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邑文化复兴视角下的滨水地区设计实践
——以江门水道城市设计为例
2022-03-09LinYuan
林 苑 | Lin Yuan
陈建飞 | Chen Jianfei
2015年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和2017年《城市设计管理办法》相继提出延续历史文脉是城市规划建设中的重要任务,并强调应加强滨水岸线等重要地区城市设计。城市滨水地区是体现城市风貌特色,彰显地域文化的重要载体。随着建设发展,许多城市滨水地区从过去的经济社会中心逐渐转变为被边缘被忽视的区域。近年来上海、广州等超大城市积极关注滨水地区公共空间的建设和营造[1],在当下将“文化”作为提高城市发展持续性的重要动力的背景下,围绕滨水地区开展文化复兴,对延续城市文脉、推动城市向内涵式提升有着重要意义。笔者聚焦城市文化复兴和滨水地区两个关键点,以江门水道城市设计为例,从五邑文化复兴视角对设计实践进行解析和归纳,希望对国内类似地区的城市设计提供理念和方法上的参考。
1 城市文化复兴对滨水地区城市设计的启示
1.1 城市文化复兴的内涵和启示
城市文化复兴最早在西方城市建设中作为一项公共政策,被广泛应用于城市特色场所营销和促进地区消费增长,如英国伯明翰城[2-3]。有学者从城市人文主义角度提出城市文化复兴应特别注重促进历史街区的整体复兴[4]。李敏稚认为应通过城市设计为城市文化复兴和发展提供实施依据[5]。滨水地区是体现城市风貌特色的关键场所,也是承载着我国绝大多数城镇兴起、发展,展现地域历史人文特色的重要空间[6-8]。在城市文化复兴的视角下,城市整体空间格局,滨水活动空间、紧邻滨水的街巷街区、滨水地标性公共场所、滨水活动引导和组织都是滨水地区城市设计必须兼顾和系统考量的重要因素。
1.2 五邑文化的空间形态特色
华南地区潭江流域所在的广东省江门市史称“五邑”,既现蓬江区、江海区、新会区、鹤山市、开平市、台山市、恩平市。由于五邑地区水网密集且濒临南海,早在元明时期就形成了沿江河分布的商贸墟集,又称江门墟[9]。鸦片战争之后,当地人被迫远走他乡到东南亚、美国等海外谋生。20世纪初期,海外华侨实力日益坚实,回归投资家乡,从而揭开了西方城镇规划、建筑景观文化和五邑传统文化融合发展的历史篇章[10]。五邑文化在空间形态上的演绎和物化可归结为三个方面,一是整体空间格局上,五邑地区城镇空间格局具有顺应自然的滨水传统肌理与体现西方城镇规划思想的腹地网格肌理融合布局的典型特征。二是建筑景观形式上,形成了以骑楼街、祠堂、碉楼、庐等展现中西合璧、适应气候的风貌特色[11]。三是文化特色空间上,五邑文化在传统节庆日期和日常生活的街道、河岸、码头、房前屋后等公共空间中也有着充分的体现。如新式工业船厂与传统舟艇合用的滨水岸线、传播西方先进文化的会馆祠堂等、描绘传统故事的街道小品装饰、上演华侨海外拼搏故事的粤剧戏馆。
2 五邑文化复兴下的江门水道城市设计实践
2.1 项目背景和诉求
江门水道属于五邑地区潭江东部流域,南北贯穿江门市东部“三区一市”,即鹤山市、蓬江区、江海区、新会区,北接西江、南通潭江,长约24km。江门水道自古是江门发展对外航运和商业贸易的重要水路通道[13]。改革开放后道路交通快速发展,江门水道主要功能也逐步从过去的航运商贸转向生态景观和文化旅游。随着近年江门市制造业的快速发展,生态景观侵蚀和文化传承断裂等矛盾也日益突出。因此,如何通过城市设计在修复江门水道两岸生态景观基底的基础上,复兴和传承五邑城镇传统空间格局,再现五邑特色的公共滨水空间和建筑景观,弘扬五邑地域文化精神是本次设计的核心目标。江门水道城市设计范围包括水道两岸44km2,周边拓展研究范围共100km2。
2.2 设计策略解析
结合城市文化复兴对滨水地区的设计启示,笔者认为五邑文化复兴视角下的江门水道城市设计既要遵循其特有的整体空间格局、建筑景观形式和文化特色空间,也应融合当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将五邑传统文脉延续和生态文明建设、现代产业发展、现代生活方式、现代文化模式相结合,从整体空间格局复兴、滨水文化路径复兴、滨水公共场所复兴、滨水生活场景复兴四个方面进行设计和引导,从宏观空间格局建构到中观空间塑造再到微观公共活动引导的三个层次,实现五邑文化复兴背景下江门水道两岸城市功能和公共空间的优化发展(图1)。
图1 五邑文化复兴视角下江门水道城市设计框架
(1)整体空间格局复兴
复兴江门水道两岸的整体空间格局,既包括尊重自然、顺应自然的生态空间格局,也包括人、水、城共生共荣的文化空间格局。
①复兴生态空间格局,保障多样性与水安全。以江门水道作为东部“三区一市”的生态中枢,沿水道分支水脉与城镇空间有机嵌入生长,构建整体“Y”字型生态空间格局(图2),为江门东部乃至整个大江门地区的绿色可持续发展提供永续保障。识别提炼现状山体、水道绿带、湿地斑块、绿地斑块等生态因子,找出因子之间的系统断点,通过恢复植被、连通水系等方式修复生态自然本底,将南部郊野生态景观引入城镇组团,从而连通主城区“Y”字生态绿廊,缝合周边绿色基质,划定河道周边30m、湖泊周边100m、湿地周边200m地区作为生态安全缓冲区,为鸟类迁徙和栖息地修复提供系统的生态安全网络。
图2 “Y”字型生态空间格局
保护栖息地和水安全是复兴生态空间格局中的关键要素。一方面,规划建立三类生态多样性栖息地,突出当地桑基鱼塘生态本底,着重恢复南亚热带地区植被,构造丰富的植物群落,强化动植物生境斑块系统连通性,恢复植被多样性,形成湖泊湿地、河流湿地、人工湿地三类恢复区。其中,湖泊湿地恢复区以近自然状态的植被群落为主,建立“陆地—乔木林带—灌草地—湿地草地/沼泽—挺水植被—沉水植被—湖泊水面”为模式的生态断面;河流湿地恢复区以满足鸟类和哺乳类动物觅食需求为主,更加注重蜜源、浆果等植被类型的运用;人工湿地恢复区以具备高效净化作用和景观效果的植物组合为主,强调兼顾生态保护和科普景观的双重功能;另一方面,构建弹性滞蓄洪城市水安全基础设施,运用Arcgis洪水淹没区分析,识别江门水道及相连水系周边洪水淹没风险区,设置七处弹性蓄洪区。弹性蓄洪区在满足防洪泄洪需求的基础上,尽可能保持河道天然地形和走向,通过设置分流口、引导出口、橡胶坝、泄洪通道等措施,形成常规水位区、5年一遇洪水淹没区、20年一遇洪水淹没区、50年一遇洪水淹没区,进而实现对洪水的有效调蓄、分流、排出。
②复兴文化空间格局,强化完整性和独特性。兼顾文化复兴与产业发展,结合江门水道两岸历史文脉、空间肌理、城镇功能等,以完整恢复五邑传统空间、有机融合未来发展空间为目标,整体构建一带一城、三心三段、多组团的文化空间格局(图3)。一带,整合江门水道周边水系,形成贯通新旧城区的城市水岸公园带,作为承载江门五邑文化复兴的主要轴带;一城,即珠西枢纽新城,作为承载江门城镇新时期发展的重要增长空间;三心,即围绕江门水道北、中、南段的文化旅游核心,生态湿地核心,城市服务核心,作为展现江门五邑文化功能和城市服务功能的重要节点;三段,即由江门水道东西两岸腹地构成的北部南蕴育更新段、中部综合服务段、南部休闲港湾段。由江门水道城市水岸公园带将北部五邑老城、中部产业新城、南部休闲港湾融合一体,既保障北段老城五邑文化空间结构的完整性和延续性,也为江门未来的发展留足空间和新老城间有机联系。
图3 文化空间格局
(2)滨水文化路径复兴
在凯文林奇的城市意象理论中,路径(Path)作为人们认知城市的通道[13],大多由街道、河道等载体构成。而在水网密布的江门,江门水道及其相连的水系脉络,以及滨水骑楼、通江街巷,是历史上人们认知五邑地区的最突出要素。但在Panoramio和微博照片定位与关键词搜寻等互联网数据分析中,发现人们对江门的认知主要来自于小鸟天堂、梁启超故居、陈皮村、堤中路、堤西路等零散的文化节点和少量滨水街巷,并且使用人群大多反映出公共空间联系不畅、滨水体验性差、环境景观不佳等评价(图4)。本次设计重新梳理江门水道两岸的认知路径,为延续和传承五邑侨都文化建构系统、连续、完整的五邑文化路径骨架。
图4 人流热度和心情指数分布图
①建立侨都形象金三角,重塑城市滨水网络。将江门水道两岸最具代表性的三处五邑山水人文地标——33墟街、圭峰山、小鸟天堂作为整个五邑文化路径骨架的基点,北部围绕33墟街塑造以长堤、南岸印记、白沙公园节点,中部塑造圭峰山心学文化、陈白沙纪念馆等节点,南部围绕小鸟天堂塑造梁启超故居、陈皮文化村等节点,连通相邻会城河等20余条河涌水系,依托滨水网络串联文化地标和文化节点,建立清晰的五邑侨都滨水认知网络,全面展现江门顺应自然、中西合璧、开放创新的五邑文化特色。
②构建四大特色游赏路径,实现“可跑、可骑、可赏”的慢行网络。结合五邑侨都滨水网路所串联的文化节点、自然景观、城市公园,结合陆域、水域慢行通道,构建以侨都记忆、侨都学邑、滨水康乐、时尚休闲位特色的主题游赏路径。通过规划两条滨江有轨电车道、一条水上游线等慢行路径,展现江门五邑文化与顺应自然,善用滨水的地域人文特色;规划多条连通滨水、延伸腹地的步行道、骑行道、慢跑道,让人们近距离走进五邑侨都中西合璧、开放创新的骑楼街巷景观。
(3)滨水公共场所复兴
江门水道两岸现有的公共空间普遍存在形式单一、布局分散、缺乏联系等问题,现状滨水岸线也大多存在着亲水性不佳、景观品质不高、与腹地联系较弱等问题。因此,规划聚焦滨水岸线和通江街区,着重塑造展现五邑地域人文特征的滨水公共空间,通过“通山、融水、穿城、展能、聚活、拓域”的6项空间策略,连接山水通廊、连通分支水系、串联滨江骑楼老街、注入滨江服务功能、汇聚滨水活动、内移滨江干道功能,系统塑造滨水公共空间体系。
①塑造三类六种滨水堤岸,强化人水城文互动体验。结合堤岸周边地块功能,塑造自然式、人工式、混合式三大类堤岸断面形式(图5),自然式注重采用低人工干扰的自然缓坡形式,以亲水植物与水生植物为主,对自然进行最少的干预,保持人的活动与自然河道之间的生态安全距离,主要应用于小鸟天堂、湿地公园等地区;人工式根据亲水性和安全性需求,结合原有防洪堤进行改造,增加滨水活动空间,采用植草或爬藤植物进行岸线软化,保障岸线生态性和开敞性,划分为亲水近水的挑台式和与水面保持安全高差的叠落式,主要应用于老城地区;混合式综合了生态性、安全性和亲水性的多样需求,形成台阶式、栈道式、双河式,通过硬质和软质界面的灵活搭配,在保留原有生态功能基础上适度嵌入更多活动空间,主要应用于江门水道中段珠西新城地区。三类六种堤岸模式沿江门水道及周边水系向腹地街区延伸,沿岸注入五邑水廊、侨商岁月、骑楼故事、心学体验、水上运动、探险露营、陈皮文旅、自然科普等多种五邑侨都文化和滨水休闲活动体验,将五邑地区传统滨水生产生活和现代滨水休闲文化生活有机结合,促进人水城文的共生互动。
图5 各类滨水堤岸分布图
②构建6大标志性滨水场所,塑造五邑人文山水形象界面。结合江门水道两岸长约50km的水岸线,从北向南逐渐由五邑骑楼风貌、临山文化风貌转向新城风貌、新式岭南水岸、自然湿地风貌的整体城市界面形象,结合原有圭峰山、熊子塔,塑造小鸟天堂、侨都之眼、江门南站、珠西智塔,形成6处南北呼应的滨水景观地标。通过建筑高度和景观眺望视线分析,保障海拔545m的圭峰山主峰不受遮挡,延续和演绎五邑地区山—水—田传统界面,形成堤东路—谭江、堤东路—圭峰山、珠西新城—圭峰山、牛牯山—珠西新城等多条景观眺望视廊(图6),为每条视廊塑造由山—城—水三个层次构成的城市天际线。
图6 景观眺望视廊控制引导图
(4)滨水生活场景复兴
五邑文化作为岭南文化的分支[14],一方面极为重视与传统节气相呼应的传统节庆活动;另一方面在日常生活中也会通过家庭或社区活动强化凝聚地方宗亲社群网络,延续群体间共有的历史文化记忆。此外,江门作为“世界侨都”,常年吸引着众多国内外游客和投资创业者。因此,规划面向本土居民和外来人群,融合延续传统文脉、展现现代创意、提供活动服务等需求,植入公共文化服务产业,结合北中南三段文化空间结构特征,利用滨水岸线和节点,整合沿岸滨水街区,形成文化体验、商务娱乐、时尚休闲、运动康体、生态观光、文创交流六个板块26处公共活动节点,立体涵盖水域、水岸、陆域多种空间,为一年四季二十四节气的传统节庆活动和日常公共休闲活动提供高品质的空间载体。
结语
城市发展给滨水地区创造了新机遇的同时,也对其生态景观环境和历史文脉延续造成了更多的挑战。滨水地区作为展现城市地域人文精神的重要场所,滨水地区城市设计也应从过去的单纯注重空间使用设计转向文化、生态空间的系统融合。在新时代的规划建设中,应不断强化注重对滨水公共空间及其相连的水系、街道、街区人文和生态功能的挖局,进而实现从宏观的整体空间格局到微观的人群活动体验的全域城市文化复兴。
资料来源:
图1~3,5~6:作者自绘;
图4:作者加工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