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宋定窑植物纹饰艺术探究

2022-03-09周长松

收藏与投资 2022年2期
关键词:发展

摘要:中国陶瓷工艺源远流长,驰名中外,体现了古人令人叹为观止的创造力,是中华文明的璀璨硕果。从古到今,各地区形成了从属于不同窑系的各大窑口,其中定窑是我国宋代北方著名的民间窑场之一,对中国陶瓷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它以烧造白瓷闻名,纹饰多样,装饰技法有刻花、印花、划花、镂空等,典型的纹饰有莲花、牡丹、菊花、鱼、水禽等。本文对北宋定窑花卉纹样展开研究,分析其特有的艺术形式,同时从美学角度出发,分析定窑花卉纹样的艺术价值与文化价值。

关键词:宋代定窑;发展;纹样装饰

宋瓷在中国古代瓷器发展史上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宋代政治开明,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促进了市场的繁荣,文化上理学、文学、史学和艺术领域成就斐然,领先同时代的世界。宋代是我国传统制瓷史上的鼎盛时期,它吸收各个朝代的优良制瓷工艺,在瓷器的釉色、胎质和造型等方面相比前代都取得了长足发展。宋代延续了唐代“南青北白”的局面,产生了五大名窑,分别是汝窑、官窑、哥窑、钧窑、定窑;还产生了若干窑系,分别为定窑系、磁州窑系、耀州窑系、钧窑系、龙泉窑系、景德镇窑系、建窑系和吉州窑系。这些窑系不仅种类繁多,产量丰富,而且影響深远,古今知名,在中国乃至世界的文化史上都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通过“五大名窑”与“六大民窑”,可以看出定窑在宋代瓷器发展历程中的重要地位。

一、定窑产生的条件及其历史文化背景

定窑创于唐代,在宋代达到鼎盛,元代渐衰,前后历经七百余年,是北方地区流传久远的窑口之一。邢窑是唐代著名窑口,诞生了白瓷,是中国白瓷之源。邢窑白瓷对定窑白瓷影响较大,定窑吸收、继承了邢窑的工艺,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发展创新,迅速超越了邢窑。定窑白瓷经过唐、五代、北宋的发展,逐渐成为继邢窑后北方最知名的窑口。

定窑遗址范围巨大,古今罕见,其窑址位于今河北省保定市曲阳县(古属定州),总面积达到了一百五十多万平方米。曲阳县拥有源远流长的文化历史,考古发现曲阳县境内有一处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遗迹,这就表明最早在新石器时代该地就出现了人类活动。宋朝时,定州是北方地区的政治、经济重心,佛教盛行,为定窑的昌盛提供了稳固的物质、文化条件。曲阳县城附近蕴藏着丰富的煤炭资源,该产煤区因位于县城以北的灵山盆地,被称为灵山煤矿,煤炭总储量约为1.5亿吨。灵山盆地还蕴藏着大量优质的黏土矿。涧磁村遗址坐落于南镇乡,通天河与三会河两条河流经乡境,汇于西大洋水库。窑址附近丰富的煤炭和黏土矿产为大型窑场的产生供应了不可或缺的原料与燃料,流经窑址的通天河与三会河两条河流为烧制瓷器提供了充足的水源,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为定窑几百年的成长与兴盛奠定了物质基础。

二、定窑的发展历史与装饰手法

(一)定窑的发展历史

定窑的发展历经唐、五代、北宋、金四个历史时期。

1.唐代早期到中期

定窑烧造尚处于初级阶段,但也在一步步迈向成熟,其工艺和质量水平相对于前代显著提升。唐代中期,定窑的釉色大体上实现了由黄向白的转变,处在由粗糙向精细转变的过程中。

2.晚唐到五代

此一阶段是定窑创烧以来的第一个高潮期,工匠已经完全掌握了精白瓷的烧造工艺,烧制出的白瓷通体皎白。在这一时期的定窑白瓷胎体和釉色的水平堪称精绝,质量遥遥领先于宋金时期的印刻花白瓷。

3.北宋早期到中期

此时期定窑瓷器的装饰效果明显突出,经过前期的发展,定窑烧制精细白瓷的技艺已炉火纯青,工匠开始重视瓷器的装饰纹样,此时的定窑瓷器多装饰莲花与牡丹。宋代定窑白瓷质量优良,广受宫廷与百姓的喜爱。除白瓷外,定窑还烧制黑釉、酱釉及绿釉瓷器,被后人称为“黑定”“紫定”和“绿定”。

4.北宋晚期到金代

这一时期是定窑瓷器产量最大的时期,技术上使用了印花及覆烧工艺。为了保证产量,工匠不太注重工艺水准,定窑在此时逐渐走向衰落。

(二)定窑的装饰手法

定窑瓷器的装饰手法多种多样,主要以印花、划花、刻花为主,除此之外还有贴花、剔花、描金、镂空等装饰技法。

三、定窑植物纹饰的出现及发展

早期的定窑基本很少作装饰,大部分瓷器都是素面无纹,到了唐代晚期,定窑瓷器逐渐使用较少的装饰,纹饰尚简略,植物纹样已经开始使用在定窑瓷器上,多为小型草叶的卷草纹,连带动物纹饰一同使用,但植物纹的应用还处于初始阶段。

五代时期,动物纹饰依然是定窑瓷器装饰的主流,但此时植物纹饰的使用日渐增多。如受佛教文化影响出现的莲瓣纹、卷草纹等,被大量装饰在日用陶瓷器上,这表明植物纹虽未成为主流,但已开始被普遍使用。

北宋时期,工匠已经完全掌握了划花、刻花等装饰技法,形成了定窑的风格特色,定窑的装饰纹样得到丰富。植物纹饰成为主流,取代了动物纹饰。

四、宋代定窑植物纹饰分类

随着宋代社会生产力的进步,人们的审美开始摆脱了宗教的束缚,开始注重欣赏自然界中的植物。大量花卉、草木被使用在定窑瓷器装饰上,使植物纹饰真正成为定窑瓷器装饰的主流。植物纹饰在宋代中晚期得到了进一步发展,纹饰组合多种多样。主要有以下几类。

(一)莲花纹

莲花又名荷花,古称芙蓉。自古以来,许多文人墨客都留下了对莲的赞美,如北宋理学家周敦颐所创作的《爱莲说》,就深切赞美了莲的高洁。据文献记载,大约在周代古人开始使用莲花装饰的器物,在两汉时期中国出现佛教,距今已有2 000多年的历史。莲花在印度佛教艺术中具有重要意义,随着佛教自印度传入中国并被本土化,在东晋时期就开始作为瓷器的装饰。在定窑瓷器上,使用最普遍的是刻花莲瓣纹,所刻莲花简练明了,如图二所示,丰满的花头居于视觉中心,在莲花的周围装饰着片片枝叶,井井有条,刻法婉转流畅,把一枝绽放的莲花描绘得惟妙惟肖。该形式在北宋定窑瓷器较常出现,而且逐渐成为定窑瓷器装饰纹样的主要类别。

(二)牡丹纹

牡丹被称为富贵花,具有繁荣富强、欢乐美满的美好寓意。牡丹在唐朝时开始被装饰在金银器物上,宋代,牡丹作为装饰纹样在定窑瓷器上得到了大量应用,这一时期的牡丹纹样受宋代美学思想与绘画理念的影响,在风格上开始从写实转变为写意,如图三的牡丹纹盘,展现了一枝开放的牡丹花朵,丰满的花头周围装饰着茂盛的枝叶,极富层次感,表现出一种犹如宫廷贵妇般雍容娴雅的气质。

(三)菊花纹

菊花常被用于指代具有崇高品德的人,具有凌霜傲寒的美好寓意,是传统文化中的“四君子”之一。历史上有很多的文人以菊花自喻,表达了对高尚美德的向往之情。宋代盛行菊文化,因此菊花纹在宋代成为定窑瓷器最常应用的装饰纹样之一。前期的菊花纹和牡丹纹一样较为写实,后来受到宋代绘画风格的影响,逐渐转为写意。例如图四的菊花纹盖罐,该器物盖部装饰有菊花纹,配合瓷器形态呈螺旋状,刻画流畅细腻,排列有序。

(四)石榴纹

石榴在传统文化中也是吉祥的象征,具有多子多福的美好寓意。因其颜色热情似火,也象征繁荣昌盛。因此,石榴纹也是宋代定窑瓷器采用的装饰纹样之一。如图五所示石榴纹碗,器物的外侧刻画了一颗丰满的石榴果实,果实的周围枝叶延展,环绕着整个外壁,在这些枝叶的拥簇下,整个瓷碗显得更加生动饱满,除了莲花纹、牡丹纹、菊花纹、石榴纹典型纹饰之外,宋代定窑瓷器常用的纹饰还有宝相花纹、萱草纹、四季花卉等。

四、結语

宋代是定窑发展的巅峰时期,这一时期定窑瓷器的植物纹饰多种多样,植根于宋代世俗文化,贴近大众生活。植物纹饰具有众多美好寓意,寄托了当时人们对幸福生活的憧憬,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为当代瓷器装饰艺术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参考。

作者简介

周长松,1997年5月生,男,汉族,山东济南人,西安美术学院美术史论系艺术学理论专业2021级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艺术考古。

参考文献

[1]王莉英,穆青.定窑瓷鉴定与鉴赏[M].南昌:江西美术出版社,2003.

[2]远宏,邹晓松.定窑[M].哈尔滨:黑龙江美术出版社,2017.

[3]沙家櫪.定窑瓷器探索与鉴赏[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17.

[4]叶喆民.中国陶瓷史[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1.

[5]和焕.定窑装饰纹样[M].沈阳:万卷出版公司,2006.

2208500783290

猜你喜欢

发展
张丽敏:传承路上求新求变求发展
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
印刷术的发展
习近平的可持续发展之“策”
区域发展篇
图说共享发展
图说协调发展
图说创新发展
教师发展
领导的嘱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