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发展研究

2022-03-06

少年体育训练 2022年12期
关键词:体教青少年社区

马 超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昌吉回族自治州第二中学,新疆 昌吉 831100)

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在2020年审议通过了《关于深化体教融合 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明确要继续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坚持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全面推动青少年文化学习与体育锻炼的协调发展。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然而我国青少年健康问题在新时期更加突出。体教融合的深入推进对青少年体质健康状况的改善具有重要意义。体教融合的提出立足于青少年自身健康发展、国家体育人才储备、培育党和国家需要的优秀人才等需求,期待让更多的青少年感受到体育运动带来的快乐,强健青少年体魄的同时培养健全人格和顽强意志品质。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的健康发展,对青少年、学校、家庭、社会、国家都具有重要意义,而这也需要青少年、学校、家庭、社会和国家共同做出积极努力,探究体教融合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找到有效的解决对策,破解体教融合过程中遭遇的障碍,切实利用体教融合契机发展青少年体质健康,为健康中国和体育强国做出积极贡献,加快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步伐和进程。

1 体教融合的发展与演变进程

近代中国曾经经历过积贫积弱的至暗时刻,而无数的仁人志士也在努力探索救国图存、复兴民族的道路,在这个过程中体育的重要性逐渐得到了广泛认可。毛泽东同志曾经在《体育之研究》中明确了体育对于人的重要性,体育不仅仅能够强筋健骨,更能够野蛮人的精神。体育和国家的兴盛存在着密切关联,体育强国是推动国家富强的重要力量。但国家的富强不仅仅需要体育,更需要教育,体育和教育的协同前行是国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关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我国的体育和教育工作处于各自为战、相互独立的状态,人才培养缺少有效的联系。在进入20世纪50年代后,国家开始积极倡导体教配合,体育和教育之间出现了交叉,二者之间实现了较为默契的配合,但在具体实施效果方面却并不理想,人才培养仍然相对独立。20世纪80年代,中国开始重新登上世界体育舞台,为了培养优秀的体育竞技人才而尝试推动体教结合,但人才培养的质量相较预期仍有差距,优秀的体育竞技人才仍由体育部门负责培养。2000年以后,我国青少年体质健康问题日益突出,国家开始积极倡导体教融合,不仅关注体育竞技人才的培养,同样也关注所有青少年的身体与心理健康,体教融合与青少年健康成长之间的关系更加紧密。体教融合不仅需要体育部门或教育部门参与,同时也需要更多的部门参与其中,共同为青少年健康发展打造良好环境。体教融合坚持立德树人,将体育融入教育,在教育中发展体育,其根本任务是促进青少年身体与心理的健康发展,这也使体教融合逐渐上升至全新高度。

2 青少年体质健康发展现状与问题分析

2.1 青少年体质健康发展现状

2.1.1 生活方式不健康当前青少年久坐情况非常普遍,很多青少年无法保证每天至少一个小时的体育锻炼。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使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对体质健康问题保持了高度重视,现有统计数据显示。“00”后青少年的周末活动多以电子游戏、电影、电视剧为主,能保证每天参与一小时体育运动的青少年数量占比不足30%,这也充分说明我国青少年参与体育活动和体育运动的时间较少,久坐成为一种普遍性行为,生活方式的不健康必然会影响青少年的身心健康。体教融合的大背景下,青少年需要以更加健康的方式替代不健康的生活,特别是要减少久坐、使用电子屏幕、熬夜、作息不规律、饮食刺激油腻等不健康生活。青少年需要通过健康的生活方式逐渐达到改善身体健康水平、放松身体心理、预防近视、健康成长的目的,而这也是体教融合的关键发力点。

2.1.2 课外体育活动简单课外体育活动是体育课程的重要补充和拓展延伸。“双减”政策有效减轻了广大青少年学生的学业负担并给予了他们更多的活动时间。课外体育活动既能够锻炼青少年的体质,又能够培养青少年的兴趣,引导青少年逐步树立终身体育意识。但当前我国学校在开展体育健康课程的同时并没有很好地满足青少年的强身健体需求。大课间体育活动、体育俱乐部活动及专业体育训练内容相对陈旧且活动内容单一,广播操、跑操、足球、篮球等传统项目占据了大量时间。课外体育活动长时间未能做出优化调整,这导致青少年存在着疲劳感和参与感,兴趣引导的目标在实现过程中遇到了较多困难。

2.1.3 家庭体育环境影响显著美国体育教育学家卡尔围绕家庭体育环境对青少年体育认知的影响展开了研究,结果表明,父母经常进行中等以上强度身体活动锻炼,青少年也会经常性地模仿父母,通常情况父母运动时间每增加20分钟,青少年的运动时间也会增加8分钟左右。反而,父母长期坐立时间增加1小时,青少年久坐时间会增加10分钟左右。家庭是青少年生活的重要环境,家庭环境对青少年的影响是显著而全面的,家庭对青少年健康的重视程度直接影响着青少年的成长。父母对体育运动的重视关注也直接影响着青少年,父母喜欢运动则青少年也会同样喜欢运动,青少年可能会在体育运动方面取得更好的成绩。反之,父母自身不喜欢体育运动,青少年参与体育锻炼的概率也会大大降低,总体运动效果也难以达到理想状态。

2.1.4 社区体育发展层次不高社区体育具备群众性、服务性和公益性等特征,它是丰富居民生活和促进良好运动习惯形成的重要力量,同时也能够为邻里之间提供交流沟通的机会,普通社区居民对社区体育表现出极高的喜爱度。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社区青少年体育设施建设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但区域之间和城乡之间发展不平衡的现象依然广泛存在,社区青少年体育设施以及体育服务依然需要提升。当前我国人均体育设施面积仅为1.66m2,而发达国家的数据则达到15m2。我国很多社区并没有建立起完善的体育基础设施,特别是青少年体育设施需求未能得到有效满足。社区体育的发展与广大青少年体育运动需求之间无法有效平衡,同时这也体现出传统观点对社区体育的重视程度不足,未能形成多方联动的全新局面。

2.2 青少年健康发展遭遇的问题分析

2.2.1 新课标落实不到位我国青少年的学业压力依然偏高,很多青少年受到多重因素影响而形成了久坐的习惯,青少年对运动的功能与价值没有正确认知,体育教育地位严重低于智育地位的现象未能在短时间内得到扭转。如果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发展无法有效实现则国民体质健康水平下滑的趋势将长期延续,这必将影响国家的发展与民族的未来。体教融合就是要凸显青少年体育教育、体育活动和体育赛事的价值,切实发挥相关主体的作用,探究有助于推动体教融合的全新路径,使青少年的德智体美劳得到全面发展,青少年才能成长为能够承担两个百年奋斗目标的社会主义新时代青年。

2.2.2 学校体育育人功能落实不足当前我国大中小学阶段的体育课程的课时数与课程总量仍处于偏低水平,整体教学质量不高,学校组织的体育教育活动内容与形式较为简单,最终导致学校体育教育质量不高。学校体育课程还未能够达到提升青少年运动能力、塑造良好健康习惯、培养体育习惯品德的总体要求,特别是未能积极回应立德树人总体要求。体教融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重要的育人途径,它并不是简单的体育和教育的叠加,也不是体育简单地回归教育,而是要构建体教协同育人的全新局面,并在青少年教育中有序落实,为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环境。体教融合精准适应了时代发展的要求,同时也赋予了学校教育新的功能,更对学校体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学校体育应该主动适应形式变化,贯彻落实体教融合理念与要求。

2.2.3 一体化教育理念未能贯彻落实青少年在体教融合发展过程中需要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和价值观念,学校、家庭、社会和个体都要在青少年成长进程中发挥应有作用,有效协调青少年参与体育运动,激活青少年的主观能动性。体教融合的深化推进需要彻底打破体育界和教育界的固有认知,消除家庭与个体的隔膜并树立起全新的发展观念,强化体育部门和教育部门之间的联系并形成深度互补的全新局面。学校、家庭、社会等主体在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发展进程中扮演着同等重要的角色,但目前相关主体的活力还未能够彻底激活,一体化教育理念在具体实施环节未能得到各个主体的有效支持。体教融合推进过程中应该积极调动各个主体活力,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个体多元多层联动的全新机制。

2.2.4 场地器材等资源分配兵不均衡体育活动对体育器材等资源具有较高的依赖度,场地和器材是保证教学活动顺利开展的基础,充足的器材和场地也是提升教学质量的关键。当前我国体育资源分配不均的现象较为明显,城市拥有的场地器材等资源远远多于农村。近年来我国大力推进全民健身和健康中国政策的落地,各地中小学的场地设施供应状况得到了根本性改善,但资源分配不均的情况仍然无法在短时间内发生根本性改变,我国迫切需要继续加快场地器材等设施建设以及体育教育资源的优化分配,这才能够更好地满足体教融合的落实需求。

3 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发展的策略

3.1 加快落实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明确中小学教育要贯彻落实教育方针和立德树人任务,保证青少年每天在校内参与锻炼一小时、校外锻炼一小时,将学校教育和课外体育有效结合,形成学校、家庭、社会全面联动的体育教育新格局。体教融合的大背景下,中小学应该继续强化体育与健康课程建设,持续提升课程标准与质量,加快学会、勤练一体化模式建设,为青少年提供更加优质的学校体育教育服务,切实满足青少年的多样化需求,为青少年的全面健康成长提供优质的体育教育服务,同时将体育教育与智育、德育、美育等有效融合起来,构建起优质的协同教育网络,更好地满足体教融合的发展需求。

3.2 依据青少年需求培养运动技能

《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中明确指出,要让每名青少年掌握2项基本运动技能,这已经成为新时期“五育并举”的重要举措。体教融合的全面、全程和全方位发展在这个过程中得到了充分体现,青少年逐渐掌握了运动技能才能够更好地参与体育活动,体育也将成为青少年的主动需求,逐步发展成为青少年的一种爱好和习惯。学校体育、社会体育、家庭体育和社区体育应该共同携手,充分利用“双减”政策和全民健身等政策的优势,鼓励和引导青少年参与各种类型的体育互动,确保青少年能够真正掌握1~2项体育技能,彻底改变青少年经过十余年体育课程后未能掌握1项运动技能的尴尬局面,奠定青少年健康发展的良好基础和有效保障。

3.3 丰富课外体育活动内容方式

学校体育需要进一步加快改革步伐,在提升体育与健康课程质量的同时构建起立体而丰富的体育赛事体系,面向广大青少年建立体质健康成长档案,详细记录青少年的日常体育锻炼情况和身心健康发展水平,及时向青少年家长和社会公众反馈青少年健康水平。学校体育发展过程中需要引进和培育体育名师,全面提升教师的教育水平和教育能力,更好地适应体教融合的发展需求。此外,中小学校应该深度挖掘课外体育活动的作用价值,构建起全面覆盖的多功能课外体育活动体系,深入挖掘体育运动的内涵和价值,为青少年提供更 多参与体育活动的机会,逐步减轻青少年的学业负担并增加体育活动机会,强壮青少年身体、磨炼青少年意志、健康青少年心理,引导青少年承担起时代赋予他们的使命。

3.4 树立家庭正确运动健康观念

家庭在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的影响力不言而喻,重视体育锻炼和健康生活方式的家庭能够给予青少年潜移默化的影响。在全面推动体教融合的过程中,家庭应该在学校和社会的影响下树立起正确的健康观念,特别是青少年家长应该积极参与体育活动、注重健康饮食和良好生活习惯、保证充足睡眠时间等,鼓励并引导青少年参与自己喜欢的体育运动,帮助青少年在体育活动中锻炼人格、品质、运动能力和健康行为,为体教融合的实现贡献家庭力量。

3.5 社区体育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

社区体育是青少年体育健康的重要助力,更是体教融合过程中的关键社会力量,在体育教育机制改革中扮演着无可替代的角色。地方政府应该积极协调社区体育参与体教融合,如组织小区之间的青少年体育竞赛活动、加快小区青少年体育社会建设、组织公益性社区体育教育培训等,保证青少年能够在社区充分享受体育、参与体育和学习体育,舒适和谐的社区环境将有效激活青少年的运动意识和健康习惯,逐渐将体育运动内化为青少年的主动需求。

4 结 语

体教融合是体育和教育的深度融合,这在促进青少年发展进程中扮演了重要作用,学校、家庭、社会需要为青少年个体的全面发展构建起良好环境,采取有效措施推动体教融合,有效促进青少年发展成为优秀的高素质人才和社会主义建设者。

猜你喜欢

体教青少年社区
青少年发明家
社区大作战
中国特色体教融合发展思考——对《关于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意见》的诠释
中国体教融合推进的现实困境与应对策略
3D打印社区
在社区推行“互助式”治理
体育运动学校如何落实体教结合办学模式
激励青少年放飞心中梦
让雷锋精神点亮青少年的成长之路
他为青少年开展普法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