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诵芬、王大中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2022-03-09
2021年11月3日,2020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宣布授予我国著名飞机设计大师、飞机空气动力设计奠基人顾诵芬和国际核能领域的著名学者、战略科学家王大中。自此,在共和国科学技术领域最高荣誉的榜单上又多了这两位科学巨匠的名字。两位摘得至高荣誉的科学家,用一生不变的初心诠释着对祖国事业的坚守,也带领着一批又一批科学工作者前赴后继地投入祖国建设中。让我们走进他们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的光辉过往,体会那份对国家最炙热的真情,他们才是我们应该追的“星”!
其他适用话题 个人理想与国家命运;以身试险;榜样力量;初心与使命
人物时事速递
歼教-1、初教-6、歼-8……也许你对这些“明星”飞机早已耳熟能详,但你可能并不知道它们的设计者的名字:顾诵芬。作为享有盛誉的新中国飞机设计大师,他组织攻克了一系列航空关键核心技术,主持建立了我国飞机设计体系,开创了我国歼击机从无到有的历史,极大地支撑了我国航空武器装备型号研制。顾诵芬一生默默耕耘,只为做成一件事,那就是“设计中国人自己的飞机”。
人物素描1 “只能仿制而不能自行设计,就等于命根子在人家手里”
1951年,以优异成绩毕业的顾诵芬来到重工业部航空工业局,当时飞机生产线虽有苏联援助,但设计是禁区。“只能仿制而不能自行设计,就等于命根子在人家手里,自己没有任何主动权。”1956年,我國第一个飞机设计机构——沈阳飞机设计室成立,时年26岁的顾诵芬被任命为气动组组长。为解决两侧进气的难题,他从沈阳回北京查资料,听说北京航空学院有相关文献,就借了一辆自行车每天晚上去查阅、抄录,摸黑跑了一个星期。1958年7月26日,歼教-1在沈阳首飞成功,这是我国自行设计的第一架喷气式歼击教练机,使中国航空工业迈入了自主研制的新纪元。
人物素描2 “试飞员可以为了祖国的战机献出生命,科学家为什么不可以”
1969年7月5日,歼-8完成首飞,但团队在后来的跨音速飞行试验中发现机身因气流分离出现抖振问题。为了查出气流分离的位置,顾诵芬在飞机垂直尾翼贴满红色的毛线。但由于当时没有高精度相机,无法拍到毛线振动情况。就在这时,试飞员鹿鸣东的一句话令顾诵芬大受震动,“你们就大胆试,需要我怎么飞,我就怎么飞”“试飞员可以为了祖国的战机献出生命,科学家为什么不可以?”他大胆提出乘坐歼教-6近距离观察歼-8的想法。从未接受过飞行训练的他说服领导、瞒着家人,背着照相机和望远镜三上云霄。巨大的气浪和轰鸣声中,顶住身体负荷,沉着地观察着歼-8尾翼上毛线条的扰动,掌握了大量第一手数据,找出了症结所在,结束了我国歼击机完全依赖引进的历史。
人物素描3 “他的脑子对资料的储存真不亚于计算机”
被同事们戏称为“活图书馆”的顾诵芬曾这样“检讨”过自己工作时的一个习惯:不靠检索,引用数据全凭记忆。“每当我在工作中碰到一些技术问题,去找他,他总能立即准确报出来自NASA或AGARD的研究报告编号。”中国工程院院士杨凤田折服,“他的脑子对资料的储存真不亚于计算机。”直到现在,顾诵芬在北苑陈旧的办公室仍像一座“书的森林”,如果有人来找他探讨某项技术,他会几乎不假思索地从书架上抽取一本书或刊物,翻到某一处,指给来者看。
【微写作范文示例·幸福】新中国的航空工业至今走过了近70年的风雨历程,顾诵芬也为此孜孜以求、不懈奋斗了数十个春秋,他将自己对国家、对航空事业的忠诚写在蓝天之上,当看着自己设计的战机翱翔蓝天,看见祖国真正强大起来,他获得了真正的、持久的幸福。“择一事,终一生”,这种对所钟爱事业的全情投入、这简单而质朴的初心,就是他一生幸福的源泉。
适用话题 科技强国;荣誉与使命;克服艰辛;初心不变
人物时事速递
面容清癯、精神矍铄,这是86岁的王大中院士给人的第一印象。对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这项“沉甸甸的荣誉”,王大中自谦地说:“它属于集体,属于所有知难而进、众志成城的清华大学核能团队,也属于所有爱国奉献、努力拼搏的科技工作者。”这份对祖国的热爱,让王大中绝对不愿看到他国曾出现过的核事故在自己的祖国发生。为此,他选择了“固有安全”这条极为难走的先进核能利用技术路线。从关键技术攻关到实验堆再到示范工程建设,他带领中国走出了一条从零到领先世界的自主创新之路,实现了我国先进核能技术的跨越发展。
人物素描1 从零起步建造反应堆
1956年,对刚刚成立的新中国来说,原子能研究领域还是空白,为了发展我国核能事业,清华大学成立工程物理系,从其他专业抽调了一批成绩优异的学生,包括当时正在机械系读大二的王大中。1960年,工程编号为“200”的清华大学原子能研究基地动工兴建,坐落在北京郊区的燕山脚下。一穷二白,从零起步,建造屏蔽试验反应堆,需要17个供应系统,数千个机器零部件,20万米管线……他们从做工程模型开始,用几十台手摇计算机设计、计算。当时的工作条件很差,吃住都在马厩里,在北京远郊荒山下,师生们只能搭帐篷,自己动手拉电盖房。当时的“200号”流传着“二两坡”的说法:从清华园到虎峪村要先坐火车,再走十里山路。师生们笑称那段山路为“二两坡”——爬一次坡能消化二两馒头。历经6年,我国第一座自行设计建造的核反应堆——清华大学屏蔽试验反应堆建成,王大中也逐渐成长为具有工程实践经验的团队领头人。
人物素描2 远见卓识,瞄准“固有安全”
1986年切尔诺贝利严重核事故使世界核能的发展迅速转入低谷,核安全问题更加凸显。但王大中并没有动摇研制先进反应堆的决心。他坚信,具有固有安全性的模块式高温气冷堆将会成为未来核能重要发展方向之一。在世界核能发展最低潮时期,王大中做出了重大战略性选择:模块式球床高温气冷堆堆型,以及从小规模实验堆到全尺寸工业示范电站的发展路线。这个选择对中国乃至世界高温气冷堆技术发展方向产生了重要影响,明确了我国高温气冷堆未来的技术发展路线。经过不懈努力,终于在2005年7月成功完成了泰勒1956年设想的、抽出所有控制棒且叠加不紧急停堆的实验。这是世界上迄今仅有的在实际反应堆上进行的此类安全验证实验,成功地验证了高温堆的固有安全性。
【考场仿真试题】请根据以上材料,写一则150字左右的微评论。
【范文示例】“用我们的双手来开辟祖国原子能事业的春天”的不变誓言,王大中用一生在践行。从60多年前踏入核能领域的那一刻起,王大中就与祖国的核能事业紧紧交织在一起。从矢志建堆报国的青年学子到“现反应堆固有安全的带头人”,王大中坚定选择了自主创新的先进核能技术研发之路,带领中国实现了从跟跑到领跑世界的转变。
3670501908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