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苏区文化建设研究进展及述评
2022-03-07周悦杨正军黄金峰
周悦 杨正军 黄金峰
[提 要]中央苏区时期,在苏维埃中央政府领导下,开展了卓有成效的文化建设实践,促进了革命年代文化繁荣发展,为巩固和发展苏维埃红色政权积蓄文化力量。中央蘇区文化建设的辉煌成就,受到学界广泛关注并引起了学界的研究兴趣。目前,学界围绕中央苏区文化建设基本逻辑、主要内容、实践举措、显著特征和价值意义等方面展开深入研究。系统梳理和深入剖析学界丰硕的研究成果及观点,有利于进一步推进新时代对中央苏区文化建设的深入研究,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供经验借鉴。
[关键词]中央苏区;中国共产党;文化建设
[作者简介]周 悦,贵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中共党史党建;杨正军,贵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中共党史党建;(贵州贵阳 550025)黄金峰,陕西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红色文化。(陕西西安 710021)
[基金项目]贵州省2021年度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青年课题“中央苏区时期党的纪律建设实践与经验研究”(21GZQN01)
中国共产党治国安邦和局部执政的伟大尝试和预演,始于中央苏区。在中央苏区建立、发展和壮大过程中,为改善人民群众落后思想、提高党员干部文化素质,苏维埃中央政府在中央苏区开展了文学艺术、教育事业、廉政文化等文化建设实践,促使人民群众摆脱封建落后思想束缚,巩固了中华苏维埃红色政权。正如习近平在纪念中央革命根据地创建八十周年座谈会上指出,“在创建革命根据地的实践中,我们党围绕革命中心任务大力发展文化事业,用集体主义和共产主义思想教育和鼓舞人民,帮助群众从落后的封建传统观念束缚下解放出来……对塑造人们的革命精神面貌发挥了重要作用。”[1]中央苏区文化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新型革命文化,是近代以来全面自觉建设中国新文化的起点和开端,亦是新时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源泉。目前,学界对其进行了深入研究,形成丰富研究成果。系统整理和归纳学界关于中央苏区文化建设研究成果,总结中央苏区文化建设在探索实践中的宝贵经验,深入分析中央苏区文化建设研究现状及未来发展方向,对新时代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继续向前发展具有重要借鉴价值。
一、中央苏区文化建设基本逻辑的研究
学界普遍认为,中央苏区文化建设得以如火如荼开展并取得丰硕成果,有其基本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现实逻辑。
(一)中央苏区文化建设的理论逻辑
中央苏区文化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苏区领导人民群众进行文化建设的重大实践,其基本理论逻辑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李霞指出,中央苏区红色文化建设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理论指导的,主要体现在思想认识的实事求是和实践行动的开拓创新两个方面。[2]李丹和胡新峰认为,苏区政权继承了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的“人民公仆”思想,并以此为基础在苏区进行革命文化的诠释。同时还指出中央苏区新闻宣传是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新闻工作的重要指导思想。[3]王爱平则从中央苏区红色戏剧角度着手考察,指出中央苏区红色戏剧有一定理论指导,其中一个重要理论便是列宁的“灌输”理论,即列宁主张的要把马克思主义理论通俗化,然后灌输到工人当中去。[4]概言之,李霞、李丹等学者对苏区文化建设理论逻辑的分析观点基本一致,共同推动中央苏区文化建设基本逻辑研究的深入和发展。
(二)中央苏区文化建设的历史逻辑
中央苏区文化建设有深厚的历史逻辑,主要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陈始发对此作了深入探究,他认为中央苏区的传统文化政策与实践充满复杂性,一方面极力反对旧文化、传统礼教、迷信旧俗等糟粕文化,另一方面又明确提出要吸取传统文化中的民主性精华,对民间传统文艺进行大力传承和利用。[5]方雯表示,在苏区,中国共产党虽极力反对并改造传统旧文化、封建礼教、封建思想等,但也主张利用传统文艺形式进行革命文化创作,促进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文化相融合,推动苏区文化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6]五四文化传统视野下的中央苏区文化,亦是学界研究的一个热点。陈始发就深入考察中央苏区文化建设对于五四文化传统创造性转化的实践过程,深入分析了中央苏区文化与五四文化传统的密切关系。他指出,中央苏区文化是五四文化精神的创造性实践,深化了学界对中央苏区文化历史渊源的认识。[7]郭德宏、王顺生等赞同此观点。另外吴祖鲲也指出,中央苏区文化建设继承了五四运动以后的革命文化传统,是在五四运动民主和科学精神、五四后马克思主义先进文化传播的基础上进一步发扬升华的。[8]以上学者所论,观点明确、阐述深入,为中央苏区文化建设历史逻辑的深入研究奠定良好基础。
(三)中央苏区文化建设的现实逻辑
其一是关于中央苏区人才需求。中央苏区作为苏维埃中央政府所在地和全国苏维埃运动中心区域,是全党革命事业能够向前推进的极其重要的区域,其各方面实践都需要大量人才进行引领和开展。然中央苏区人才缺乏,需通过文化建设培养更多人才投入到中央苏区的各项建设中。龚大明指出,苏维埃政府是人民自己的政府,是为人民群众谋利益的政府,要加紧苏区文化建设,以培养大批人才到政府工作,更好服务人民。[9]其二是关于人民群众落后思想亟需改造。张要超以文化教育为出发点,表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时期,受封建王朝、封建宗法思想的长期影响,形成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时期人民思想落后的状态,故需以文化教育对其进行思想改造。[10]黄建国在考察苏区反陋俗文化时,论述了陋俗文化在中央苏区的现实表现和影响,并从社会历史背景和思想现实动因两方面考察了中央苏区反陋俗文化的背景,阐述了中央苏区人民群众思想落后的现实困境。[11]其三是关于革命战争及政权建设的现实需求。童会指出,中央苏区存在开支随意、浪费严重、挪用公款等腐败现象,需在苏区进行廉政文化建设以强化苏维埃政权,适应革命需要。[12]以上学者分别从不同角度入手,多方位深入探讨了中央苏区文化建设的现实逻辑。
二、中央苏区文化建设主要内容的研究
中央苏区文化建设内容多元丰富,涵盖文学艺术、文化教育、廉政文化等领域,学界对此展开探究考察,形成一系列研究成果。
(一)关于文学艺术的研究
中央苏区文学艺术,是中央苏区时期孕育产生并发展起来的红色革命文艺,是苏维埃政府在中央苏区进行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一是音乐及歌谣。郑璐和胡邦宁共同探究了中央苏区音乐的音乐主题、价值内核、创作手法等,认为它们铸就了苏区人民的红色信仰,坚定了苏区工农群众的革命信心。[13]卢致苑以中央苏区红色歌谣为研究对象,考察了中央苏区红色歌谣的曲调来源、创作手法、相应特征等内容。[14]二是戏剧。周晶以赣南苏区戏剧运动为研究对象,探讨了中央苏区戏剧运动的历史成因、生成机制、主要特征、历史意义、艺术缺憾和当代启示。[15]廖梦则考察中央苏区戏剧的演剧模式、创作群体、演出特点、戏剧运动成效、影响及经验启示。[16]三是美术。张启锋对中央苏区美术组织和美术活动进行考察,探究了中央苏区美术创作的形式、特色和工艺设计等内容,从而重点指出中央苏区美术的价值意义。[17]张红则以中央苏区宣传画和漫画为例,对中央苏区美术的性质、特征及形式等进行探究,其中重点探究中央苏区宣传画和漫画的主要内容、表现形式和构成形式。[18]可见,中央苏区文学艺术形式丰富,在中国革命史中起着不可磨灭的作用,同时也给学界提供了重要的研究素材。
(二)关于文化教育事业的研究
中央苏区时期教育事业得到大力发展,极大程度改善了中央苏区文化教育落后状况。殷文鼎认为,中央苏区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可分为初创阶段和蓬勃发展阶段,初创阶段文化教育发展只是初步的、小规模的,而蓬勃发展阶段则呈现专业教育和普通教育相结合、少儿教育与成人教育并行等特点,同时还制定了相应的教育法规,为新中国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19]李光铣和袁丽表示,苏区时期,中国共产党对文化教育改造力度前所未有,苏维埃政府以苏区现实情况为基础,着力构建具有工农特色的文化教育模式,受到苏区广大工农群众普遍欢迎,促进中央苏区文化教育事业的进步发展。[20]汪晴从中央苏区毛泽东文化教育思想入手,指出中央苏区文化教育涵盖红军文化教育、干部文化教育、工农业余教育等主要内容。[21]此外,姚玉珍和曾繁中从中央苏区灵活多样的教育形式、始终是为劳苦大众服务的阶级性等方面考察了中央苏区文化教育的特点,推动了苏区教育事业研究的进一步深入。[22]
(三)关于党内廉政文化的研究
廉政文化建设是遏制腐败、防止贪污的基础工程。中央苏区时期,苏维埃政府高度重视苏区廉政文化建设,形成独具特色又多元丰富的廉政文化,拓宽学界关于中央苏区文化建设研究思路。至今,学界对此进行深入探究并取得丰硕研究成果。如,童会探析了中央苏区廉政文化建设开展的背景,并从中央苏区廉政大众文化、廉政组织文化等方面考察了中央苏区廉政文化建设内容,从而总结了中央苏区廉政文化建设的主要经验和当代启示。[12]王小元和徐志宏指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在中央苏区成立,开展了局部执政历史上首次大规模艰苦卓绝的反腐倡廉运动,并渐成体系、取得良好成效,探索了中国共产党早期廉政文化建设道路,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廉政文化建设提供深远启示。[23]此外,曹京燕和卢忠萍还考察了中央苏区廉政文化的核心要义、中心议题和基本追求,指出中央苏区廉政文化蕴含着理想信念、人民至上的政党伦理,清正廉洁、行事为民的行政伦理和勤俭节约、艰苦朴素的公共伦理价值。[24]
三、中央苏区文化建设实践举措的研究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建立后,中国共产党极力推进中央苏区文化建设,从文化建设宣传到各方面实践的开展,推动中央苏区文化事业繁荣发展。
(一)进行文化建设的宣传
进行文化建设宣传是中央苏區文化建设的重要举措之一,学界对其考察内容主要集中于党和苏维埃政府构建严密的宣传机制,带领人民群众加紧落实先进文化的宣传教育两方面。陈始发指出,中央苏区开辟后,赣南、闽西地区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建立起全方位覆盖与渗透性极强的宣传体制机制,如创造时事简报、墙报、正式报刊等灵活多样的办报形式,同时积极创建中央出版局、中共中央局党报委员会等机构,形成等级分明、系统严密的网络体系,促使中央苏区文化宣传机制渐趋完备,促进苏区文化繁荣发展。[25]李亚慧表示,苏区文化宣传工作分工明确,有专门的宣传部、长期的宣传部和临时的宣传部,并召开宣传工作会议等,推进中央苏区文化宣传机制趋向完善。同时指出,中央苏区的宣传动员形式多种多样,包含丰富的群众性文化活动、群众大会、报刊发行等等。[26]此外,李妍婷还从中央苏区法制宣传教育入手,深入考察中央苏区法制宣传的内容、基本途径和效果等,指出苏区法制宣传唤醒了民众意识,提升了工农群众的文化素养。[27]总之,学界关于中央苏区文化建设宣传这一重要举措的研究不断趋于成熟完善,推进学界关于中央苏区文化建设事业研究的深入发展。
(二)发展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
中央苏区地处农村偏远地区,文化教育落后是中央苏区文化建设进程中必须克服的阻碍,故苏维埃政府在中央苏区展开一系列改进教育的举措,主要集中在发展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两方面。关于社会教育。唐俊琼在研究江西苏区文化建设早期实践时强调,东固苏区十分注重文化建设,开展了丰富多样的社会文化教育活动,涵盖创办平民学校、夜校、半日校、干部训练班、无线电训练班等,培养了大批革命人才。[28]钟小明表示,党和苏维埃政府制定法律法规,大力发展工农文化教育事业,利用报刊宣传、俱乐部、读书室等举措,极大提升了工农群众的文化知识水平和人文素养。[29]关于学校教育,主要是积极创办学校并开展教育活动。马于强指出,苏维埃政府在苏区开办各种专业学校和干部学校,如红军大学、红军通讯学校、卫生学校、苏维埃大学等等。[30]叶福林在探究东固及赣西南苏区文化建设时指出,苏维埃政府在苏区创办各类学校,进行文化普及教育,文化教育活动得以热火朝天地进行。[31]总之,中央苏区的社会、学校教育体系得以良好构建,改善了中央苏区教育落后现状,促进中央苏区文化教育事业蓬勃发展。
(三)创办文娱事业
文艺娱乐是丰富广大人民群众精神生活的重要方式。因此,苏维埃政府将先进文化与文艺娱乐相结合,在苏区大力发展文娱事业,将先进文化用人民喜闻乐见的方式传递给广大苏区群众。王梦强调,中央苏区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娱活动是进行中央苏区文化建设的重要武器,其重要举措包括成立工农剧社、创作经典戏剧、印刷标语、创造歌谣、散文、小说、新诗等,丰富苏区人民精神生活,提高苏区人民精神素养。[32]郭荣华指出,党在苏区经常举行节日纪念会和各类文艺晚会,积极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和体育竞赛,既培养群众的革命战斗精神,又对群众进行了良好的政治学习教育。[33]王立忠则表示,在艰难斗争的情况下,党和苏维埃政府依然坚持创办文娱事业,开展歌谣、戏剧、漫画等形式丰富的文艺活动,充分体现了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苏区文艺娱乐事业得到良好发展。[34]
(四)创办新闻报刊
新闻报刊是苏区政府宣传先进文化,推动苏区文化事业发展的重要手段。因此,创办新闻报刊是中国共产党开展文化建设的重要举措。学界对此的研究,一方面是关于苏区新闻出版。韩伟指出,中央苏区出版业是党在土地革命初期创办的革命文化事业,对中央苏区文化建设有举足轻重的意义,并将其分为初创和鼎盛两个时期,分别考察了苏区出版业的发展、特点及其历史作用。[35]李月华从出版体系、中央苏区出版作用等方面论述了苏区新闻出版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36]陈青娇、龙小玲等则共同从苏区报刊创刊年度、报刊系统以及报刊类别分布几方面,对中央苏区155种出版报刊进行统计和探究,推进学界对中央苏区报刊的进一步了解。[37]另一方面是专门考察报刊《红色中华》。《红色中华》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机关报,李景山考察了其创刊背景、内容及发展历程,并以《红色中华》报的舆论宣传为主要考察对象,考察了其舆论宣传的内容、特点、影响等。[38]韩云从传播学和新闻学的视野考察《红色中华》报在中央苏区所扮演的角色,详细分析了《红色中华》报关于中央苏区、国统区、国际上、军事上等方面报道的相关内容,积极探讨了《红色中华》的办刊思想及其重要历史贡献。[39]
四、中央苏区文化建设显著特征的研究
中央苏区文化成长于艰苦卓绝的革命战争年代,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根本指导、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依托、直接面向广大人民群众的不断创新发展的文化,具有先进性、革命性和大众性。
(一)中央苏区文化具有先进性
中央苏区文化建设以马克思主义先进文化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基础展开的,具有先进性和科学性。陈始发将中央苏区文化建设与五四文化作了深入比较,认为中央苏区文化建设追求民主科学、启蒙大众与改造社会等精神,致力于将民主科学的先进文化理念和马克思主义先进文化厚植于中央苏区土壤,进而在中央苏区进行一场中国文化现代化的成功试验,初步实现了对五四文化精神的创造性实践。[7]赖华林指出,中央苏区文化建设是以共产主义思想为指导的,即是以最科学、最先进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的,因此,中央苏区文化建设代表中国先进文化发展方向。[40]杨舒眉的观点与其相似,同时指出,中央苏区文化建设是以最广大人民群众为主体的新型文化,是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反映时代主题的先进文化。[41]可见,中央苏区文化的先进性特征是格外突出的。
(二)中央苏区文化具有革命性
中央苏区文化是崇尚先进文化、批判糟粕文化,直接服务革命战争和政权建设的文化,具有革命性特征。王梦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视域出发,指出中央苏区文化建设具有与中国革命实践紧密结合、对传统文化批判继承的特点。[32]廖甜甜从廉政制度文化着手,表示江西红色廉政制度文化成长在同各种错误思想、非无产阶级思想斗争环境中,是在中国共产党长期革命实践中积淀形成的。[42]杨溢认为,苏区文化是在革命的暴风骤雨中诞生、在战争的峥嵘岁月中成长起来的文化,具有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时代烙印。[43]吴群则表示,革命戰争环境下,中央苏区文化建设是同中国共产党的各项革命任务及革命战争胜利休戚相关的。党和苏维埃政府时刻关注战局的进展和政权的巩固,文化建设作为政权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必然是服从战争需要的,具有强烈的革命性。[44]
(三)中央苏区文化具有大众性
中央苏区文化建设致力于改造苏区人民群众落后的思想观念,达到用先进文化武装苏区人民头脑的目的,是面向广大苏区人民群众的,具有大众性特征。张美琴指出,中央苏区文化是以工农群众为主要对象的大众文化。在苏区,苏维埃政府在所能够做到的范围内实行普及教育,运用大众语言,创造人民大众看得懂、听得懂,能够接受的喜闻乐见的文艺作品,使扫盲教育和普及教育取得良好效果。[45]吴锦顺从传播学视角考察中央苏区文化建设,指出中央苏区各文化组织是群众性的,其文化传播内容源于群众,受众也是群众,其传播形式也与群众熟悉的形式结合起来。[46]凌石德则从工农政权的本质和任务出发,指出中国革命如果没有广大民众的支持是不会成功的,进行革命斗争时,必须要坚持群众路线,要建设大众性文化才是对革命规律的认识和尊重,体现了中央苏区文化的群众性和大众性。[47]
五、中央苏区文化建设价值意义的研究
中国共产党和苏维埃政府领导的中央苏区文化建设取得良好成效,具有重要历史和现实意义。关于其意义,学界探讨视域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一)促使人民群众摆脱封建落后思想束缚
中央苏区文化建设实践,是中国共产党密切联系群众在艰难困苦的革命年代进行全面建设的一大创举,促使人民群众摆脱封建落后思想的束缚,提高了工农群众文化知识水平与革命意识。巩玉闽指出,苏区文化建设是科学健康、符合群众利益的,它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引领群众摆脱愚昧,帮助工农群众打破旧思想,抛弃陈规陋习,培养人民自信、奋斗、坚韧、进取的良好品格,引领他们走向文明。[48]李亚慧指出,在中央苏区,苏维埃政府通过大力发展教育与文化建设,使得苏区广大民众摆脱了封建落后思想的束缚,其思想得到净化与升华,在全苏区社会形成一种崇高的理想信仰与革命道德情操。[26]王玉珠也直接表示,苏维埃政府文化建设大大提高了群众文化素质,使广大苏区群众受到先进革命文化的洗礼,促使他们思想变得豁然开朗,政治思想觉悟得到极大提高。[49]
(二)巩固中华苏维埃红色政权
在极其恶劣的革命战争环境中,中国共产党和苏维埃政府积极推进中央苏区文化建设,极大程度巩固强化了苏维埃政权,为苏维埃政权稳固发展堆砌了坚实文化堡垒。黄珊强调,中国共产党用文化宣传激发广大群众参加斗争,并有组织、有计划地向苏区广大人民群众进行革命思想宣传,凝聚了中央苏区广大军民革命力量,巩固加强了苏区红色政权。[50]吴祖鲲表示,中央苏区在文化建设上取得很大成绩,解除反动统治阶级加给人民群众的精神桎梏,创造了新的革命文化,提高了苏区民众政治认识,加强了工农的阶级意识,使他们能够主动投身于革命斗争中,巩固和发展了中央革命根据地。[8]杨溢则在考察土地革命时期苏区文化建设历史地位时指出,苏区文化以配合土地革命战争为中心内容,以动员苏区群众参与革命战争为主要任务,为苏区建设和革命斗争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力量和智力支撑,强化和巩固了苏维埃红色政权。[43]
(三)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供宝贵经验
中央苏区文化建设是中国共产党推进文化建设历史进程中浓墨重彩的一笔,具有重要历史地位,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供了宝贵经验启示。黄英军和马晓敏认为中央苏区文化建设开创了无产阶级革命文化事业新纪元,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来源,积极汲取中央苏区文化建设实践有益经验,对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深刻借鉴意义。强调要坚持弘扬苏区文化革命性和群众性,传承苏区文化实践性,助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创新发展和繁荣兴盛。[51]曾瑞明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考察中央苏区文化建设的现实价值,认为它奠定中国无产阶级进行思想文化建设的基础,使中国共产党积累了开展文化斗争和文化教育的丰富经验,进而开启全面探索和开展新民主主义文化建设的进程,为中国特色的文化建设实践厚植坚固文化根基和提供诸多有益启示。[52]吴群也表示中央苏区文化建设对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具有重要借鉴意义,指出文化建设要紧紧围绕核心内涵,高度重视制度和机制建设,构建有利于文化繁荣发展的体制机制。[44]可见,中央苏区文化建设这一重大举措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供了丰厚的经验启示,且学界对此的研究也在不断推向深入,走向完备。
六、中央苏区文化建设研究述评
回顾已有研究成果,学界关于中央苏区文化建设研究已取得颇为丰富的研究成果,然仍存在些许问题有待学界进一步深入挖掘和突破。
(一)研究已取得的成果
既往中央苏区文化建设研究成果颇丰,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研究范式的形成。据前文所述,中央苏区文化建设研究已形成一定研究范式,如以中央苏区文化建设整体切入的全景式研究、以中央苏区音乐、戏剧、漫画等为切入点的具体式研究等多元研究范式。二是研究内容比较丰富。学界大部分学者以各不相同的视域和立场对中央苏区文化建设进行考察研究,其考察内容涵盖其基本逻辑、主要内容、实践举措、显著特征和历史意义等,为中央苏区文化建设的继续深入研究提供大量可借鉴材料。三是多学科交叉研究。当前学界对中央苏区文化建设研究涉及艺术类、政治学、历史学、传播学、军事学、新闻学等学科,形成多学科交叉研究的显著特点,为学界的深入研究扩宽研究视域,为进一步创新研究提供广阔视域与空间。
(二)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尽管学界对中央苏区文化建设研究已取得丰硕研究成果,但就其学术深化与现实价值提升而言,中央苏区文化建设研究仍存在一些问题。一是研究深度广度还不够。梳理学术界关于中央苏区文化建设研究发现:在深度上,现有研究存在观点重复、泛泛而谈的现象;在广度上,学界研究主要集中围绕中央苏区文化建设内容、特点、意义等方面,而对中央苏区文化建设与传统文化、党的其他建设、相关人物等联系考察略少。二是研究呈现碎片化。学界从各角度、各学科、各层次对中央苏区文化建设进行探究,展现中央苏区文化建设的时代性和特殊性,但也呈现出研究碎片化的状态。部分学者以局部的、静态的、单一的角度对其进行研究,导致整体视角缺失,使研究流向碎片化。三是研究视角和方法不够新颖。现有研究中,出现视角雷同、观点重复等情况,把一个研究热点换句话反复论述,且研究方法局限于资料堆积、一般叙述等,不能将触角广铺、视野拓宽,因而未能提出更多新颖出彩的观点。
(三)研究的未来趋势
首先,要强化系统研究。针对学界关于中央苏区文化建设研究碎片化和研究深度、广度不够的问题,学界应该加强中央苏区文化建设的系统研究,推动其研究的系统深入发展。要在现有研究基础上,更深入挖掘史料,继续加大其主要内容、实践举措、意义价值等方面的系统研究,推进其研究更全面深入。其次,要着力创新研究。创新研究既要研究方法创新也要研究内容创新。研究方法和内容创新即在研究过程中,不要固守已有研究方法和内容,如线性思维研究、一般叙述性研究、文献研究等方法。可在此基础上,融入社会学、新闻学、心理学等学科内容和方法,突破研究视野局限,拓展研究空间,以更广阔的视角进行创新研究。最后,要加强比较研究。比较研究是更好认识事物本质,掌握事物客观规律并获取新发现的重要方法。因此,学界可加强中央苏区文化建设的比较研究。一方面要加强纵向比较研究,即突破时间局限,加强中央苏区文化建设与传统文化、五四新文化、陕甘宁边区文化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等方面的比较研究。另一方面要加强横向比较研究,即加强中央苏区文化与同时期其他革命根据地文化建设、国统区文化政策活动、国外文化政策活动以及相关人物等的比较研究,更深刻总结把握中央苏区文化建设突出优势和有益经验。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纪念中央革命根据地创建暨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8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1-11-5(03).
[2]李霞.中央苏区时期的红色文化建設及其经验启示[J].红色文化学刊,2018,(4).
[3]李丹,胡新峰.中央苏区时期廉政文化建设经验的当代价值[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20,(3).
[4]王爱平.中央苏区红色戏剧的历史考察与当代价值研究[D].南昌:江西理工大学,2019.
[5]陈始发.多维视野下的中央苏区文化建设研究[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10.
[6]方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以中央苏区文艺为研究对象[J].福建党史月刊,2016,(12).
[7]陈始发.创造性实践:从五四文化精神到中央苏区文化建设[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11,(6).
[8]吴祖鲲.中央苏区文化建设论[J].长白学刊,1993,(4).
[9]龚大明.土地革命时期中共文化建设的理论和实践——以中央苏区为例[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01).
[10]张要超.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时期的文化教育研究[D].吉林:吉林大学,2013.
[11]黄建国.中央苏区反陋俗文化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7.
[12]童会.中央苏区廉政文化建设研究[D].杭州:浙江财经大学,2016
[13]郑璐,胡邦宁.中央苏区音乐的特征、成效与时代价值[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20,(6).
[14]卢致苑.中央苏区红色歌谣的曲调来源、创作手法及其显著特征[J].老区建设,2019,(10).
[15]周晶.赣南苏区戏剧运动研究[D].南昌:南昌大学,2020.
[16]廖梦.中央苏区戏剧运动研究[D].赣州:赣南师范大学,2019.
[17]张启锋.中央苏区美术及其历史价值[J].美术,2017,(7).
[18]张红.中央苏区美术初探——以宣传画、漫画为例[J].江西理工大学学报,2018,(4).
[19]殷文鼎.独树一帜的中央苏区文化教育[J].老友,2010,(4).
[20]李光铣,袁丽.苏区时期中国共产党文化教育改造的实践与思考[J].红色文化学刊,2019,(4).
[21]汪晴.中央苏区时期毛泽东文化教育思想的价值及现实意义[J].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5).
[22]姚玉珍,曾繁中.中央苏区文化教育的特点[J].湘潮(下半月),2013,(7).
[23]王小元,徐志宏.中央苏区廉政文化建设的措施、效果与当代启示[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18,(4).
[24]曹京燕,卢忠萍.中央苏区廉政文化的当代伦理价值[J].廉政文化研究,2019,(6).
[25]陈始发.试析中央苏区文化建设的重大举措与深刻启示[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9,(5).
[26]李亚慧.浅析中央苏区文化建设的举措与现实意义[J].经济研究导刊,2013,(25).
[27]李妍婷.中央苏区法制宣传教育研究[D].南昌:江西财经大学,2018.
[28]唐俊琼.江西苏区文化建设的早期实践——东固革命根据地文化教育模式初探[J].党史文苑,2012,(16).
[29]钟小明.论苏区时期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化教育的改造[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7).
[30]马于强.试述中央苏区文化教育的特点、成绩及经验[J].井冈山师范学院学报,2000,(3).
[31]叶福林.浅论东固及赣西南苏区的文化建设事业[J].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6).
[32]王梦.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视域下的中央苏区文化建设[D].南昌:江西师范大学,2013.
[33]郭荣华.试析中央苏区的文化教育及其特点[J].江西社会科学,1997,(2).
[34]王立忠,谢军,林岳峥.论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红军的军事文化建设[J].军事历史研究,2013,(2).
[35]韩伟.中央苏区出版业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8.
[36]李月华.中央苏区红色出版的历史价值与现代意义[J].党政论坛,2017,(10).
[37]陈青娇,龙小玲,曾宪英,帅初根.中央苏区报刊研究[J].井冈山学院学报,2008,(2).
[38]李景山.《红色中华》报舆论宣传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2017.
[39]韩云.中央苏区时期《红色中华》报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1.
[40]赖华林,傅乐.论中央苏区的文化建设[J].江西社会科学,2003,(8).
[41]杨舒眉,黄凡.中央苏区的文化建设及其先进性内涵[J].兰台世界,2011,(2).
[42]廖甜甜.江西红色廉政制度文化研究[D].南昌:江西师范大学,2017.
[43]杨溢.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党的苏区文化建设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5.
[44]吴群.论当代视域下的中央苏区红色文化建设拓展模式[J].党史文苑,2014,(12).
[45]张美琴.论中央苏区的文化建设及其先进性[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3).
[46]吴锦顺.文化传播视野下的中央苏区文化建设[D].南昌:江西财经大学,2009.
[47]凌石德.论中央苏区文化建设的特征和意义[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04.
[48]巩玉闽.传承苏区文化建设的经验[N].福建日报,2006-06-27(010).
[49]王玉珠.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央苏区文化建设研究[D].沈阳:沈阳工业大学,2020.
[50]黄珊.中央苏区文化建设的路径、成果及其特点[J].成都行政学院学报,2020,(6).
[51]黄英军,马晓敏.论中央苏区文化建设的探索实践与借鉴启示[J].红色文化学刊,2020,(1).
[52]曾瑞明,蒋亚平.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源头──论中央苏区的文化建设[J].江西省团校学報,2001,(2).
[责任编辑:李佳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