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明代海禁政策下陶瓷贸易与文化交流
2022-03-10汪焰芳
汪焰芳
(景德镇陶瓷大学)
中国陶瓷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自新石器时代以来,逐渐掌握泥土的运用与火结合而产生的陶器在历史长河的发展中已经逐渐运用到生活的各个方面,甚至在商中晚期已经发明了釉,在某种意义上已经形成了陶瓷。
在历经两千多年的发展之后,陶瓷几乎没有断绝,始终在发展前进并且衍生出时代风格的佳器数不胜数,尤其在唐宋时期中国陶瓷从“南青北白”到“遍地开花”已经逐渐形成了巨大的外销瓷规模和市场,日益频繁的来华贸易也带来了新鲜血液和不同的文化符号。特别是到了元代中期,外销瓷以绝对的优势抢占了欧洲市场和整个东亚文化圈。同时,这些陶瓷也明显带有西亚、中亚和伊斯兰文化色彩。频繁出现伊斯兰经文的元青花大盘以及壶,甚至在日本地区也发现了多数元青花碎片,可见文化交流的频繁和商业贸易的兴盛。文化的频繁交流以商业为基础,在唐宋有日本的遣唐使、留学僧;在元代有马可波罗来华,甚至大批欧洲商人定居中国也屡见不鲜。
一、明代海禁政策概述
在明代初期,因为北方北元残余势力仍然存在,虎视眈眈地注视新生的明朝政权。朱元璋格外重视中原王朝的稳固,对于海外市场无暇顾及,加之日本封建诸侯割据,大量日本土著勾结中国内地海盗形成了一股邪恶势力,以抢劫为目的做出劫掠行为,明代人称之为“倭寇”。这使得明初的海禁政策更加严厉,洪武三年(1370年),“罢太仓黄渡市舶司”。洪武四年(1371年)12月颁布“禁海令”,规定“禁濒海民不得私出海”。天下初将安定,洪武皇帝即开始对北方用兵,无暇顾及沿海地区的发展。洪武七年(1374年),明朝罢福建泉州、浙江明州(今宁波)、广东广州三处市舶司。此举一度将唐宋元以来的海上丝绸之路彻底关闭,但民间仍然有私下前往海外贸易的商人,这也是之后倭寇之乱的直接原因。明代法律对官方朝贡的禁绝,也阻止民间私人贸易的发展,这也是在倭寇团队中出现明代内地、沿海地区商人的原因。《大明律》规定:“若奸豪势要及军民人等,擅造三桅以上违式大船,将带违禁货物下海……正犯比照已行律处斩,仍枭首示众,全家发边卫充军。”这些文献深刻地表明海外贸易在洪武时期变得格外艰难,尤其是受到北方元朝残存势力的威胁,为了稳固北方政权,一度无力顾及南方的倭寇之乱,导致新生的朱明王朝主动放弃了丰富的海外市场。但在之后的永乐、宣德两朝得到了极大的改善,根本原因还是在于朱棣的文治武功对北方残元的打击,经过洪熙、宣德两位皇帝的励精图治,对外用兵较少,也稳定推动了国内的经济建设与发展。
二、郑和下西洋带来的陶瓷文化交流
郑和是中国古代杰出的外交家、航海家,尤其是其率领的船队是当时已知世界航海技术最优良、规模最大的船队。郑和其人根据《明史·郑和传》记载:“郑和,云南人,世所谓三保太监者也。”云南昆阳《故马公墓志铭》载:“郑和为马哈只(轶名)第二子,长子马文铭,姐妹四人。”表明郑和的身份地位特殊,幼年进宫成为太监,因为其才能被明成祖朱棣赏识被封为“三宝太监”。并且家族具有浓厚伊斯兰色彩,有学者推测郑和下西洋也是为了达成去麦加朝圣的目的。下西洋的时间为1405-1433年,为明代永乐、宣德年间。郑和下西洋不仅在国内产生巨大影响,在世界航海史上也是浓墨重彩的一笔。在明初的海禁政策下,朱棣延续了洪武年间“不征之国”的政策,同时打开国门,进行海外探究,以宣扬国威为目的,恢复元代以来断绝的朝贡政策,实现了对南洋诸岛的管辖。郑和进行了15世纪末欧洲的地理大发现的航行以前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系列海上探险。尤其是青花瓷器,在非洲海岸至今可以看到一些土著酋长的墓地上装饰以青花瓷器的碎片,他们认为这种色泽如宝石一般的瓷器拥有巨大的魔力,能够保佑自身以及发挥驱魔的效果,当然这是海外市场对青花的简单认识,也是自元代以来人们感受青花瓷魅力的延续。元代以来的海外市场是极其庞大的,通过出口外销青花获得了丰厚的财政回报,但上文提出的明代海禁政策的实施阻断了海上瓷器之路。郑和的西洋之行在意义上不仅仅是宣传了明代的国威,更是让海外市场的人们重新认识到了中国青花瓷器的魔力,并且迅速成为周边国家的抢手货。
表1 郑和七下西洋表
通过航海带来的效果不仅仅是打开了国门,也是文化交流的开始,周边国家不断进行朝贡,也带来了制作青花的基本原料:钴料。氧化钴CoO,成色为深蓝,它是最稳定的一种呈色剂,在透明釉仍为明代特殊的鸭蛋青釉水的笼罩下都能够呈现出稳定的蓝色。0.25%的氧化钴在釉中呈现出艳丽的蓝色,1%的氧化钴在釉中呈现出非常深的蓝色,氧化钴稍高于1%时,则会呈现蓝黑或黑色。钴这种元素在中国唐代就已经开始出现并得到使用,在元代真正意义上的青花瓷使用的是来自西亚地区的“苏麻离青”也叫作“苏勃泥青”。根据明万历十九年(1591)《事物绀珠》“永乐宣德窑”条记载:“二窑皆内府烧造,以棕眼甜白为常,以苏麻离青为饰,以鲜红为宝。”书中特意提到了永乐宣德两朝使用的正是在洪武时期断绝的苏麻离青。那么为什么洪武时期没有用苏麻离青?因为当时国家初定,元代在国内战争和民族起义的情况下减少了对苏麻离青的使用和朝贡,使得洪武时期所使用的青料一部分是国产青料,另一部分就是通过筛选的剩余料。人们可以在各大博物馆,尤其是南京博物院中对明初洪武的青花和景德镇御窑厂出土的青花进行分析,可以看到当时的釉色普遍浑浊,并且青料不同于元代苏麻离青出现深沉的“铁锈斑”。这是因为苏麻离青是含高铁低锰的天然矿物质钴料,高铁就会出现颗粒状的结晶,在高度显微镜的观察下这种“铁锈斑”成块状。然而在洪武时期的青花发色中颜色偏青灰色,甚至是深灰色,也没有元代青花的蓝紫色。然而在郑和下西洋的几年后,永乐时期的青花突然出现了一种深沉发黑的效果,这种效果不是凭空出现的,而是使用了郑和下西洋所带来的苏麻离青所产生的效果,并且这种青料的使用被推断出一直延续到宣德时期。
图1 明末青花山水盖罐销往欧洲
图2 明万历五彩盖罐
图3 明嘉靖月下演奏图青花瓷板
图4 明越南青花开窗花卉纹粉盒
在考古界和瓷器界有一个说法叫作“永宣不分家”,说的正是永乐、宣德两朝的青花在发色状态和器型上有着相同的特点,总结为深沉浓艳,具有模糊晕染的效果,并且在多数瓷器上有“铁锈斑”的现象。
不过随着明成祖朱棣的去世,明朝在宣德的余光下仅有守成君主,很少再有海外贸易和开疆扩土的决心,尤其是经历了正统、景泰、天顺年间的时局动荡,北元势力死灰复燃,为了忙于应付北方的侵蚀,而逐渐又开启了海禁政策,使得海外领土被日本等东亚邻国逐渐蚕食,甚至在明代嘉靖年间酿成了严重的东南沿海一带的倭寇之患,国内的投机商人和海外野心势力互相勾结,使得原本繁荣的港口城市饱受战争之苦,甚至一度在安徽地区造成倭寇杀人劫货事件。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倭寇进犯乐清、瑞安、临海等地,戚继光到浙江赴任后,招募了3000人,在戚继光的指导训练下,将其练成一支精锐部队,后称“戚家军”。在戚继光和俞大猷的领率下经过数年苦战终于将倭寇赶出中国,为隆庆开关奠定了国内稳定的政治和军事基础。
图5 明泰国宋加洛窑青釉刻划莲瓣纹花瓶
隆庆开关是指隆庆元年(1567年),隆庆皇帝(明穆宗)宣布解除海禁,允许民间私人远贩东西二洋。此举使得明代的中国成为一个真正的国际市场,也是在明代朝廷的指导下真正意义上的开放官与民的海外贸易,为明朝的财政积累了大量财富,从1567年隆庆开关到1644年明朝灭亡,这70多年的时间里,3.53亿两(保守估计,重新估计约为5亿两)流入中国。可见国家政策的稳定实施在世界市场的竞争中使中国具有明显的绝对优势,在此期间,使得世界人民开始广泛认识中国瓷器的制作精湛和艺术审美。
历史是人类正衣冠、知兴亡的镜子,人们通过明代海外政策的演变清楚地看到一个国家的商业发展与文化交流是不能以简单的闭关锁国阻绝的。即使在政策的严厉打击下仍然有海外商人和民间交流贸易,商业贸易是文化交流的一个重要手段,尤其是通过瓷器这种媒介更好地宣传了中国文化。21世纪是一个经济全球化的时代,人们在文化交流的过程中互相认识、互相理解,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国家进入了一个飞速发展的阶段,更需要通过和平的交流手段使得中国文化重新活跃和盛开在国际舞台之上。尤其是景德镇,其如同一个国际陶瓷的缩影,汇聚了来自世界各地的艺术家,陶艺家共聚一堂,使得中国文化、中国瓷器被欧洲、美洲、非洲以及亚洲各个国家所重新认识和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