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武汉市园林景观文化制约因素及提升策略研究

2022-03-05王红英宋硕

美与时代·城市版 2022年1期
关键词:制约因素园林景观武汉

王红英 宋硕

摘 要:园林景观是传承中国文化的重要载体,制约园林景观发展的因素非常复杂。在武汉市新的发展阶段,提升园林景观的文化内涵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分析了制约武汉市园林景观发展的因素,并探讨了提升武汉市园林景观文化内涵的策略,以促进武汉市园林景观的发展,推动武汉文化强市建设。

关键词:武汉;园林景观;文化;制约因素

基金项目:本文系江汉大学武汉研究院2020年开放性课题“武汉市园林景观文化制约因素及提升策略研究”(IWHS20202022)研究成果。

传统园林景观承载着城市的文化底蘊,然而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现代城市建设中的园林景观在功能及形式上出现了一定的滞后性,并且现代城市景观设计逐渐呈现出一种“千城一面”的现象,无法很好地适应现代城市的建设与发展。当前,武汉市园林景观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缺乏创新、地域特色不明显、包容性不高等问题。因此,要充分探讨制约武汉市园林景观发展的因素,并提出切实可行的措施来丰富武汉市园林景观的文化内涵,促进武汉市园林景观的发展。

一、武汉市文化资源概述

武汉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楚文化的重要发祥地,城市历史可以追溯到3500年前形成的商代城池——盘龙城,历史悠久,底蕴深厚。武汉的民俗资源也非常丰富,其中,汉剧(旧称楚调、汉调)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被誉为“京剧字母”,并且湖北评书、湖北大鼓、小曲、皮影、泥塑等民俗技艺也闻名海外。武汉既有脍炙人口的知音文化,又有独具楚风楚韵的人文景观和名胜古迹,还有“敢为天下先”的首义精神,也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发祥地。武汉九省通衢,交通便利,四通八达,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悠久的历史造就了其独特的人文情怀和文化特色,文化资源非常丰富。

二、武汉市园林景观文化内涵的制约因素

(一)传统园林景观的制约因素

目前,武汉市园林景观在功能及形式上缺乏一定的时代性,发展过程中面临着较大的困境。在新时期,传统园林景区、园区文化等未能紧跟时代步伐,发展较为滞后,未能凸显时代特征,因此需要对传统园林进行创新。此外,一些老城区、历史文化风貌街区、历史遗迹等在追求现代化发展的过程中未能体现出武汉海纳百川、多元协调、和而不同的城市精神。

1.传统园林景观缺乏创新

随着城市人口的剧增,传统城市公园的承载能力明显不足,传统园林景观、公园设施设备的创新性不足,如图1和图2所示。同时,以黄鹤楼、东湖景区为代表的传统著名景区的文化在传承过程中缺乏创新,这在一定程度上会抑制其可持续发展,导致这些景区的影响力和知名度降低。中山公园、紫阳湖、解放公园的服务配套设施不齐全,设施更新较慢,与当前人们的旅游需求不匹配,导致游客在旅游过程中的体验感较差。

2.传统园林景观的时代特征不明显

2020年12月22日下午,武汉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浴火重生英雄城  感恩奋进新征程——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在武汉”系列新闻发布会第四场,提出将不断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产业,到2035年将建成文化强市的发展目标。传统园林景观是城市文化的一部分,但目前武汉市传统园林景观未能凸显武汉特有的文化特色,而且未形成特色化、规模化、品牌化的发展,难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不能很好地适应新时期的城市发展目标。

(二)现代园林景观的制约因素

第一,园林景观设计师对现代园林景观文化内涵的挖掘与提炼程度不足,并且对文化内涵的开发与利用大多还停留在对表层特征的简单模仿上,比如园林景观的材料、色彩、结构、布局等与其他地方相似,未对武汉楚文化开展深层次的探究与提炼,从而造成现代园林景观设计同质化现象严重的问题,未能形成传统与现代的良好契合。

第二,虽然武汉市的一些地产项目、特色小镇、文创园、美丽乡村等的建设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武汉的经济发展,但这些园林景观缺乏丰富的人文精神,缺乏可持续发展的驱动力。同时,虽然很多特色旅游小镇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但这些小镇存在设计定位与风格雷同、文化底蕴挖掘程度不足的问题,尚不能有效地体现出武汉的文化特色。此外,现代园林景观的文化内涵与大众的文化需求之间还存在一定的差距,无法很好地满足社会需要。

第三,现代园林景观设计的整体优势不够突出,文化资源呈现出碎片化、零散化的特点,不能形成集聚效应。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不仅仅要满足城市建设的基本功能需求,同时还要注重城市精神,要具有功能性、精神性、文化性的特征。然而,很多新的城市公园、广场、地产项目在建设过程中忽略了地方特色的融入,与武汉历史文化名城建设目标不符。武汉地理位置优越,经济中心呈多点分布,导致现代园林景观呈点状发展,未能形成由点及面的集聚效应。此外,文化创意产业园在建设过程中也存在同质化现象严重、园区文化氛围不浓郁、人气不高、文化集聚功能不完善、未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发展文化产业等问题。

三、武汉市园林景观文化内涵的提升策略

(一)紧跟时代步伐,创新传统园林景观的功能及形式

园林景观设计师要密切对接时代需求,在传统景区、公园中融入一些具有时代特点的现代元素,彰显文化活力,体现人们的审美情趣,满足人们对生活环境的本质要求。同时,园林景观设计师应以园林景观自身的功能为基础,传递出景观所蕴含的文化,使人们在观赏景观的过程中可以感受到武汉的文化、风俗、特色等,充分发挥出景观的文化价值。此外,园林景观设计师要充分挖掘楚文化的民俗特色与历史文脉,打造“设计之都”,使武汉具有更加鲜明的时代特性与更深远的意境。

(二)增强城市意象,丰富城市文化底蕴

园林景观蕴涵着丰富的城市文化,园林景观设计师应在现代景观设计中延续景观文脉,渗透历史、地域特色,从而打造出具有城市自身特色的景观:第一,要加强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融入武汉文化的意识,梳理出武汉的历史文化脉络,将武汉各个区域的历史文化资源构建成完整的楚文化体系,并将其运用至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中,如图3所示;第二,要把握好城市意象的可变性及重要性,以防止出现景观文化被倒置、打断,甚至是彻底废弃的情况;第三,可建设楚文化广场、主题公园(图4、5、6)或富有楚文化的精品楼盘,并在这些区域的各个空间充分应用富有武汉特色的景观,彰显武汉的特色文化。

(三)弘扬城市人文精神,彰显软实力

一方面,园林景观设计师在景观设计中应融入武汉丰富的人文精神,弘扬武汉文化,重点打造具有武汉特色的历史文化品牌,进一步凸显武汉的历史文化优势和自然生态优势,利用以“两江一湖三山”为代表的山水生态文化,充分展示出武汉文化的多样性;另一方面,要大力塑造以长江新城、长江主轴、“长江文明之心”为重点的世界级城市文明形象,注重发挥武汉文化的宣传力与感召力,进一步提升园林景观的整体文化内涵,以达到园林景观与城市发展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效果。

(四)“科技+文化”联动,推动园林景观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

“互联网+”技术已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园林景观与文化产业也全面进入科技时代,改变了园林景观的设计方式与文化传播途径。因此,园林景观设计师应把握好时代趋势,充分利用网络技术、智能交互设备、云平台等科技手段来丰富园林景观设计。比如,当游客在线下体验园林景观的过程中,可以利用智能交互设备增强文化的互动性;游客在线上体验园林景观时,可以通过网络平台以虚拟现实的形式来体验武汉市园林景观。同时,还可塑造具有文化特色的小镇、文创园区、美丽乡村等,不断推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增加武汉对游客的吸引力,提升武汉城市的影响力。

四、结语

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园林景观设计师应提升园林景观的文化内涵,使文化成为武汉城市全域旅游的靓丽名片,从而弘扬武汉的优秀传统文化,彰显武汉的历史文化底蕴,优化武汉城市的居住环境,助推武汉园林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建设,提升武汉在长江旅游带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在武汉“历史之城”“当代之城”“未来之城”建设背景下,园林景观设计师要与时俱进,打造楚园林景观,并使之成为武汉文化的新名片,不断推动武汉城市的发展。同时,园林景观设计师还要紧跟时代步伐,不断融合与创新园林景观设计,进一步提升武汉市景观园林的人文精神和软实力,推动武汉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朱莎莉.论“湖北精神”的内涵及其培育[J].湖北社会科学,2012(9):191-192.

[2]卢世主.城市形象与城市特色研究[M].成都:西南交通大學出版社,2011.

[3]关宇.城市形象中历史街区文化的营造[D].杭州:中国美术学院,2013.

[4]丁玲.城市形象与本土文化研究[D].长沙:中南大学,2007.

[5]盛夏,潘倩.论地域文化与特色城市形象塑造[J].北京城市学院学报,2016(1):10-13.

[6]胡文娜.一河两岸滨水城市空间形态初探[D].北京:清华大学,2004.

[7]李鸣凯,史薇.昙华林历史文化街区的可持续性发展研究[J].规划师,2015(增刊2):140-146.

[8]汪芳,王洁晶,朱震峻.基于城市竞争力的城市园林研究[J].城市问题,2010(7):38-43.

[9]王若镤,任洁.论城市形象与城市旅游的关系[J].旅游研究,2017(1):15-18.

作者简介:

王红英,湖北工业大学土木建筑与环境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设计学环境艺术。

宋硕,湖北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2019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艺术设计环境设计。

猜你喜欢

制约因素园林景观武汉
决战武汉
生态环境建设与园林景观结合初探
浅析竹在园林景观中的应用
论生态美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传承与创新
论城市社区体育的制约因素及对策
武汉市部分高职高专院校足球课的开展现状及制约因素
关于惠城区发展农业的调研报告
民办高校师资队伍发展制约因素的探讨
房地产开发中园林景观工程建设成本管理与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