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分制约束下大学生志愿服务参与对社会责任感影响的研究*

2022-03-07棋,崔滢,邵

上海教育评估研究 2022年1期
关键词:责任感第二课堂志愿

章 棋,崔 滢,邵 刚

(南京农业大学1.人工智能学院,2.党委宣传部,3.植物保护学院,江苏南京 210095)

社会责任感是大学生全面发展和幸福生活的核心素养,更是社会和谐与良好风尚的重要保证。[1]培养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是高校立德树人的内在要求。[2]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把立德树人融入社会实践教育环节。”[3]2018年,共青团中央、教育部联合发布《关于在高校实施共青团“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的意见》,号召在全国启动并推广“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志愿服务是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的主要形式之一,其参与情况也被高校纳入“第二课堂成绩单”管理中,以实现参与的可记录、可评价、可测量、可呈现,[4]更好地发挥志愿服务的育人功能。本文探讨“第二课堂成绩单”的评价及其应用。

一、问卷调查及数据分析

“第二课堂成绩单”评价方式主要包括记录式评价、学分式评价。其中学分式评价约束力强,直观有效,便于管理,很多高校采用了学分制评价法。然而,已有研究和实践发现,在学分制刚性约束下,部分学生被动选择参与志愿服务,容易导致第二课堂活动功利化,引起学生的抗拒情绪。[5]本研究利用微观调查数据,实证研究学分制刚性约束下志愿服务参与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提升起到的实际效果,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为客观评价分析学分制刚性约束下志愿服务参与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提升的实际影响,选取南京某大学开展调查研究。该校是一所综合性研究型大学,从专业设置、学生规模和总体排名来看,该高校在教育部直属的116所重点大学中均处于中间水平。2016年该校制定并实行《关于本科生培养计划中社会实践学分认定及成绩评定实施细则》,规定社会实践活动是本科生培养计划中的必修课程,本科生大学期间累计获得150个实践学时后获得社会实践课程学分,其中公益服务类实践的学时不得少于10个。该校第二课堂评价采用APP记录打卡,属于典型的学分制评价。本研究于2020年9月采用随机抽样和自填式问卷调查方法对在校大学生开展调查。由于大一新生尚未开始社会实践活动,未能获得相应的志愿服务学时,因而不在本次调查的范围内。

本次调查对650名在校大学生发出问卷,共回收有效问卷617份,问卷有效回收率超过94%。调查结果显示:受访男女生比例为47:53,大二、大三、大四学生分别占比40.84%、27.07%、31.44%,学生干部占比39.38%,学生党员占比15.72%,城镇生源学生占比55.75%,来自普通高中的大学生占比41.65%。

二、高校大学生社会责任感评价

关于大学生社会责任感评价,国外研究中有代表性的是明尼苏达多项人格量表中的社会责任维度量表,高夫等编制的社会责任感人格量表,伯科威茨和莱特曼编制的社会责任感量表等。[6]国内学者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感问题的实证研究较少,具有代表性的如魏海苓编制的《社会责任感发展阶段量表》、[7]魏进平等编制的《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现状调查量表》。[8]

1.高校大学生社会责任感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全社会关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国家及民族关系的思考不断增加,大学生也不例外,积极关注自己的社会责任。对于社会责任,大学生的思考可分为自我评价、他人评价两个方面,涵盖认知、认同、践行三个维度.因而作者从自我责任、家庭责任、他人责任、集体责任、自然环境责任、社会公德责任、国家民族责任等

7个层面着手设计问卷。经过反复补充和修正,构建了有7个一级指标、59个题项的量表,这是一份适用于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量表。

利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各级指标权重,邀请10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专家及一线工作人员,对B1-B7这7个一级指标相对于总目标(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水平)的重要程度进行打分。专家们通过Saaty的“1-9标度方法”对一级指标层的各项指标赋值;经过两轮专家打分后,最终构建了判断矩阵。经过检验,该判断矩阵的CR值小于0.1,满足一致性检验。为了对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进行客观评价,运用求和法计算出各一级指标相对于目标变量的权重,并将每个一级指标的权重均等分配到指标题项上,具体如表1所示。

表1 大学生社会责任感评价指标体系

2.高校大学生社会责任感评价结果分析

根据调研结果和模型测算,可以得出617位受访者的社会责任感的平均得分为86.24分,处于较高水平。其中仅有1人获得最低分20分,共有87人获得最高分100分。总体看来,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综合水平具有很强的异质性。

三、大学生志愿服务影响社会责任感的实证分析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推进志愿服务制度化,强化社会的责任意识、规则意识、奉献意识。志愿服务的参与情况对社会责任感的影响研究多侧重于思辨,如志愿服务育人成效的价值体现和实现路径等,[9-10]但实证研究较少,其中秦学燕等通过相关性分析,发现在志愿服务育人功能的不同维度中,学生对履行社会责任、强化责任意识的评分最高。[11]已有研究反映了志愿服务参与对社会责任感提升的影响,但仍有待进一步论证。

1.志愿服务影响社会责任感的模型构建

考虑到志愿服务参与程度、参与类别,本文构建大学生志愿服务参与对社会责任感影响的计量模型如下:

在(1)式中,Yi为被解释变量,表示第i个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水平,采用社会责任感指标总得分来衡量;Pui表示第i个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程度,该变量采用APP记录的受访者获得的志愿服务学时作为衡量依据;Clai表示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类别,以受访者对于九种类别的志愿服务参与情况为衡量依据;Xi表示控制变量构成的向量,包括性别、生源地、年级、政治面貌、是否担任学生干部等;[7]α、β、δ表示解释变量的待估参数;μi表示随机扰动项。

2.模型估计

运用最小二乘法构建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在既定样本中,每个变量的观测值均满足非同质性。方差膨胀因子(Variance inflation factor,VIF)等于2.63(小于5),条件数(Condition number)等于19.86(小于30),表明模型所选变量之间不存在严重的多重共线性。联合假设检验(F检验)用以检验模型的有效性,结果(p<0.01)表明本文构建的模型能够较好地估计大学生志愿服务参与对社会责任感的影响,估计结果见表2。表2给出了两个回归模型,分别用(1)和(2)表示。模型(1)采用志愿服务参与程度作为解释变量,控制变量包括性别等8个变量,表中空白处对应的变量则没有选为解释变量;模型(2)则包括志愿服务参与程度(1个),公共管理类志愿服务、文化保护类志愿服务等8个解释变量,及性别等8个控制变量。

表2 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影响因素的估计结果

3.基准回归结果分析

由表2可以看出,大学生志愿服务参与程度对社会责任感提升的影响并未通过统计学上的显著性检验,这一结果表明学生所获志愿服务学时的多少与其社会责任感水平并不存在正向或者负向关系。这一结果与假设相悖,也从侧面反映了“第二课堂成绩单”的学分式评价虽约束力强,直观有效,但容易导致活动参与的功利化、形式化,[5]削弱了志愿服务的育人成效。因此,以所获得的志愿服务的学时数作为考核标准并不是一个好的评价指标,无法全面衡量志愿服务的参与质量。

就志愿服务类别而言,社区居民类志愿服务的边际影响在1%的统计水平上显著。这一结果表明大学生参与社区居民类志愿服务能够显著提升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大学生参与的社区志愿服务多为慰问养老院或福利院,虽然活动形式简单,但是最直接地接触了社会底层人民,对于社会弱势群体的帮扶更易激发大学生的责任感,社区也被认为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阵地。[12]而公共管理类志愿服务、文化保护类志愿服务、体育赛事类志愿服务、教育科技类志愿服务、医疗健康类志愿服务、环境生态类志愿服务、海外志愿类志愿服务的边际影响并不显著。这些类别的志愿服务层次较高,进入门槛高,专业需求强,作为学生参与其中更多是对参与者个人能力的提升锻炼,例如大型体育赛事服务对志愿者的数量需求大,对志愿者的语言沟通能力、会务工作能力有较高要求,但是赛事等大多是时段性的,无法达成持续的教育效果。

此外,女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显著高于男生,这与刘海涛等的观点一致。[13]大二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显著高于大三、大四学生。究其原因,大学生志愿服务参与主要发生在低年级,随着年级的提高,大学生对志愿服务的参与度锐减,[14]尤其是在志愿服务学时达到规定要求后,部分同学不会再参与志愿服务。学生干部的社会责任感明显高于普通学生,说明学生干部拥有更强的社会责任感,彰显了学生干部的责任与担当。

4.拓展分析

本研究在综合评价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时关注了自我责任、家庭责任、他人责任、集体责任、自然环境责任、社会公德责任、国家民族责任7个层面。志愿服务参与对不同层面责任感的影响程度可能存在显著差异。鉴于此,本节实证检验志愿服务参与程度及参与类别对7个不同层面社会责任的影响。估计结果见表3。表3给出了七个回归模型。模型(1)以一级指标“自我责任”作为解释变量,而用志愿服务参与程度,公共管理类志愿服务、文化保护类志愿服务等8个变量构成控制变量。其他6个模型的构成方法类似。

表3 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子指标影响因素的估计结果

(1)社区居民类志愿服务对自我责任等7个不同层面的社会责任的边际影响均在1%或5%的统计水平上显著。这类志愿服务主要是指为社区范围内的居民提供服务。为居民提供医疗、健康服务,可以引起志愿者对自我健康的关注,激发其自我责任意识。帮扶社区弱势群体,则会激发志愿者对于家庭责任、他人责任、集体责任等的反思。在社区管理服务中,参与垃圾分类治理的宣传,会激发志愿者的自然环境责任意识;参与社区疫情防控管理,会引起志愿者对社会公德责任的反思;参与反间谍宣传,会强化志愿者的国家民族责任。社区为大学生志愿服务提供了丰富的平台和载体,参与社区类志愿服务可以让志愿者接触各类社会群体,提升其社会责任意识。

(2)公共管理类志愿服务对于自我责任的边际影响在10%的统计水平上显著,对集体责任在5%的统计水平上显著。这类志愿服务主要包括个体参与社会救援、社会宣传、社会保障类服务,这也提供了服务更广泛社会群体的机会。当代大学生的自我责任价值链包括了自我选择、自我管理、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完整过程,[15]具体体现在对待学习生活、未来发展的态度、思想和行动上。因而参与公共管理类志愿服务是自我审视、处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之间关系的有机载体。

(3)教育科技类志愿服务对于自我责任的边际影响在10%的统计水平上显著,对他人责任在5%的统计水平上显著。这类志愿服务主要包括大学生为中小学生提供的支教、科普宣传、学习辅导等服务。大学生在与中小学生接触和传递知识的同时,也会反思自身的学习态度、生活状态、未来发展规划,因此参与教育科技类志愿服务有利于提升大学生的自我责任和他人责任意识。

四、结论与启示

在推广团中央“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的背景下,以南京某高校采用的第二课堂学分制管理模式及该校大学生近三年志愿服务参与积累的原始数据为研究对象,实证研究了学分约束下志愿服务参与程度、参与结构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影响情况。在以所获志愿服务学时数衡量志愿服务参与程度时发现,其对社会责任感的影响并不显著。从探讨不同的志愿服务类别对社会责任感的影响时发现,社区居民类志愿服务的边际影响显著,充分体现了社区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丰富的载体与平台。本研究还分析了志愿服务参与程度、不同类别志愿服务参与程度对自我责任等7个不同层面的社会责任的边际影响。研究发现,参与社区居民类志愿服务对自我责任等7个不同层面的社会责任的边际影响显著,参与公共管理类志愿服务对自我责任、集体责任的提升影响显著,参与教育科技类志愿服务对于自我责任、他人责任的影响显著。基于此,提出如下政策建议。

1.避免数量约束,科学评价管理

采用大学生所获得的志愿服务学时数来衡量大学生的志愿服务参与程度,并分析其对社会责任的影响,结果表明两者之间并无显著关系,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在具体操作层面存在一些问题。记录评价体系是“第二课堂成绩单”的实施核心,目前的评价体系主要是以记录学分为主,但学分制评价也不可避免会导致第二课堂活动参与的功利化倾向。因此,在管理“第二课堂成绩单”时,一方面要确保评价方式的科学化、多元化,可综合学生特征和活动特点,灵活采用评价方式,切勿过多地与评奖评优、保研、推优入党等挂钩,容易滋生学生的功利思想;另一方面,强化正面引导,注重志愿服务精神与理念的宣传,形成参与的内驱力,而不是强制被动参与,由此提高参与质量。

2.强化结构引导,保证多样选择

研究发现,根据内容划分的9种志愿服务参与类别中,公共管理类、教育科技类、社区居民类志愿服务无论是对社会责任感,还是自我责任等7个社会责任感子指标均有显著影响。而这3类志愿服务的共性特点是与基层群众有更多的近距离接触,能够引导参与者直面一些社会现实问题,且这类活动进入门槛较低,无须行业专业知识即可参与,容易激发参与者的自豪感和荣誉感。由此可见,在开展第二课堂活动中,学校应注重志愿服务活动的设计和志愿服务资源的开拓,既要有引导大学生开阔眼界、提高格局的大型活动,如体育赛事、大型会议类志愿活动,又要有能让大学生接触多元社会、了解底层生活的活动,如弱势群体帮扶类活动,以激发其责任意识。

3.注重分类施策,提升育人实效

高年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弱化从侧面反映了思想政治教育常态化的必要性。在“第二课堂成绩单”中,可以考虑将志愿服务的总体学时要求改为每学年志愿服务的学时要求,确保在校生志愿服务参与的持续性,避免出现高年级学生重专业知识、轻思想政治教育的问题。而学生干部的社会责任感高于普通学生,充分显示了学生组织、学生社团的育人成效,延伸了三全育人中组织育人的内涵。值得一提的是,学生党员的社会责任感并没有显著高于普通学生,这说明在学生党员发展中必须坚持将政治站位作为首要原则,不能将成绩作为唯一衡量标准。同时,党员的教育管理应具有持续性,已推优入党的学生更应做到思想政治教育的常态化。

猜你喜欢

责任感第二课堂志愿
以志愿,致青春
英国“大爷”的责任感
“第二课堂”课程化建设路径探究
01—02合刊
培养孩子立身之本
——责任感
国企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要有“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责任感
高职院校第二课堂学分认定制管理的有效性研究
“被志愿”
四川省高考志愿填报流程简图
成长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