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阅读素养

2022-03-11王云鹏

语文周报·教研版 2022年8期
关键词:读书笔记课外阅读习惯

王云鹏

学生阅读素养的培养,是一个漫长而艰巨的历程。学生良好阅读素养的养成,不仅对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对学生良好品质的形成有着重要的意义,也对民族素质的提高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让我们集社会、学校、家庭的一切因素,为此而不懈努力!以下为我整理的一些如何培养小学生的阅读素养的相关内容。

一、落实“每天阅读一小时”

坚持深入开展“每天阅读一小时”活动。通过开放书吧、读报走廊、布置家庭阅读任务,家长与学生一同阅读,加上家庭的阅读环境与阅读氛围等形式,倡议学生每天坚持阅读一小时。

二、把课外阅读列入地方课程

各年级、各班根据课程设置,在地方课程中调整一节课作为课外阅读课,学生利用这个固定的时间开展课外阅读活动。保证学生可以有定时、定地的阅读,有利于习惯的更好养成。

三、开展互助读书活动

利用课余时间充分发动学生之间开展“互帮互助读书活动”,把自己覺得好的书、有意义的书带来,说出你的推荐理由,并与同学们分享。“书非借不能读”,一方面更好地激发好奇心;另一方面也提高了学生的阅读量。

四、把读书融入学生的生活

当今社会信息爆炸,我们养成了一种叫作“浅阅读”的快餐式阅读方式和习惯。学生也会在这样一种大环境里养成不爱读书的习惯,不利于良好阅读素养的形成。要真正让阅读成为学生生活的一部分,应从小培养学生把闲暇的时间用来阅读。睡觉前、等车时、动车上……以时间碎片的形势带上一本好书,随时随地准备读书,真正做到“无聊的只剩下读书了”!

五、养成写读书笔记

“不动笔墨不读书。”与此同时读书的习惯必须和写读书笔记的习惯相结合,才能够算是真正好的阅读习惯。好的阅读素养也包括养成做读书笔记的习惯。在书写读书笔记时一定要坚持自主,随意,也可以发表自己的见解看法,并不是一定要和别人的想法一致,不可成为学生阅读习惯养成的“拦路虎”。我手写我心,不想写也可以不强求。在质和量上不做具体的要求。这一方面有利于养成日积月累的习惯,另一方面有利于学生自主表达习惯的养成,成为有思想的人。

六、持之以恒,养成阅读的习惯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让学生变聪明,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任何一种行为只要不断地重复,就会成为一种习惯。同样道理,任何一种思想只要不断地重复,也会成为一种习惯,进而影响潜意识,在不知不觉中改变你的行为。

3879501908208

猜你喜欢

读书笔记课外阅读习惯
爱读书与读书笔记
习惯
中学英语课外阅读的课内支撑
My Own Official Account 我自己的公众号
上课好习惯
故事妈妈提升课外阅读
基于提升“文化传承与理解”素养的低年级课外阅读教学指导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四招”记好读书笔记
师生之间无法言说的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