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户体验设计研究
——以夸克浏览器为例

2022-03-06田梓奕

艺术家 2022年12期
关键词:夸克浏览器原则

□田梓奕

本文主要从用户体验的角度对夸克浏览器进行研究,以加瑞特提出的用户体验“五要素”模型和尼尔森十大可用性原则为理论基点进行深入分析。

一、研究背景

(一)从PC 端浏览器为主到移动端浏览器为主的发展历程

浏览器是通信技术和移动终端发展的产物,浏览器从以PC 端为主发展到以移动端为主是跟随通信技术迭代步伐和移动终端迭代步伐的。随着智能手机的出现,人们改变了对传统移动终端形态的认知,并由此创造出多种手机终端功能的可能性,手机浏览器开始被重视。3G 网络技术的发展,使人们能够获得流畅的搜索体验,手机浏览器的地位也被推向新的高潮。4G 网络时代下短视频浪潮兴起,使人们接受和传递信息的量相较2G 时代有了质的飞跃,移动端的搜索需求也达到了空前的高度。

(二)市场驱动下当代浏览器的现状

早期浏览器的发展享受了互联网初期发展的红利,只需满足搜索功能,便可进入市场,人们也适应了在应用浏览器时常需要下载补丁以维持安全搜索。

为寻求利益的最大化,浏览器开始与铺天盖地的广告结合在一起。对商业变现的极度追求使许多浏览器违背了作为搜索工具的初衷,而沦为商业广告的集聚地,这是以牺牲用户体验为代价的,也直接导致人们对浏览器广告的审美疲劳。

二、夸克浏览器是如何使用用户体验“五要素”模型来提升用户体验的

(一)用户体验“五要素”模型内容背景介绍

用户体验五要素模型是由Jesse James Garrett 在《用户体验要素》这本书中提到的概念,用户体验五要素模型由战略层、范围层、结构层、框架层、表现层共五个层面组成,从抽象到具体,为我们研究特定产品的用户体验提供了一个系统的框架。战略层需要明确产品目标和用户需求,明确系统构建者需要通过构建系统实现什么功能或满足什么目的?产品使用者希望通过该构建的系统获得什么?范围层需要确定的是功能定义和内容定义,设计者需明确系统的特性和各部分的功能构成。结构层包括交互设计和信息架构设计,设计者需构思好用户如何在系统上操作、用户使用系统时的交互逻辑,如用户如何到达某个功能界面,以及做完后下一步要去什么地方。框架层主要包括界面设计、导航设计、信息设计,设计者需要构思细致的界面布局,如按钮、图片、文字各自所属的区域。这些布局要考虑的因素包括产品战略、商务合作、运营玩法、商家流量、操作体验等。表现层即视觉设计,是用户使用产品时所能获得的最直观感受,也最直接影响用户的交互体验。

(二)基于用户体验“五要素”模型分析夸克浏览器的产品定位

1.夸克浏览器战略层定位分析

战略层作为用户体验“五要素”模型的基层,是夸克浏览器用户体验成功的基石;战略层由产品目标和用户需求组成。夸克浏览器一面市便有清晰的产品目标,官方宣称“夸克浏览器主打以轻、快为核心,专注用户浏览体验,致力于用极简界 面对抗信息冗余,满足用户对手机浏览器最本质的 需求。”

相较于同类竞品,夸克浏览器在战略层洞察到了用户对冗杂信息流的审美疲劳,精准找到用户对极简轻松搜索的需求,所以夸克的主页极简到只有一个搜索框。

2.夸克浏览器范围层定位分析

从战略层到范围层的升级,明确了产品应该给客户提供的内容和功能。解决产品或服务范围层内容的过程,就是确定产品价值链如何形成的过程。

相较于传统浏览器注重信息的量积,夸克正在做的是“减法”,专注于为用户提供高效获得有价值信息的解决方式。夸克在提供“良好体验”的同时,也努力寻求让自己产品旗下的活跃用户依赖夸克体系内提供的搜索入口,使人们使用夸克搜索变成一种习惯。同时,夸克浏览器提出了“夸克Z 视频”的概念,吸引各领域的视频作者入驻夸克,打造一个以浏览器为核心功能的多功能社群。

3.夸克浏览器结构层定位分析

结构层是描述用户“可能的行为”和系统如何响应这些行为的一层,决定了用户的交互逻辑,对用户使用产品的体验至关重要。

夸克浏览器利用AI 智能引擎赋能,精准链接用户目标。在结构层方面,基于实现范围层需求的目的,夸克浏览器在界面设置上,主要满足用户“极简搜索体验”的需求。AI 智能引擎使夸克浏览器的搜索体验十分友好。用户在搜索问题时只需打出关键字,夸克浏览器就会自动检索与该关键字相关的、最频繁被搜索的问题,生成答案小卡片,在搜索问题的同一级页面即可获得答案,而其他浏览器都需要输入问题之后按回车,进入下一级相关搜索结果页面,自己去找寻可能正确的答案,且有些浏览器搜索出来的结果,前排先是广告植入,后排才是用户真正需要的内容。为了最大限度地营造极简搜索体验,夸克浏览器的搜索结果是利用AI 自动过滤广告的,若发现有广告没被AI 智能引擎过滤掉,用户还可手动屏蔽广告,诠释了“用户体验至上”。

4.夸克浏览器框架层定位分析

框架层需要考虑的是界面设计、导航设计、信息设计这三个重要组件。

界面布局通过筛选核心功能,通过合理的界面组件布局,让用户更容易理解和操作,通过直觉或习惯顺利达成目的。

导航设计方便用户确定当前位置,以及快速到达想到的位置。导航分为主导航(标签导航、陈列馆式导航、行为扩展式导航、宫格导航、列表导航、多面板式导航、图表式导航、轮播导航)和次导航(抽屉式导航、超级菜单式导航、弹出式导航)。

信息设计合理规划信息层级,通过对不同等级的信息采取不同的处理方式,将同种类信息分类、排列,降低用户的认知成本。

夸克浏览器首页有四大模块:夸克logo 动画标题、搜索栏、自定义快捷功能栏、导航栏,布局设置只为快速解决用户需求,不掺杂广告信息。夸克logo 动画标题随着日历改变,动画内容与特定日期内容相关,如在教师节时,夸克logo 与教师节结合,趣味盎然。自定义快捷功能栏可以添加常用入口,使访问更便捷。

但是夸克浏览器首页导航栏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作用并不大,首页导航栏包括四个快捷入口,书城快捷入口的设置并不完全符合大众用户的使用习惯。在大众用户还未对夸克独家搜索入口产生依赖的前提下,自定义首页卡片功能设置显得格外超前,极度不实用。但AI 人工助手功能,为用户快捷搜索提供了极大的方便,此功能的设置,不仅为大部分常规用户的搜索提供了便捷,也平等满足了特殊人群(如不太理解智能手机玩法的老人、手指功能不灵敏的残障人士等)的搜索需要,使特殊人群也能愉快享受搜索体验。

5.夸克浏览器表现层定位分析

表现层是用户在使用产品时直观感受到的一层,表现层可以被概括为视觉呈现,表现层的整体界面风格设计是品牌整体调性的体现,将直接影响用户使用产品时的情感体验。

夸克浏览器整体界面风格偏向扁平化、卡通化、趣味化,迎合当代年轻人的审美,多用图标来描述功能,图标内容多于文字内容,在整体视觉上给人轻松感,也符合夸克浏览器目标用户的风格定位。

三、基于尼尔森十大可用性原则分析夸克浏览器实际使用过程的用户体验

(一)尼尔森十大可用性原则

尼尔森十大可用性原则包括:(1)状态可见原则(用户在网页上进行任何操作都能得到及时反馈);(2)环境贴切原则(网页的视觉呈现,应该尽可能贴近用户所处的环境,此环境包括年龄、学历、文化、时代背景等);(3)可控性原则(为了避免用户的误用和误击,网页应该给用户提供撤销和重做的选项);(4)一致性原则(同一用语、功能,操作保持一致,同样的语言、同样的情景,操作应出现同样的结果);(5)防错原则(通过界面的合理设计,防止用户出现不可逆的错误);(6)易取原则(减少用户的记忆负担,用户为达成目的需记忆的内容均需在界面中呈现);(7)灵活高效原则(虽然产品有特定的目标用户,且产品针对的用户可能不是全部用户,但产品的设计仍应该满足大部分用户的需求,不能仅仅为一小部分特定用户而做极端设计);(8)易扫原则(界面设计应该突出重点,用户一扫便能看到重点);(9)容错原则(错误信息应该较准确地反映问题所在,并且提出建设性的解决方案);(10)人性化帮助原则(产品的使用最好靠用户的直觉便能完成操作,若需要提示,则提示需简单易懂)。

(二)基于尼尔森十大可用性原则评估夸克浏览器在用户体验方面的优点

夸克浏览器的界面设计和操作逻辑有很多都符合尼尔森十大可用性原则。

当用户搜索内容但网络不佳时,夸克浏览器会有一个进度条显示目前加载的进度,及时给予用户反馈,符合状态可见原则,加载进度状态可见,缓解了用户等待页面的焦虑情绪,优化了用户的体验。

夸克浏览器界面风格简洁,多采用扁平化图标,在视觉上风格统一,符合一致性原则;且图标设计根据日用品功能抽象而来,如电子小说入口采用一本书作为图标等,其设计语言能被目标用户理解,符合用户的认知背景,符合环境贴切原则,减少了用户的认知成本,提升了用户使用产品时的体验。

用户在浏览页面时,若不小心点到了后退或返回主页按钮,可向左或向右滑动页面卡片返回上一步,符合可控性原则。

在有文章恶意引导用户前往其他软件时,夸克浏览器会要求用户确认是否跳转其他软件,符合防错原则。

手机版夸克浏览器有为文章添加标签的功能,用户在遇到喜欢的内容时,可以快速方便贴上标签收藏,方便下次查看,符合易取原则。

在搜索特定内容有障碍时,夸克浏览器还提供了人性化帮助,用户只需要向夸克智能助手口述需求,就能得到答案和帮助,符合人性化帮助原则。

(三)基于尼尔森十大可用性原则评估夸克浏览器在用户体验方面的有待改进之处

在网络遇到故障时,夸克浏览器只会显示“抱歉,网络连接失败”,却并不给用户提供导致网络故障可能的原因,导致用户无法及时排查、解决问题,不符合容错原则,影响用户检索信息时的体验。

夸克浏览器首页底部导航栏强制设置了电子书城入口图标,但这并不完全符合所有用户的需求,且该功能不可自定义,不利于提升用户体验。

四、夸克浏览器与其他浏览器用户体验逻辑的比较

夸克浏览器与其他浏览器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其他大部分浏览器都是以传统的“搜索框+信息流”作为浏览器的基本形态,但夸克浏览器主打“搜索框+信息流+深度垂直产品”。

夸克浏览器不仅是一个浏览器,更像是一个容器、一个社区,一个想要满足用户所有需求,想让用户依赖夸克独家入口和操作体验的集合型产品。在其他大部分浏览器中,用户只能浏览网页,单向获得想要的信息;但是夸克浏览器中,用户的交流可以是双向的,夸克浏览器在不同垂直深耕的产品中均设有社区,用户可以用夸克账号与社区中其他用户建立联系。

夸克浏览器改变了浏览器的内涵,拓宽了搜索引擎的服务范围,使人们不得不重新定义“搜索”。夸克浏览器不管是表面的视觉,还是背后操作的交互逻辑,都符合尼尔森十大可用性原则和用户体验“五要素”模型的理论原则,在传统理论框架和形式框架上,赋予了浏览器全新的含义和玩法。

猜你喜欢

夸克浏览器原则
大型强子对撞机发现3 种新奇异粒子
大型强子对撞机发现三种新奇异粒子
核子的內禀海夸克模型波函数的研究
微软发布新Edge浏览器预览版下载换装Chrome内核
反浏览器指纹追踪
两大团队同时预测四夸克重粒子存在
坚守原则,逐浪前行
无罪推定原则的理解与完善
惹人喜爱的原则(二)
惹人喜爱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