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独舞《那是风呀》中道具台布的空间运用

2022-03-06任紫荆

艺术家 2022年12期
关键词:三维空间平行舞蹈

□任紫荆

文章以独舞《那是风呀》中的道具台布为研究对象,以舞蹈中道具的空间运用为主要研究角度,使道具台布的灵活运用在舞蹈中充分展现。文章主要从道具与身体的空间关系、道具与三维空间的关系以及道具在空间内的运动路线三个层次深入探究道具台布在空间中的运用,从而达到强化动作语汇、丰富舞台空间、创新表达方式的作用。

对于道具舞蹈而言,道具的选择与运用至关重要。对于民间舞和古典舞来说,道具已经大量运用于众多作品中。如东北秧歌中的手绢花、彝族的烟盒、云南花灯的扇子和纱等,以及古典舞中常见的袖、剑、扇等。而在现代舞中,以面具、椅子、背包等常出现的生活道具居多。在舞蹈作品的应用中,道具被赋予新的含义,有了更形象的人物、复杂的感情和新颖的理念。那么对于现代舞的编创过程,道具如何选择,如何合理运用道具表达情感、烘托气氛就显得尤为重要。

文章既不单独研究道具,也不单独探讨空间,而是创造性地将二者结合,从道具的空间运用这一独特的角度进行深入探究。

一、作品《那是风呀》概述

(一)创作背景

舞蹈编导在创作作品时,大多时间都关注在身体的开发及技法的运用上,很少在自己编创的作品中运用道具。对于一部舞蹈作品而言,道具在增加舞蹈特色,形成记忆点之余,也为舞蹈的编创及表演增加了难度。笔者在作品《那是风呀》创作初期,想展现一个有关追寻梦想但难以掌控、无法触摸的独舞作品。独舞在舞台的呈现中相对单薄和限制,运用道具可以辅助进行表达。道具的选择种类繁多,如轻纱、绸子、羽毛等,但从效果和情感表达来看都不尽如人意。最终选定台布作为这次舞蹈作品的道具,是因为它具有轻、飘等特点且符合舞蹈的 主题。

(二)作品结构

作品《那是风呀》作为现代舞独舞,以写意的表现手法为主,表现出表演者追求自己心中目标时,不同的心理及状态。作品分为引子—A—B 三段,每段之间为递进的关系。而道具“台布”以不同的形态在每段中作为目标或梦想的意象表达,贯穿于整个作品。A 段时,道具台布呈片状展开,以飘在空中、演员配合、追赶为主,展现追求梦想时迷茫的状态;B 段时,道具台布呈条状收拢,多与身体接触,并加入大量的运动线路,展现在实现目标时变被动为主动、更有自信、积极向上的状态。编导通过作品传达出在追梦路上,虽有坎坷,但要明确心中目标,一步一步脚踏实地,奋力追赶,最终将走向成功的主题思想。

二、道具台布在作品《那是风呀》中的空间运用

舞蹈道具按照表达内容可以分成两类。第一类是具象道具,通常与舞蹈作品的表现内容有紧密联系。此类道具能够使观众明确作品中的人物形象与舞蹈背景,多具写实性、标志性。如群舞《再上黄沙洼》中右玉人民为抵抗风沙种树时用的铁锹;群舞《耕耘天地间》中演员手捧的麦穗等。第二类是抽象道具,通常在舞蹈作品的表达中没有具体的含义。道具与演员相辅相成,并在作品中呈现出更多的情感属性,多具写意性。如古曲舞独舞《扇舞丹青》中的扇子、现代舞独舞《风》中的长轻纱。

独舞作品《那是风呀》中使用台布作为抽象道具,它不在作品中表达具体的含义,而是通过舞蹈演员对它或抛、或捧、或追逐、或挥舞的表演,表现出在追逐梦想时不同的状态。虽然没有具体的含义,但在情感的表达和气氛的烘托上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一)道具台布与身体的空间关系

1.接触

道具台布在作品《那是风呀》中与不同的身体部位接触,形成不同的舞蹈画面。与手接触时,以手持台布为主要方式完成舞蹈动作,如双手执台布两角,将台布展开在空中由前向后挥舞,或手抓台布中央,台布呈条状向上穿出,如同水袖做抛袖、扬袖等动作;与肩膀接触时,舞蹈演员可将台布挂在肩上完成舞蹈动作,如在作品中,用动作将台布像围巾一样挂在肩膀上,此时道具台布会根据动作不同,呈现出不同的形态,一手在上一手在下时,道具台布会随着身体的角度向下滑落,衔接射燕跳的动作,台布随手臂动作上下飞舞;与腰接触时,舞蹈演员可借助动作及行动路线将台布裹在腰间,如在台布呈片状展开纵向飘于空间的同时,以腰接触台布大面积并快速借助台步由左向右移动,停下时旋转一周,台布跟随转动,在腰间慢慢滑落;与脚接触时,舞蹈演员可借助脚的力量及速度,使台布形成不同的舞台画面,如躺在地上时用脚尖勾住台布做舞龙绞柱或脚踩台布向前划动等。

2.分离

舞蹈中出现道具一般以手持为主,作品《那是风呀》中道具台布轻而飘,因此可以在空中保持一段时间,也就会出现道具与演员身体分离的情况。例如,当道具处于三度空间脱离身体时,演员处于二度空间内,形成与道具类似主副空间的关系,如在作品中双手向上抛出台布,台布在空中飘浮的同时演员在台布下方做不需要运用道具、徒手的动作;当道具缓缓落下时,用背部接住道具衔接相应的动作;当道具纵向处于二度空间时,演员同样在二度空间中与道具平行,如作品中双手拎台布两角竖直向上后,离开台布在道具旁做与之呼应的动作,此时道具与人的身体呈纵向平行的关系;当道具处于一度空间时,演员在二度或三度空间内完成舞蹈动作,与道具形成纵向关系。当道具与身体分离时,脱离道具的舞蹈动作在一定程度上使作品的意象空间更突出,舞台空间更丰富饱满。

(二)道具台布与三维空间的关系

王廷璋在《四维空间的舞蹈身体言说》中提出,第一维空间指左右横向的宽度空间,第二维空间指前后纵向的深度空间,第三维空间是一个立体空间,被横切成三块,就是我们常说的三度空间,即贴近台面的低空间、站立人体高度的中空间,和跃向或托举到空中的高空间。文章的研究以道具台布在三维空间中的运用为主,三维空间将舞台的上下立体空间分为三个层次,从而使道具台布在作品中与三维空间形成平行与相交两种关系。其中,平行指道具台布横向放置或漂浮于某单一维度内,相交则指道具台布在舞动或抛起、飘落时穿过不同的空间。

1.平行

当道具台布呈片状展开平放在地面上,或是利用它轻而飘的特点横向漂浮在二度或三度空间时,道具与三维空间呈现出平行的状态,这是大部分道具不能做到的。如在作品《那是风呀》开始时,道具台布平置在地面,道具平行于一度空间;双手持台布两角,横向匀力拉动时,道具平行于二度空间;或是两手同时用力向上抛,台布飘浮在空中时,道具平行于三度空间。当道具台布呈条状收拢时,也有与三维空间平行的状态。如手持道具在同一维度空间内运动时,在作品中右手拿台布并将它挂于左臂上侧向后移动,或是手持道具位置不变,做横向或旋转的动作时,与二度空间平行;当脚踩道具在地面向前划动时是与一度空间平行。当道具与不同空间平行时会形成别具一格的舞台画面,使作品的记忆点鲜明且更具层次感,视觉效果多变。

2.相交

在不同的空间内运动就是于各个空间相交,道具与三维空间这样的关系比较常见。当道具台布呈片状展开纵向向上抛出时,道具就垂直穿过一度、二度、三度空间。而道具由空中缓缓落向地面时,依次与各个空间相交。与手接触做抛、甩、扬、划动等动作,与脚接触做撩腿的动作带动台布在空中划动,与肩接触缓缓下落接到手中等动作都是与三维空间相交的情况。道具与空间相交使作品《那是风呀》不同的空间有更紧密的联系,动作语汇更流畅。

(三)道具台布在空间中的运动路线

1.直线

道具在空间中做直线运动比较常见,直线的运动路线一般代表直接、强烈、力量等含义。直线的运动路线包括横、竖、斜或连续的斜线形成的“之”字线等。直线的运动路线在作品《那是风呀》中较常出现在B 段,因为B 段呈现出抓住希望、奋力向前、积极向上的状态。常见的动作有将道具台布向上扬出后向下直拉,向斜前方出“之”字向后移动,或横向拉动等。作品中反复出现手持道具,经过肩膀斜向下甩的动作,表达出想要努力挣脱束缚,向希望迈进的心态。

2.曲线

曲线有半圆弧和整圆弧,整圆弧中最常见的是平圆和立圆,还有连续曲线组成的八字圆。手持道具时,做转、点翻、手臂画弧等动作时都会使道具形成曲线的运动路线,如作品《那是风呀》中手持道具中心做平转,或是做点翻接鹿跳等动作。此外,当道具展开,由前向后抛或由左向右抛时,道具也可以在空间中形成弧线。曲线的运动路线除了可以在作品中形成不同的视觉效果,还可以表达出柔软、悠长等与直线运动路线截然不同的含义。曲线的运动路线在作品中主要出现在A 段,表现出对心中的目标没有方向,捉摸不定的状态。

三、道具“台布”在《那是风呀》中空间运用的意义

(一)强化动作语汇

在舞蹈编排与表演的过程中,道具台布成为身体延伸的一部分,道具的使用让舞蹈动作更具特点,舞蹈风格更鲜明。以往的作品设计与编排以身体语言的开发为主,要求舞蹈演员在保持舞蹈动作与作品风格一致的同时,充分运用节奏、情绪、技巧,使舞蹈动作更具典型性、记忆性。而在作品中使用道具台布,可以丰富动作语汇。道具在与手、肩、腰、脚等不同的身体部位进行接触时,道具作为身体的延伸,也能为舞蹈动作的编创提供不同思路。而道具不与身体接触时,编创的思路以身体与道具和谐统一、相辅相成为主,使舞蹈语汇更具特点。

(二)丰富舞台空间

舞台作为一个立体空间,独舞在其中的呈现相对有一些限制,它优于表现人物的内心情感,横向和纵向的空间可以通过演员的舞台调度完成,相对跨度较大的三度空间,大多只能通过技术技巧来达到。在舞蹈作品《那是风呀》中,演员可根据轻而飘的特点使用道具台布,使道具脱离身体,漂浮在空间内,达到身体无法企及的高度。演员手持道具时,既可以呈现身体在一度空间,道具在二度空间,也可以身体在前,道具在后等不同的形式,使舞台空间更丰富,视觉效果更立体。

(三)创新表达方式

道具可以在舞蹈作品中辅助塑造生动立体的人物形象,如《耕耘天地间》中的麦穗、《罗敷行》中的竹篮等。作品《那是风呀》中的道具台布,既不表达具体的物品,也不塑造某一种人物形象,而是以一种抽象的、写意的方式,来表达人们追求心中的梦想时,积极向上的心态。道具台布呈片状展开时,飘在空中,表达目标难以触摸、无法控制的状态。而道具台布呈条状收拢时,以手持为主,表达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变被动为主动,掌握了方法的状态。道具“台布”以不同形状展现出演员的不同状态,突破了传统的表达方式。

在舞蹈的编创过程中,道具已经越来越广泛地运用于各个作品中,以达到寄情于物、以物达情的目的。而道具的空间运用,使作品的情感表达与舞台空间的呈现都更进一步,得到更合理、更充分的展现。如何合理地选择道具并借助道具表达情感,如何巧妙运用道具烘托舞蹈的气氛,从而使道具在舞蹈作品中发挥最大作用,是我们今后在舞蹈作品的设计、构思、编排中要继续深入研究和探讨的问题。

猜你喜欢

三维空间平行舞蹈
向量的平行与垂直
平行
前庭刺激对虚拟环境三维空间定向的影响及与空间能力的相关关系
逃离平行世界
学舞蹈的男孩子
舞蹈课
红领巾环保走进三维空间——“6·5世界环境日”活动方案
三维空间的二维图形
校园舞蹈 多姿多彩
基于虚拟三维空间数字技术的房屋土地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