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牟大蒜高产优质精细化栽培技术
2022-03-10王建萍王肖锋
王建萍 王肖锋
(河南省郑州市中牟县农业农村工作委员会,河南郑州 451450)
大蒜是河南中牟县的主导产业和出口创汇农业,传统的栽培技术使得大蒜产量和品质提高缓慢,蒜头小,影响农民经济收入和产业发展。通过对传统技术进一步改进优化,大蒜平均产量提高到1 350 kg ·(667 m),且6.0 cm 以上的蒜头数量明显增加。
河南省中牟县大蒜种植历史悠久,规模种植源于1981 年,目前年种植面积稳定在2 万hm(30万亩),总产量40 万t,产品出口欧盟、美国、巴西、越南、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约旦、乌克兰、日本、韩国等多个国家和地区,面积、产量和出口量均占全国总量的1/4。大蒜产业带动了中牟县经济的快速发展,是中牟县的支柱产业和出口创汇农业,也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渠道和农民致富的主要经济来源。中牟县2003 年被认定为全国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示范基地县,中牟大蒜2004 年被认定为全国无公害农产品。2017 年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评估价值为13.62 亿元。中牟县大蒜技术人员经长期实践,在传统栽培技术的基础上,对播期、播种、整地施肥、田间管理等环节进一步改进优化:①播种时间由传统的9 月中旬改为9 月25 日至10月5 日。② 播前进行浸种处理,播种方式优化为种瓣背向一致。③覆盖地膜后无需引苗。④ 整地时增施微量元素肥料,根据天气、墒情等确定浇水追肥时间,并细化肥料类型。多点示范结果表明,应用新技术后,大蒜产量与品质显著提高,平均每667 m产量由2012 年以前的不足1 200 kg,提高到1 350 kg,且蒜头增大,6.0 cm 以上的蒜头数量明显增加。目前新技术已在中牟县2 万hm(30 万亩)大蒜中推广应用。
1 栽培品种
中牟县大蒜主栽品种为中牟大白蒜、牟蒜1号、早熟蒜等。所用蒜种在连续种植2~3 年后需进行异地换种。中牟大白蒜与牟蒜1 号鲜蒜产量和特点基本相同,每667 m产量一般为1 200~1 500 kg,不同点主要表现在蒜薹的品质和产量上。中牟大白蒜的蒜薹细短,条长30~40 cm,后期弯曲,每667 m产量100~200 kg。牟蒜1 号的蒜薹长而粗,条长一般50 cm 以上,长度整齐一致,条色稍黄嫩,不弯曲,每667 m蒜薹产量200~300 kg。早熟蒜播种期可比中牟大白蒜、牟蒜1 号提前10 d(天)左右,成熟期提前15 d(天)左右,以销售鲜蒜为主,一般每667 m鲜蒜产量1 300~1 500 kg。
2 整地施肥
大蒜是喜肥作物,需肥多又耐肥,栽培以基肥为主,追肥为辅,视土壤肥力情况进行配方施肥。播种前3~5 d(天)清除前茬作物根系、杂草、枯叶后进行整地,如土壤干旱应先浇水,一般深耕25~30 cm。结合整地每667 m施入腐熟有机(圈)肥4 000~5 000 kg、饼肥100~150 kg、三元复合肥(N-PO-KO 为17-17-17)40 kg、尿素10 kg、硼砂2 kg、硫酸锌2 kg、硫酸亚铁5 kg,其他微肥应视土壤肥力检测结果适量施入。微肥应结合土壤情况隔年或间隔2~3 年施1 次。根据上一年的病虫害发生情况,施肥时每667 m撒施50%辛硫磷颗粒剂1.5~2.0 kg,预防大蒜苗期蒜蛆危害。整地要求整平耙细,无明暗坷垃,土壤上虚下实。根据种植习惯和地块情况,可选择垄栽或平畦栽培。目前中牟县均采用平畦栽培,即做成宽150 cm 或190 cm 的畦,整平后播种;垄栽一般要求垄高20 cm 左右、宽80 cm。
3 播种
3.1 精选蒜种 选择个头大,圆整,底平不畸形,瓣大致密,外瓣整洁,内心瓣少,符合品种特性的蒜头作种。播种前3~5 d(天)破瓣,去除蒜瓣上残破的鳞茎盘,剔除霉变、虫蛀、刀伤、碰伤、被太阳暴晒、病变的种瓣。破瓣后晾晒1~2 d(天),按照大小进行分级,播种时先播大种瓣,再播小种瓣。
3.2 播种时间 根据品种熟性适时播种,一般以日平均气温稳定在20 ℃为适宜播种期。播种过早,气温、地温偏高,出苗不整齐,出苗后幼苗长势弱,且冬前易发生病虫害;播种过晚,冬前生长量小,达不到壮苗标准,影响产量与品质。根据中牟县多年气候情况,一般在9 月25 日至10 月5 日播种,且宜后不宜前。在此期间如气温仍高,可到后限播种,防止冬前发生虫害。早熟品种可提前7~10 d(天)播种。
3.3 种子处理 方法1:播种前,用冷水浸种10~12 h(小时),捞出控干后备播。方法2:用1.8%复硝酚钠(爱多收)水剂6 000 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 倍液浸种10~12 h(小时),捞出控干后备播。
3.4 播种方法和密度 用开沟器械开深3~4 cm 的播种沟,行距18~20 cm,株距10~12 cm,每667 m种植3 万株左右;早熟品种株距8~10 cm。播种时注意蒜瓣背向一致,以保证出苗后大蒜叶片生长方向一致,不会相互交叉遮光。大瓣宜深播,小瓣宜浅播,要求种瓣上齐下不齐,播种过深会影响蒜头正常发育,播种过浅易出现跳蒜。播后覆土1.5~2.0 cm 厚,刮平后稍镇压,1~2 d(天)后待蒜种扎根固土即进行浇水,浇水后如有裸露蒜种,需再次撒土覆盖并填平地面洼陷处。
4 化学除草
出苗前每667 m用33%二甲戊灵(施田补)乳油150~200 mL,兑水50 kg 均匀喷洒地面,喷洒后覆地膜。若气温偏高、墒情较好,也可在播种后2~3 d(天)蒜种定根后再浇水覆膜。
5 覆盖地膜
垄栽和宽畦种植均选用厚度0.004 mm 的全新塑料地膜覆盖,用专用覆膜器械或人工覆膜。地膜应贴实地面,确保无间隙,压实两边和破口处,防止被风刮破或刮开。大部分蒜芽可自动顶破地膜露出蒜芽尖,无需人工引苗。一部分没有顶破地膜的,可在蒜芽刚露尖不超过1 cm 高时,用柔软的扫把轻扫至蒜尖露出即可。如出苗后再覆盖地膜则需人工引苗。
6 田间管理
6.1 幼苗期(冬前)管理 冬前管理的重点是促发根壮苗,提高幼苗越冬抗寒能力,即在三叶期前足墒保持土壤湿润,三叶期后控水蹲苗。当夜间温度下降到0 ℃以下,地表土夜冻日消时浇1 次封冻水,保证大蒜幼苗安全越冬。
6.2 返青期管理 春节过后要及时净化地膜上的尘土等杂物,修补压实地膜破损处。2 月下旬天气渐暖,幼苗返青,地下部开始生长不定根,蒜薹、蒜头开始分化时及时浇返青水。一般要求日平均气温稳定在12 ℃左右时浇返青水,但还需根据土壤、墒情、天气情况而定。如栽培地块为沙质壤土,地下升温快,地上部土壤受热储温也快,土壤上下相间未形成寒层间隙,如果天气连续晴朗,2 月底之前日平均气温稳定在10 ℃时即可开始浇水。如栽培地块为轻壤稍偏粘壤土,地下土温回升稍慢,地上部受热储温相对也慢,上下相间易形成寒层间隙,此时应结合情况适当晚浇,一般在3 月10 日后开始浇水。春节后初次浇水可同时追肥,追肥量不要过大,每667 m随水冲施三元复合肥(N-PO-KO为30-12-8)15kg或尿素10kg,促进植株早发、快发。沙质壤土地块2 月底之前初次浇水可不追肥,结合第2 次浇水再进行追肥。返青期浇水量宜小不宜大,以浇水后田间不存水,水流过后能很快渗下为宜。浇水量过大易降低地温,特别是偏粘性壤土地块。
6.3 中期管理 4 月大蒜植株已有7~8 片叶,处于薹、瓣分化阶段,应保证水肥供应充足,土表保持见干见湿。蒜薹生长期需水肥量大,结合浇水追肥1~2 次,第1 次每667 m追施尿素10~15 kg,并适当补施磷、钾肥,第2 次追施三元复合肥(N-PO-KO 为18-5-22)20 kg,并结合病虫害防治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300 倍液+尿素300 倍液+硼砂300 倍液。
6.4 抽薹后管理 抽薹前30 d(天),蒜薹与蒜头生长重叠,以蒜薹生长为主,蒜头生长缓慢。抽薹后顶端优势解除,蒜头进入迅速膨大期。蒜头产量的高低,主要取决于抽薹后叶面积的大小、功能叶是否完整无损伤、土壤的供肥水能力以及根系的吸收能力。此时期的管理目标是尽量延长功能叶片和根系的寿命,抽薹时不可伤及假茎和叶片,并结合病虫害防治叶面喷施25%嘧菌酯悬浮剂1 500 倍液+磷酸二氢钾300 倍液+硫酸锌300 倍液。此期对水分供应的要求是地表见干见湿,同时确保肥水供应充足。在收获前5~7 d(天)停止浇水。
7 病虫害防治
中牟县大蒜病害主要有细菌性软腐病、锈病,虫害主要为蒜蛆。
7.1 防治细菌性软腐病 发病初期可用77%氢氧化铜(可杀得)可湿性粉剂500 倍液+磷酸二氢钾300 倍液,或用50%琥胶肥酸铜可湿性粉剂500 倍液+磷酸二氢钾300 倍液,或47%春雷 · 王铜(加瑞农)可湿性粉剂600 倍液+磷酸二氢钾300 倍液喷雾,每隔5~7 d(天)喷施1 次,视病情连续防治2~3 次。
7.2 防治锈病 大蒜应避免与大葱混种,两种作物种植至少要间隔300 m 以上。适期播种,合理施肥和浇水,增施有机肥。清除田园杂草以减少初侵染源。不宜大水漫灌,雨后及时排水。遇降雨多的年份,早春要及时检查发病中心,发现病株及时喷药防治。发病初期可用70%甲基硫菌灵(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600 倍液,或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 500 倍液+0.015%芸薹素内酯水剂1 000 倍液,或12.5%氟环唑乳油500 倍液+0.015%芸薹素内酯水剂1 000 倍液,或20%三唑酮乳油2 000 倍液+磷酸二氢钾300 倍液喷雾,每隔5~7 d(天)喷施1 次,视病情连续防治1~2 次,注意交替用药。
7.3 防治蒜蛆 条件适宜时蒜蛆可连年发生危害,一般暖冬年份发生重,若播种过早,出苗后气温高,春节前也可发生。一年可发生3~4 代,以蛹在土壤中或粪堆中越冬,翌年早春成虫大量出现,早、晚躲在土缝中,天气晴暖时活跃。成虫喜欢集中在腐烂发臭的粪肥上产卵,或在蒜苗根部、叶鞘缝内及鳞茎上产卵,卵期3~5 d(天),孵化后迅速钻入鳞茎中为害,蛀食心叶部,使组织腐烂。一般春季为害重,大蒜在烂母时期发出特殊臭味,招致葱蝇在表土中产卵。鳞茎被害后,造成鳞茎腐烂,地上部茎叶生长缓慢,叶片枯黄、萎蔫,甚至死亡,导致产量和品质下降。应结合气温情况,选择播种期后限适时晚播;与小麦等作物轮作;有机肥充分腐熟后再施用,粪肥、圈肥用90%敌百虫可湿性粉剂500 倍液喷雾混翻2~3 次,可有效预防并杀灭种蝇和虫卵;播种前剔除霉变、病变、刀伤、碰伤、变软、虫蛀的蒜瓣;如需引苗,操作时注意避免碰伤叶片,引苗后喷施90%敌百虫可湿性粉剂500 倍液,防止种蝇在蒜叶伤口产卵。蒜蛆发生后,结合浇水每667 m冲施50%辛硫磷乳油1.0~1.5 kg+98%磷酸二氢钾3 kg,或5%氟啶脲乳油500 mL+25%噻虫胺乳油200 mL+98%磷酸二氢钾3 kg。
8 采收
适时抽薹不仅可以提高蒜薹品质,而且能促进蒜头膨大。当蒜薹露出叶口10 cm 左右、花轴向一旁自行弯曲、总苞变为黄白色或白色时为抽薹适期。抽薹时不可损伤假茎及叶片,防止植株倒伏,并尽量抽出长薹促蒜头生长。当大蒜叶片自然变黄、茎基部变软时为蒜头采收适期。采收时防止碰伤蒜头,边采收边用大蒜茎叶遮盖蒜头成缕放置,避免因阳光直晒蒜头变绿、变软。也可采用机械收获,但同样要避免阳光直晒蒜头。采收后应尽早割掉蒜根和茎叶,保留蒜茎长1.5~2.0 cm,置于通风遮阳处晾晒,严防暴晒、雨淋。蒜头晒干后剥掉外层霉皮,按市场需求进行分级销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