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互联网+课程思政”的模式建构
2022-03-09徐蕾高翼
徐蕾 高翼
[摘 要]课程思政的建设对高校坚持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确保育人工作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具有重要意义。而“互联网+”作为时代发展的标志和重要的技术手段,对当代教育进行全方位的提升与优化。作为课程思政的重要载体和有效途径,有必要思考“互联网+”与课程思政的协同机制,推动其与课程思政深度融合,以促进课程思政的全面建设与发展。
[关键词]课程思政;互联网+;高校;模式建构
[中图分类号] G64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22)01-0107-04
课程思政,就是指高校的各类课程都要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发挥作用,“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课程思政的全面建设与发展对高校坚持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确保育人工作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具有重要意义[2] 。
随着互联网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广泛使用,教育工作者对传统教学进行了相应的改革与创新,翻转课堂、MOOC、微课、在线教学等新的形式逐渐出现,教学的时空逐渐超越了教室或课堂。互联网技术在教学中的价值受到越来越广泛的认可,“互联网+”已成为课程教学所倚重的重要技术环境。在这样的时代与技术背景下,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互联网+”作为课程思政的重要载体和有效途径的价值,深入研究其与课程思政的协同机制,探索其对课程思政的提升策略,推动其与课程思政的深度融合,以促进课程思政的全面建设与发展。
一、“互联网+课程思政”模式的理论背景
2016年,课程思政的概念一经提出,就受到教育界的广泛关注。很多学者都对课程思政的内涵、价值、功能、路径、课程体系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首先,课程思政的价值、意义和重要性受到普遍认可。课程思政对于落实立德树人的主体责任,确保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起着推动作用,有助于提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水平和质量[3]。其次,课程思政的实践路径和课程体系建构方案也被广泛讨论。课程思政不是一门课,而是一种教育方法论,要求教师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教学活动和课程体系的全过程,实现全方位育人。专业课程、通识课程、实践课程,甚至实习活动等,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隐性课程,必须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协同前进[4]。最后,对课程思政现阶段面临的问题进行了反思。课程思政在高校尚未全面铺开,整体课程设计尤显不足;思想政治教育的“孤岛”困境仍然存在,与专业教育的融合还需加强,这些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可以看出,一方面在课程思政的框架构建上,特别是顶层设计、实施路径、体系建设等内容仍需深化;另一方面,在课程思政的具体实践中,利用互联网技术创新课堂形式、丰富宣传手段等课题仍值得进一步研究。
同时,学界已经感受到了“互联网+”对在校大学生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影响,并迅速做出了反应,从“互联网+”的基本认识入手,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进行反思和再认识。在高考结束,进入大学以后,真正意义上脱离家庭、父母的大学生,其独立意识和自我意识都有大幅度的提升。这一特点反应在课堂上,就表现为对传统教学手段的不满足。从教学第一线的反馈来看,传统授课形式下教师的一味灌输(即“填鸭式”的教育)极易被学生排斥,学生的逆反心理往往会使得教育效果大打折扣。相反的,如果将流行的“互联网+”和教学相结合,营造出一种新的“交互式”“平等式”的教学氛围,令教师“走进”手机等终端的屏幕,摆脱站在讲台上那种“高高在上”的形象,反而能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在这种“互动”“开放”的氛围中,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主观能动性被大大激发,也使得对知识的接受度大大提高。
目前,笔者发现,将“互联网+”和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的“1+1”模式已经在教学第一线开始尝试。通过实践,不难发现,在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中,加入音频、视频、图像等互联网多媒体手段,能有效提高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度。但是,如何将两者的结合方式提升到机制创新层面,如何将“互联网+”和课程思政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深入融合,以进一步丰富教育方法论、提升教学效果,还缺乏实质性的研究。
综上所述,“互联网+”作为课程思政的重要载体和有效途径,其价值已经被广泛认可,但两者的协同机制尚待深入探讨和论证。在课堂教学实践中,“互联网+”提高了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度,其重要性已经引起了关注,但两者的结合策略还需进一步的考查和探索。因此,在借鉴和反思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有必要继续深入思考如何完善“互联网+课程思政”的协同机制、创新其结合策略、丰富课程思政的宣传方式,从而进一步提升思政教育工作的效率。
二、“互联网+”是课程思政的巨大挑战
随着20世纪90年代以来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科技的力量在各个领域刷新着人们的认知。教育领域也不例外,其形式、方法和手段都有了相应的改变。尤其在高等教育领域,由于受教育者的特殊性,更是面临着“互联网+”时代的巨大挑战。
(一)互联网拓展了知识的广度和深度,改变了教育的一元化
传统的教学活动一般通过课堂教学、实验、实习等形式来实现。知识的传授、技能的培训、信息的传达主要还是借助课堂这个媒介。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是绝对的主体,学生处于从属地位。知识遵循着“教师—→学生”的路径传播,形成教学的过程。
在“互联网+”时代,传统的路径受到了巨大的挑战。首先,开放的网络使得信息获取渠道增加,打破了原来单一的知识传递方式,削弱了教师原本的教育主体地位。其次,信息获取渠道的增加打破了教学过程的可控性。学生可能会按照自己的興趣来拓展学习方向,信息渠道的多元化和杂乱化也可能会打乱教师原本的教学设计,使得教学互动变得无法预测。这点在思想教育上尤其明显。
(二)互联网丰富了信息的来源和数量,冲击了传统的教育理念和意识
《第4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9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8.54亿,较2018年底增长2598万,互联网普及率为61.2%。网民职业结构中,学生群体最多,占比达26.0%。10~39岁群体占整体网民的65.1%,20~29岁年龄段的网民占比最高,达24.6%[5]。中青年绝对是我国网民群体的中坚力量。
当前的大学生作为伴随着网络发展而成长起来的“互联网一代”,在各个方面的改变是极其明显的。在教育方面,他们对于学习的态度已经和上一辈大相径庭。网络游戏、社交软件、影视娱乐在不同的视域下,包含着不同价值观的意识流信息,对现代大学生的思想和观念带来了相当大的冲击。传统教育的理念和体系已无法满足当代年轻人,这使承担着育人重任的课程思政也面临着从未有过的挑战。
(三)互联网展现了世界的多样和复杂,分割了教育的体系
开放的网络、多元的渠道、便捷的手段,让年轻人通过简单的方式,就能很容易地获取大量的信息。这是“互联网+”时代带给我们的优势。但是,凡事都有两面性。海量信息,在增长学生知识量、拓宽学生视野的同时,如果不加以控制和约束,就容易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导致其专注力下降。曾经的课堂是黑压压的一片,那是因为人员密集;如今的课堂也是黑压压的一片,却是因为学生都在低头看手机,导致抬头率不足。
另外,碎片化的信息摄取也割裂了知识的系统性,为偏见的滋生提供了温床。而缺乏对相关知识系统和完整学习的后果,就是学生无法从全局的高度进行思考,很容易走向盲目与极端。这些都是课程思政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三、“互联网+”是课程思政的重要载体
高校课程思政工作要根据时代要求及时更新和改革。在“互联网+”时代,高校课程思政要从理念上注入互联网意识,探寻“互联网+课程思政”模式建构的路径,首先就要解决二者之间的融合性问题。如何利用好互联网平台,借助网络的影响力和辐射面,将课程思政的效果放大,是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
(一)实现思政教育的网络化
互联网与课程思政最直接的融合方式,便是将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化,弱化其说教的印象,寓教于乐。可借助在线课程建设的方法,用微课、慕课的形式将思政教育分而化之,用短小精悍的网络课程解读育人内容。这样做,一方面迎合了当前年轻受众的观看习惯,另一方面也改变了课堂上思政教育的死板印象。
除了将思政教育在线化,以主旋律内容为核心的在线课程,也是课程思政的有效载体。上海高校界积极在内容创新和形式创新上下功夫,把主旋律的内容用在线化的方式予以呈现。如上海大学的“大国方略”、复旦大学的“治国理政”、上海交通大学的“读懂中国”、华东政法大学的“法治中国”等。这些课程在传统的思想政治理论的基础上加入了时代的特征,充分契合了学生的关注点,将价值观的树立融入知识传达中,提升了思想教育工作的可接受度。这些课程强大的师资队伍也成为在线课程的一道靓丽风景线。
(二)实现在线课程的育人功能
课程思政的主要阵地在课堂,而随着课堂形式的逐渐多样化,慕课、翻转课堂、在线课程等数字化新课堂也应该被纳入课程思政的领域。“互联网+”不仅是时代背景、数字化课堂的载体,也是课程思政的重要宣传阵地,是课程思政理念宣传的路径、成果展示的平台、隐性教育的环境、互动引领的舞台。在线建设课程也需要重视自身的育人功能,找到切实准确的思政切入点,令思想教育的内容自然地与课程的教学内容相融合,在知识讲授、技能传授、信息传达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完成育人功能。
无论是知识传授还是价值引导,都是学生认知领域观念的重构过程。在“互联网+”时代,课程思政不能套用传统课堂的话语体系,而要建立新的价值引导范式,形成对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引导的新形式。数字化新课堂的导入,也意味着变革的出现。从传播方式上看,要将线下传统的一元化课堂的单向传播变为课堂和网络空间的双向传播;从话语体系上看,不能沿用传统课堂的“老概念”,而应建立引导体系的“新价值”;从讲解要点上看,知识点、概念群也应该根据互联网传播的特点进行相应的升级转化,而非简单的复制粘贴。总之,随着技术手段的提高,在学生认知领域观念的重构过程中,必须按照新环境的特点,结合传统的内容,建立一系列新的价值引导范式,不断提升育人功能。
(三)实现课程思政的网络提升
相对于实验验证、数据说话的自然科学逻辑体系,人文社科的教育更加重视人的综合素质的培养,强调潜移默化地教化人。通识教育课、公共基础课等都体现了这种“隐形的力量”。以前,这些“隐形的力量”往往借助于教师的形象、语言、行为来实现。在“互联网+”时代,可以尝试和网络技术结合,借助网络的多元性、开放性、便捷性,利用学生对互联网的高接受度来进行“浸润”式教育,陶冶其情操,涵养其性情,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
在此前提下,应该灵活运用现有的互联网资源,有步骤、有计划、规范地推动思政教育内容网络化,突破传统教学理念的束缚,更新教学内容,改进考核方式,创新教学形式。比如,高校可以依托“易班”平台,收集并建立相关资料库,实现思政教育内容网络化。要将网络信息纳入课程思政的范围,构建大思政格局,加强师生互动,加强网络学风建设,充分发挥网络思政育人的功能。
四、“互联网+”是课程思政的建构路径
新时代给高校的思政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互联网+”给课程思政构建了新的教育样态,而新的样态必然带来课程思政观念的转换、模式的变革。
首先,“互联网+”时代,课程思政可以适度视觉化。随着网络容量的几何倍增,互联网的记忆从文字走向图片,走向視频。不受地域和语言限制的图片与视频,逐渐取代了烦琐而微妙的文字,成为传递信息的主要媒介。借助“互联网+”的思维,课程思政应该重视和补充视觉化的内容,突破传统课堂教学仅仅依靠教师的讲授,单纯运用语言来完成的模式。
关注学生接触的网络形象与内容,是“互联网+课程思政”的根基。互联网上的内容通过色彩、造型、声音等形式的呈现,可以成为课程思政借鉴的角度。直观、形象是信息传达的一个重要立足点,因此具有视觉形象和感知形象优点的图片、视频是学生最容易接受的部分。特别是当前短视频的流行,为课程思政提供了更开阔的空间。截至2020年8月,在抖音APP上,人民日报官方账号的粉丝量超过1亿,央视新闻的粉丝量超过9000万,人民网粉丝量超过4000万,可见群众对短视频的接受和喜爱程度。互联网的形象化资源通过提供感知形象的方式,对学生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拓宽了其视野,丰富了其思想。有效利用各种互联网平台的短视频资源,是课程思政应该拥有的意识。
其次,“互联网+”时代,课程思政可以适度碎片化。碎片化的阅读和信息获取,已经成为互联网时代的特征之一。在技术干预的时代,人们注意力的广度增加了,深度却在减少,最显著的特征就是注意力的稳定性变弱、持续注意力的时间变短。简单地说,就是人们的注意力变得“碎片化”了。借助“互联网+”的思维,课程思政可以利用注意力碎片化的特点,以短小精炼的片段式内容获得学生的关注。
熟悉学生获取网络信息的方式,是“互联网+课程思政”的重点。从某种意义上说,碎片化的关注也是符合课程思政特点的。毕竟课程思政是在所有课程中融入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引导的教育,而不是系统化的思政课程。碎片化的短视频不容易引发学生的抗拒情绪。碎片化的渗入,小体量的信息传递,微课、短视频、新闻短评都可以成为课程思政的有效手段,也是更适应新时代课程思政的方式。同时,应积极转变思维观念,创新教育模式,可以将碎片化阅读作为打开主题阅读的窗口,实现“课上课下双学堂”模式,用微信公众号、论坛以及微博平台来推送课堂补充资料[6],保证课程思政达到更好的效果。
再次,“互联网+”时代,课程思政可以适度时尚化。互联网的特点是新,时尚的特点也是新。为了吸引注意力,互聯网同时尚一样,不断寻找着新的热点,创新的步伐一刻不停。借助“互联网+”的思维,课程思政应该关注时尚的、最新的话题,因势利导,而不能照本宣科、因循守旧,只有这样才更容易与学生产生共鸣,更容易将价值观的引导渗透进去。
了解学生对网络信息的兴趣,是“互联网+课程思政”的难点。海量的信息通过互联网传播,成为课程思政有用的案例和资料。如何利用好这些有效案例,适时地进行全面育人工作,灌输主流意识形态理论、核心价值观念,是教师必须思考的问题。这不仅要求教师紧跟时事,关注社会热点,适时地选择与课程内容相关的案例,而且需要善于思考,从话题出发,结合专业特点、教学内容,将课程思政落到实处。教师要充分利用网络信息技术的优势,和传统的理论结合,优化教学的方式。教师要熟悉网络文化,结合年轻人的思想和学习的特点,不断改进课程思政手段,提升课程思政的效果。
最后,“互联网+”时代,课程思政可以适度娱乐化。不可否认的是,当今社会,互联网的娱乐特点被发挥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无论是“两微一端”,还是短视频APP,内容都越来越娱乐化。进行适度的娱乐,这是顺应“互联网+”思维的做法,但应警惕泛娱乐化的倾向。《人民日报》的抖音官方号就是非常好的案例,它做到了将正能量的宣传与娱乐有效结合,这一点是值得课程思政借鉴的。
当然,另一方面,互联网泛娱乐化的缺点也非常突出。剑走偏锋,求新、求怪的信息充斥着互联网;大量无用、不良,甚至有害的信息,可能在受到管控之前就已经造成了大规模的影响。一些刻意“伪装”过的不良信息,极易给判断能力不强的学生带来价值观的误导。对主流、时尚、流行的错误认识也可能会扭曲年轻人的“三观”,影响他们对更崇高、更先进的理想和信念的追求。在网络舆情控制方面,第一道“防火墙”就是教师。一旦发现不良信息的传播,或者学生对不良信息的接受,教师应该立刻予以制止,并告诫其危害性。对不良信息“早监督、早发现、早控制”。
五、结语
创新教学手段,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是高校教育工作者的永恒追求。互联网作为一种代表当今时代发展的技术,在给人类生活带来众多改变的同时,也给传统的观念带来了巨大的冲击。高校应思考如何改善政策体制、管理方法,充分挖掘技术运用的深度和广度,真正达到“技术推动教育”的目的。
我们欣喜地看到,实践和尝试已经在路上。通过有针对性的经费支持、平台建设、人员配置和培训,数字化、信息化的春风已经吹进了高校的校园,并且掀起了不小的波澜。高校课程思政教育也应借机乘风破浪。
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研究课程思政和互联网的结合是一种新的尝试,它不仅可以拓展课程思政的研究内容,而且能以理论上的可行性与实践上的可操作性为高校课程思政体系的建构、课程的丰富、手段的创新提供重要的指导。通过将互联网与传统的思政教育相结合,用新技术对传统理论进行升级,可以更好地将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统一起来,将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融会贯通,这对新时代下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开展具有战略意义。
[ 参 考 文 献 ]
[1] 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
[2] 闵辉.课程思政与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育人功能[J].思想理论教育,2017(15):21-24.
[3] 邱伟光.课程思政的价值意蕴与生成路径[J].思想理论教育,2017(7):10-14.
[4] 崔治忠.把握新时代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三个着眼点[N].青海日报,2019-03-25.
[5]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4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2019-08-30)[2020-04-28].http://www.cnnic.cn/hlwfzyj/hlwxzbg/hlwtjbg/201908/t2019
0830_70800.htm.
[6] 李金城,王卉.数字阅读对大学生媒介素养的影响:基于媒介与信息素养评估框架的实证研究[J].出版发行研究,2017(6):85-89.
[责任编辑:钟 岚]
203450051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