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优慕课平台的汽车构造混合式教学实践

2022-03-09张慧杰郝慧荣宋力吉平

大学教育 2022年1期
关键词:汽车构造混合式教学

张慧杰 郝慧荣 宋力 吉平

[摘 要]汽车构造课程是汽车类专业的主干必修课程,在专业人才培养中具有重要贡献。为了提高课程的教学质量,实现知识教育和学生能力的培养,课题组将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融入汽车构造课程的教学中。实践表明,混合式教学模式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大大提高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为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混合式教学;汽车构造;优慕课平台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22)01-0061-03

混合式教学模式是在传统的、单一的课堂教学模式中加入线上网络教学,学生通过优慕课平台提供的微视频、动画、课件等教学资源的学习获取知识,并结合课堂教学,完成对复杂知识的理解与掌握。课题组基于清华大学优慕课教学平台,对汽车构造课程的混合式教学模式进行了研究与实践。教师在教学中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针对教学中的重要知识点,精心设计教学任务,以任务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通过新颖丰富的教学内容,将线上网络教学与线下课堂教学相结合,形成一种基于优慕课平台的混合式教学模式,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达到理解和掌握学科知识的目的。

一、汽车构造课程分析

(一)课程定位

汽车构造是车辆工程、交通运输等汽车类专业的主干必修课,是一门理论性与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课。该课程在汽车类专业课程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在专业人才培养中具有重要贡献。

(二)课程特色

汽车构造是一门全面且系统地介绍汽车整体及相关零部件结构和工作原理的专业课程,具有基础性、科学性、系统性等特点。课程内容主要为汽车零部件的结构、汽车各系统的相互关系及其工作原理,总学时为40学时,内容繁多且抽象,学生较难理解。该课程的学习建立在大学物理、工程力学、机械原理、机械设计等课程的基础上,并为后续开设的其他专业课程奠定基础。

(三)教学目标

通过对汽车构造课程的学习,学生可掌握汽车整体及各系统的基本原理、结构组成、各系统之间的关系以及在整车中的功能与作用等知识,为后续开设的汽车理论、汽车设计、汽车制造工艺等专业课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判断能力、归纳总结能力和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

二、汽车构造优慕课平台建设

根据汽车构造的教学计划和课程大纲对课程进行模块划分,将本课程中汽车发动机5大系统、2大机构及底盘的四大系统的内容进行整合,共划分为7个知识单元,每个知识单元又细分为2~4个子单元,在优慕课网络教学平台进行建设。

(一)汽车构造优慕课平台建设内容

图1所示为汽车构造课程在优慕课平台每个知识单元建设的主要内容,学生通过电脑或手机端优慕课平台进行在线学习。学生可观看相关知识的视频,参与在线答题、在线讨论及提交作业等。

1.单元导学

设置单元导学的目的是引导学生对单元知识有整体的把握。在单元导学中设置学习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学习方法及考评方法等内容。绘制单元知识的思维导图,构建单元知识的框架体系,有助于学生对本单元知识的理解、学习和思考。

2.课程资源

优慕课平台为学生提供知识点化的教学资源,包括课程单元知识的微视频、汽车零部件工作原理的动画演示、课程的教学课件等,丰富的课程资源有助于学生对复杂的理论知识进行理解和掌握。

3.在线测试及课程作业

针对每个学习单元的重点、难点知识,设置在线测试题和课程作业,通过学生答题和作业情况的反馈,实时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4.课程讨论

课程讨论是课程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包括线上讨论及课堂讨论。教师针对章节内容及学生的兴趣设置讨论话题,学生经过小组讨论得出结论后进行汇报,学生互相点评,教师进行归纳总结。

5.问卷调查

利用优慕课平台的问卷调查功能,设计问卷调查内容,对2017级车辆工程1班和2班的学生开展线上调研,回收有效问卷60份。图2是学生在优慕课平台上进行线上学习时,对相关课程资源的关注情况。从图中可以看出,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教学课件的学习关注度最高。通过问卷调查结果的统计和总结,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对课程的学习情况以及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在后续的教学中,需要进一步丰富课程资源,增加相关知识的微视频、动画等,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6.成果展示

为了能让学生将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相结合,利用“任务驱动”教学方法,给学生布置学習任务,要求学生分组对实验室里不同型号的发动机进行拆装,录制发动机的拆装视频,并对发动机的结构、组成、工作原理进行讲解。视频经剪辑后上传至优慕课平台进行展示,让学生相互学习。

(二)汽车构造混合式教学考核评价体系

与传统的教学考核机制相比较,混合式教学模式建立了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体系,见图3,包括在线学习过程评价、课堂表现评价和课程考试评价三部分。学习过程评价包括学生在线学习情况,如观看视频、课件的时长、次数等,还包括在线试题测试和课程作业等;课堂表现评价包括学生的出勤情况、小组讨论及学生的课堂参与情况等,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全方位的考核和评价。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使教师既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线上学习情况,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又能够根据学生学习情况的反馈及时对课程的授课方式进行调整和优化。

三、汽车构造混合式教学实践

将混合式教学模式融入汽车构造课程教学中,以学生为中心,将课堂教学和网络教学相结合,合理进行教学设计,有效组织教学过程,辅以视频教学、实物教学、小组课堂讨论等教学方法和手段,基于优慕课平台,实现网络交互学习和课程资源共享。混合式教学能促进学生对汽车零部件结构及其工作原理的深入理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根据汽车构造的课程定位、课程特色及其教学目标,该课程的教学过程按照课前、课中和课后三个环节进行教学设计和实施。

(一)课前

课前预习是提前熟悉和了解课程内容的重要环节。课前教师根据授课内容布置学习任务,让学生在学习汽车发动机的组成和工作原理的具体内容之前,通过优慕课平台对相应知识单元中的单元导学、教学课件、汽车零部件的动画及视频等课程资源进行学习,自主完成课程相关内容的预习,在预习过程中明确本次课的教学目的,教学重点、难点,并发现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而在课堂教学中能够带着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

(二)课中

课堂教学是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也是学生和教师进行有效沟通的环节。教师授课前,通过优慕课平台学生在线学习的统计数据及学生在线测试的答题情况,实时了解学生在线学习过程中对知识的掌握程度,针对教学重点、教学难点及学生在线学习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详细讲解。课堂教学善于利用教学课件、教学软件,采用小组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中心,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提高学生在课程教学中的参与度和学习积极性,使学生能扎实地掌握汽车各组成零部件的结构及其复杂的工作原理,并能举一反三,具备分析不同车型的结构及其工作原理的能力。

(三)课后

课后复习是学生巩固所学内容的重要环节。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布置相关课程作业,开展师生在线答疑讨论,使学生进一步对所学内容进行复习和巩固,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学生可通过线上视频、动画了解更多类型的汽车结构,接触更多的汽车新结构、新技术,这使学生的知识面得到拓展,并能够学以致用、融会贯通。汽车构造课程通过创造以学定教、学生主动参与、探索创新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网络在线学习资源,拓宽学生的专业知识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四、教学效果评价

为验证实施混合式教学的教学效果,课题组对本学期的授课对象——车辆工程2016级学生的学习成绩进行了评价分析。分别对混合式教学班和传统教学班的学生成绩进行了SPSS统计学分析、比较,统计结果如表1所示,检验水准a=0.05。从表1中可以看出,混合式教学班的成绩远高于传统教学班,教学质量有明显的提高,教学效果得到有效的改善。

五、结论

汽车构造课程通过采用线上+线下的混合式教学,以学生为主体,由教师进行引导、启发,将线上自主学习与线下课堂教学充分结合,加强了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交流与互动。学生通过优慕课平台相关课程资源的学习,提前熟悉将要学习的内容,理清思路,找到知识难点和存在的问题,从而可以在课堂中带着问题学习。教师在课堂中对教学重点、知识难点有针对性地进行讲解,设置讨论话题,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使学生具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不断探索和学生的积极参与配合,课题组实施了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问卷调查显示,学生对这样的教学模式非常认可,给予了充分的肯定。这样的课堂授课不再是教师从头讲到尾的“满堂灌”模式,而是学生具有“发言权”的积极参与模式。教师通过增加在线答题、小组讨论等多种方式,使学生充分参与到课堂中,轻松而又高效地学习知识,从而有效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 参 考 文 献 ]

[1] 李逢庆,韩晓玲.混合式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实践[J].中国电化教育,2017(11):108-113.

[2] 韩锡斌,程建钢.基于网络教学平台的学习分析模型构建与应用[J].电化教育研究,2018(7):33-39,48.

[3] 俞福丽,张清.基于THEOL平台混合课程建设的实践探索与思考[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9(9):203-205,210.

[4] 王佳利,李斌峰.基于网络教学平台校本混合课程教学效果的实证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6(3):101-107.

[5] 陈宫,王宇,刘汉英.基于SPOC的高校翻转课堂混合教学模式研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9(24):62-67.

[6] 姚婉清,彭夢侠,曾育才,等.基于移动终端的混合式学习实践探索:以高校实验课程为例[J].大学教育, 2020(04):100-102.

[7] 李逢庆.混合式教学的理论基础与教学设计[J].现代教育技术,2016(9):18-24.

[8] 白朝阳,贺琳,宋林杰.互联网+网络课程实践教学平台建设模式与策略研究[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8(1): 218-222.

[9] 窦燕,王常武,赵逢达,等.网络教学平台支持下的混合教学多模态考核方式[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7(14):17-19.

[10] 刘兆惠,李旭,王超,等.基于MOOC的分层混合式教学模式探究[J].大学教育,2019(6):31-33.

[11] 许崇明,张金燕.构建现代网络教学平台促进教育教学改革[J].高教探索,2016(S1):76-78.

[12] 张慧杰,范海宽,吉平,等.“汽车构造”课程教学改革新模式研究与实践[J].价值工程,2016(33):155-156.

[责任编辑:钟 岚]

2869500511250

猜你喜欢

汽车构造混合式教学
浅析汽车构造一体化教学问题
PBL与CBL结合的教学模式在“汽车构造”教学中的应用
《汽车构造》教学分析
提高“汽车构造”课堂教学质量的探讨
赛课网络平台混合式教学在居住空间设计的应用
离散数学课程教学方法改革
基于SPOC平台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和实践
基于SPOC模式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的研究
《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