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施肥方式对食用向日葵经济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2017-02-15王文浩郑洪元刘文俊何丽芬闫玉星
王文浩+郑洪元+刘文俊+何丽芬+闫玉星
摘 要:向日葵花盘形成至开花期是向日葵的需肥高峰,通过科学合理的施肥可以促进向日葵的多种代谢及增加蔗糖的合成,加速蔗糖的转运,从而提高向日葵的结实率、降低空壳率,增加粒重。通过开展食用向日葵花蕾期喷施硼肥和磷酸二氢钾2种施肥方式对其产量及籽粒商品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向日葵现蕾期喷施磷酸二氢钾和硼肥均可提高产量和籽粒商品性,且施用磷酸二氢钾的效果优于硼肥。
关键词:食用向日葵;硼肥;磷酸二氢钾;性状;产量
中图分类号 S56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7)01-0037-02
向日葵是需肥较多的作物,且其对施肥的时间、方法和种类要求较高,特别是在现蕾期,其所需水分占整个生育期需水量的40%~60%,养分占全生育期总需养分的30%左右。因此,现蕾期追肥是向日葵增产的一项重要措施。选择采用适宜的追肥方式、肥类,不仅能增强向日葵对不良环境、病害的抵抗能力,还可提高结实率和食用向日葵的产量以及其商品性,改善籽粒品质,增加种植效益。
定襄县位于山西省北中部,地处忻定盆地,土地肥沃,气候温和,是忻州市粮食主产区。笔者于2015年在该地进行食用葵品种及配套栽培技术示范的同时,针对该县具有代表性的轻度盐碱地进行了不同施肥方式对比试验,旨在为食葵种植获得高产和提高农户收益提供借鉴和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试验于2015年6—10月在山西省忻州市定襄县镇安寨村进行,试验地为河滩沙壤轻度盐碱地,前茬为玉米,产量为6 000kg/hm2,土壤全盐量0.1%,土壤有机质8.9g/kg,全氮为23g/kg,碱解氮为32mg/kg,有效磷为4.3mg/kg,速效钾为82.6mg/kg,试验地播前深浇压碱,平均用水量1 800m3/hm2,施底肥57%N、P、K三元复合肥225kg/hm2,黑矾375kg/hm2,旋耕整地后,划分小区播种,供试品种为山西省农科院经济作物研究所2014年审定的晋葵11号杂交食用葵品种。
1.2 试验方法 试验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试验小区面积60m2(6mm×10mm),每小区种植10行,平均行距0.6m,株距0.55m。播种时间为6月10日,种植密度30 300株/hm2。共设置3个处理:A底肥+现蕾期喷施硼肥(0.2%的硼砂溶液)、B底肥+现蕾期喷施KH2PO4(0.5%磷酸二氢钾溶液)、C底肥(CK),底肥施57%NPK三元复合肥225kg。重复3次,四周设保护行,田间设1.5m观察道。成熟期在每个小区选10株供测量盘径和单盘粒重,取平均值。收获后带回实验室进行室内考种,测算籽粒长、宽,皮壳率,秕籽率,百粒重以及折算产量。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施肥方式对向日葵主要经济性状的影响 处理A和处理B对向日葵主要经济性状影响不同,对盘径、百粒重、籽粒长度、单盘粒重均比对照增加,且处理B高于处理A;2个处理均降低了皮壳率和秕籽率,且处理B优于处理A。只有籽粒宽度较对照有所减小(见表1)。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可知,2个处理在百粒重、籽粒长度、单盘粒重、皮壳率和秕籽率上的差异均达到极显著,其余差异均不具有显著性见。为了对比硼肥和磷酸二氢钾两处理间对各性状的影响程度,对数据进步进行了多重比较,结果表明:对百粒重和秕籽率的影响的处理A和处理B与对照以及2个处理间的差异均达到极显著;对籽粒长度的影响,处理B与处理A、处理B与对照之间的差异都达到极显著,而处理A与对照差异不显著;对皮壳率的影响,处理A与对照、处理B与对照的差异性都达到极显著,两处理间差异不显著。
2.2 不同施肥方式对向日葵产量的影响 由表2可知,2个处理的籽实产量均比对照增产,处理B(磷酸二氢钾)产量最高,比对照增产7.1%,处理A(硼酸)较对照增产6.1%,各处理间差异不显著。
3 结论
食用向日葵杂交種晋葵11号在现蕾期喷施磷酸二氢钾和硼肥,均可提高盘径、百粒重、籽粒长度、单盘粒重,并降低皮壳率和秕籽率,有效地提高了经济性状和商品性,并且磷酸二氢钾优于硼肥,并在百粒重、籽粒长度和秕籽率方面磷酸二氢钾显著优于硼肥。两者都可提高食用葵产量,磷酸二氢钾对产量的影响最大,较对照增产7.1%。硼肥对产量的影响次之。因此,食用向日葵杂交种现蕾期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要比硼肥对于提高籽粒的商品性和产量更为有效。
参考文献
[1]陈萍,何文寿.不同施肥配比对宁夏盐碱土壤油用向日葵产量的影响[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11(01).
[2]姜雪峰.向日葵吸肥规律及高产施肥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1(18).
[3]崔建忠.旱地食用向日葵在不同栽培方式下产量及经济效益研究[J].中国农技推广,2011(11).
[4]李雪冰,闫礼,孔德胤,等.河套灌区油用向日葵施肥量经济效益分析[J].中国农学通报,2010(22).
(责编:张宏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