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景观基因理论的羌族传统民居特征分析
——以汶川县黄泥夯筑布瓦村为例

2022-03-09邓雨可DengYuke

华中建筑 2022年2期
关键词:碉楼黄泥羌族

邓雨可 | Deng Yuke

陈 一 | Chen Yi

廖晨阳 | Liao Chenyang

王倩娜 | Wang Qianna

周 波 | Zhou Bo

中国幅员辽阔,在几千年的历史文化进程中积累了丰富多样的传统建筑类型。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作为民族地区,其传统建筑具有显著的地域特色。而民居作为传统建筑中的主要类型之一是人们长期适应自然环境而有机生成的。由于时代的发展、社会结构的转型,以及自然灾害的影响,羌族传统民居面临严重损坏的困境,而黄泥夯筑作为羌族民居典型类型之一,亟待研究与保护。

目前学术界对羌族地区传统民居的研究涉及多个领域,焦凤(2012)通过建筑与人居环境相结合,讨论羌族民居应当保留和适当改进的方面[1];沈鸿雁(2013)分析了羌族各种文化因子,归纳出羌族传统民居从适应到创造、从物质到精神的形态模式[2];马志韬(2014)研究发现随着时代发展,羌族传统民居主室中原有的功能出现分离,而新的功能进入的同时主室设施和空间界面也随之改变[3];陈洁(2014)等人探讨了羌族民居的聚落选址和平面功能在演变过程中的适应性发展的问题,提出多方面着手,讲求动态保护,实现技术和文化双方面的可持续发展[4]。学者们分别从宏观和微观层面,内部空间和外部装饰等方面对羌族传统民居进行了研究。

景观基因理论将生物学中基因的概念引入传统聚落的研究。景观基因是指景观“遗传”的基本单位,即某种代代传承的区别于其他文化景观的因子,它对某种景观的形成具有决定性作用,同时,它也是识别这种文化景观的决定因子[5]。本文应用景观基因理论,在对布瓦村调研、测绘的基础上,查阅大量文献,通过分析羌族黄泥夯筑传统民居的景观基因,归纳总结其特征。

1 布瓦村概况

布瓦村隶属汶川县威州镇,位于汶川县境域东北部,东邻雁门乡,西连绵池镇,北靠克枯乡,东南与都江堰接壤,距汶川县城13km,距成都市154km,海拔高2170m[6]。布瓦村与茂县黑虎羌寨、理县桃坪羌寨是羌族仅有的三个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是中国羌文化的三角核心。“布瓦”一名是羌语音译,意为“黄泥土峰”,指村寨中所有建筑均取材于当地的黄土夯筑而成[6]。

布瓦村的建筑群分布,由西至东地势呈逐渐增高的态势,东西长4000m,南北宽3000m。根据其分布特点与高程情况,可分为4个村民小组,其中一、二组民居相对集中且保存较为完整。因此,本文着重分析的古民居集中于一、二组,均为就地取材的传统黄泥夯土建筑(图1,表1) 。

图1 布瓦村平面图

表1 民居分布图

2 羌族传统民居的景观基因要素与识别

羌族传统民居因其材质的不同划分出不同的类型。《蜀中广记》之中说“故垒石为巢而居以避患,其巢高至十丈,下至五六丈。”《后汉书·西南夷传》也有记载“冉隆者……众皆依山居止,垒室为室,高者十余丈,为邛笼。”《蜀中广记·风俗记》引《寰宇记》说“高二三丈者谓之鸡笼,十余丈者谓之碉,亦有板屋土屋者,自汉川以东皆有屋宇不立碉巢。”[7]从以上引用可以看出,古人对羌族民居已做出分类:其一为石砌民居,作为羌族民居中所占比例最大的一类,即所谓的“鸡笼”,“邛笼”;其二为夯土民居,与石砌民居区别主要是材料,即用泥土夯筑墙体形成的居所;其三为板屋,此类民居是木构承重体系;其四为碉巢民居,就是碉楼和石砌民居的结合体[8]。本文研究第二类型夯土类民居的特征,而布瓦村作为四川境内仅存的黄泥夯筑建筑群聚落,具有典型性,因此将其作为主要研究对象。本文引入景观基因理论,分析布瓦村传统民居的外在表达、内在特质及其传承特点。根据其物质形态的差异,分为“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两种基因要素类型。“显性基因”识别外在表达,结构特征。“隐性基因”识别其内在特质,形成机制。从而建立布瓦村黄泥夯土民居特征的识别体系。

2.1 布瓦村传统民居显性基因的识别

传统民居的景观要素大致可以分解为五个方面:一是建筑用材;二是平面特征;三是立面特征;四是屋顶造型;五是细部装饰。传统民居景观基因的提取,可采用元素提取、图案提取、结构提取和含义提取等方法[9]。本文对布瓦村传统民居的显性基因要素进行识别,采取结构提取法从建筑用材、平面、立面、屋顶、细部装饰等方面进行提取。

(1)建筑用材

中国传统建筑材料以就地取材为主。布瓦村传统民居材料以黄泥为主,片石为辅,配以木贴面及门窗。这些材料建造而成的生土建筑极易与环境相协调,具有较大的蓄热性,可保证房屋冬暖夏凉,有吸放湿作用,可调节室内湿度[10]。不仅可改善人居环境,同时具有良好的生态可持续性。

在测绘过程中选取4个民居,分别在正厅、卧室、火笼房离地面1.5m处布置测点,于2017年1月8日11:00—24:00的时间段内测试温湿度,对比温度和湿度差分析其气候适宜性[11]。其中汪氏民宅和官寨为传统夯土材料;杨家民宅保留传统用材和结构,局部采用新材料;蔡氏新居为震后采用现代材料新建民居。数据表明:汪氏民宅温差5.20℃,湿度差19.90%,官寨温差1.50℃,湿度差5.90%,温度和湿度的波动幅度最小;杨氏民宅温差6.80℃,湿度差25.40%,波动幅度次之;蔡氏新居温差8.50℃,湿度差38.20%,波动幅度最大。说明传统建筑材料调节温度和湿度的能力高于现代材料,使布瓦村的建筑成为可呼吸的生态建筑(表2)。

表2 温度湿度测试数据

这种建筑材料同样具有局限性,布瓦村传统民居为木和夯土的组合承重体系,限制了民居形制与结构。由于外墙承重,竖向荷载在向下传递的过程中需要各方向均匀分布,才能保证其稳定性。于是羌人创造了“口”字型的平面结构,高对称性保证竖向荷载向下传递的均匀性,同时为生产生活提供足够的空间。

(2)平面特征

受建筑材料限制,布瓦村传统民居的平面形制以“口”字型为主。在修建的过程中,以黄泥夯筑建筑外圈,木板将内部空间划分为“回”字型,满足不同功能。“回”字内部为主要起居用房。由正门进入,经过门厅、院落等过渡空间直达处于中间区位的正厅,两侧为卧房,内侧为柴火间、厨房和烤火房等,处于从属区位。“回”字型外部与地形相结合,加建次要起居用房,如书房、磨房、鸡舍、猪圈等(表3)。

表3 民居平面概况

以“回”字为基本单元,传统民居形成两种不同的组合类型。其一为庭院式:加建的次要起居用房形成单栋建筑,与主体建筑以“L”型、“凹”型围合,形成庭院,如王家宅院、汪家宅院。其二为防御式:次要起居用房依附于主体建筑,在“回”字型的布局形式上以木隔墙进行分割和增添。民居与碉楼共用一堵墙,形成民居与碉楼交融共生的居住模式,不仅可以节约材料,也可增强立体防御性,增强碉楼与民居的通达性,如李氏宅院和官寨。

(3)立面特征

布瓦村的民居主要为2~3层建筑,一层大多为起居空间,二三层大多为开放的晾晒空间,以及半开放的储存空间。位于布瓦村一组入口处的官寨,为原有的三层建筑下挖一层空间,其一层为牲口圈,二层为日常起居空间,三四层为晾晒与储存空间(图2)。

图2 官寨立面布局图

建筑由黄泥夯筑的外墙在干燥成型后,墙体立面会呈现褶皱的纹理。门窗与厚重的土质肌理虚实结合,形成独特的立面风貌。除此之外,建筑单体均为退台式。建筑每往上一层,建筑面积递减形成开放、半开放空间。日常用于晾晒、人际交流和种植庭院植物。战时可满足防御要求,增加民居与民居、民居与碉楼之间的通达性。根据对布瓦村一组官寨的实地测绘,主体建筑西北角碉楼的二层与三层屋顶齐平,极大地增加了民居与碉楼之间的通达性与村寨的立体防御性。布瓦民居顺应地形形成退台式建筑,与厚重的土质肌理相结合,构成独特的立面风貌(图3、表4~表5)。

表4 民居立面概况

表5 立面退台特征

图3 黄泥肌理

布瓦村的建筑群与地形形成整体统一,局部变化的景观效果。建筑屋面高差与地形高差相协调,使聚落与自然环境形成“天人合一”的景观效果。而民居与碉楼的交相呼应,形成丰富的立面形式与空间层次,呈现局部变化的效果(图4)。

图4 布瓦村鸟瞰图

(4)屋顶形式

布瓦村传统民居的屋顶多为就地取材,符合夯土建筑特色的简易梁架结构。在夯好的土墙上加以圆木作为主梁用于承重。在主梁上排列细密的木檩,再在檩上铺满树枝或秸秆,类似于椽子,在树枝上以土加石进行夯筑。这样的结构使房顶与墙体之间留出一定的空隙,为厚重的建筑留出一条“呼吸之隙”,对黄泥夯土建筑开窗较小,通风采光不足的缺陷,起一定的改善作用。这种屋顶建造材料同时适宜于当地植物的扎根生长。作者在调研过程中发现除了用作晾晒的平台,大量屋顶都附着植物的生长,屋顶材料与构造本身具有防水保温的作用,附着植物加以调节,形成冬暖夏凉的屋内环境(表6)。

表6 屋顶形式

(5)建筑细部与装饰

布瓦村民居细部特征,主要体现在门窗和防水排水性方面。建筑门窗较小,窗内嵌入木质方形窗框,而门洞顶部以梁板进行支撑,满足墙体承重的需求,防止上部墙体夯筑黄泥的剥落。这种门窗形式使得室内保暖效果较好,但通风和采光不足,需要天井与内部光源进行照明补充。由于建筑材料的特殊性,建筑防水排水也极为重要。建筑基部多以毛石砌筑,在此基础上以石块和木槽制作简易的排水防潮设施,综合提高整个建筑的防水功能。

2.2 布瓦村传统民居隐形基因的识别

民居在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主要受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的双重影响,本文在识别布瓦村传统民居“显性基因”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其内在形成的机制,即“隐性基因”,将从区位环境、历史沿革和文化传承等角度,探寻具有地方特色性的信息进行识别。

(1)自然因素的影响

①对地形的适应。羌族聚居区地处青藏高原东南麓,属于四川盆地外围山体向西部高山高原过渡的地带,地形呈蜿蜒起伏的立体单元[12]。村寨落差极大,分别分布在高山、半山和河谷地区。区域为著名的地震多发区,境内分布着龙门山北东向构造带[13]。在长期与地形的适应中,羌人形成了独特的建筑智慧。

布瓦村民居在长期与高强度的地质环境的抗争中形成了独特的抗震设防技术。在平面布局方面,选择“口”字型,简单且对称性极高;立面采用厚重的土墙,小面积木质窗框;在构造设计方面,设置“布筋”、“鱼脊背”、“过江石”等措施[13]。通过平面、立面和构造三个方面达到防震减灾的目的。

在长期与高坡度的地貌环境的适应中,布瓦村将平地用于农业耕种,建筑多利用坡地。因此民居多就地取材黄泥夯筑,采用靠、爬、台、退、错、让、转、分、联、坡等建筑适应地形技术[13]。其中最为显著的为“退”,背山方向逐层递减,形成退台式建筑,地形“天人合一”的典型羌族传统山地建筑的特色。

②对气候的适应。汶川地处寒冷地区边缘,紧邻冬冷夏热地区,而布瓦村海拔比汶川县城高844m,山地气候明显,夏季凉爽舒适,冬季寒冷。寒冷的西北风影响民居的保暖;而特殊的山地沟谷地形,有逆温现象和山谷风等特殊现象出现;同时布瓦村日照充足,年均日照1622.5h,属于太阳能三区[13]。因此,区域建筑强阳光辐射、强风、寒冷等环境因素影响较高。

特殊的气候条件是布瓦村黄泥夯筑民居形成的重要内在因子。对气候的适宜因子在建筑群、建筑单体和建筑内部布局均有所体现:各建筑单体紧密连接形成完整聚落,夏季形成互相遮阳的整体环境,冬季可减少热量散失;建筑单体围合性强,多选择南面开窗,避免西北风影响,板窗可支可摘,根据气候调节幅度,将阳光引入室内;建筑内部布局以“回”字型布局,有较强的室内遮挡高强度日照效果,在冬季夜晚,火塘的温度也能充分传达到室内各处。

特殊的气候环境也是布瓦村夯土民居保留下来的重要条件。布瓦村所在区域降水量少而集中,年均降水量为521.6mm,年均相对湿度为65%,年均最高温度为35.6℃,最低温度为-6.8℃,全年平均气温为14.5℃[13]。而夯土材质的自然养护温度20℃左右,湿度约为63%左右,布瓦村的气候条件适宜夯土材料的养护。在夯筑过程中,黄泥中加以石混合,形成了多孔的“粘土混凝土”结构,与完全的夯土材料相比,内部容纳了一定的剩余空间,抵消了冰冻膨胀的负面效应,减少区域温差对夯土材料强度和耐久性的影响[11]。

(2)人文因素的影响

布瓦村民居发展过程中,自然因素是其形成的主要推力,而人文因素是其发展的内在动力。人文环境是由政治社会制度、历史沿革和文化信仰等多角度融合形成,本文将从三方面探讨羌族传统民居对人文环境的适应性。

①社会制度。政治与社会制度在聚落的整体组织方式上有重要影响。羌族地区在解放前实行封建土司制度,为家族式管理的社会制度,形成以官寨与碉楼为中心的集体防御模式。布瓦村中官寨位于布瓦村一组的核心位置紧邻村内纵向主要道路,拥有良好的视域。其周围碉楼分布与支路的数量远高于其他位置。官寨在聚落整体组织方面具有一定的聚集力(图5)。

图5 碉楼及官寨分布图

②民族文化与信仰。羌族是泛神民族,宗教崇拜对象众多,如白石神、角角神、羊神、水神、牛神、山神、火神等等。其中最为重要的是白石神,是羌人诸神中的神中之神[14]。布瓦村民居的屋顶通常会放置一块白石,部分民居在门上、石檐、女儿墙角也进行堆立,成为具有羌族民族特色的建筑细部装饰。村口种植了一株千年国槐寨神树,作为布瓦村居民祭祀、娱乐聚集的场所,也是体现了羌人的信仰。

羌族的族源多元化,导致了文化的多源性。受汉文化的影响,同时保持自身文化的特异性。羌族与汉族建筑细部的石雕都以雕刻植物动物为主,汉民族传统建筑雕以蝙蝠、龙凤、鸳鸯等动物,而布瓦村官寨前的门枕石花雕,雕刻的动物为羊、狼等动物,保留其文化特异性。民居内正厅壁龛摆放“天地君亲师”等牌位,也体现了布瓦村民居受汉文化的影响(图6)。

图6 门枕石花雕

③战争影响。羌族的战争和迁徙历史对羌族传统聚落的组织和民居的形成产生较大的影响。从布瓦聚落的整体防御方面,建筑屋顶各平台紧密相连。各家屋顶的晒台平时可用于晾晒稻谷、玉米等生产生活。在战争时期,晒台与晒台,晒台与碉楼之间通过跳板、梯子相通,串联成整体,构成整个村寨的屋顶防御系统;建筑单体防御性方面,羌族民居的一层二层之间以活动的独木梯作为连接,如果敌人来袭把独木梯撤下,在楼梯口形成易守难攻的防御优势;从微观层面的建筑细部来看,斗窗开口外小内大,与敌人发生战争时,是最佳的观察孔和射击孔。木门锁采用插榫的方式将木门扣住石墙,设置在入户门一侧的的孔洞中,战争时期可作为枪托和射击孔,射击入侵的敌人[15]。因此,除了碉楼外,布瓦村民居从整体、单体到细部具有的防御功能,也蕴含了强烈的战争历史的“基因”。

结语

本文基于景观基因理论,首先应用结构提取法识别出布瓦村传统民居的“显性基因”,分析其最显著的特征。其次,通过探讨民居对自然和人文环境的适应,分析得出这些特征的形成机制,即“隐性基因”。其黄泥建筑材料,主要受“就地取材”和气候环境的影响;“口”字型平面形制增强建筑的稳定性与蓄热能力,为适应高强度地质环境和高温差气候环境;退台式立面,主要为了适应高坡度的地貌环境,同时提高民居的防御性;屋顶形式主要受气候环境的影响;建筑细部与装饰主要受民族文化信仰与民族历史的影响。本文通过探讨布瓦村黄泥夯筑民居的本质特征,可为羌族传统聚落的合理开发与可持续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资料来源:

文中图表均为作者绘制,拍摄。

猜你喜欢

碉楼黄泥羌族
黄泥水
羌族艺术的特征与当代价值
中江有碉楼精巧神奇名邓氏
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措施研究——以开平碉楼与村落为例
赤脚黄泥郎
GHOSTS OF GUANLAN
羌族作家谷运龙散文简论
挖“黄泥公公”
赞马关石垭口碉楼
阿坝州羌族民间舞蹈保护与传承自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