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理护理对精神分裂症康复期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研究

2022-03-07李娜

中华养生保健 2022年4期
关键词:康复期精神分裂症心理护理

李娜

摘  要:目的  探究心理护理对精神分裂症康复期患者负性情緒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6月~2020年6月大连市金州区第四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抽双色球的方式随机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普通护理,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普通护理的基础上增加心理护理,观察心理护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结果  护理前,两组患者的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的SDS、SAS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总护理依从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处于康复期的精神分裂患者进行心理护理能够很好地消除负性情绪,有临床价值。

关键词:心理护理;精神分裂症;康复期

中图分类号:R473.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011(2022)-2-0056-03

医学上讲,精神分裂症属于比较严重的精神障碍,患者在感知、情感、行为等方面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异常,并且患者很难独立判断是真实的还是自己的幻想,给日常生活造成不可忽视的影响[1]。关于为什么会患上精神分裂症,目前原因尚未完全清楚,不过有以下几种影响因素引发病情出现[2]。如家族有过精神病史,尤其父母有过精神分裂病史,则孩子患有精神分裂症的概率将会升高;社会方面给患者带来压力和影响;头部受过严重外伤等多种因素,都会增加精神分裂症的患病概率[3]。正常的护理措施在精神分裂患者身上效果甚微,由此对患者做好心理护理就显得格外重要[4]。本研究选取60例精神分裂康复期的患者,对比普通护理来探究心理护理对康复期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6月~2020年6月大连市金州区第四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抽双色球的方式随机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0例。研究组患者中,男14例,女16例;年龄20~61岁,平均年龄(40.51±2.36)岁;病程1~10年,平均病程(5.26±1.26)年。对照组患者中,男17例,女13例;年龄20~61岁,平均年龄(41.12±1.22)岁;病程1~10年,平均病程(4.89±2.41)年。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经大连市金州区第四人民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后开展。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均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对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标准[5];②患者对自己的症状及发病原因有一定的分析和认识能力。

排除标准:①妊娠期女性;②言语障碍者;③合并其他重大疾病者;④不愿配合研究者。

1.3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普通护理,护理人员按照正常工作流程开展工作,主要包括日常生活护理、药物治疗、运动指导、安全照顾、正常康复训练等方面。

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普通护理的基础上增加心理护理,具体方案如下:

1.3.1  心理评估

想要真正了解精神分裂患者在康复期的想法,首先就需要了解他们的内心活动,然后对其进行评估,能够得出患者对各个方面的想法,从而得知他们的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生理功能处于什么样的状态,设想出在患者回归社会之后可能会面临的问题,比如生活问题、从业问题、家庭问题等,了解他们的内心疑虑,明确心理护理的大致方向,帮助患者在病情痊愈之后能够更好地融入社会,避免社会上的压力影响患者精神,使得精神分裂症状再度复发。

1.3.2  情绪护理

在患者对护理人员倾诉内心时,很有可能会产生情绪激动的状况,此时应该尽量安抚患者控制好情绪,并且及时转移患者注意力,可以通过看电视、户外散步、五子棋、深呼吸等方式调整患者情绪,并且通过活动观察患者心理状态和精神状态,了解患者喜好,以便在日常经常与患者疏散负性情绪,让患者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当患者再次与护理人员敞开心扉沟通时,应该积极响应,耐心倾听,鼓励患者这种沟通行为,同时监测患者的心理状况。

1.3.3  心理教育

对患者每周进行两次健康知识宣教,每次时间应该在

30 min左右,为其细心讲解精神疾病的相关知识,如用药为什么应该听从医嘱、药物的不良反应、引起精神疾病的原因、生活中应该如何护理以避免病情复发等,并且锻炼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除了对患者进行宣教以外,对于患者家属也应该做好心理教育,应向家属告知患者的病情和预后情况,并且告知如何护理才能提高患者依从性,怎样帮助患者减轻心理压力,以上行为的意义和作用,病情复发的危害等,能使家属为患者提供舒适的家庭环境。

1.3.4  情感联络

对于患者的心理护理并不能单指护士与患者之间的心灵交流,更需要患者与家属、朋友之间建立起情感联络,家属与亲朋应该每周至少探望1次,并且对于患者的病情进展有所了解,让患者感受到周围人们的关心,促使病情进一步好转。护士也应该鼓励患者与家属进行主动沟通,提高家属对患者的关注度,明确家庭的温暖对病情有很好的促进效果。

1.3.5  个性心理护理

护士应该针对每例患者都有不同的心理护理着重点,对于社会技能欠缺的患者应该着重培养其自理和社交能力,如果患者不自信需要对其进行心理疏导,鼓励患者更加照顾他人的感受、抑制心理冲动、主动关心家人和朋友、与病友之间多进行娱乐活动以减少独处时间,积极参与到他人的活动中去,建立对他人的信任等。对于需要大量服药有抵触心理或身体不适的患者,应该与其沟通,使其明白药物的作用、不良反应出现的原因、需要多久人体才会适应药性,增强患者服药治疗的信心。对于负性情绪严重、意志消沉的患者,可以通过转移注意力,或者讲述治疗成功的案例方式,增强患者治疗的信心,改善内心的负性情绪。

1.4  观察指标

护理前与护理后的负性情绪对比。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对两组患者进行测评,SDS评分以53分为分界值,53分以下为正常,53~62分为轻度抑郁,63~72分为中度抑郁,72分以上为重度抑郁;SAS评分以50分为分界值,50分以下为正常,50~59分为轻度焦虑,60~69分为中度焦虑,69分以上为重度焦虑[6]。

患者对护理的依从度。护理依从度指心理护理是否能被患者主动接受,是否愿意配合,分为主动依从、被动依从、抗拒依从。患者主动配合护理为主动依从,患者不主动配合护理但不拒绝为被动依从,患者不愿配合护理为抗拒依从,统计主动依从和被动依从人数计算依从率。总依从率=(主动依从+被动依从)例数/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数据,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组间比较行字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SDS、SAS评分比较

护理前,两组患者的SDS、SAS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的SDS、SA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对心理护理的总依从度比较

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总依从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精神分裂症不仅会在患者病发时出现一系列危险行为,还会出现较高的复发率,很多患者在治疗出院之后,發现并不能很好地融入社会,甚至无法融入家庭[7]。这些压力使得他们病情不稳定,在家属没有及时发现并针对症状做出正确护理时,很容易再次发作,甚至比之前程度更重,患者不仅会出现暴躁、消极、抑郁等负性情绪,还可能会引起身体上的变化[8]。虽然按时用药确实能够帮助患者稳定精神状态,但归根结底还是需要心理上的疏通[9]。而心理护理能够通过心理评估对患者的负性情绪进行大致判断,明确大致护理方向;通过情绪护理能够保证患者积极乐观的心态;通过心理教育能够提高患者治疗依从度,减轻心理压力;通过情感联络能够增强患者与家属朋友的感情羁绊,树立治疗信心;通过个性化心理护理能够对患者内心进行针对性护理,精准解决患者的内心疑虑,改善患者心理状态,增强治疗效果的同时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缩短康复时间[10]。

本研究表明,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的SDS评分与SA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护理依从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心理护理应用于精神分裂症康复期患者,取得了显著效果,能够有效减少患者的负性情绪,增强患者的治疗依从度,使治疗效果更优化,加快疾病康复进程。

综上所述,心理护理在缓解患者负性情绪、促进病情康复、恢复患者生活自理能力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李秋军.72例首次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不良心理及护理干预[J].中国康复,2003,18(4):260.

[2]殷波.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和精神护理的效果观察[J].中国农村卫生,2019,11(24):11.

[3]王娜娜.积极心理学理论在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护理中的作用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9,17(33):236.

[4]张丽威.综合心理护理对恢复期精神分裂症病人影响的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5,21(8):64-65.

[5]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分会.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6]倪俭,朱翠芳,吕钦谕.基于积极心理学理论的护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进程的影响研究[J].川北医学院学报,2019,34(1):148-151.

[7]张福英,岳淑英.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心理状态及护理[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1999,5(11):29-30.

[8]张淑艳,高海英,张继青,等.心理护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J].医学与哲学:B,2011,32(4):67-68,78.

[9]马琼芳,沈建斌,嵇宏亮.心理护理影响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依从性的Meta分析[J].浙江医学,2014,36(22):1882-1885.

[10]裴亚云.心理护理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抑郁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药物与临床,2020,20(16):2824-2826.

猜你喜欢

康复期精神分裂症心理护理
随访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出院后依从性影响
奥氮平在老年期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中的成效分析
精神分裂症的常见类型
拨开精神分裂症的迷雾
偏执型精神分裂症康复期男性患者执行功能损害分散内观认知疗法干预对照研究
浅析精神障碍患者康复期的心理干预
康复期脑卒中患者的护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