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讲述英雄故事 传播红色基因

2022-03-11邓燊

传媒 2022年3期
关键词:舞台英雄

邓燊

为庆祝建党100周年,由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江西省委宣传部、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联合出品的庆祝建党百年特别节目《闪亮的坐标》,于2021年5月15日正式在江西卫视、新华网、西瓜视频等传统媒体、网络媒体和商业平台同步上线。该节目作为建党百年的献礼节目,以百年英雄故事的讲述作为主要内容。节目邀请了包括陈宝国、万茜、倪大红、佟丽娅等众多实力派演员作为讲演人,分别讲述李大钊、江竹筠、董存瑞、焦裕禄、黄旭华、翟志刚、张桂梅等人的英雄故事,描绘了百年来党领导下的英雄故事的精神图谱。节目入选国家广电总局建党百年重点节目,在建党100周年和实现两个100年目标的历史交汇点,该节目的推出具有重要意义。

回望建党百年,无数英雄为国家和人民抛头颅、洒热血,换来了如今的幸福生活。在和平年代里依然有一批又一批逆行英雄以负重前行之姿保障亿万国人安稳。“学习英雄故事,弘扬英雄精神”正是该节目的价值追求。

1.挖掘模范人物,传承红色基因。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征程中,无论是革命年代、建设时期还是新时代,都涌现出了一批批英雄人物,他们是时代的引领者、奉献者,他们的足迹构成了共产党的精神谱系。讲好他们的故事,既是对红色基因的传承,也是对英雄人物的致敬。为此,节目组专门挑选了40位英雄的故事作为讲述对象,每一位英雄都是他们所处时代的代表和楷模。在革命战争年代,有坚贞不屈的“江姐”;在建设时期,有县委书记的好榜样焦裕禄;在新时代,有黄旭华、翟志刚这些为国家做出巨大贡献的科学工作者,也有张贵梅这样的时代楷模,更有卫国戍边的英雄官兵。这些分属不同时代、不同岗位和行业的英雄人物,书写着中国的进步和辉煌。为了讲好这些人的故事,节目组邀请了党史专家、大学教授、影视编剧、资深作家以及媒体撰稿人等各方专业人士参与节目研讨,不断丰富台本创作。例如,在第11集《为国深潜这一生》中,老戏骨刘佩琦讲述了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的故事。为了反抗帝国主义施加的压力,为新中国造核潜艇,黄旭华毅然承担起组织交给他的任务,隐姓埋名数十载,攻坚克难完成核潜艇研发。而当他终于完成深潜试验,回到家中时,父亲早已过世。节目中这段故事也许不为常人所知,但正是因为有无数像黄旭华这样愿为祖国事业潜心钻研、无悔奉献的国之英雄,中国才得以在百年中完成历史性飞跃。

2.呈现英雄内心,实现共情传播。共情是节目能否打动人心的关键。以往对英雄人物的刻画是“高大全”的形象,而《闪亮的坐标》却力图在历史场景中为观众还原一个有血有肉的英雄形象。既刻画其伟大之处,也突出他们作为普通人的内心活动。由此,在与普通人的情感代入之间,更加凸显英雄之所以为英雄的伟大之处,触发了思想情感的共鸣,实现了共情传播。例如,抗美援朝中舍身堵枪眼的黄继光在我国是家喻户晓的英雄人物。在牺牲前六个月,他利用战斗间隙给母亲写下了一封家书,信中有这样一句话,“不立功不下战场”。自古忠孝难两全。《闪亮的坐标·不立功不下战场》一集就以黄继光母亲的视角复现了这位英雄的大无畏气概。从不同人物视角展现英雄模范的家国情怀,达到了英雄维度与凡人视角的有机统一,凸显了节目的艺术性和感染力。

为了让观众能够切身感受英雄人物的事迹,节目专门创新了形式。其中,利用新媒介技术打造沉浸式舞台,增强演讲的场景性,为观众提供特定的视听体验就成为必然选择。这些设计让英雄故事变得可触可感。

1.新媒介赋能,打造“沉浸式”舞台。节目在内容设计上将朗诵、讲述和表演等多种艺术形式融合在一起,增强了节目的观赏性和传播性。为了营造出沉浸式氛围,将观众代入故事情境当中,节目组采用了包括AR、VR等新媒介技术在内的技术手段,对演讲舞台进行了立体化设计。AR、VR的技术运用能够进一步调动观众的多种感官,同时也对过往的历史场景进行了一定程度的还原和呈现。其舞台设计既能适应旁白式解说,也能满足演员表演需求。舞美设计、后期制作以及传播方式都更贴合年轻人视角,为现场和场外观众呈现了一场场精彩的跨时空舞台演绎。这些舞台场景氛围的营造为观众提供了一个沉浸式体验的空间,也为演讲嘉宾提供了沉浸式演讲的空间。例如,在《闪亮的坐标·共同的选择》中,节目从共产主义战士方志敏与爱妻缪敏隔空对话着手展开叙述。为了还原故事背景,舞美造型将本集舞台搭建成了一间反动派监狱。在讲演期间,两位演讲人之间构筑起一道黝黑的高墙,当舞台追光打向两位讲演人时,光明与黑暗形成强烈对比和巨大反差,视觉效果突出,给观众们留下了深刻印象。节目还邀请了青年观众作为舞台镜头呈现的一部分,伴随着台上演员的一词一句,观众们的眼神、泪水、掌声无不诉说着对英雄人物的崇敬。如此,红色文化节目就像一颗颗革命历史的种子,深深植根在了新一代年轻观众的心间。

2.场景式讲演,实现“以身入戏”。节目更为注重舞台的场景式编排和打造,通过嘉宾演讲将观众带入到特定场景中,激发观众的参与。比如,邀请国内知名电影电视剧演员,以娓娓道来和舞台剧表演相结合的叙述方式让一幕幕历史片段再次鲜活起来。在每一集开篇,嘉宾们都会先介绍本期节目中的英雄人物。在一段历史影像介绍之后,嘉宾通过旁白讲述的方式铺垫故事背景。随着故事逐渐深入,嘉宾讲述也越发动情。相比朗诵或独白式的演绎,表演性质的故事讲解更加触动人心。在节目结尾,嘉宾们共同念出节目主题词,再次将全场气氛带向高潮。例如,在第一集《播火者》当中,实力派演员陈宝国与万茜合作,跨越时空复现了中国共产主义运动先驱李大钊同女儿李星华的对话。在节目中,两位演员通过背景讲述、旁白导入、情景对白等环节将李大钊同志对事业的忠诚、对理想的坚守、对女儿的慈爱展现得淋漓尽致。而为了这段不到十分钟的讲演,两位演员在录制现场反复对稿、排练,全情投入,他们真正将自己代入了英雄事迹当中。正因如此,两人真挚动情的讲述和精湛到位的演绎引得现场观众频频落泪。许多讲演嘉宾还曾参演过英雄題材影视剧拍摄,例如,《闪亮的坐标·抉择》中赵一曼的讲演者杨童舒就曾亲身饰演过革命者赵一曼这一角色。因此,整场节目录制下来,嘉宾就仿佛在讲述自己的故事,他们以身入戏,以声说法,情绪从积累直到爆发一气呵成。

尽管节目每期只有15分钟,但40集节目的定期推出却产生了巨大的社会效应。正如创作团队所言,节目以中等长度的视频形式呈现出来,这既不同于短视频的精练,能够在相对长的时间内讲述一个完整的故事,也不同于长视频,能够适应当前信息传播和用户信息消费的习惯。作为中视频,其既能在传统媒体上作为一档节目进行播出,也能在新媒体移动端平台进行广泛传播。因而,这一节目有效融合了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渠道优势,能够有效增强节目的影响力和传播力。

1.在传统媒体的播出。在江西卫视上进行播出。江西作为中国革命的发祥地,有着较为浓厚的红色文化传播氛围。近年来,江西卫视策划播出了包括《跨越时空的回信》、《红色记忆》等在内的众多节目,秉承着传承红色基因,赓续革命血脉的媒体职责。在新中国成立100周年之际,其策划播出《闪亮的坐标》也是其践行这一职责的具体体现。在2020年5月15日播出当天,当地的新闻节目就对节目播出进行了报道预热。根据索福瑞收视数据显示,节目前29集在江西卫视单期收视率最高达到0.14%,位居全国卫视同时段收视第6名。作为本省党报的《江西日报》在节目播出后还进行了相关报道,呼吁发动观众一起寻找“闪亮的坐标”,发现身边的英雄。传统媒体播出和相关报道,进一步扩大了节目的影响力。

2.在网络媒体的播出。源于节目的融合传播策略,该节目不仅在电视媒体上播出,而且同步在网络媒体进行推送,如节目在学习强国、人民网、新华网、中国文艺网等官方网络媒体和平台上进行播出。这些渠道基本上覆盖了当前主流媒体的网络平台,因而也使节目获得了极高的播放量和影响力。同时,因为这些媒体本身积累了大量用户,也使得节目的传播覆盖面更广。以学习强国平台为例,其由中宣部主管,具有“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传播特色。该节目能够在学习强国获得推送,也提升了节目本身的影响力和美誉度。

3.在社交媒体的播出。节目还在传播力巨大的商业平台上进行专门推送。比如,在微信上节目专门开设了“闪亮的坐标”微信公众号,用户可以通过该专栏直达节目官方微博、今日头条、西瓜视频、抖音等社交媒体平台官方账户。而这些平台的算法推送则进一步为节目的传播提供了技术手段,由此形成了较为广阔的覆盖面。截至2021年7月2日节目收官,该节目共收获了约8亿新媒体平台话题阅读量。节目微博相关话题阅读量达到2.3亿,抖音平台播放量超1.8亿次,网友留言讨论逾15万条。在播出期间,节目还结合时事热点,设计发布了8次微博互动话题,收获超2亿阅读量。在同期语言类综艺节目人气排名中,排行第二,多次占领头条,引发全民讨论。这些传播途径使节目的传播力和影响力不断扩大,发挥了节目传播红色基因、凝心聚力的社会效应。

英雄是民族最闪亮的坐标。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掘红色文化内涵,节目采用讲演模式,以科技手段加持舞台艺术,充分调动线上线下观众情绪,将英雄故事变得可感可触。节目深入挖掘历史信息,转换视角,烘托英雄人物性格,升华故事内容,为红色文化讲演节目内容與表达创新提供了经验。

作者系中国刑事警察学院学生处讲师

【编辑:王秦】

3052500338276

猜你喜欢

舞台英雄
英雄犬
英雄保重
寻找英雄
马戏团舞台
台上
画与话
重走英雄路
绛红英雄谱
我们的舞台
自古英雄出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