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中劳动教育的渗透
2022-03-05朱明红
朱明红
(定西市安定区东关小学 甘肃 定西 743000)
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小学阶段的劳动教育对于学生的发展和进步来说具有着不可替代的影响。但是,从教学实践来看,劳动教育在整个小学教育过程中依然是一个比较薄弱的环节。因此,有必要把劳动教育与小学阶段的各个学科相互融合,相互贯通,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有动手实践的能力,能够参与到一些有意义的劳动实践活动当中,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和进步。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需要认识到这一点,不仅要加强对学生基础语文知识的讲解,还需要巧妙地渗透劳动教育,拓宽语文学习的内涵,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1.小学语文中劳动教育的渗透的意义
1.1 体现语文学科的性质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渗透劳动教育能够体现出语文学科的性质。语文学科本身具有着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特点。这就要求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既要重视语文知识的讲解,同时还需要加强对学生素质的培养。语文教师所肩负的责任不仅仅是语文教学知识层面上的内容,也不局限于课本当中的知识,而需要加强对学生情感的渗透,让学生能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这其中也包括了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劳动教育,让学生有一定的劳动意识和劳动素养。通过劳动教育的渗透能够更好地体现语文学科人文性的特点,促进学生的发展与进步。
1.2 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
进行劳动教育的渗透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在传统负面教育的负面影响下,很多小学生对于劳动学习不太感兴趣,在他们的潜意识当中认为劳动是非常麻烦的事情甚至有的小学生对于劳动非常的厌恶,部分小学生甚至瞧不起劳动人民。而通过有效劳动教育的渗透就能够从观念上逐渐地改变学生,让他们认识到劳动是最光荣的,参加劳动教育活动是非常有必要且有意义的,能够让学生从思想上得到转变,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这对于学生今后的发展来说也是非常有帮助的。
1.3 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社会对于人才的要求也更高。当前,社会所需要的人才不仅仅是成绩优秀,会读书的人。同时,也需要有基本的劳动能力。如果不加强劳动教育,那么,学生在走向未来工作岗位的时候必然会困难重重。通过有效的劳动教育能够让学生形成为他人服务的意识,能够有比较强的独立自主意识,体会到劳动所带来的乐趣,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对于人才的要求。这对于社会和国家的发展来说也是非常有意义的。
2.小学语文中劳动教育的渗透的方法
2.1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劳动教育
在小学语文教材当中,和劳动相关的课文和单元主题非常的多。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就可以结合这些教学内容来进行劳动教育的渗透。例如,在学习古诗《锄禾》的时候,教师就可以为学生渗透珍惜粮食的观念,能够尊重劳动人民。在这首诗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简笔画,绘画出农民伯伯在烈日下辛勤劳作的场景,让学生在观看的过程中谈一谈自己的看法。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渗透有效的劳动教育,让学生体会到劳动的价值。让他们认识到劳动是一件非常光荣的事情,也让他们能够更加的珍惜当前的生活。再例如,在学习《吃水不忘挖井人》的时候,教师就需要结合课文内容以及课文当中的插图,引导学生理解劳动人民的辛苦,赞美劳动人民的精神,体会劳动的艰辛。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先给学生介绍文章的主要人物。让学生通过自主阅读了解毛主席对于劳动人民的关爱,并且让学生用自己的话去总结毛主席是通过怎样的方法去解决人民喝水的问题的。在此基础上,教师要让学生分析毛主席无私奉献的精神。在这一课教学过程中,为了更好地增加学生的学习体验。教师可以充分地发挥多媒体教学手段,生动,直观的特点来增加学生的感悟,体会文章当中的劳动精神以及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从而使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在进行这类课文学习的时候,教师可以通过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让学生加强对于课文的理解和体会,还可以把重点的词句摘出来,进行认真的分析和品读。同时,教师还可以把课文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密切的联系起来,让学生感知劳动的意义。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编排课本剧,让学生在参与课本剧的过程中更好地感受和理解劳动的价值。通过灵活多样以及学生所感兴趣的方式来进行有效的教学,能够潜移默化地把劳动教育渗透其中,让学生明白通过劳动创造幸福的价值。让学生能够热爱劳动,珍惜他人的劳动成果。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还需要认真的挖掘阅读材料的内涵,能够巧妙地把劳动教育融入其中,展开有效的教学。
2.2 在课外阅读中渗透劳动教育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课外阅读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教师可以在学生的课外阅读过程中进行劳动教育的渗透。通过有效的阅读能够陶冶学生的情操,促进学生的语文知识积累。在课外阅读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阅读一些与劳动相关的文章和古诗词,让他们积累一些与劳动相关的名言警句,观看一些和劳动人民相关的书籍和名著,例如,可以推荐学生阅读白居易的《观刈麦》,体会劳动的价值和意义。还可以让学生利用课外阅读时间去阅读书籍《平凡的世界》,体会劳动人民的心情。通过这种有针对性的课外阅读,能够让学生有计划地去阅读一些劳动题材的书籍,增加学生的知识积累。而且在摘抄名言警句,好词好句的过程中,学生也能够积累丰富的关于劳动的知识,有效地增加学生语言的积累,给学生进行有效的劳动教育。
2.3 把写作与劳动教育相结合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写作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教师可以把写作与学生的劳动教育密切的结合起来。通过有效的写作练习,让学生在情感上能够和劳动人民唤起一定的共鸣,能够体会劳动的价值和魅力,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在写作练习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利用课后时间参与劳动实践,并且写下自己的劳动经历,体会劳动所带来的乐趣。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结合自己购物的经历来进行作文的写作练习。除此之外,教师还需要让学生参与实践,去观察一下自己的爸爸妈妈一天的劳动,并结合自己的所见所闻进行记录和写作。通过这种方式,能够让学生体会劳动人民的辛苦,能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能够写出具有真情实感的文章。教师还可以从学生的家庭劳动体验入手,让学生写一写自己参与家务活动的。一个小故事。除此之外,还可以让学生联系自己学习,并掌握某种劳动技能的过程,让学生进行描述和记录,如,如何进行蔬菜的种植,如何学会擦玻璃等简单的事情。通过这种有针对性的写作教学,让学生加深对于劳动意义的认识。
2.4 在语文实践活动中渗透劳动教育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与很多有效的语文实践活动,在实践活动过程中渗透必要的劳动教育。通过参与相关的实践活动也能够增加学生的学习体验,感受到劳动的魅力和价值。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参与相关的讲座,去倾听劳动模范。讲述自己的故事,让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能够记录自己的感悟,分享自己的所思和所想。再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与值日生大扫除活动,让学生通过亲自参与体会劳动的价值。除此之外,教师还需要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校外劳动实践。例如,可以让学生利用周末的时间去周围的社区参与相关的公益活动。例如,去附近的公园进行大扫除活动,美化公园的环境。去社区的一些公共场所维护秩序,体会劳动人民的辛勤。在学生的家庭生活当中,教师也需要引导他们帮助自己的家人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家务。包括简单的洗碗拖地,并且让他们能够把这些劳动场面通过拍照的形式记录下来。通过亲身实践,学生就能够更好地体会到劳动所带来的乐趣以及劳动的意义和价值,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劳动品质。事实上,劳动给学生所带来的不仅仅是劳动技能的有效提升,还能够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写作素材。让学生的作文不再枯燥乏味,不再是简单的模仿和随意的编造,而是结合自己的劳动实践写出真情实感。通过不断的练习,学生的劳动素养就能够得到有效的提升。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结合语文学科的特点,举办与劳动相关的活动,例如,话剧表演。教师可以为学生选择一些与劳动相关的小剧本,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去进行排练,在排练的过程中。生需要站在劳动人民的角度上去分析和思考问题,能够通过有效的模仿和台词的记忆,感受到劳动人民的快乐。通过这种话剧表演的方式,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还能够使学生的校园学习生活更加的丰富多样,让学生在体验的过程中对于劳动有新的认识。再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去附近的劳动基地进行参观,让学生写一些相关的劳动调查报告,还可以组织学生去采访当地的劳动模范。通过灵活多样的实践活动,不断地提高学生的劳动能力,强化学生的劳动意识,有效地把劳动教育渗透其中。
结语
总而言之,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渗透劳动教育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通过劳动教育的渗透,能够体现语文学科的性质,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让学生更好的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就需要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有效地渗透劳动教育,能够在学生课外阅读过程中渗透劳动教育,还可以把写作与劳动教育巧妙的结合起来,在学生的语文实践活动中进一步渗透劳动教育,学生能够获得真实的劳动感受,提高学生的综合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