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族特需产品市场流通现状与优化策略思考
——以内蒙古自治区边销茶流通为例

2022-03-09娜荷芽

时代经贸 2022年2期
关键词:特需流通

娜荷芽

(内蒙古师范大学民族学人类学学院 内蒙古呼和浩特 010022)

问题的提出

边销茶作为少数民族特需用品具有较强的政策性和民族性,不仅在少数民族经济民贸民品的生产流通中占有重要地位,而且集中体现着党和政府对少数民族地区和群众的特殊照顾政策。满足少数民族生产生活需要作为党和国家民族工作和经济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新中国成立以来,边销茶在党和政府的政策扶持、统一管理和组织供应下,在保障广大农牧民生活需要、加强民族团结、巩固边疆安全和促进社会主义建设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

边销茶在内蒙古,曾在清末民初充当草原货币,被“旅蒙商”用作媒介与牧民进行交易,以“以物换物”的形式换取畜产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加强民族团结、巩固边疆,在社会主义建设的不同时期对边销茶的供应采取了不同的政策。在计划经济时期,边销茶被确定为少数民族特需用品,以边销茶的特殊身份通过基层供销合作社的网点,提供给广大农牧民。改革开放后,国务院明确了边销茶在少数民族人民生活中的重要性,并提出有计划地组织边销茶生产、调运和储备,建立边销茶生产基地政策。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深入发展,国家于2002年放开了边销茶生产资格权限,对边销茶的流通采取了宏观管理政策。边销茶的市场流通虽然在不同时期、不同经济环境下发生了诸多变化,但始终未能改变其少数民族特需用品的属性和重要性,以边销茶的特殊身份供应给广大边区、牧区和贫困地区。进入新时期,少数民族特需用品和边销茶的生产流通,不仅满足少数民族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元化生活需要,还作为民族工作的重要内容,采取特殊流通渠道存在于民族地区。因此,研究边销茶市场流通对少数民族地区流通现代化、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顺利实施、做好民族工作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边销茶的历史作用与流通方式

在商业经营中,边销茶是指主要销往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茶叶。自清代开始,为便于运输将其压制成砖型紧压茶,销往内蒙古、新疆、甘肃以及蒙古、俄罗斯等地,因此边销茶又泛指紧压茶,有康砖、黑砖、茯砖、米砖、青砖等多种,其中青砖茶主要销往内蒙古专门供应蒙古族牧民。青砖茶所具有的舒畅肠胃、分解脂肪、增加热量、味道醇香、适合搭配奶食品等特点,深受广大农牧民的青睐,成为了草原牧民的“珍宝”。

清朝中后期边销茶传入内蒙古地区,并逐渐成为草原牧民的生活消费品,在蒙古地区自由流通后成为清末民初牧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生活用品,但其市场流通公平、公正与规范化始于新中国成立后建立国营商业系统和基层供销合作社网点的计划经济年代。在蒙古高原上盛行的“旅蒙商”用所带的砖茶和生活日用品与牧民进行交易,以“以物易物”的形式换取牲畜及畜产品获取高额利润,在旅蒙商所经营的众多商品中青砖茶市场极为活跃,深得蒙古族牧民青睐。当时,由于砖茶的需求大加上“旅蒙商”的剥削,一块砖茶可换取一两头羊,虽然为牧民提供了大量的生活日用品,但对内蒙古地区的经济和人民的生活造成了一定的伤害。继“旅蒙商”衰败后,1946年中国共产党为恢复内蒙古地区窘迫的经济和改善农牧民的生活,在张家口成立了内蒙古实业公司,后续又在东部地设立了东蒙实业公司,开展牧区的购销工作,以合理的价格向牧民销售砖茶。新中国成立后的计划经济时期,内蒙古自治区开始在牧区积极组建供销合作社,以旗县为单位建立基层供销社,在苏木(乡)和常年放牧的营地(居住点)设立分销店等经营网点,并根据牧区游牧的生产特点派流动供销车随牧民转场,供应民族特需用品,收购农畜产品,边销茶在供销社所供应的民族特需用品中为必保商品且不能断档脱销,并实行专项安排及“优先供应牧区”。如今,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商品流通体制已发生深刻变化,边销茶的市场流通基本形成了实体经营为主、以市场为导向、企业自主经营、政府适当调节的流通体系,已构成规范化的市场流通网络。

内蒙古边销茶市场流通现状

(一)流通政策

新中国成立初期:起步与探索阶段。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和政府十分重视少数民族特需用品的生产和供应,实行专项管理、保证原材料供应、低价销售产品、国家给予价格补贴等政策,保障少数民族特需用品的稳定供应。1955年国家商业部印发了《全国少数民族特需商品目录》,规定内蒙古自治区必备的品种包括绸缎、鞋帽、珠宝玉器、家用器具、宗教用品、副食品、百杂货和牧业生产资料等共142种;1956年召开全区民族贸易会议,明确对货源不足的少数民族特需用品,要进一步积极组织地方加工,扩大货源,优先供应,货源严重匮乏时期实行凭票供应。期间,对边销茶在价格上采取了“不赔不赚,必要时政府补贴”的政策,供应上坚持“牧区优先”的原则,有效解决了边销茶出现紧缺甚至脱销的问题。

计划经济时期:调整与完善阶段。民族贸易和少数民族特需用品的生产与供应工作在计划经济时期取得了新发展。在此期间,边销茶的产销作为民族贸易和民族特需用品生产供应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不同时期采取了不同的扶持政策。20世纪50至60年代,国家采取“有计划地保证边销茶供应”的方针,实行“国家定价、定点生产、归口经营、计划调拨”的政策。1962-1965年,开始采取“适当安排边销茶”的原则;1966-1973年采取“内外销统筹兼顾,同时安排”的原则,1974年以后采取“保证边销”原则,边销茶一直是国家的计划管理性产品,实行有计划的组织生产和供应,保证边销茶产销工作的顺利进行。

市场经济时期:渐趋成熟阶段。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边销茶不仅被正式列入了《少数民族特需用品目录》,实行民族贸易和少数民族特需用品相关优惠政策,且自1994年《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增值税几个税收政策问题的通知》中,规定对边销茶生产企业销售自产的边销茶及经销企业销售的边销茶免征增值税,此政策不断更新并实施至今。不仅如此,国家十分重视边销茶的产销工作,并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边销茶产销管理的意见》(2001)、《边销茶国家储备管理办法》(2002)、《关于进一步加强边销茶产销管理的通知》(2006)等多项政策,保证了边销茶健康有序的流通。

(二)流通管理

储备管理。内蒙古自治区在边销茶的储备管理上,依照《边销茶国家储备管理办法》,做到边销茶的原料由产区定点生产企业代储,成品由销区供销社主营公司代储,并且代储单位对边销茶的储备实行专库、专帐、专人的储备管理。内蒙古自治区的边销茶储备由自治区和盟市供销合作社直属企业进行代储,即内蒙古绿泰源农产品开发股份有限公司、锡盟北原民族贸易有限责任公司、通辽市茗莉茶叶有限责任公司等负责边销茶国家年储备任务1000吨,自治区1500吨的储备业务。其中,内蒙古绿泰源农产品开发股份有限公司呼和浩特总公司旗下四家分公司分别在包头、集宁、巴彦淖尔、鄂尔多斯等地,经营网络主要覆盖内蒙古中西部地区,是内蒙古最大的边销茶经营企业;在边销茶的储备工作上,内蒙古三家储备单位都设立了专门的茶叶部门,管理边销茶的购进、储备、定期检查、出库等相关事务。

市场管理。边销茶作为一种特殊商品,其市场管理主要涉及到国家经贸委、计委、民委、工商总局、质检总局和供销社等单位,共同协调管理边销茶的生产、销售及质量。内蒙古边销茶市场由地方政府、市场监督管理局和供销合作社进行协助监督管理,保障市场的稳定有序。除此之外,为加强边销茶的市场监督和流通管理,在内蒙古自治区供销合作社和有关部门的支持下,先后自主成立了内蒙古边销茶协会和内蒙古茶叶流通协会,为积极开展市场调研、协调各部门工作、监督边销茶市场管理和助力边销茶市场规范运行作出了贡献。因此,内蒙古边销茶市场在国家和自治区相关部门的监督管理与社会各界的协调推进下,不仅有效保障了边销茶的有序供应,还对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做出了贡献。

质量管理。青砖茶是专供蒙古族人民生活需要的边销茶,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青砖茶出现含氟超标和卫生不合格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为解决青砖茶的质量安全问题,2007年中央财政部制定对低氟砖茶生产研制给予补助资金,采取鼓励和推动低氟砖茶的生产与研制措施,解决 氟含量超标难题,2020年赵李桥茶厂推出了新研发的低氟青砖茶并开始大力推广。低氟砖茶的推出引起了强烈反响,内蒙古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和供销合作社等相关部门联合印发了《内蒙古自治区落实推广普及低氟砖茶行动工作方案》,开始在全区推广和普及低氟砖茶,建立全覆盖的供销网络和网点,开设低氟砖茶专柜,并陆续在呼和浩特、通辽、包头、锡林郭勒盟等盟市设立了23处低氟茶经营专柜,向农牧民推广低氟茶。与此同时,内蒙古自治区供销合作社加强了边销茶储备环节质量监测工作和市场监管力度,确保广大农牧民喝上有质量、有保证的“放心茶”。

(三)流通渠道

内蒙古边销茶市场以青砖茶为主,是全国青砖茶的最大消费区,且在内蒙古青砖茶市场中,湖北省赵李桥茶厂所生产的“川”字牌青砖茶市场占有率较高,占80%以上。该厂所生产的“川”字牌青砖茶从“旅蒙商”盛行时期就深受草原牧民的喜爱,流传至今仍被蒙古族牧民视为“珍宝”,形成了极具民族特色的饮食文化。

政策性流通渠道。边销茶作为特殊供应产品,在计划经济时期由国家实行统一计划管理,由供销合作社承担主要销售渠道。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内蒙古自治区部分盟市的边销茶经销业务仍由供销合作社相关企业承担,如内蒙古绿泰源农产品开发股份有限公司、锡盟北原民族贸易有限责任公司、通辽市茗莉茶叶有限责任公司,负责呼和浩特、巴彦淖尔、鄂尔多斯、乌兰察布、包头、锡林郭勒、通辽等地的边销茶储备和销售业务,这种通过供销社相关企业进行经销的市场流通渠道可归类为政策性流通渠道。由于盟市级的一级经销商为供销社相关企业,因此在储备、运输、经营、管理等方面享受贷款贴息、财政补助、免征增值税等国家优惠政策。在这种政策性的流通渠道中,其一级经销商为供销合作社,二级经销商为个体经营者,一级经销商配货至所属旗县的二级经销商,二级经销商再发货至旗县和下属苏木镇的零售商,最后到消费者手里(见图1)。因此在这种渠道中,一级经销商的政策性、制度性、管理性较强,但二、三级经销商为个体经营者,属于放开销售,流通组织较为松散,且都是独立的、不固定的。

图1 内蒙古自治区边销茶市场流通渠道

商业性流通渠道。商业性的流通渠道在其经销企业的性质、优惠政策、管理体制上,区别于政策性的流通渠道。市场经济体制下,许多民营企业和个体经营者涌入市场,并开始经销边销茶。目前,内蒙古部分地区的经销商均为民营企业或个体经营者,如呼伦贝尔、乌兰察布、呼和浩特、阿拉善、巴彦淖尔、赤峰、乌海等(见图1),民营企业和个体经营者的经销不同于供销社的相关企业。首先,民营企业和个体经营者只负责边销茶的经销,但没有国家和自治区的储备任务,只需要少量储备以应对特殊状况的发生;其次,民营企业和个体经营者不享受国家对边销茶经销的相关优惠政策;第三,供销社直属企业在边销茶的经销和储备上依照国家的相关政策和管理办法,受到严格的管理体制约束。民营企业和个体经营者依照市场规则可对边销茶的价格参照厂商的指导价和市场价进行调节,并与定点生产企业建立稳定的“一对一”产销代理关系,但两种流通渠道在其流通方式上大相径同,不存在很大的区别。

电商直销流通渠道。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普及,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的渠道模式日趋成熟。线上交易区别于传统的市场交易,是一种通过网络环境实现消费者的在线选购,与商户进行网上交易并支付结算的网络化、电子化、信息化的交易方式。近年来,线上的流通渠道发展态势良好,催生了大批的购物平台,满足消费者多元化需求的同时提供更加便利的消费体验。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使用的淘宝、拼多多、京东等购物软件和微信等社交平台都属于线上的交易平台。在边销茶的电商直销流通渠道中,其供应商有生产商、批发商、零售商等,生产商和批发商多数会通过使用正规的电商交易平台或购物软件与消费者达成交易和销售产品,而零售商和少数批发商会采取方便操作的微信等社交平台以微商的形式推广和销售产品。因此,在这种网络化的流通渠道中,商城、产品、消费者、物流为流通中主要的构成要素,具有交易范围广、信息化程度较高、流通中介少、效率高、物流配送快等诸多特点。

边销茶市场流通中存在的问题

基层销售网点稀缺,货源供应不稳。内蒙古地区地广人稀、居住分散,农牧区虽然都以苏木、嘎查、小组为单位定居放牧,但其商店、批发部、超市等购物的商业网点都集中在苏木镇所在地,农牧民购买生产生活用品,需要走几十公里的路到苏木所在地商店购买所需物品。由于乡镇、苏木市场发育不全,商店数量不多,并规模小、门店窄、商品种类少,且牧民因文化程度低不会进行网购等原因,难以满足牧民的生产生活的需要。据调查,乡镇、苏木的多数小商店不销售砖茶或时而短缺,致使牧民到距离较远的旗县超市或批发部购买砖茶,其主要原因是市场化改革后农村牧区基层供销社多数解散、民族特需用品销售网点消失、青砖茶经销商尚未建立基层销售网点等多种因素造成,从而造成基层销售网点稀缺,货源供应不稳定,削弱了牧民购买意愿,影响了边销茶的销售。

产品品质下降,消费意愿降低。边销茶作为少数民族特需产品,由于生活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人民生活水平相对较低,为保证他们都能喝上边销茶,其价格多年以来没有发生过大变化,但优质原料价格和成本的增加,导致企业无利可图,品质难以保证,造成高品质的边销茶在农村牧区流通困难、低品质的产品充斥市场的局面。在此次调查中,有不少牧民反映称边销茶产品品质不稳定,或多或少存在质量卫生问题,着重反映边销茶中常含有非茶叶类的杂质,含梗率过大,影响消费者对产品的选择。因此,在替代产品众多的市场中,消费者会选择质量更佳的其他茶叶,造成边销茶消费量的进一步降低和销茶的销售困难问题。

企业缺乏政策照顾,管理机制有待完善。国家对边销茶的生产、储备、经销等各个环节中都有明确的优惠政策和补贴照顾,对边销茶的经销企业规定免征增值税,但目前在内蒙古只有供销社直属的边销茶经销企业享受此优惠政策,而民营企业和个体经营者没有政策照顾,因此导致经销企业利润微薄,影响部分企业的积极性。除此之外,因部分经销商为民营企业和个体经营商,其管理机制与供销合作社的直属企业相比,在进货、储备、销售等方面明显存在松散、随意或缺乏规范,并且在企业自行管理进货、储备、销售环节中的监督、检测远不如供销合作社直属企业规范,时而发生边销茶货源短缺或价格太高等现象。

边销茶市场流通优化策略

改善营商环境,保障供求平衡。流通体系的创新发展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对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和城乡商贸流通的一体化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在国内大循环趋势下,应加快农村牧区现代化流通体系建设步伐,鼓励边销茶经销商联合苏木镇、嘎查、村便利店、超市、日用百货等商业网点,建立稳定业务关系,完善最后一公里服务,切实把边销茶送到边远牧区、深山林区、偏远乡村,满足广大农牧民的生活需求。

加强监督检测,保障产品质量。边销茶市场流通中发现的含氟量超标、砖茶含有非茶叶类的杂质、含梗率过大等问题,充分说明了边销茶在基层流通环节管理监督的缺陷,因此加强对民营企业进货渠道的规范化、零售商的卫生安全监督管理、生产厂家的质量品质监督等问题亟待解决。特别是上游定点生产企业和供销合作社储备管理需进一步强化,取缔非定点企业进货渠道,对边销茶零售商、电商进行建档立卡,发挥茶叶协会等非政府组织监督管理作用,确实保障边销茶质量卫生。

提供政策扶持,规范管理监督。边销茶作为政策性较强的特殊商品,其市场销售价格考虑到少数民族群众的生活水平,定价较低,因此国家对边销茶的生产企业、经销商都有相关的扶持政策和优惠照顾。但调查发现,对边销茶经销商的优惠政策仅照顾供销合作社的企业,其余的民营企业和个体经销商没有相关优惠政策,导致这些经销商利润微薄,市场管理难度加大。因此,应加大对负责边销茶一级经销的民营企业和个体经营者的组织管理,审核其经销资格,稳定与生产企业的产销代理关系。在此基础上,对符合条件的民营企业和个体经营的经销商给予适当的补贴照顾,以规范流通组织的经销行为,提高边销茶的市场管理水平。

结论与讨论

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党和国家的特殊关怀下,少数民族特需产品的市场流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边销茶作为民族特需产品活跃在市场中,深入草原边陲,传播了中华民族的茶文化。新时代背景下,探索少数民族特需产品的流通现代化发展道路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而传统市场的转型发展作为推进民族特需产品流通现代化的重要环节,要通过改善营商环境、监督产品质量、提供政策补贴等方式,为少数民族特需产品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条件,逐渐引导传统市场的良性发展。同时,还应积极探索和发展电子商务的交易方式,以达到提高流通效率、减少流通环节、降低流通成本、提升消费者福利的目标,进而打造以互联网为载体的现代化市场流通体系和交易网络。

猜你喜欢

特需流通
“特需”专业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每种色彩都应该盛开
我国流通产业现代化的路径思考
流通发展新常态下的“需求侧”改革思考
北京:特需医疗服务等价格放开 不影响百姓医保报销
特需价放开,会让看病更贵吗
融资余额占自由流通市值比例最高的50家公司
The Japanese keiretsu system
特需服务卡
双色镶嵌流通纪念币前景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