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化自信背景下高校美育课程的探讨
——以中外美术对比赏析课程为例*

2022-03-10姜阿珊

大众文艺 2022年4期

姜阿珊

(南京工业大学浦江学院,江苏南京 210000)

自十八大以来,总书记多次深刻表达高度的民族传统文化认同感,并且在相应指示批示中强调对弘扬中华民族传统、发展中华民族传统思想价值体系工作的重视与尊崇。2015年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现场,总书记也多次提及“核心价值观”与“文化自信”,并指出:“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以及一个正当对于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积极践行,并对其文化的生命力持有的坚定信心。”此外,于国内、国外多个不同场合与重要讲话中,也都展现出中国政府与中国人民的精神之气,大力提升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

在十八大的报告中,总书记明确提出将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立足当前国家发展新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坚定“四个自信”也成为教育工作中育人的首要标准和要求。总书记在中共共产党建党95周年大会的重要讲话中曾着重阐述这一理念。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而我们民族在传承五千多年的历史中长河中,有太多优秀的传统文化值得颂扬与坚守。当代青年作为民族的未来、国家的脊梁,更是“五育并举”育人的实际受众,需要站在文化自信的坚实土壤上认识到传统文化中“美”和内涵和新时代中华文化中的“美”。

美育工作在高校如何切实开展、有效实施成为新时代育人工作的重要环节。各大高校在办学定位、专业特色、校园文化等方面千差万别。但面对美育工作的实际要求,根据2019年教育部《关于切实加强新时代高等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中提出的相关思想与要求,探讨美育课程教学的实践研究就变得十分灵活与可行。

因本课题申报是基于民办高校教学与管理工作实际,所以在本文中针对所在民办高校美育工作的现状与课程设置实际进行探讨。

一、美育工作现状与课程设置实际情况

(一)美育氛围不足、特色无法凸显

在实际工作中会发现在我校教学日常和管理中,五育并举育人目标中,倾向于智育、体育,德育在相应课程和校园文化氛围创建中也得到体现。由于是工科院校,再加上办学定位为“工本位”的显著特征,劳动教育方面也能有适当的体现和实践。较之这四类教育,“美育”就显得较为透明。日常教育和管理工作中,针对以美育人或美育文化氛围创建部分的工作并未特别重视,在工作安排中也鲜有涉及。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在于,十八大以来虽逐渐加强对高等学校美育工作的投入和重视,但随着所在单位办学定位与实际落实过程中面临的困难,造成在推进美育进高校的工作中始终缺乏系统性指导与明确的机构设置和体系构建意愿。上述都是美育在高校育人过程中无法最大化发挥育人功能的主要原因。在重视技能与应用、对接特定企业培养人才的办学实际中,美育植根的土壤还不够丰富。并且,由于长期以来的认知不足与刻板印象,高校对于“以美育人”的真切内涵了解不够深入,体会不够深刻,进而直接影响了“美育”这一新时代高校育人模块的完善与创新。

(二)课程设置有限、师资匹配不足

美育无疑是需要结合艺术和审美教育双管齐下进行推动的工作,在实际的专业设置中,偏向设计类课程的功能性专业是所在高校的明确特征。相比而言,美育更需要理论与氛围的铺垫以及引导,再结合相关艺术实践和互动展示,以在潜移默化的教学与实践中将美育课程与高校育人目标融合,达到培养时代新人的最终目的。不仅如此,长期以来,相关师资配备不足和专业性教学环境无法提供也是显而易见的问题。具备符合要求的艺术大类专业学习背景和基本教学、科研能力是推定“以美育人”工作的核心。大部分教师由于专业背景有差异,且承担着所在专业的教学工作,并无足够时间承担学校的美育育人工作。现阶段,具备艺术类学科背景的师资,在民办高校有极为鲜明的单一化趋势。这类高校的培养目标多集中在实践技能和实操性专业方向,对于真正涉及美育理论知识和学科最新理论前沿成果的专业并不重视,也少有人才引进。形成了“重技能”“轻理论”的教学现状。不仅如此,在一些高校的师资引进上,其具备的学科专业技能与实际培养目标存在一定程度脱节,较多课程缺乏专业性教师进行教学与授课,采取学科大类内教师轮换的方式,也就决定了在“美育”的核心教学环节就缺失了必要的基础性积累。

不仅如此,美育这个概念,看似广泛灵活,却需要较多的理论教学和审美引导,与之匹配的主题活动和校内外实践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往往不被认可和批准。上述情形造成的直接后果是美育类课程设置严重不足,可承担教学的师资匹配不足,学生接受美育课程熏陶的机会补足,整体美的素养和审美能力补足。育人效果体现教学效果,教学效果决定育人效果,两者都无法得到充分重视,缺乏可持续的、有支撑的美育工作体系。可以想见,在这样的现状下,无法从专业化课程设置以及专业化师资队伍建设两方面进行改革与更新,就遑论高质量、高效率的“美育”工作推进。相应地,也无法获得新时期美育工作所要求的高质量成果与普遍适用的工作模式构建。

(三)开展形式受限、育人氛围欠缺

作为育人和教育的主体,在校学生是美育工作是否充分开展、效果是否得到充分体现的直观媒介。学习的主体、教育的主体,始终是学生。唯有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过程和学习实践中的主体作用,促进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和自我监督,才有可能达到美育理念深入人心,美育工作有效开展的目标。

在学生构成上,由于切实存在的自我学习能力欠佳、自我教育意识不强、自我监督动力不足等问题,导致学生整体审美素养和提升意愿不高,这也是学校美育工作推进困难的重要原因。在网络和新媒体技术等大量投放碎片化内容和过度娱乐化的精神蔓延,网络世界每天都产出层出不穷的刺激性、即时性、片面性等内容,极大地影响学生个人价值观育世界观的形成以及发展。社会发展快速如斯,网络带来的还有高标准、高要求的创新能力和自我推广能力。在新时代发展步伐下和新时代发展要求下,如何有效运用网络和先进的网络科学技术与工具,不仅是学校工作的重要部分,也是学生个人成长与自我培养的核心环节。这些都要求丰富的人文育专业知识积累,也督促学生不断提高敏感度,能够在海量的信息中精准识别有效资讯,并且具备知识转化和实践操作能力。任何专业都可以尝试对接审美教育的主要内容,结合本专业特色,将“美育”融入日常学习与生活,励志从平凡与常态中挖掘出真正的“美”,发现独属于中国当代青年大学生蓬勃朝气的“美”,励志勤学的“美”,积极创新的“美”和砥砺前行的“美”。习惯了轻松的模式,“不求甚解”“追随人造热点”“即时狂欢”成为阻碍学生培养创新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的绊脚石。过度退化的独立思考能力和信息发掘能力,随大流地从众式网络态度和言行,缺乏严肃思维和认知的现状,这一切都不利于美育育人目标的实现,也一定程度上成为学校美育工作落地的障碍。

二、美育课程设置与教学目标

美育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显著区别在于,其短时间内并不能呈现出具有突破性的、独树一帜的实际效果。相反,美育课程始于丰富的美学与艺术理论教学,经过一定时间的累积与方方面面的渗透,最终得到的,是一个充满教育意义与轻松愉悦的文化氛围,是学生们具备学科知识背景之外的个人独立审美能力和民族文化自信,是具备综合素养、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因此,本课程的教学目标设置就尤为重要。应从如下几方面尝试施行。

(一)文化自信理念深度融入“美”

总书记指出:“文明特别是思想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可以为治国理政提供有益启示,也可以为道德建设提供有益启发。我国今天的国家治理体系,是在我国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长期发展、渐进改进、内生性演化的结果。”

“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之后,我们又明确了“文化自信”。这并非一句激动人心的口号,也并不是单纯的一个理论词汇。这四个字的背后,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深厚文化根基,是直至今天依然可以真正践行的“文化”之“自信”。现今的国际环境决定了全世界人类要共同助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这个大家庭中,我们民族的文化以其历来不间断的传承和强大生命力,成为我们应对变化无常的国际形势中最坚硬的后盾,也是包容谦和的软实力。在美育课程的实际设置与教学中,有意识地融入文化自信,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文化认同与民族荣誉感。深度融合文化自信重要理念与美育理论,能确保在价值引领和审美培养的教学实践中提高学生民族文化认知与运用能力。结合新时代文化自信的从容与奋发进取的精神面貌,最终一定能促进美育育人工作焕发全新创造活力。

(二)弘扬宣传传统文化的“美”

我们始终相信:“只有坚持从历史走向未来,从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进去,我们才能做好今天的事业,没有文明的继承和发展,没有文化的弘扬与繁荣,就没有中国梦是实现。”

我们拥有的我五千多年传承不断的厚重文化底蕴,传统文化与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三者之间并非完全独立,且相互联系。新时代,要求高校育人工作牢牢把握时代发展脉络,结合丰富的、优秀的传统文化,创建协同一体的教育新模式,切实做到“立德树人”。将民族之本,文化之源真正融入美育工作,借由主题丰富、形式多样的时间活动与教育实践,充分弘扬和宣传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优秀的精神内涵和代表性案例。如此,便能将“以文化人”理念根植于学校教育教学全过程,贯穿于学生成长成才与健康生活全过程。

(三)学科背景有机结合创造“美”

不仅如此,教育最终总是要落到实处,结合实际。根据办学定位的差异、学科分布与专业设置侧重、校园文化创建的核心,进行有针对性的美育课程设置与工作模式构建。唯有如此,才能真正发挥“以美育人”有机活力,才能充分推动学校学科深度发展、才能推动学生学科交叉认知能力与协同运用能力形成。在课程设置与教学过程中有意识融入相应专业背景知识,尊重学科文化特征,尝试构建两者之间有效的融合模式。让“美”不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在第一课堂、第二课堂、专业实践环节发掘美育的育人功能、双向促进功能,最终打造具有实用性、可借鉴性的特色美育工作,并形成有效的育人案例,创建和谐浓厚的美育氛围,构建切实可行的美育工作模式。

现阶段,步入第二个百年目标发展的新征程,中华民族的未来由当代青年大学生承接在肩。他们不仅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践梦人”,更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者”与“传承者”,是新时代中国精神的“传播者”。在日常学习中,始终紧随新时代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目标,从单一化人才向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综合性人才转变。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征程,学科交叉与融合已然成为新的要求与趋势,具备多学科学习的能力与素养是当代青年大学生成为新时代合格大学生的必经之途,是成为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与可靠接班人的核心竞争力。

(四)五育并举助力“美”

自五育并举理念提出以来,立足中华民族复兴这个伟大的中国梦,始终牢记“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就围绕五育展开。青年一代是国家的希望,是民族的未来,是中国梦的“筑梦人”与“践行者”。熟人先树德,师德与学德是学生成长过程中最为重要的外部保障和内在动力。扎实掌握学科专业知识,在深耕学科上下功夫是智育工作取得有效成果的重要保障。体育运动的高度重视,是为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强化体能的关键。劳动教育着眼于培养学生对生活和三农政策的深入了解,努力践行授之以渔的教育理念。结合德智体劳的教育,在文化素养、体能素质、知识储备、劳动能力的深度教育中,将美育以一种理论植入、审美实践、互动展示的多样化形式予以补充。

让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文化中传承至今、浓厚灿烂的“美”走出书本,走进课堂,走进学生大脑,真正让文化自信背景下的美育观念入脑入心。不同学科、不同专业的青年大学生,有本专业特色的教育模式和教学方式。注重实践技能培养与理论知识积累、注重求职能力培养与锻炼、注重文化理论知识培养、注重身体协调能力培养与综合体质提升、注重美的内在与外在结合、注重前沿科技知识传授与实验能力培养等等。

新时代中国的大学生有充分的机会学习、提升与发展自我。无论“德、智、体、美、劳”均有相对应的专业可供选择,有相应的行业可供履职,在综合素养高度发展的目标下,以“五育”为成长之帆,助力自身成长成才。

在广阔的新时代舞台上,吸收借鉴一切优秀的文化与文明,唤起对“美”的认同,真正推动美育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环境中自信前行。

结语

新时代的美育是适应国家发展战略需求与社会发展要求的新型教育理念,在实际工作中推进这项工作有太多需要克服的实际困难和认知困难。每一位育人者,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能够结合“以美育人”“以文化人”的核心思想开展工作,并通过积极思考与大胆尝试,从多维度教学和实践对美育工作的有序推进提供新思路、新方法与新内容。在日常工作中,教学实践过程中结合本人专业知识北京与所在学院专业特色,倾心付出、尝试创新,在常态化工作模式中将新时期高校教育工作的目标作为核心支撑,针对新时期育人工作的新理念,打造新平台,针对新思想,构建新模式,针对新战略,补充新内容。力求在勤思考、懂创新、善实践的状态中迸发教育新活力,取得教育新成果。

此外,以“文化自信”为切入点,以“美”为着力点,通过理论育人、审美育人、实践育人的途径,创新式结合德育、智育、体育与劳动教育,将美育内化为高校教育教学与日常管理的常态化工作,形成有独特办学特色的美育文化氛围,培养全面发展的、懂学习、懂实践、懂审美的时代新人。

注释:

①毛茸茸.环翠堂园景图-新考-汪廷讷的园林与图像世界[D].中国美术学院,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