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超声波透射法与低应变反射波法在桥梁基桩检测中的对比研究

2022-03-07郭颖佳

人民交通 2022年4期
关键词:基桩盲区变法

文 / 郭颖佳

桥梁工程建设速度加快,应用多种桩基础形式,成为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形式。桥梁基础工程造价,占据工程总造价1/4,控制好基础工程质量,能够保障整体工程质量。由于桩基础比较隐蔽,施工工序复杂,所以对施工技术提出严格要求。

当前,桥梁基桩工程建设,面临的工程质量问题较多,必须关注桩基检测问题。混凝土灌注桩施工工艺复杂,基桩工程质量影响因素多,主要表现在桩顶混凝土输送、夹泥、离析等方面。在工程实践中,为了确保桩基工程质量与安全,必须准确检测基桩性能与质量。按照数据统计可知,混凝土灌注桩缺陷率约为20%,因此掌握基桩检测技术与方法,有助于提升工程建设质量与安全。

一、桥梁基桩缺陷类型与成因

桥梁基桩施工工艺不佳、地质条件复杂,对基桩承载力影响大。

第一,断桩:桩身断裂、断开,是基桩严重缺陷问题,极大影响基桩承载力。断桩事故是由于外部压力大、拔管速度快所致。

第二,桩底沉渣厚度大:桩底和岩层间存在软弱层,且端承桩对桩基承载力影响大,且灌注前塌孔、清孔不干净,就会不断积累沉渣,增加厚度。

第三,混凝土配合比不合理,和易性不足,导致混凝土骨料不均匀,致使混凝土出现蜂窝状问题,且含砂量大,影响桩身强度与承载性能。

第四,夹泥、扩径、空洞缺陷,多是由于混凝土材料掺加大量泥土、材料性能与质量控制不足导致。孔壁混凝土灌注操作时,如果地基土粘性大,将会引发轻微塌孔问题。

针对缺陷成因与现象问题,必须选择科学的检测方法,详细分析检测数据,准确判断桩身缺陷问题。

二、超声波透射法与低应变反射波法检测原理

超声波透射法,是一种基于波传播理论的检测方法。当混凝土桩存在缺陷时,混凝土并非均匀整体,且缺陷面极易形成阻抗面,会出现应力波反射、折射问题,改变波速与波幅。超声波透射法。将超声波发射至声测管内,当经过缺陷位置时,会产生绕射、散射现象,仪器接收缺陷信息,对比完整信息参数,掌握混凝土内部质量情况。

低应变法。将桩身假设为一维弹性杆,检测操作前,凿除桩顶软弱层,按照桩径大小,确定传感器安装位置。在检测操作时,锤击桩顶形成应力波,并且沿着桩身向下传播。应力波遇到缺陷面时,由于波阻抗变化,入射角出现透射、反射、散射现象。传感器接收波形,通过波形分析,能够推测桩长与深度。通过反射波正反向波幅大小,准确判断缺陷类型。

三、超声波法与低应变法的特点比较

超声波透射法,低应变反射波法,在基桩检测中的应用效率较高,且成本低廉,因此被广泛应用到基桩检测中。

(一)比较检测范围

低应变反射波法检测时,会受到桩基周边土质、传感器、截面阻抗变化等因素影响,应力波从桩顶传递到桩底,之后再反射到桩顶,属于能量衰减过程。当桩身截面大、桩身长度过长时,应力波还未返回至桩顶,就会出现能量耗散情况。

分析可知,低应变法主要是检测桩基长度。在桩长范围内,应变反射波法检测效果佳,且桩底反射信号明显。声波透射法,不会受到桩长限制,只要可以设置声测管,就能够使用超声波透射法检测。声波透射法的声波频率高,波长短。在混凝土内部传播时,能量衰减速度非常快,且传播距离短。当前,国内生产的换能器,空气可测距离超过2m,在无缺陷混凝土中,对测穿透距离高达10m。

(二)检测盲区比较

低应变反射波法,会受到激振方式影响,桩头附近存在检测盲区,盲区范围会受到激振频率影响。当激振频率越高,则浅部盲区范围小。因能量衰减影响,基桩形成深部盲区。

超声波透射法,由于检测原理问题,盲区为声测管以外混凝土区,无法准确检测扩径、轻微缩径问题。不管是摩擦桩,还是嵌岩桩,扩径操作能够加强基桩承载力。所以,超声波透射法盲区,属于声测管以外缩径范围。

四、工程实例分析

(一)接桩处理

某桥梁工程4-1桩,摩擦桩桩径1.7m,桩长17m,混凝土强度等级C25。低应变反射波法,检测结果为桩底反射信号,桩身-5m位置存在缩径类缺陷反射波,混凝土波速比较低。

超声波透射法,检测结果如下:剖面声速、波幅曲线,在桩身-4.7~-5.3m存在异常。声速最低值为每秒3.4km,各剖面缺陷位置声速,明显低于临界值。波幅参数最低值为85.66dB,低于临界值。

按照施工现场反馈可知,该段混凝土接桩处理不佳,判定为Ⅲ类桩。低应变反射波,在-5.0m发现缩径信号,不能明确缺陷类型与严重度。低应变反射波法,对横向裂缝缺陷的反应程度,明显高于超声波透射法。

(二)桩头轻微离析

某公路桥梁,桩基为嵌岩桩,桩长20m,桩径1.4m,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低应变反射波法检测,桩身浅部存在缩径类反射波,桩底反射波明显。超声波透射法检测如下:Ⅱ、Ⅲ剖面声速,波幅曲线,在桩身-3.1m~-3.5m位置轻微异常。声速最低值、波幅参数最低值,明显低于临界值。通过分析,将其判定为Ⅲ类基桩。针对此类缺陷问题,低应变反射波法的反应明显。

(三)桩基质量检测

某公路桥梁,1号桩,桩径2m,桩长70m,混凝土C30,应用低应变测试。信号分析显示,桩顶下2m位置缺陷多,桩底反射不明显。超声波检测,波列曲线显示,1-2剖面、2-3剖面,在桩顶以下2m位置出现缺陷,桩顶距离7m范围的混凝土质量差;2-3剖面,底部0.5m处的混凝土质量差。

1号桩为浅部缺陷,因此通过开挖方式验证。通过超声波、低应变测试可知,针对浅部缺陷,超声波法、低应变法均可以检测;然而针对深部缺陷,采用低应变法的局限性较强,当桩长超过标准长度后,则无法应用低应变法。

2号桩,桩基长度为68m,桩径2m,混凝土C30,应用低应变测试。信号分析显示,桩顶以下20m位置存在缺陷,桩底反射不明显。应用超声波检测后,波列曲线显示,1-2剖面、2-3剖面,于桩顶以下20m位的缺陷明显。2号桩缺陷深度大,为了验证低应变法、超声波法测试结果,通过取芯方式进行检测。针对长桩测试,桩身中部缺陷,均可以通过低应变法、超声波法检测。采用取芯检测方式进行验证,能够反映出桩基缺陷问题。

3号桩,桩径为0.8m,桩长度为20m,混凝土C25,应用低应变、超声波测试,结果显示,浅部缺陷检测中,低应变、超声波都表现出较大反应。因缺陷影响大,应用低应变方法测试时,应力波传播的缺陷多,透射到下方的能量少,所以在低应变信号中,只可以观察到上方4m内传播,基本无桩底反射。利用破桩验证可知,在3.5~4.5m范围内,基桩出现泥沙断层问题。

五、桥梁基桩检测的注意事项

超声波检测技术,利用超声波和试件相互作用,研究反射波、散射波、投射波,同时检测试件宏观缺陷、几何特性、组织结构、力学性能等,评价技术检测应用效果。

第一,在浇筑灌注桩之前,需要将声测管预埋在两侧,按照桩直径埋设2-3个声测管,管径大于探头。

第二,封闭下端,向管内灌注清水,水平放置两探头。在桩身上下移动,读出测点声时值,明确缺陷异常点位置与范围。

应用超声波技术,能够检测钢管混凝土注浆密实度,使施工企业尽早采取补救措施,降低不良影响。在测试操作之前,收集基桩施工信息、水文地质资料。针对被测基桩,应当凿除浮浆,确保桩头平整度,切除桩头外露钢筋,保证桩头干燥度。选择适宜的传感器、激振设备、激振部位,在安装传感器时,确保安装牢固性。选择适宜的耦合物,比如石膏、橡皮泥等。在检测桩基之前,选择不同激振部位,确保采集曲线可靠性。

六、结语

综上所述,在桥梁基桩检测中,不管是超声波透射法,还是低应变反射波法,都具备应用优势与不足。对于工程施工人员来说,应当全面掌握超声波透射法、低应变反射波法的测试原理与应用特点,确保桩基质量与安全测试效果,既可以促进测桩技术方法发展,又可以优化桩基施工技术。

猜你喜欢

基桩盲区变法
盲区50米
Brass tacks on iron: Ferrous metallurgy in Science and Civilisation in China
低应变基桩完整性检测技术研究
交叉感应环线通信盲区分析和应对
产能不足、去向不明,危废监管盲区依然存在
商鞅变法的是与非
考虑侧阻增强效应的基桩极限承载力解析算法
重庆事件与医保盲区
基桩承载力与桩基沉降有限元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