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洞察之眼

2022-03-07

人力资源 2022年11期
关键词:人品热情管理者

稻盛和夫(京瓷创始人):驾驭能力的是人格

不言而喻,对企业而言,人是财富。所以人员聘用和人事管理是经营者最重要的工作之一。但是,没有什么问题比人的问题更难处理,这也是事实。其中最让经营者头痛的问题是:到底是能力重要,还是人品重要?……关于这个问题,如果能力和人品二者必择其一,我会毫不含糊地回答:“人品最重要。”……能力这种东西,由于驾驭它的人的人格不同,既可以向好的方面发展,也可以向坏的方面发展。所以人格比能力更重要。

之所以这么讲,是因为在京瓷还是中小企业的时候,看到那些吸引了许多优秀人才的企业,我不免羡慕感叹:“与那家企业比,到我们这儿来的尽是些脑子不灵活的人,这样下去我们的企业能发展壮大吗?”我不禁叹息,对那些头脑略为迟钝的人我就有点儿瞧不起。

一旦有才华的能人进来,我就寄予极大的期望,不断让他们做事,培养他们。但是,有好多次我对这些人的期待都落空了。或许是因为人品有问题吧,能干的人往往自以为优秀而翘尾巴,看不起别人。他们露骨的傲慢态度破坏了公司的气氛。而且同行业的其他公司用稍高一点儿的工资引诱他们,他们就会毫不犹豫甩手而去。这样的事有过很多次。

在这一点上,那些头脑略为迟钝但人品好的人,因为迟钝,心态就很谦虚,即使最底层的工作也会默默地拼命干。这样的人通过多年的积累,不知不觉之间,能力提升,工作出色,成长为优秀的人才,这种情况为数不少。

从这样的经验中我感觉到:“从长远的目光来看,比起那些半吊子的所谓优秀人才,倒是头脑略为迟钝但拼命努力的人可以成就伟大的工作。”现在我对这一点更加深信不疑。

还有一点特别重要,就是这个人对工作、对公司是不是无比热爱,是不是具备任劳任怨、尽心尽力的奉献精神。如果缺乏上述精神,不管此人能力有多强,人品有多好,他都只会让企业丧失活力……

有韧性、肯努力的人,通过长时期的工作,在磨炼了人格的同时,也提升了能力,到了晚年就会绽放大朵的鲜花———我想,所谓人生就是这样吧。

加里·哈默(世界著名管理大师):员工不积极,归根结底是管理的问题

每家企业都希望拥有一流技能的员工,希望他们训练有素、求知若渴。服从、勤奋和能力正在变为全球性的商品。但是,如果公司从员工那里得到的只有服从、勤奋和知识,这个公司最终会失败。

我们必须向工作能力金字塔的上层移动。专业性的上一级为主动性———当员工看到问题或者机会时会主动采取行动,他们不会等待领导的命令,也不局限于岗位说明书上的责任,他们天生就积极主动。再上一级的能力是创造性。这一级员工渴望向传统智慧发起挑战,总是从其他行业寻找伟大的创意。最高一级的是热情———员工将工作视为使命,视为为世界创造价值的一种方式,他们将自己全身心地投入工作之中。

在当今创新型经济中,大多数价值都是处于顶端的工作能力创造的。勇敢、想象力、热情是竞争差异的终极源泉。当然,这些人类高级的工作能力都不是靠命令得来的。一个人不可能靠他人指令变得热情或充满创造力。

过去,管理者认为他们的首要任务是确保员工以服从、敬业和专业的方式为组织目标服务。现在,我们需要将“组织第一,个人第二”的假设调换一下顺序。不要去问“我们如何能够让员工更好地为组织服务”,而要问“我们如何打造组织,才能让员工值得将非凡的天赋带到工作中”。简而言之,管理者最重要的任务,是营造一个鼓励特殊贡献以及崇尚热情、想象力和主动性的工作环境。

你可能会说,我很愿意创造一个高度敬业的工作环境,但是我的员工只不过是接线员、客房服务员或者日用品打包员,工作本身不够吸引人,你怎么能期望员工敬业?

其实不是这样的。韬睿惠悦的研究发现,86%的员工热爱或者喜欢他们的工作。那么,为什么敬业度不能再高一些?全球劳动力研究者茱莉·加保尔指出,敬业度有三个要点:员工学习和进步的范围(有没有成长的机会);公司的声誉和为世界创造价值的承诺(公司是否有付出艰辛努力的使命);公司领导者的行为和价值观(是否值得信赖,员工是否愿意追随)。

以上这些都是管理问题。

正是管理者,决定是否对员工授权,是否为他们的优异表现创造空间。正是管理者,表达出引人注目、心系社会的愿景,并使其成为全员的呼声。正是管理者,展现出值得赞扬的价值观。必须承认,如果员工在工作上不够热情、不够积极,不是因为工作本身无趣,而是因为管理者糟糕。

猜你喜欢

人品热情管理者
热情的树
那一年的春风
吃饭见人品
“热情”的沙漠
刘明怀:做卓有成效的管理者
管理者当有所作为
分手最见人品
管理者当有所作为
给中青年管理者一片天地
你有没有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