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德炉探究
2020-10-21黄国强盘威
黄国强 盘威
自从宣德炉于明代宣德三年问世以来,其蕴含的文玩艺术及神秘,就一直在收藏坊间牵扯着人们的心。令人对其向往有加,又难望其真容。时至今日,对何为宣德三年的铸炉,尚无权威性定论。明代于谦曾有过对宣德炉铜质金黄,声音如罄的赞论,这是古人留下的描述。尽管宣德炉仿佛如神龙不见首尾,长期以来一直难定其踪,但是并不影响世人对其衍生宣德文化的喜爱。如今,人们对各个时期的铸炉,都以宣德文化来加以蕴化,以示对宣德炉产生的文化寄托。由此,更是催生了宣德炉文化艺术的研究及发展,成为民族文化国粹的一部分。人们不同时期的、研究宣德炉的文章,更是让人领略了宣德炉艺术及文化的幽古魅力。不拘于一格的宣德艺术文化,还让人感受到其为盛世兴收藏、产生的强大生命力。
笔者作为坊间的一位宣德炉收藏爱好者,觉得把自己对宣德炉的认识,表露出来与坊间交流分享,感觉亦是对宣德炉文化的发扬,尽点绵薄之力。
认识明代宣德炉的三项看法:
一、铸造工艺:明代宣德炉的铸造工艺,既是出自宫廷名家,就可以想见,其工艺的精湛和实用性都是很考究的。由于古代的各种条件与当今相比都显得极其落后,因此在铸炉时,应该是很珍惜原材料的。用惜铜如惜金来比喻,亦应不为过。铸炉时,既要考虑其相对应的实用性,又要注重其艺术的美感。因此,宣德炉的大小、轻重,都应该与实用性相吻合。联想其插注香的状况,笔者认为宣德炉身的直径,应该是大于15厘米、小于20厘米之间为宜;其轻重应界于1公斤至1.5公斤为宜(若有宫廷铸用于社稷、大祭用炉另论)。造型艺术方面,既参造古时的器皿艺术,又结合了当时明代的精简风格(例如明代家具所展现的状况),应该是其艺术风格成型的状况。据此,笔者对有世人对其立耳、鼓腹、扁身的精简艺术造型表示认同。关于宣德炉的铜色,历代坊间一直以来都认可其金黄色,应该与当今黄灿灿的纪念币色相仿(这在炉足底可鉴)。也因此,明代于谦对其声音如罄的説法也就顺理成章。对宣德炉用筷轻敲,发出清脆悦耳的声音应是其音状。
二、宣德炉款识:宣德炉作为宫廷产物,在镌留款识时,毫无疑问文字是很规整的。如同当时科举考试必行“馆阁体”那样,不能轻率。宣德炉文字的工仗神韵,是其必然。此外还有可能,铸成的炉,笔者认为除了全炉打磨,款识文字也应该有刻修饰,令文字的流畅及神韵更加鲜明,这样才算得上炉最后的完成。笔者多年前,曾经在网上看到过好像是某博物馆、一例宣德铜器图的款识为楷书“大明宣德年製(中间为无横一的德字)”,并附文此款为“最贴近宣德年的款识”。文字很工仗,为笔者至今所仅见。遗憾没有把文图出处记下来,后来再找都没找到。所以说,宣德炉楷书款识没展现出名家风范的,即可裁定其性质。
三、宣德炉沧桑感:笔者对宣德炉沧桑感的理解,应为结锈及茄皮、锈蚀与磨损、包浆与润泽三个方面。
关于结锈,炉由于湮埋的地域不同,就会产生各类的锈结,如同《古玩指南》所叙述的那样。中国长江以北土质偏碱,以南偏酸;北方气候干燥,南方气候潮湿,对湮埋于不同地域的炉,产生的锈色都有影响。这在古钱币上表现得最为鲜明。但是,宣德炉由于是精炼而成,另外产生时间仅近600年,这些条件都注定了宣德炉的抗腐蚀能力、相对于更早的史物来比较,要强得多,即便是被湮埋至今,若有锈应该是薄锈为宜,不应该产生古钱币的堆结锈状况(古铜锈不同状况较多,这里就不再冗述)。宣德炉茄皮的产生,主要是与人为因素有关。并且经过漫长的岁月才能形成。宣德炉由于是实用物,古人在使用其时触摸,会有水分、脂肪、盐分、蛋白质、粉尘及其它有机物沾附,年长日久,逐渐会形成茄皮,严重的会形成大于厚于0.1毫米的茄皮。这种茄皮通常在立耳连接炉身处一带较为明显,这与人手较多触摸该部位有关。这种厚的茄皮,呈现通常是斑驳脱落状,这又是与长期被湮埋、茄皮受到侵蚀所至。有此茄皮特征的炉,笔者认为最迟都要达到清代初期。
关于锈蚀与磨损,宣德炉会因湮灭的时间长短而不同。锈蚀对炉身应不会明显,这得益于铜质精良所至。而较为可见的锈蚀,主要体现在款识文字上。因为文字是细凸状,这就注定了宣德年间、宣德炉的锈蚀,在文字上必须有体现。在放大镜的观察下,即便是工仗流畅的文字,也会显现出明显自然的锈蚀痕迹。这应该可以成为判定宣德炉的主要特征依据。磨损方面,除了在长期正常使用中产生的微碰微划外,表现得最明显的就是炉足。年代久远的炉,乳足底约显现有1至2毫米厚的磨损,这样才足以阐明宣德炉的处世近600年的风格。此外,被磨损处与足不触物处,应显现出自然的圆弧磨损过渡(注:以上磨损特征对于民间粗足炉或足平底大于一厘米的炉不适用),这应该可成为检验宣德炉的关键特征。
包浆与润泽方面,如今已成为收藏坊间的主流方向。传世的炉,由于较长期的留于人间,就会有使用触摸,久而久之,就会形成包浆(再长此以往,就会形成茄皮)。这就如玉及其它受人把玩的器物那样如出一辙。为了对一些色泽不佳的炉进行整改,世人遂想出了对宣德炉的盘养,这从清代时就已出现。为了让色泽不佳及“火气重”的炉、另外产生温润的美感,世人就想方设法去其差色,以求其再换色泽,达到理想的温润程度。笔者认为,其实这也是一种无奈的取向,这与文物应保持其应有的历史特征、是背道而驰的。同时,涉炉不深的爱好者,也容易被其色泽误解,不易作出断代。此外,在转讓时也没有沧桑感鲜明的炉那么好定性。
笔者对于宣德炉的认识,以及宣德年的铸炉特征,作了上述的一番叙述,目的是想与坊间同仁,共同交流与促进。顺附一只“最贴近宣德年款识”的宣德炉图,以飨坊仁。
1、款识:该炉的款识为阳文楷书体“大明宣德年製”(德字为中间无横一德)。文字极为规整,以明代科举例行的“台阁体”喻之,亦不为过,是至今所能够见到的宣德炉款识中、都无法与之比肩企及的。款识文字规整,笔划流畅,书法入神。有资料传说该书体出自当年明代学士沈度。细观文字,据其流畅的笔划分析,该炉铸成之后,可能对文字有过刻修饰。此外,文字还有受蚀特征。由于文字是细凸起阳文,在漫长的历史湮埋过程中,不像炉体其它地方那么大体,免不了经历过受蝕。这些现象与特征,是其它绝大多数炉所不具有的。
2、工艺:该炉的工艺极为精湛,鼓腹、立耳、乳足、侈口。立耳内空下端为平底,与炉口保持一水平线。炉侈口微外撇,整圈口厚薄呈现极为勻整。用两手指同时触及炉体内外,感觉四周的勻整度很一致(没有得用卡尺量过)。三个乳足相距对等。经测,该炉重1200克;高98毫米(足底有约2毫米磨损),宽166毫米,口内径132毫米。足底磨露出顯现的铜色为金黄色。明代于谦曾对宣德炉有声如罄铜质金黄的赞言。这是明代人对宣德炉留下的少有定论。该炉的声音与铜质与此言吻合。通观该炉体型,与其它有明代器物一样,有简明精巧、又不乏工艺精湛的风格。
3、沧桑感:该炉的沧桑感主要体现有两个方面。一、茄皮与锈结:先说该炉茄皮,主要体现在炉耳部位。由于该炉曾经过漫长岁月的使用,由人触摸沾附在上面的水分、盐分、脂肪、蛋白质、微尘等等有机物,不断的长期侵染,致以炉耳为主的部分,由包浆逐步转化为一层厚茄皮。尔后,又经历了长期的岁月湮埋,原有的茄皮又被侵蚀得斑驳脱落,这显现出的两段岁月过程,是较为漫长的。二、再说该炉锈结,通体在原有茄皮的基层上,因长期湮埋又产生了薄薄的蟹青锈。另外,在侈口外的部分凹处,有沙结锈。根据这些状况分析,该炉曾经有过湮埋于河中的历程,估计是南方较干净水系的河流。这样的定论是基于沙结锈较“干净”,没有北方大多数河流因为水浑、对湮埋的金属物体都会产生黄褐色锈染的特征。同理,水浑的河流对铜质器物也形不成蟹青锈的。而形成这样的沙结锈,同样要经历一个较漫长的过程。
4、磨损:磨损也是体现宣德炉沧桑岁月的一个主要标记。宣德炉除了长期使用有不太明显的微划痕外,其主要的磨损是在足底。要知道,宣德炉不像其它器皿,每天或者经常触摸。它基本都是摆放在一个固定的位置,用以祭祀为主的作用。所以,足底的磨损通常极少。该炉足底的磨损,估计略有2毫米。在通常情况下不会被搬动的宣德炉,能够产生这样程度的磨损,这同样得需要一个相当漫长的过程。
5、宣德炉大小的分析:当今,能够看到的宣德炉,绝大多数直径都小于150毫米,这也反映出古人对香炉实用性及用铜不易的限定。而当今所见直径大于150毫米的,又大多数显得体型笨拙,应该基本都是清代以后铸的。古人惜铜如惜金,再加上受冶炼及工艺的制约,所以很难有精铜来铸工艺好的炉、大的炉。所以说,真正的宣德炉,应该是在150毫米至200毫米之间为宜。而该炉的大小刚好适宜。
综上所述,该炉显现的各种历史沧桑元素,应该是最贴近宣德年的。
(作者单位:1.广西柳州市钱币学会 ;2.广西金秀瑶族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