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提升人才竞争力角度的高校课程教学改革
2022-03-09殷洁陈锋
殷洁 陈锋
[摘 要]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课程城市详细规划是一门具有很强实践性的设计课程,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占据重要的地位。文章结合南通大学地理科学学院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发展背景,基于该专业目前办学存在的具体问题与困境,从课程体系调整、师资力量加强、实践环节增加、操作模式选择、考核方式改革等多方面探索课程改革思路,以达到提升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目的。
[关键词]城市详细规划;人才竞争力;教学方案;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 G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22)01-0138-04
城市详细规划作为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一门必修课,同时也是核心主干课程之一,具有理论知识综合性强、动手操作实践性强的鲜明特点。南通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开设这门课程既肩负着传授城市详细规划设计的基本理论与方法、锻炼和提高学生综合设计能力、培养城市规划专业技术人才的重任,也承担着加强学科联系、促使规划理论与设计实践有机结合的使命,在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课程体系及教学实践中具有重要地位與作用。该课程的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所占学时均等(各36学时),侧重于培养学生在指定地块上进行居住区规划设计的能力,着重考查学生对关键指标体系的理解及应用能力。笔者在专业建设中发现该课程教学遇到了较为明显的瓶颈,突出表现在学生在研究生升学考试中的快题成绩不理想,手绘基础薄弱,竞争力不强,而且与规划部门具体工作岗位的应用要求相差较大,因此非常有必要进行课程改革。
一、课程现状及其存在问题
(一)现状
南通大学地理科学学院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按照教学大纲要求,在先行课程建筑设计初步、城市规划原理、计算机辅助制图之后于第6学期开设城市详细规划课程。城市详细规划课程教学是在完成其理论教学的基础上,要求学生在对选定地块进行实地调研分析的基础上开展居住区规划设计,进一步掌握城市详细规划的原理、原则和方法,学会通过调研、资料收集和综合分析,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进行具体的规划布局,熟悉规划中的关键指标计算方法,学会手工绘图的基本要求与技巧,达到能够独立完成1项居住区规划的目的。课程采用课堂授课与设计实践指导相结合的教学形式,共18周72课时,学生的最终设计成果以手绘设计图来呈现。
课程考核由平时成绩和课程设计两部分组成,重点考核各阶段设计图纸(含功能布局草图、道路系统规划构思、房型设计构思、配套设施和建筑群体构思、绿地系统规划构思、总平面图)的内容完整性、关键经济技术指标的合理性、图件整体表现的美观性、设计说明理念的新颖性。
笔者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深刻体会到本课程教学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一部分学生在城市详细规划课程设计中存在思路不清晰的现象,表现为起初不知道从何时开始设计、不知道为什么做设计,学期末不明白该门课程的实际意义,始终处在迷茫之中[1]。他们对自己设计出来的方案没有信心,不知道设计得是否合理,也不懂分析好的设计好在哪里。
(二)存在问题
1.人才培养成效与用人需求相差较大
笔者在具体项目规划设计实践中发现,地理专业背景的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学生所学与规划设计实际岗位要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规划设计单位希望学生入职时就有较强的制图能力,最好能够尽快独立承担一部分项目内容,计算机制图(AutoCAD)及空间分析(ArcGIS)软件操作能力较强。而课程所教内容理论偏多,重在阐释“为什么做”“实现什么目的”,缺少实际操作练习。学生如果工作后不能很快上手,就可能需要前辈指导甚至手把手教,需要做很多基础性、机械性的制图工作,这就打击了学生对所学专业和从事相关工作的热情,不利于学生职业发展。
2.学生手绘技能训练成效与升学考试要求差距较大
在城市规划专业的研究生入学考试中,6小时快题考试几乎是其必考科目。由于先行课程中缺少素描、美术等基本功的练习,地理专业背景的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学生要在有限的时间内进行图面整体布局、上色、指标核算,难度较大。每年都有不少学生为了考城市规划专业,在校外辅导班花费较高的费用来极力弥补课程设计中的不足,但他们可能会面临不甚理解老师所讲内容中的术语等问题,需要花费很多时间去消化、提升。即便如此,其最终绘制出来的作品效果仍然很不理想,在升学考试中与工科背景的城市规划专业学生相比,其竞争力明显不足。
3.学生自主选择较少,导致其学习积极性不够
除了参加快题考试的学生,大部分学生的手绘练习只在这门课程中用到,他们升学或工作后再难用到,这就会大大影响其学习积极性。比较粗心、对手绘实在没兴趣的学生,其课程平时练习成绩往往不理想,他们会用较短的时间来作图,所作之图在数据合理性方面存在比较大的问题。对于职业规划较为清晰、立志从事城市规划设计相关工作的学生来讲,如果可以在手绘和计算机制图之间做选择,将更能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因此笔者根据城市详细规划课程的特点和教学要求,积极探讨课程的教学改革,以适应专业发展需求,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培养更具竞争力的专业人才,这对于专业建设、更好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课程改革思路
(一)构建有利于培养学生能力的课程体系
为了培养社会所需的专业人才,根据现有的建筑设计初步、城市规划原理、计算机辅助制图课程内容调整情况,笔者尝试给城市详细规划课程中的房型设计、道路系统规划、景观设计规划、配套设施规划及城市中心区详细规划等内容适当增加相应的实践环节,并在课程体系中增设素描、手绘相关训练,夯实学生的规划设计基础。
(二)提高教师业务素质,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教师若要适应新时代课程教学的要求,除了需要认真解读、领悟城市详细规划中蕴含的城市规划思想,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调整自身的教学行为外,还应接受相关教育科研理论或技能培训,提升业务素质。教师可通过进修深造、参加短期培训、指导学生参加竞赛、参与会议交流,特别是要积极参与当地城市规划实践业务,以及多联系相关院校或者实地调研其他院校该课程建设现状等,以提高自身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能力。本专业可采取灵活的人才引进政策,鼓励引入理论素养较好的青年人才、实践经验丰富的师资力量、规划管理部门或企业领导兼职教师参与到专业建设中,增强实践实验教学师资力量,提高其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
(三)加强实践教学,培养学生实践技能
在不同课程中灵活增加设计单元的内容,加强学生对关键知识点的理解与掌握。组织学生积极参与院系承担的各级各类城市规划项目和各级各类竞赛,如由全国高等学校城乡规划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主办的城乡规划专业本科生城市设计课程作业交流与评选(竞赛),让学生在具体实践中丰富设计实践经验,提高设计能力,把握设计学科发展的新动态与政策变化。
(四)改革课程考核方法
在城市规划的理念、规范与标准不断更新变化的今天,使学生具备独立获取知识、运用知识和创新知识的能力,是比掌握更多知识更加重要的教学目标。因此,城市详细规划课程必须对单纯考查占有知识多寡的期末考试制度进行改革,以便有效检验教师教的质量与学生学的效果,从而达到提升课程教学质量的目的。
三、课程改革实践
(一)构建有利于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课程体系
为了培养社会所需的专业人才,本专业在现有课程的基础上增加手绘基础课程,并在原有理论课程中适当增加实践环节,这样的课程调整符合学校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的要求(见下表)。第4学期,本专业在開设建筑设计初步课程的同时,加开美术-建筑画课程或地理素描课程,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建筑单体到三维透视,增加素描、速写、色彩训练,着重夯实学生的手绘基础。
第5学期,城市规划原理课程着重加强城市规划中的关键、核心原理讲授,为后续规划实践做理论铺垫,在控制性详细规划、居住区规划或城市设计环节增设12课时的实践练习;计算机辅助制图课程更加强化软件应用,重在技术操作训练,可以进行建筑单体、景观布局方面的设计,为学生学习后续课程综合设计、生产实习、毕业设计以及毕业从事相关行业工作奠定基础。
第6学期,城市详细规划课程注重让学生理解居住区指标体系的含义、采用自主选择的方式(手绘或CAD制图)呈现具有创新性的规划设计布局。
第7学期,在生产实习环节,大部分学生到规划设计部门从事相关工作,比如外业的测量、测绘以及内业的数据分析、数据统计、绘图出图等工作。这种实践锻炼有利于学生对大学前几年的理论学习进行进一步巩固,同时明白用人单位的人才需求情况,便于学生做好人生规划、职业规划。
第8学期,毕业设计环节要求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深度融合,就给定的题目所面临的诸多问题如现场调研、方案设计、数据核算、成图表现等加以解决并撰写成文。通过毕业设计的制作与答辩,使学生学会综合运用本专业的专业知识,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这样的尝试将城市详细规划课程中的房型设计、道路系统规划、景观设计规划、配套设施规划及城市中心区详细规划等内容在不同学期、不同课程中开展循序渐进式的实践训练,将综合设计、生产实习、毕业设计改成跨越几个学期的系列课程,使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得以有机衔接起来且得到大幅度提升。
(二)优化有助于强化学生实践能力的教学模式
完善“课堂内讲授+课堂外实践”的教学模式,促进学生加强对知识的理解、掌握和运用。素描、建筑画、建筑设计初步、计算机辅助制图、城市详细规划等课程大都有较大比例的实践课时,可以满足学生完成设计方案手绘、计算机制图展示的需求。学生在课堂学习中从以听讲为主,转变为听讲与动手并重[2],再到动手与动脑动嘴并重,即在课程中增加成果评价与交流、汇报环节,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教师积极组织学生参与专业技能比赛,通过这种重要的课外实践训练,能更大限度地激发学生求知的动力。
学生学习城市详细规划课程的平面图设计时,可以根据兴趣自主选择擅长或感兴趣的操作形式进行规划设计,将原有的只有手绘一种形式改为手绘或CAD制图二选一。如果选择CAD制图,一方面可以巩固先修课程计算机辅助制图的学习效果,另一方面可以更好地衔接第7学期在规划设计院进行的生产实习,这对于不考快题的学生来讲,更能激发他们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
(三)提升教师素质,优化师资队伍建设
实践环节增多对教师的要求也提高了。教师需要积极参与培训、交流来提升业务素质。对于增设的素描、手绘课程可以通过聘请的方式或以人才引进的方式弥补现有师资的不足,最终通过院内外、校内外合作办学来培养符合培养目标要求的专业人才。
四、课程考核与成果
对于城市详细规划课程来说,应该继续采取考查方式进行考核。考核的重点在于看学生的平面图设计能否符合国家新的标准、规范要求,并将相应的要求体现在所设计的平面图中。这就需要构建平面图评分标准体系。
在学生学业成绩的评定上,不以一次考试论优劣,而是根据学生平时学习情况、作业完成情况、课堂表现情况、实践能力培养情况以及最终的平面设计图成绩给予综合评定,也可以酌情加大平时作业成绩所占比重[3]。
评图作为非常有效的教学环节,不限于教师评学生设计图,可以更广泛地在学生之间开展设计图的评比。教师的专业点评使学生能够对设计有更深的理解[4]。
如此一来,就把集关键知识点、基本方法、动手能力、方案评价于一体的课程结业考试与教学过程融为一体,使考核、评价真正成为检查教学效果、取得教学反馈的重要手段,成为激励学生勤奋学习知识、培养多种能力、发展创造性思维的有效机制[3]。
五、结语
城市详细规划课程属于实践操作性强、课程衔接性强、政策时效性强、实践工作量大的设计课,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重视加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训练。如果不先开设相关基础课程、练习较少,要想在有限的课时内高质量完成居住区设计规划有较大的难度;单一设计手段也会使部分学生学习动力不足、积极性不高,最终导致所培养的人才难以在升学考试、实际工作中具备较强的竞争力。面对现实问题,需要进行课程体系构建,旨在加强实践锻炼,将部分操作单元前置,形成循序渐进、贯穿始终的人才培养体系,提高实践教学质量[5],并在师资队伍建设与考核方式方面进行优化,以期取得更好的人才培养效果。
[ 参 考 文 献 ]
[1] 周波.基于创意能力培养的城市详细规划设计教学改革研究[J].中外建筑,2016(9):66-67.
[2] 禹怀亮,聂化吉,唐拥军,等.基于学习-认知-设计的控制性详细规划教学方法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2020(19):287-288.
[3] 甄江红.“城市详细规划”课程建设探讨[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1):112-115.
[4] 陈琳.《控制性详细规划》课程改革初探[J].北京城市学院学报,2016(2):59-62.
[5] 李步青,李建楼. 地方高校课程考核改革的实践[J].大学教育,2020(7):30-32.
[责任编辑:庞丹丹]
19355005112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