患者血管硬化的评价中。有研究[2-3]提出,将脉压指数定义为脉压与收缩压的比值,因临床上利用脉压指数评价血管硬化,更能反映血管固有的顺应性和血管动态顺应性。本研究选取120例年龄>60岁的老年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24 h 脉压指数、血压动态脉压的变化与颈动脉重要硬化关系,比较脉压指数和血压动态脉压对于血管硬化产生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 2018 年 7 月至 2019 年 7 月本院门诊收治的120例年龄>60岁的老年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符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诊断标准,男 75 例,女 45 例,年龄 62~85 岁。其中60例患者根据动态脉压(APP)水平分为两组,动态脉压≥60 mmHg 组(n=35)和动态脉压<60 mmHg组(n=25);另外60 例患者根据脉压指数分为脉压指数≥0.40 组(n=15)和脉压指数<0.40 组(n=45)。本研究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患者或家属对本研究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继发性高血压及甲亢患者;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患者;重度贫血患者;心肝肾功能不全患者。

1.2 方法

1.2.1 血压监测 利用轴带式自动血压监测仪(型号为90217), 带捆绑于患者左上臂,对患者实施24 h 动态血压监测。白天(6:00~22.00)每15 分钟自动监测血压一次,夜间(22.00~6.00)每30 分钟自动监测血压一次,患者活动如日常,但尽可能避免剧烈运动,分别监测患者24 h 内平均脉压、脉压指数。

1.2.2 生化指标测定 患者入院第2 天禁食12 h,清晨釆集空腹静脉血2 ml,利用本院全自动控制生化仪测定患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C-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空腹血糖(FBG)、甘油三酯(TG)等。

1.2.3 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测量 患者取仰卧位,双肩垫薄枕,头略向后仰,采用多普勒超声检查患者颈动脉、下肢动脉、肾动脉粥样斑块发生率,并测量患者双侧颈总动脉分叉近端l.2 cm前后壁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计算平均值。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不同动脉血压水平及不同脉压指数患者的血压水平、生化指标及颈动脉IMT。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颈动脉粥样硬化与24 h 内的脉压指数及动态血压脉关系采用Spearman 相关性分析,以P<0.05 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不同老年高血压患者24 h 血压动态脉压比较24 h 血压动态脉压≥60 mmHg 组患者 24 h SBP、FBG、TC、脉压指数及颈动脉IMT 均高于24 h 血压动态脉压<60 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不同老年高血压患者24 h血压动态脉压比较()Table 1 Comparison of 24 h ambulatory pulse pressure in different elderly patients with hypertension()

表1 不同老年高血压患者24 h血压动态脉压比较()Table 1 Comparison of 24 h ambulatory pulse pressure in different elderly patients with hypertension()

注:APP,动态脉压;FBG,空腹血糖;TC,总胆固醇;TG,甘油三酯;LDC-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FBG,空腹血糖;24 h SBP,24 h收缩压;24 h DBP,24 h舒张压;IMT,内膜中层厚度。与24 h APP<60 mmHg组比较,aP<0.05

颈动脉IMT(mm)0.78±0.1 0.98±0.1a组别24 h APP<60 mmHg组(n=25)24 h APP≥60 mmHg组(n=35)FBG(mmol/L)4.9±0.6 5.9±1.2a TC(mmol/L)4.3±0.6 5.1±0.2a TG(mmol/L)1.9±0.1 2.0±0.1 LDL-C(mmol/L)3.2±0.2 3.1±0.1 HDL-C(mmol/L)1.2±0.1 1.3±0.2 24 h SBP(mmHg)145.6±3.6 156.1±7.5a 24 h DBP(mmHg)92.3±5.5 86.1±5.3脉压指数0.36±0.0 0.45±0.0a

2.2 不同老年高血压患者脉压指数比较 脉压指数≥0.40 组患者FBG、TC、24 h SBP、颈动脉IT 均高于脉压指数<0.40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不同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生化指标及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比较()Table 2 Comparison of blood pressure,biochemical indexes and carotid intima-media thickness in different elderly hypertensive patients()

表2 不同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生化指标及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比较()Table 2 Comparison of blood pressure,biochemical indexes and carotid intima-media thickness in different elderly hypertensive patients()

注:FBG,空腹血糖;TC,总胆固醇;TG,甘油三酯;24 h SBP,24 h收缩压;24 h DBP,24 h舒张压;IMT,内膜中层厚度。与脉压指数<0.40组比较,aP<0.05

组别脉压指数<0.40组(n=45)脉压指数≥0.40组(n=15)颈动脉IMT(mm)0.78±0.1 0.98±0.1a FBG(mmol/L)4.9±0.6 5.9±1.2a TC(mmol/L)4.3±0.6 5.1±0.2a TG(mmol/L)1.9±0.1 2.0±0.1 24 h SBP(mmHg)145.6±3.6 156.1±7.5a 24 h DBP(mmHg)92.3±5.5 86.1±5.3

2.3 不同患者白天、晚上血压动态脉压及脉压指数变化 患者白天(6:00~22:00)动态脉压为(52.88±12.32)mmHg,脉压指数为(0.419±0.073)。晚上(22:00~6:00),动态脉压为(51.79±13.42)mmHg,脉压指数为(0.432±0.076),患者脉压指数昼夜变化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动态脉压昼夜变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4 Spearman 相关性分析 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与24 h 内的脉压指数及动态血压脉呈正相关(r=0.58、0.56、0.47,P<0.05)。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高血压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由高血压导致的动脉功能障碍包括动脉粥样硬化和动脉硬化。动脉硬化主要表现在小动脉及阻力血管中,通常导致血管管壁细胞增生,内膜细胞增厚及合并纤维素样坏死等。高血压导致的大动脉病变,主要特征为动脉纤维性硬化和局部RARs 系统激活,从而引起发动脉顺应性逐渐减退。其中动脉纤维性硬化主要包括胶原增生、中层增厚、弹性纤维断裂或减少,管壁发生钙化,甚至动脉内皮功能异常等。当血管壁变硬时,反射时间会缩短,造成收缩压增加,舒张压下降等现象,因此,在临床上脉压的变化反映了血管硬度的改变,即脉压增大且慢,血管硬度会随之增大。随着患者年龄的增加,病程的延长,脉压和收缩压均会随之升高,严重者可导致血管壁发生剪切力和成分的改变,加快血管硬化的进程[4-6]。

人的血压在24 h内可出现较大的波动,短时服用药物变化会更大。脉压作为一个相对值,对于不同血管硬化程度也存在一定程度差异,因此,无法采用血压进行准确监测评估。有学者提出,使用脉压指数评价血管内膜厚度更为合理。脉压指数无纲量,设置在0~1之间,患者脉压指数越接近零,说明血管的动态顺应性越大。脉压是衡量患者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因素,与收缩压、舒张压比较,高血压患者心脑血管危险预测价值更高,脉压指数是脉压和收缩压比值,能从一定程度反映血管固有顺应性、动态顺应性。在血管硬化方面,与血压动态脉压比较,脉压指数具有一定的优越性。动态血压监测在老年高血压的诊断和治疗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比偶测血压与靶器官损害的相关性更加明显,能更准确预测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性。颈动脉是粥样硬化最易累及的血管之一,粥样硬化可间接反映患者心、脑、外周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同时,也是心脑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颈动脉结构主要指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临床上用于诊断患者全身动脉粥样硬化的指标[7-10]。

本研究所选对象均为>60 岁的老年高血压患者,经多勒普超声检查发现,65%左右的高血压患者有颈动脉粥样硬化现象。有临床研究发现,<50岁高血压患者的舒张压、收缩压同步上升,且一般老年高血压患者收缩压升高,舒张压降低,部分老年患者心脑血管疾病危险程度显著高于舒张压、舒缩压同时升高的患者。因此,仅通过收缩压、舒张压数值高低无法真正反映患有心脑血管患者的风险情况。脉压同时受到舒张压和收缩压影响,能反映患者动脉硬化程度且与患者的动脉粥样硬化密切相关,在患者颈动脉IMT和斑块形成是临床上高血压亚临床器官损害的集中表现。欧洲高血压指南中明确表示,动脉IMT 能用于衡量靶器官损害,有研究显示,无论患者血压控制情况如何,其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脉压具有密切联系,一旦高血压老年患者出现动脉粥样硬化,会使血管弹性显著减退,当血管壁受到较大牵拉力时,退行性变道血管弹性纤维会出现断裂,这种情况下会使患者的动脉壁增厚、动脉内膜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血管僵硬度会逐渐增大,进一步加剧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的风险。

本研究通过Spearman相关分析发现,老年高血压患者中,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与24 h内脉压指数及血压动态脉压呈正相关(P<0.05)。

综上所述,对于临床老年高血压患者,动脉粥样硬化会随着脉压指数及动态脉压升高而逐渐扩大,临床上常使用24 h内脉压指数和血压动态脉压评价颈动脉粥样硬化,具有一定临床意义。

猜你喜欢

脉压收缩压颈动脉
MTHFR C677T基因多态性与颈动脉狭窄及其侧支循环形成的关系
颈动脉狭窄与脑梗或只一步之遥
脉压异常需要治疗吗?
你了解高血压分级吗
高压、低压和脉压,哪个异常更危险
高压、低压和压差,哪个更危险
简单三招轻松降压
测量血压时要注意“脉压”
健康年轻人收缩压高会增加动脉硬化风险
颈动脉狭窄要手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