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区域地理教学模式探究

2022-03-07肖龙

学校教育研究 2022年3期
关键词:旅游地理区域地理开发

肖龙

摘要:《旅游地理》课程的开发与应用是初中区域地理教学模式探究的一个方向,这种探索可以促进教学改革,落实地理新课标理念的实现。在教学中,主要有三种表现形式:“旅游日记”分享以诙谐的语言,结合网络流行语、表情包等元素,通过环节任务设定,引导学生掌握地理知识;“导游风采大赛”让学生利用所学地理知识,制作旅游攻略,展示学生的口才、形体、礼仪等风采,全面锻炼学生;“一站到底”知识竞答模式则将学生分组,将地理知识分板块,模仿“一站到底”节目的模式进行知识竞答。只有不断创新与改革,将理论联系实际,才能使区域地理教的教学更有意义、有价值。

关键词:区域地理  教学  旅游地理  开发  应用

一、《旅游地理》课程的开发

初中阶段地理教学主要以区域地理为主。传统的地理教学,往往注重重难点的讲解,并让学生背诵记忆。这种方法固然能够使学生在考试中获得较为理想的分数,但是这种教学却与生活相脱离,学生们在课堂上学习到的理论知识无法与实践相结合。

《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地理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为:“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发现地理问题,理解其形成的地理背景,提升学生的生活品味,增强学生的生存能力。”[1]因而,在教育实践中,教师应当拓宽视野,从实际出发,积极进行教学改革,开发新课程,探索新方向。

在初中区域地理教学中,经过不断的探索和努力,笔者与同仁们共同开发了《旅游地理》课程,并将该课程作为选修课进行了实践。在教学中,主要教学目标是介绍各个区域的自然和人文特征。该课程的亮点在于采用的教学方式十分生动新颖,能够抓住学生目光,让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参与学习、主动学习,从而获得知识以及情感的体验。

二、《旅游地理》课程的应用

(一)“旅游日记”分享

“旅游日记”教学模式就是《旅游地理》课程的教学探究之一。“旅游日记”教学模式是指在区域地理的教学过程中,将一个地区的自然特征和人文特征糅合在旅游日记中,并以不同的方式或不同的活动展现,以此将区域地理的内容呈现给学生的方法。本质上,“旅游日记”教学,就是给学生创设一个旅游日记分享的情境,因而这种教学具有虚拟性、情境性。这种教学模式是基于旅游成为时下人们休闲娱乐的热门话题的背景之下的一种探索。在教学应用中,它有以下特点:

1.形式新颖

教师进行引导,为他们创设了一个有趣的情境,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整个课堂环节,因而能够充分的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2.流行元素的加入,吸引学生目光

在教学中加入了当下流行用语、表情包等元素,能够充分的引起学生的兴趣,快速的进入教学情境。

3.轻松的课堂氛围

能够结合当下的热点词语、以诙諧的语气让整个课堂处于一个平等、轻松的氛围下,这样,学生更容易去接受知识点。

4.立足于生活

在实践过程中,与实际生活联系紧密,反映出生活中的地理现象和可能遇到的地理问题,有助于学生提高生活质量和生存能力。

5.学生能够发挥主观能动性

符合初中学生的认知能力以及学习的心理特点。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作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能力。此外在适当的环节引导学生思考旅游中所见的现象,并结合小组讨论,不仅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也锻炼了学生之间互助协作的能力。

6.加强了师生之间的交流

鉴于学生们日常时下热点的关注,教学课件中夹杂的“表情包”、流行语可以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使教师真正的走近学生,同时也会让学生觉得教师幽默风趣,提升了课堂的吸引力与教师的人格魅力。

(二)“导游风采大赛”

在区域地理的学习中,我们不仅有新颖的教学模式,同时,还注重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导游风采大赛”即是地理教研组组织举办的赛项。在该赛事中,我们希望通过比赛的形式,结合学生地理知识的学习,能够制作完整的旅游攻略,锻炼学生的口才和表达能力,展示学生的风采,形成全球意识,做到尊重世界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和传统。

这种比赛十分考验学生的整体素质,在实践中,我们发现,“导游风采大赛”十分锻炼学生。首先,制作旅游攻略这一环节,锻炼了学生对地理知识的整合、分析能力。其次,在比赛中,锻炼了学生的口才和形体、礼仪,对学生的个人综合素质有一定提高。第三,比赛充分调动起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大部分同学都积极参与,有的还形成团队,进行头脑风暴,帮助参赛队员,学生之间团结协作的能力增强,其同窗情谊也有所增进。第四,教师的表扬鼓励以及赛后的奖励激发了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兴趣。

笔者认为,理论知识能够运用到实践中,并对生活产生积极的影响,这样的教学才是成功的,才是有价值的。因而在教学中,组织一些活动,让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动手参与,可能比灌输式的教育效果更好、影响更深。

(三)“一站到底”知识竞答模式

在常规教学中,我们往往以考试来检验学习成果,地理学科也不例外。但在《旅游地理》课程中,我们会采取一些更有趣、更新颖的模式,如“一站到底”知识竞答模式。在具体的操作中,我们将区域地理的知识分为了自然地理、人文地理两大类,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小组,分别抽取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相关的小类别知识,模仿“一站到底”节目的模式进行知识竞答。同时,结合实际,我们将竞赛分为必答、选答、抢答三个环节。这种知识竞答不仅能检验学生学习区域地理的成果,同时又能起到加深学生对竞赛知识的印象的作用,学生的参与度很高。

德国教育学家雅思贝尔斯认为:“教育的过程是让受教育者在实践中自我练习、自我学习和成长,而实践的特性是自由游戏和不断尝试与体验” [2]。因而,为了吸引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以及对地理知识的掌握、学习方法的运用,也为了提高教学水平,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灌输式的教育方法,了解学生的特点,将教学与他们的关注点相结合,找出适宜不同教学内容的教学方法,联系实际,联系生活,不断创新与实践,从理论上武装学生的头脑,从实践上锻炼学生的能力。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地理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3.

[2]卡尔·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邹进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42.

猜你喜欢

旅游地理区域地理开发
探究新时代有效开展旅游地理教学的途径
分析高中区域地理学习的盲点及策略
突破区域地理软肋,提升高考复习动能
区域定位在区域地理教学中的方法探讨
巧用诗词,增添旅游地理教学的魅力
基于学习过程的高中区域地理教学调查与分析
在线投稿与编辑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遵义红色旅游开发对策研究
浅谈如何优化旅游地理教学
基于J2EE和Ionic的ITer学习APP设计与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