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戏曲艺术的危机与发展
2022-03-10黎沙沙郑艳东
苏 娜 黎沙沙 郑艳东
(1辽宁省建平县文化馆,辽宁建平县 122400;2辽宁省建平县喀喇沁镇中学,辽宁建平县 122400)
“中华文明延续着我们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也需要与时俱进、推陈出新。”
“传承中华文化,绝不是简单复古,也不是盲目排外,而是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辩证取舍、推陈出新……。”
我国是世界上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很多优秀的传统文化艺术,特别是具有民族特色、当前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戏曲艺术更为突出。戏曲艺术不仅综合了文学、美术、音乐等方面的特点,还吸取了杂技、舞蹈、表演等艺术,并且使它们有机地融为一体,形成了自己的独特艺术风格,从而在世界文化艺术的宝库里占有重要位置。
“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
我们要有文化自信,中国的戏曲艺术是世界上任何国家的艺术所代替不了的,是世界艺术之林中独树一帜的华夏民族艺术瑰宝。在当前改革创新的年代里,戏曲艺术也在其推动下,进入了一个变革时期。这种变革是使其发展还是灭亡呢?笔者认为:任何变革都会给社会的发展带来动力,使其原来的一些事物在这种变革中获得新生。戏曲艺术也是如此,绝不会在变革中走向灭亡。但是,戏曲艺术在局部地区却遇到了“危机”现象。年轻人不愿意学戏曲,老一代艺术家逐渐离去,戏曲艺术暂时有一种青黄不接的“危机”现象发生。我们要怎样去认识当前戏曲艺术的“危机”呢?怎样才能使它摆脱“危机”走向繁荣、在世界上得以弘扬呢?这就是我们研究、探讨的主要课题。
—、全面地、历史地去认识当前戏曲艺术面临的“危机”现象
当前,有一种“戏曲危机论”和“戏曲消亡”的看法,他们认为可演的戏少了,观众少了,出现了危机,这样下去非灭亡不可……笔者认为:这是一种武断、偏见的观点。不能看现在的观众少了就得出“戏曲要灭亡”的结论,应该看到这是一种顺应社会发展的暂时“危机”现象。但是,戏曲艺术的暂时“危机”现象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和反思,从而用更好地办法摆脱、战胜这种“危机”,去挖掘、开拓出一个戏曲艺术的新境界,创造出既有传承、又有发展创新的戏曲艺术。
“危机”导致变化,变化带来繁荣。这是一切事物的发展规律,这也是艺术发展的必然规律。纵观我国的戏曲艺术,正是在不断的“危机”过渡中得到了不断的发展。当然,这种变革发展都是建立在扎实的继承基础之上。正如毛泽东所说:“中国现实的新文化也是从古代的旧文化发展而来的。”我们现在的戏曲艺术也是从没有摆脱过一代传一代的“血缘”关系。可以看到从古代的“击石附石”的原使舞蹈到先秦的“古歌戏”;从汉代的“百戏”到唐代的“参军戏”;从宋、元杂剧到明、清传奇戏等等。在这两千多年的戏曲形成及发展过程中,都遵循着“去伪存真”“剔粗选精”“由高到低”和“逐步成熟完善”的这一客观规律,它们不论在哪个朝代以什么形式出现,都不是天外之物,都是在前一代的艺术基础上演变发展而来。
更能说明这一点的是“四大声腔”(昆山腔,弋阳腔,海盐腔,余姚腔)早已不存在了,但是由它们发展、演变、派生出来的三百多个地方剧种却遍布了全国。
两千多年的中国戏曲史说明:戏曲艺术虽然在具体表演形式上不断的变革与发展,但其以“以歌舞演故事”的民族性特强的艺术本质没有变。可见,戏曲艺术虽然几经变易,但其“灵魂”没有消亡,都是在其“灵魂”指导下去改革变易的。它是我国劳动人民经过多年对艺术加工、创造而孕育出来的民族艺术结晶,更是值得骄傲的民族艺术瑰宝。所以它不但灭亡不了,相反,经过一代又一代的新陈代谢之后,自身发展的更加完美了。
历史的长河中出现阶段性的“危机”也是历史发展的正常规律。回顾历史,没有古代的“参军戏”“百戏”“唐歌舞戏”“元杂剧”以及“四大声腔”的相继“危机”,怎会涌现出现在三百多个群星璀璨的戏曲剧种呢?
可见,“危机”有什么不好呢?有什么可怕之谈呢?我们身为文化艺术工作者,要敢于正视“危机”。因为有了“危机”才能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才能使人去精心研究摆脱“危机”的众多办法。只有这样,才能完成历史赋予我们的重要使命:更新与改革,继承与发展。
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观点来分析我们当前的戏曲“危机”,也是“生产过剩”的结果。中国有句俗语叫“萝卜快了不洗泥”。于是乎,粗制滥造的,生搬硬套的,不求艺术的,不求质量的,甚至还有无病呻吟的,纷纷拥至而来,挤满艺术舞台。这也是造成戏曲艺术“危机”的一个重要的自身因素。因为没有提高的普及等于走向灭亡。
怎样才能向高层次迈进,向现代意识进展,搞好戏曲艺术的“现代化”呢?这是个综合性的问题。不论是从剧本、演员、还是灯光布景、音乐,都要有相同程度的改进与提高。只有这样才能顺应时代需求和历史发展趋势。
二、要想使戏曲艺术摆脱“危机”,走向繁荣,必须有切实可行的方法与措施
(一)提高创作人员的素质,多写高质量的剧本。
我们的剧目创作者要敢于担起扭转戏曲“危机”的重大使命,要多写贴近生活、群众喜闻乐见好剧目。要想这样,就必须到社会中去体验生活,了解生活,了解社会中存在的人和事,在生活中去发现重大题材。
高尔基在谈艺术作品时曾经说:“主题由作者的经验中产生,是生活暗示给他的一种思想。”他强调了生活是艺术的源泉,离开了生活,艺术就不存在了。
法国雕塑大师罗丹在教育青年艺术家时说:“但愿自然成为你们的唯一女神。”这里的“自然”是指生活中客观存在的人和物。和莎士比亚同时代的小说家塞万提斯在《堂·吉诃德》里通过一个神父之口说:“戏剧应该是人生的镜子,风俗的榜样,真理的造象。”他所说的镜子、榜样、造象,无非是让艺术用具体的形象去反映生活。
的确这样,《马赛曲》反映了法国的资产阶级革命,《国际歌》反映了无产阶级保卫巴黎公社的斗争,《义勇军进行曲》反映了中华儿女抗日救国的斗争……这些作品为什么受欢迎呢?因为它们都是从当时的生活中来,又去积极地反映生活,所以深受人们的喜爱而长久流传与世。
剧作者必须把生活作为创作的唯一依据和范本,如果不长期扎实地去了解生活,体验生活,怎么能写出反映现时生活,受人们欢迎的好剧本呢?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地阐明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三者共同构成了我们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我们的艺术工作者一定要遵守我们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来创作剧本。戏剧剧目创作要提倡三并举,(传统剧、新编历史剧、现代剧)在继承发展中弘扬中华民族的先进文化。正如恩格斯在谈道性格描写时所说:“古代人的性格描写在今天是不再够用了。”又如邓小平同志所说:“要通过有血有肉、生动感人的艺术形象,真实的反映丰富的社会生活……。”我们就是要用上述宗旨去写好剧本,让群众在寓教于乐中受到教育。
过去有一个剧本叫《十五贯》,它救活了一个剧种(昆曲);拉场戏《摔三弦》拯救了东北二人转;小品《超生游击队》带来了全国小品热。现在,每场文艺晚会上都要有小品参演才算完美。为何小品如此火爆呢?因为它敢于揭示生活,赞扬真善美,抨击假丑恶,使人在讽刺、诙谐、幽默之中受到美的教育。如果戏曲剧作者多创作些好剧目,还愁戏曲扭转不了面临的“危机”吗?
(二)着眼现实,既要继承传统,又要突破禁锢,才能更好地扭转“危机”。
戏曲艺术中的各种程式繁杂,也是造成其“危机”的主要因素。例如在表演上,笔者认为,即要继承传统形式的精华,又要打破某些传统形式的禁锢。传统的表演形式,用来表现历史剧目合适,但用它来表现现代生活就远远不够了。我们要想战胜“危机”,就必须大胆地去突破那些禁锢国人的条条框框,要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进一步创新。如果把现代的生活节奏非用古代的艺术程式去表现,表面上是追求艺术,实际上是禁锢艺术的一种枷锁。
用鲁迅先生批判“国粹主义”的几句话是可以做参考的。鲁迅说:“……那时,只要从来如此,便是国宝,即使无名肿毒,倘若生在中国人身上,也使‘红肿之处,艳如桃花,溃烂之处,美如乳酪’,国粹所在妙不可言”。
鲁迅先生的尖锐批评,应该引起沉思,得到启发。不要把一切的传统程式、框框都当国宝,该批判的就要批判,做到既有继承,又有创新,决不能在戏曲艺术的发展上有所含糊,只有这样,才能获得新的生命。
(三)音乐、舞美的创新,也能对扭转戏曲的“危机”起到一定的作用。
戏曲剧种的主要标志是音乐,音乐也是戏曲艺术的“灵魂”表现。加强音乐创作,大胆进行改革,也是繁荣戏曲艺术的一项重要工作。
1.在过去,戏曲音乐由简单伴奏(跑梁子)到今天的计划创腔,就是有了很大的进步。特别值得提出的是京剧音乐,它在改革的路子上迈步很快。如:有很多现代京剧音乐,不仅在唱腔板式上得到了丰富,而且在伴奏上也有机的吸收了西洋管弦乐队的介入,真正起到了“洋为中用”的效果。它不仅烘托了气氛,渲染了情绪,而且在不失民族风格上有很多创新。用吸收外来因素有机结合的手段,去表现民族音乐形象,通过完美的音乐形象为戏曲艺术服务,使观众不仅在视觉上直接欣赏到艺术美,而且在听觉上也通过优美的旋律、悦耳的音乐中受到美的启迪与熏陶,让观众时刻陶醉在戏曲表演与音乐效果相融相交的高级艺术境界里。如果这样,戏曲还有“危机”可谈吗?
我们提倡戏曲音乐的创新,是要在民族文化的基础上创新,即不搞唯我独尊,也不搞拿来主义。不要发展的继承是僵化,不要继承的发展是胡来。让我们遵循这两个原则,在戏曲音乐的改革创新中去探索前进的道路吧。
2.要想摆脱戏曲面临的“危机”,舞台美术、灯光布景、道具制作等,也都要有一个创新过程。
因为过去的“一桌二凳”早已不能满足观众的心理需求了,他们要求丰富自己的视觉形象。舞台美术的创新是最为观众所注意的,它是吸引人们欣赏戏曲艺术的重要手段。所以要想使戏曲艺术得到繁荣发展,也一定要加强戏曲界舞美人员的队伍建设和业务培训。
(四)提高演职员的素质,培养中青年演员,也是使戏曲摆脱“危机”的重要课题。
在非常时期中,戏曲事业的发展的确受到了阻挠和破坏,从而造成戏曲事业的一度危机,但那是一种青黄不接的危机。现在,老年演员可以让他们认清自己在繁荣戏曲事业中的责任,把精力放在传帮带上,把自己所掌握的戏曲艺术传给后世,只有传承,才能带来发展。青年人的接受能力强,可塑性强,有毛病容易改,好学上进,这就是能扭转“危机”的优势所在。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说:“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的确这样,繁荣戏曲的任务主要在青年人身上。另外,还可以有计划的用“拉出去”“请进来”的办法来逐步提高青年演员的业务水平。所谓“拉出去”,就是向好的团体、学校输送进修、代培人员,而“请进来”,就是把外团体的优秀演员请到本团进行帮教。
三、大力弘扬民族文化,加强重视的力度,提高认识的程度,才能使戏曲艺术得到更好的繁荣与发展
要珍惜我们的民族文化,它是几千年来劳动人民智慧和艺术的结晶。对于民族文化特别是戏曲艺术,在世界上有着显著的地位,我们必须要加强重视,提高认识的,大量弘扬,使其得到更好的繁荣与发展。
有人一度认为中国戏曲不行了,得搞点“洋”东西了。其实不然,难道中国的月亮就真的不圆吗?我们只有彻底批判那种旧中国留下来的民族劣根性思想,加强民族观念,对于戏曲艺术的认识才能有所转变。
歌德说过:“民族性就是世界性。”的确这样,越是民族性强的东西,越能走向世界。我们的戏曲艺术就是地地道道的民族艺术,它深受世界人民的欢迎。梅派艺术传人杨秋玲 为艺术顾、魏莉莎博士翻译兼导演的京剧《凤还朝》,早已在美国夏威夷大学戏剧演出团用英语上演,并收到很好的效果。还有昆曲、黄梅戏、粤剧等早就多次出国演出,在世界享有一定的声誉。特别是越剧《红楼梦》曾一度征服了巴黎,被赞美为“东方轻歌剧。”早期的辽宁戏校也曾应邀在意大利做过专场演出。
上述这些,足以充分证明:中国的民族戏曲艺术深受世界人民的喜爱,中国的月亮同样圆。
我们的民族戏曲艺术,在世界文坛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连世界著名的戏剧三大体系之一的“布莱希特体系”都大胆吸收我们的戏曲艺术。如:1986年日本文化交流访问团来华演出时,带来了布莱希特创作的四个剧目。其中的《四川好人》在新中国成立前就以“寓意剧”在中国出现过。特别是他写的《霍拉蒂部落与克里斯蒂人》,虽取材于古罗马,但在艺术处理上却大量吸收了中国京剧艺术手法。可见,“布莱希特戏剧体系”的形成与学习、借鉴中国的戏曲艺术是分不开的,它有着密切的互补关系。
笔者认为:只有从根本上认识到我国戏曲艺术在世界舞台的重要性,才能更加强烈地激发我们振兴民族艺术,弘扬民族文化的事业心,才能加强我们的责任感。
我们还要倡导戏曲艺术进校园,让孩子们从小就感受传统文化魅力;大力推进送戏下乡到基层,让群众受到中华民族尊老爱幼、互相帮助、舍己为人、大公无私、爱党爱国的美德教育,对弘扬传统文化、扭转当前戏曲艺术的“危机”会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综合上述几点,不但要全面的、历史的正视戏曲艺术面临的“危机”,还要从主观上、客观上一起找原因。采取措施,治其根本,否则全是纸上谈兵。
最后,我们还用习近平总书记的话作为该文的结尾:“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我们要坚定信念,大胆地、科学辩证地去继承发展,弘扬光大,戏曲艺术一定能战胜“危机”,走向繁荣,永远跻身于世界先进艺术之林。
注释:
①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2016年5月17日).
②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2014年10月15日).
③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七一讲话.
④1940年1月,毛泽东主席在陕甘宁边区文化协会第一次代表大会上的讲话,后来在延安出版的《解放》上登载时题目改为《新民主主义论》.
⑤马克思的“生产过剩”理论对经济发展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⑥高尔基著.《和青年作家谈话》.人民出版社,1978年版第34页.
⑦《罗丹论艺术》.人民美术出版社,1978年版第1页.
⑧《堂吉诃德》.上册.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版第437页.
⑨2016年七一讲话.
⑩恩格斯在给拉萨尔的信中说说.
(11)见1979年10月30日邓小平同志在第四次全国文化代表会上的《祝词》.
(12)鲁迅写的《随感录三十九》.
(13)1957年11月17日毛泽东主席在莫斯科会见我国留学生、实习生时的讲话。
(14)见《戏剧电影报》1986年第29期.(15)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七一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