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2022-03-05赵静
赵 静
(陇南市康县幼儿园 甘肃 陇南 746599)
科学教育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3-5岁的幼儿而言,正处于启蒙教育的关键时期,因此,作为一名幼儿科学教师,有效引导幼儿对周围事物进行自主探究,可以帮助幼儿形成正确的科学素养,从而促进幼儿健康全面发展。但从调查问卷来看,实际教学当中,幼儿园科学教育现状令人十分担忧,如对学科认识不足、教学方法单一、不注重环境创设、教学脱离实际等,这些问题都影响着幼儿科学教育的质量。下面,笔者就结合调查问卷及自身教学实践,具体谈谈幼儿园科学教育存在的普遍性问题和应对策略。
1.幼儿园科学教育的内涵及重要性
作为一名幼儿园科学教师,首先要弄清楚的就是科学究竟是一门怎样的学科,广义的科学是指关于社会、思维和自然体系的总称,而狭义的科学是特指自然科学,如各种自然现象、特质的变化、物体的运动、动物植物微生物、数字规律运算等。所谓幼儿园科学教育就是指教师通过有目的地引导,促使幼儿对周围世界进行探索,想方设法帮助幼儿形成科学素养的活动。具体来讲,幼儿科学教育就是指教师引发、帮助和引导3-5岁的幼儿对周围物质世界进行自主探究,使幼儿形成科学情感和科学态度,帮助幼儿掌握科学方法,从而获得有关周围物质世界及其关系的科学经验的活动[1]。
因为科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因此,对幼儿进行早期的科学启蒙教育对幼儿的终生成长至关重要。首先,做好幼儿科学教育,可以促使幼儿思维能力的发展。科学教育活动中,在教师的引导下,幼儿通过观察、比较、分析、动手操作、总结归纳等活动,在获取知识技能的同时,还积累了丰富的感性经验,这为幼儿思维的发展奠定了较好的基础。如在探索太阳和影子的活动中,如何做能将自己的影子变长、变短或消失,在问题提出后,幼儿就会尝试性地做一些活动来验证自己的想法,通过多次测试后,孩子们就会发现,站在太阳底下,把身体向着影子的方向倾斜自己的影子就会变长,如果把身体向着太阳光的方向倾斜自己的影子就会变短,站到没有阳光的地方自己的影子就会消失。在这一探索活动中,幼儿在尝试中思考,在思考中寻找答,其思维能力就得到了锻练和提升。其次,做好幼儿科学教育,可以提升幼儿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科学教育活动中,幼儿通过多种感官认识周围的各种事物,如动物、植物、微生物,了解各种自然现象,如刮风、下雨、打雷、闪电,同时学会有顺序的观察事物,如小狗的头、身体、四肢及尾巴等分别什么颜色长什么样子,水如何变成气,冰在什么情况下可以化成水,什么样的物体可以浮在水上面,什么样的物体不能等等,在认知这些常见的科学现象的基础之上,就会想方设法去解决生活当中的简单问题,这样就提升了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再次,做好幼儿科学教育,可以促进幼儿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的发展。幼儿在科学探索活动中,既会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也会经历失败的沮丧,同时也能够体会到与他人合作的乐趣。如在完成“我为小鸟做个家”的科学活动中,全班幼儿每五人一组,让他们按照自己的构思各自领取做鸟窝需要的各种材料,然后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任务。因为了有了竞争,孩子无论是构想还是在具体的操作中,就会不由自主地进行人员分工,首先完成的小组自然会十分高兴,而没有完成的小组则会变得情绪低落,在这一活动过程中,幼儿们感受到了丰富的情感体验。最后,做好幼儿科学教育,可以提高幼儿的社会认知能力。我们的生活离不开这个五彩缤纷的社会,正是由于各种各样的事物和形形色色的人才使得我们的社会充满乐趣,在科学教育活动中,师生之间、幼儿之间一起探索,共同实验,发现周围事物的变化规律,寻找解决问题的各种方法等,相互交流,共同分享,这对幼儿社会认知能力的发展是极其重要的。
2.幼儿园科学教育存在的普遍性问题
2.1 教师对幼儿科学教育的理解存在很大误区。众所周知,我国幼儿教育起步较晚,加之幼儿教师专业性不强,因此对幼儿科学教育的理解存在很多误区,这就使得幼儿科学教育始终得不到有效的发展。首先,教师对科学教育不够重视。幼儿教育五大领域的提出时间比较早,上世纪我国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提到的健康、语文、科学、艺术、社会五项活动其实与现行的五大领域基本相似,直到2010年左右,幼儿五大领域初步在县域内幼儿园正式实施,而农村幼儿园由于长期实施学前教育,直到2013年左右才逐步按照五大领域开设相应课程。在这之前,受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思想观念的影响,我们的学前教育基本就是为小学教育打基础的,开设的课程主要以语文、数学为主,在教学方法上也与小学一年级基本相似,每天还要求学生读书写字算数。正是由于如此,在如今的幼儿园教育中,不论是家长还是教师,对科学教育都很不重视。其次,教师的教育理念相对落后。科学领域知识包罗万象,如物理、化学、地理、生物、数学等,因此在部分教师看来,幼儿园的孩子年龄还比较小,根本不懂得什么物理知识,化学现象,既便是教给幼儿一些科学知识,也总认为幼儿要么听不懂,要么学不会。而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也总是站在成人的角度施教,这种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往往会使幼儿对科学学习产生厌学心理。再次,教师的科学教育能力有待提高。在幼儿园教师数量严重不足的前提下,科学教师一般都由原来的数学教师兼任,因为科学专业知识不太系统,课堂教学中,大都以说教或解读为主,而幼儿课堂注意力集中时间有限,这种机械的教学方式,往往没有太大的教学效果。同时,在幼儿科学教学方面的培训也相对较少,因此不论是科学理论知识,还是课堂教学方法都有待提高。最后,教师对科学教育的内容及目标不太明确。《幼儿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幼儿科学教育的目标是让幼儿对周围的事物、现象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能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能从生活和游戏活动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性和趣味性,使幼儿亲近大自然,珍惜自然资源,有初步的环保意识等。”由此可见,在科学教育活动中,我们不仅要引导幼儿对周围的数字、数量、形状、规律、空间等现象产生浓厚的兴趣培养幼儿对数的概念,同时还要引导幼儿学会观察、分析、对比、归纳、建模,帮助幼儿学会体会和感受科学对人们生产生活的重大影响,提高幼儿的科学认知能力。但在实际教学当中,我们错误地认为,幼儿科学就是培养幼儿对数字的认知,对运算能力的掌握等,由于对幼儿科学教育的目标和内容不太明确,导致实际教学中一些错误做法的出现,严重影响了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
2.2 课堂教学中对教学内容的选择很不太科学。笔者通过调查发现,大部分幼儿教师始终认为,幼儿教育十分简单,因此对幼儿教育大纲的钻研活动开展的很少。如在“您认真读过《幼儿教育指导纲要》吗?”30%的教师选择“读过”,40%的教师表示略知一二,另外还有30%的教师则表示不太清楚。因为我们不懂得理论性的指导,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对教学内容的选择很不太科学。一方面是走两个极端,即要么过分依赖教材,要么从自身经验出发,随意性教学。因为很少认认真真钻研教学大纲,在课堂教学中,总是以教材为主,即教材上写什么就照本宣科,把教材上的内容简简单单地讲给幼儿听一听即可,在部分教师眼中,科学知识过于深奥,给3-5岁的幼儿没有什么可讲的,讲得太多也听不懂,只要给他们多多少少讲一些,等他们长大了自然就懂了。因为幼儿科学教材知识内容相对较少,当教材内容给幼儿解读完之后就无事可做了,所以这个时候部分教师会根据自己对科学的理解,随心所欲为幼儿准备一些科学知识进行学习,有时候由于选择不当,不但没有帮助幼儿提高科学认知能力,反而还给幼儿一种错误的引导,致使长大后无论如何努力都很难纠正。另一方面是过分注重科学小实验,忽视幼儿理解能力的培养。科学教育的内容十分广泛,它不仅包括科学实验,还涉及社会、思维及自然体系的方方面面,但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往往把科学实验当成了幼儿科学教育的全部,但凡是幼儿科学课,就一定要为幼儿做科学实验,这种做法是不可取的,如果我们只是一味地让幼儿做科学实验,而不注重幼儿对科学概念、科学理论、科学现象的理解,那势必会导致幼儿对科学学习的一种错误认识,从而影响幼儿的全面发展。
2.3 科学教育活动的组织形式及方法不太恰当。在幼儿科学教育活动中,有相当一部分教师的课堂教学方法太单一,基本上都是采取“布置任务-自主探索-归纳小结”,这种固化的教学形式,不但影响幼儿科学学习兴趣的培养,而且还会影响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首先,在科学教育活动中,教师往往只重视讲解和演示,忽视了幼儿的主动探索。《幼儿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科学教育活动中要尽量创造条件让幼儿实际参加探究活动,使他们感受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体验发现的乐趣。”但在实际教学过程当中,我们总是担心幼儿可能会在实验过程当中发生安全意外,或者由于认知能力较差无法完成科学实验,因此代替幼儿完成所有活动,然后把活动过程讲给幼儿们听,演示给幼儿们看。其实幼儿的好奇心是很强的,如果我们不让他们参与实验过程,只是告诉给他们实验结果,时间久了肯定会忘得一干二净。这样做,不仅打击了幼儿的学习积极性,而且忽视幼儿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对幼儿的发展也是极为不利的。其次,在科学教育活动中,限制了幼儿的主观能动性。在幼儿科学教育活动中,为了能够保证教育活动的有序开展,我们往往会在活动之前提出很多要求。比如要保持安静,不能在教室内四处乱走,同学之间不可交头接耳,要认认真真看老师演示,听老师讲解等,由于限制太多,幼儿不能很好的参与其中,其主观能动性就得不到有效发展。再次,在科学教育活动中,不注重科学环境的创设。环境的创设作为幼儿教育资源之一,在幼儿科学教育活动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为幼儿不比小学生那样,他们对周围事物的认知能力还比较低,因此,在科教学教育活动中,要尽力为幼儿创设一定的教育环境。但实际教学中,我们特别注重对幼儿艺术教育环境的创设,却很少注重对科学教育环境的创设。如有的幼儿园,教室布置、主体墙的设置、班级角的创设等,大都以语言、艺术、社会等题材为主,这对幼儿科学教育活动是极为不利的。最后,在科学教育活动中,对幼儿的活动行为缺乏指导性。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在组织幼儿进行科学探索时,对幼儿的行为听之任之,任凭幼儿自由活动,很少对幼儿的探索活动进行有效的指导,把课堂完全交给幼儿,不管幼儿的活动行为是否恰当,活动结果是否有效,只要能够让幼儿动起来就行。
2.4 幼儿科学教育活动中缺乏合理的评价体系。在组织幼儿开展科学教育活动时,教师的评价对幼儿科学兴趣的培养十分重要[2]。《幼儿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教育评价是幼儿园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了解教育的适宜性、有效性,调整和改进工作,促进每一个幼儿发展,提高教育质量的必要手段。”但在实际教学中,我们的评价形式和评价方法都存在很多问题。一方面,教师过分强调结果评价,忽视过程性评价。在幼儿科学教育活动中,我们往往只注重对活动结果的评价,如在探索四季的变化活动中,看到鲜花就得联想到春天,听到蝉鸣,就得联想到夏天,看到落叶就必须得想到秋天,在当个别幼儿说到冬天也有花开时,我们总是会避开这个问题,对幼儿的说法置之不理。又如,在实验活动中,我们也往往只注重实验结果,至于在实验过程的幼儿的表现也很少关注。另一方面,教师的评价的方式与标准比较单一。我们总是习惯性以对和错来评价幼儿,当幼儿回答正确时,总会以“你真棒”或“你太聪明了”等给予幼儿高度的点评,同时也少不了让全班同学送给掌声鼓励,而当幼儿回答错误时,没有给予及时的纠正和点评,幼儿也不知道到底错在了哪里,慢慢的对科学学习也就失去了兴趣。
3.幼儿园科学教育策略
3.1 转变教育理念,注重科学教育对幼儿成长的重要性。教学理念是教学行动的灵魂,当教师的教育理念发生改变后,才能将新的、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先进教学方法灵活运用到教学实践当中,从而切实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因此,新时期,作为一名幼儿科学教师,要不断地转变教育理念,全面认识科学教育的内容,研读幼儿科学教育目标,运用长远教育的眼光正确看待幼儿科学教育。
3.2 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幼儿科学教育理论知识与幼儿科学教育教学方法。作为一名幼儿科学教师,在实际教学当中,要系统学习幼儿科学教育知识,不断加强自身业务素质。俗话说得好“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得有一桶水”,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教师的专业知识仅仅依靠这“一桶水”已经不能满足教学的需求了,因此,教师要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通过网络、书籍等广泛学习科学知识,努力提升业务水平。同时,在与幼儿的合作中,教学相长,重点把握课堂教学中需要用到的科学知识,有针对性地进行强化巩固。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体现幼儿的主观能动性,重视与幼儿的互动,加强对幼儿科学活动的指导,丰富科学活动材料,创设科学教学环境,充分挖掘科学教学资源,努力提升课堂教学效率。把培养幼儿的科学学习兴趣作为课堂教学的突破口,不断地总结和积累课堂教学经验,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一方面,要密切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幼儿的科学学习兴趣。各种科学现象都来源于实际生活,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把生活当成我们的活教材,在组织科学活动时,让幼儿联系自身生活实际,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让幼儿能够体会到科学对实际生活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借助现代信息技术,丰富课堂教学资源。幼儿好奇心较强,因此在教学中要紧紧抓住幼儿的这一特点,巧妙借助现代信息技术,丰富课堂教学资源,激发幼儿学习科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3.3 建立评价体系,培养和激发幼儿学习科学的兴趣。《幼儿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幼儿,既要了解现有水平,更要关注其发展的速度、特点和倾向等。”因此,在幼儿科学教育中,教师对幼儿科学学习活动的评价要常态化,要以促进幼儿发展为目的,同时评价还要注重差异性,评价的形式和方法更要灵活多样,如此,才能激发和培养幼儿学习科学的兴趣。
总之,作为幼儿教育五大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教育承担着培养幼儿科学概念、帮助幼儿掌握科学方法、促使幼儿形成正确科学态度、全面提高幼儿科学素养的重要作用。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必须提高对科学教育的重视程度,正确认识科学教育的目标及内容,紧紧围绕幼儿科学教育任务,积极探索幼儿科学教育策略,培养幼儿的科学学习兴趣,提高幼儿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