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话清江浦
2022-03-09邵娟
邵娟
“高台纵目思悠悠,排泣当年胜迹留。”清江浦,于1415年开埠,在明清时期是京杭大运河沿线享有盛誉的、繁荣的交通枢纽、漕粮储地和商业城市,迄今已有六百余年的历史,素有“南船北马”“九省通衢”之美誉。
“中洲环玉碧,楼榭影层层。月泻垆头酒,花浮水面灯。”中洲岛是镶嵌于清江浦上的一颗璀璨的翡翠,形成于明永乐万历年间,是为了节制和蓄洩黄淮之水。如今的中洲岛,绿树环抱,矗立着一座古色古香的红色塔楼,门匾上写着“清江浦”。当年的清江浦楼,位于清江浦西边、运河南岸,高达十米,来往船只很容易看到它。“不到大闸口,不知天下大。”清江大闸,是清江浦东边的地标,是大运河沿线保存最完好的一座船闸。
乾隆帝下江南,当龙舟过清江浦时,提笔写了“清江浦”三个字。由于喝了点酒,手稍微抖了一下,将“浦”字最后一点点到一横的下面去了。尴尬之时,有一个官员头脑灵活, “皇上,您这三个字写得可真好啊,特别这最后一点可谓是画龙点睛。您将这一水点在这一横之下,意味着水再也不会没过堤坝,永远不会发洪水了”。乾隆帝有了这样的台阶顺势就下了,说,朕正有此意啊!随命人将这三个字裱起来挂在楼上,后一直沿用到现在。
说到“福”,想起了吴公祠。“一代封疆大吏,名闻四海;四朝廉政清官,造福一方。”清江浦吴公祠,大门一反常例———朝北,据说是奉慈禧太后口谕。吴公祠大门外是清江大闸下游泊船处,咸丰元年兰儿扶父亲灵柩北还,此处正是吴棠派仆人送银两给兰儿的地方。此外,朝北还有“拱宸”之意,意思是吴棠虽然死了,但他的在天之灵依然拱卫着大清王朝。
正德十四年,久居北方的明武宗来到清江浦,看到这里湖广河密、鱼肥虾硕,兴奋不已,每天到常盈仓旁的积水池钓鱼,钓到的几乎都是清一色的鲫鱼,“捕得鱼鸟,分赐左右”。消息传出,豪绅巨贾百计钻营,乞得一条半尾招摇过市,说是朝廷所赐。从此,淮安人就把鲫鱼叫作“朝鱼”。
乾隆帝六次南巡,皆经停淮安(清江浦、山阳县城等),接待皇上,“吃”排在第一位。乾隆帝先到淮安再到扬州,先吃了淮安菜再尝扬州菜,感觉两地佳肴异曲同工,故言之:美哉乎,淮扬菜!
清江浦最出名的油炸食品是糖麻花。有位姓杨的老人不仅麻花做得好,且叫卖声很独特,陈白尘以他为原型写了小说《夜》。老百姓喜爱的油炸食品,还有麻团、油条、油糍、油端、油货等。能上席面的是淮点三春:金笛吹春(春卷)、金蝶寻春(大糕片)、金蟾戏春(玉兰花瓣)。
清江浦走出了许多文化名人,除了陈白尘,还有教育家李更生、京剧大师周信芳、电影导演谢铁骊等。谢铁骊从1983年开始,历时16年摄制完成被誉为“电影艺术的珍品”《红楼梦》。
“树绕淮阴堤外路,风连清口驿前舟。”清江浦,給淮安人带来了靠水吃水的归属感、幸福感。里运河文化长廊是一幅壮美的画卷,缘起清江浦,自淮安中心城区大闸口起始,至古城淮安区堂子巷结束。“常来淮安,幸福平安。”清江浦,波光粼粼,画舫轻漾……(责编 孙 波)
3221501908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