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甘肃省哈萨克族人群心电图特征及其异常改变的危险因素

2022-03-10刘红平刘学蓉陈松涛唐海桃方方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22年1期
关键词:哈萨克族心电图危险

刘红平,刘学蓉,陈松涛,唐海桃,方方

(1甘肃省酒泉市人民医院超声医学科心电图室,甘肃 酒泉 735000;2甘肃省阿克赛县人民医院功能科,甘肃 阿克赛 736400;3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京北医疗区,北京 100085)

缺血性心脏病(ischemic heart disease,IHD)已成为我国仅次于脑卒中的第二位死亡原因[1]。因地域不同、种族不同,IHD分布存在差异[2]。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是甘肃省唯一一个以哈萨克族为主体的少数民族自治县,董元先[3]报道阿克塞哈萨克族人群IHD发病率明显高于本区域汉族人群,但仅对其相关危险因素进行了部分阐述。一直以来冠状动脉造影被认为是诊断IHD的金标准,但对于医疗设施匮乏、医疗技术人员紧缺、就医条件相对落后的本县居民来说,常规心电图检查是一种快速、便捷、经济实惠的无创检查方法。心电图检查联合其他临床资料是早期发现IHD的最常用且实效性较强的检查手段,既往未曾有文献报道本区域居民常规心电图参数改变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因此,本研究通过观察阿克塞县哈萨克族、汉族体检人群心电图ST段及T波改变的差异性,分析其影响因素,为早期发现IHD提供重要依据,积极指导临床医师对危险因素及时干预以降低发生率。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2020年1月至12月于阿克塞县医院进行健康体检,年龄>40岁的846名哈萨克族人(研究组)和846名汉族人(对照组)为研究对象。研究组中,男性428例,女性418例;年龄(61.6±7.4)岁。对照组中,男性427例,女性419例;年龄(62.1±6.5)岁。2组患者年龄、性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排除标准:严重心、脑、肝、肺、肾、血管疾病,电解质紊乱(高钙及低钙血症)或其他疾病引起的激发性ST-T改变;急性感染;各种创伤;精神疾病或意识障碍;资料不全。

1.2 观察指标

1.2.1 临床基线资料 人群身高、体质量、血压、吸烟史、饮酒史、既往病史等。计算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BMI=体质量 (kg)/身高(m)2。

1.2.2 实验室检查 清晨空腹静脉采血,检验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直接胆红素(direct bilirubin,DBIL)、间接胆红素(indirect bilirubin,IBIL)、尿酸(uric acid,UA)及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等生化指标。

1.2.3 心电图检查 采用日本光电心电图机ECG-2360,增益设置为1 mV=10 mm,纸速=25 mm/s。ST段、T波改变判断标准参考《临床心电图详解与诊断》[4]。(1)ST段偏移:≥2个相邻导联ST段在J点后0.08 s出现压低≥0.05 mV;或≥2个相邻肢体导联和V4、V5的ST段抬高≥0.10 mV、V1~V3抬高≥0.3 mV;(2)ST段延长:ST段在基线上的时间≥0.12 s,且伴有T波矮小对称及升支较陡(T波亦可高尖);(3)ST段缩短:ST段时间<0.05 s;(4)ST段电交替:连续出现ST段形态交替,表现为ST段抬高与压低、抬高与正常或正常与压低等交替性改变;(5)T波改变:以R波为主波的导联T波振幅小于同导联R波的1/10、T波低平、双向或倒置,T波高耸指振幅≥1.0 mV,或R波为主波导联T波高于同导联QRS波群的振幅。

1.3 统计学处理

2 结 果

2.1 2组人群基线资料比较

研究组BMI、SBP、DBP、TC、LDL-C、UA、Hcy及饮酒史均高于对照组,TBIL及DBIL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HDL-C、IBIL及吸烟史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表1)。

表1 2组人群基线资料比较

2.2 2组人群心电图ST段及T波特征比较

研究组ST段偏移、延长及T波改变检出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T段缩短、ST段电交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表2)。

表2 2组人群心电图ST段和T波改变特征比较

2.3 哈萨克族不同年龄段人群心电图ST段与T波改变的发生率比较

以相差10岁为一个年龄段,比较40~49岁、50~59岁、60~69岁、70~79及≥80岁不同年龄段哈萨克族人群ST段与T波改变的患病率,结果显示,ST段偏移、延长及T波改变者40~49岁占9.03%(26/288),50~59岁占15.99%(47/294),60~69岁占21.32%(42/197),70~79岁占28.57%(18/63),≥80岁占50.00%(2/4)。哈萨克族人群年龄每增加10岁,ST段偏移、延长及T波改变的检出率逐渐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1.247,P<0.05)。

2.4 影响哈萨克族人群心电图改变的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

以心电图是否发生ST段及T波改变为因变量,以年龄增加10岁、BMI、SBP、DBP、TC、LDL-C、TBIL、DBIL、UA、Hcy、饮酒史为自变量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增加10岁、BMI、SBP、DBP、TC、LDL-C、Hcy、UA升高,TBIL、DBIL降低,饮酒史是导致哈萨克族人群ST段及T波改变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表3)。

表3 哈萨克族人群心电图变化危险因素的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

3 讨 论

心肌缺血会引起心肌复极异常,进而导致心电图ST段、T波异常改变,常规心电图ST段及T波改变是诊断IHD常用的重要指标之一。相关研究指出,常规心电图ST段、T波改变组IHD的确诊率显著高于心电图未发生ST段、T波改变组,且ST段水平延长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相关[5-7]。此外,ST段与T波异常不仅代表因IHD引起的原发性改变,一些药物、电解质、雌激素水平、自主神经张力改变等也可导致其继发性改变[8,9],因此我们在工作中应对引发ST段及T波改变的相关因素结合临床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客观评价其临床意义。

本研究结果显示,哈萨克族体检人群ST段偏移、T波改变高于汉族体检人群,且常用于提示低钙血症的ST段延长在组间也存在显著差异。ST段偏移、T波改变是诊断心肌缺血的常用指标,而ST段延长同样也是提示心肌缺血的一项重要指标,但未引起临床足够重视。Kenigsberg等[10]对一组IHD患者行球囊短暂相关冠状动脉阻断后,所有患者心电图均出现ST段延长,且延长先于ST段偏移和T波改变。Kim等[11]研究指出,ST段延长在诊断冠状动脉轻、中度狭窄时,较ST段偏移和T波改变的灵敏度更高,而且随着冠状动脉血管受累支数的增加,其阳性率呈线性增高。柳丽珍等[12]也报道了相同观点。因此,ST段延长在排除电解质紊乱等因素后,可作为识别IHD患者早期血管病变及提高检出率的可靠依据,应引起临床医师的足够重视。同时哈萨克族体检人群缺血性心电图指标检出率高于汉族,提示本区域哈萨克族人群患IHD风险高于汉族人群,其原因与哈萨克族不良生活习惯与饮食习惯导致体内代谢系统功能紊乱密不可分,应高度重视。

2组人群基线资料对比发现,除了肥胖、血压与血脂异常这些导致IHD发病的传统危险因素哈萨克族人群与汉族人群存在差异,饮酒史、TBIL、DBIL、UA、Hcy 2组人群也存在差异。关泽勇等[13]指出UA水平升高增强对舒血管反应的抑制作用,导致内皮功能紊乱、损伤血管内膜,进而导致动脉粥样硬化,提示UA可促进IHD病情发展;同时高UA水平是患者冠状动脉病变不稳定和侧支循环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提示对UA干预是IHD治疗的新方向。赵越[14]和熊永红等[15]研究发现,中高水平UA是IHD的危险因素,随着UA浓度的增加,IHD患病风险显著升高,且UA升高是IHD患者发生院内死亡和1年内再发IHD的独立危险因素。

有研究显示,Hcy升高是动脉粥样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与IHD的发生发展、严重程度及预后相关[16],其发生机制为高水平Hcy代谢可导致血管内皮细胞损伤,造成舒血管功能降低甚至消失,同时导致血脂代谢紊乱,形成Hcy内酯等有害代谢产物,还可诱发炎症反应,进而参与和加速冠状动脉钙化的发生发展[17,18]。有研究曾对一组临床无症状患者的Hcy及冠状动脉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血管显影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Hcy与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检测到的冠状动脉狭窄严重程度和钙化斑块负荷独立相关,因此Hcy可作为临床无症状IHD患者的预警信息[19]。

BIL是血红蛋白的降解产物,近年来研究证实BIL下降与IHD的发生密切相关[20],体内BIL水平下降减弱了清除超氧自由基能力,从而加快患者血管内壁斑块形成和动脉粥样硬化[21]。BIL有抑制LDL-C氧化修饰作用,BIL水平下降弱化了血浆抗氧化能力,会加快LDL-C成熟和形成,加速血管壁脂质堆积,造成心脏冠状动脉发生粥样硬化,BIL水平降低是IHD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22]。

哈萨克族人群各年龄段心电图ST段、T波改变随年龄增长,发生率逐渐升高(P<0.05),主要原因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血压、血脂也随之升高,使内皮依赖性舒血管功能减弱,使冠状动脉粥样斑块钙化,导致IHD患病风险增加[23],此外,阿克塞哈萨克族居民文化水平相对不高、生活习俗与饮食结构不佳,如其主要食用面食、牛羊肉、乳制品等高脂、高热量饮食并嗜酒,而水果、蔬菜摄入较少,叶酸、微量元素等摄入缺乏,导致人群BMI、SBP、DBP、TC、LDL-C、UA、Hcy水平升高,TBIL、DBIL水平下降,这是其与汉族居民存在显著差异性的主要原因,而以上指标长期异常并达到一定水平可相互协同、促使冠状动脉血管粥样斑块形成而导致IHD,进而导致心电图缺血性ST段及T波改变。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年龄增加10岁、BMI、SBP、DBP、TC、LDL-C、UA、Hcy水平升高,TBIL、DBIL水平下降是引发ST段和T波改变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因此不断提高阿克赛哈萨克族居民文化知识水平、建立健康生活习惯、加强社区健康知识宣教、定期健康体检尤为重要。

总之,当心电图提示ST段和T波改变,尤其是未被我们充分认识的平直ST段延长,在排除生理、心理、药物、电解质等引起的继发性ST段和T波改变外,基层医疗机构要结合生化检验等相关指标,对患者进行早期筛查,尽早采取防范措施以降低IHD的发生。

猜你喜欢

哈萨克族心电图危险
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的应用
心电图机检定方法分析及简化
新疆哈萨克族鹰舞
适彼乐土
喝水也会有危险
哈萨克族2型糖尿病的发病特点与饮食结构分析
临床表现为心悸的预激综合征B型心电图1例
祖母
拥挤的危险(三)
话“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