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地区宗祠建筑艺术的保护与发展
2022-03-05罗晓冉
罗晓冉
摘 要:宗祠建筑艺术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地区地域文化、风俗民情和精神观念的重要体现。对宗祠建筑艺术的保护和发展无法脱离审美演变,应符合时代要求。提升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加强对襄阳宗祠建筑艺术的保护、开发和利用,将保护与发展有机结合,使襄阳宗祠建筑艺术符合时代审美要求,不仅能促进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还有助于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关键词:襄阳;宗祠建筑;习氏宗祠;米公祠;单家祠堂
基金项目:本文系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襄阳地区宗祠建筑艺术研究”(19Q161)研究成果。
襄阳祠堂建筑艺术是襄阳地区地域文化、风俗民情和精神观念的重要体现,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它们进行保护和研究有利于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
襄阳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悠久,自古便具有重要的经济和战略地位。它既是兵家必争之地,又是南北两地通商、经济交流之地,同时南北两地的文化在这里交汇、碰撞、融合,从而滋生出襄阳地区独特的地方文化。襄阳地区古宗祠建筑历史悠久,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很多祠堂受岁月的侵蚀,破损程度不一,有的已经完全腐坏消亡,徒留名称、地点,甚至无迹可寻。探求襄阳地区宗祠建筑艺术,建立和完善传统宗祠建筑装饰体系,进一步充实襄阳地区古建筑装饰的研究理论,并准确把握宗祠建筑蕴含的历史信息,能够提升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对保护古建筑遗产、修复襄阳地区宗祠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和指导作用。相关部门应在保护现今存留的文化古迹的同时,结合当今社会文化发展现状,对宗祠建筑群进行合理开发和利用,把中华民族传统文化逐渐渗透到人民生活中,将保护与发展有机结合,从而促进中华民族文化艺术传播,提升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一、保护和发展离不开地域人文
具有鲜明的人文特征、集中展现传统文化精神、审美价值与政治伦理价值高度统一、在多样变化中注重综合性的整体空间意象是中国古代建筑艺术在文化层面上的表现。人文环境与宗祠建筑艺术之间存在不可割裂的联系。中国传统古建筑讲究整体和谐,依靠定式化的单体建筑,构建建筑群序列,塑造建筑群体艺术形象,依靠地理环境来彰显建筑艺术的魅力,这一点在建筑的选址、建筑环境的经营以及建筑装饰的设计上都有体现。
宗祠建筑是一种礼制建筑,它植根于深厚的传统文化,表现出鲜明的人文主义精神。宗祠文化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宗祠建筑艺术所具备的独特的建筑艺术价值在中国传统建筑领域里独树一帜。最初,受帝王在宗庙祭祀祖先的影响,民间祭祀祖先的活动也由原本在墓地或家中举行逐渐发展为在祠庙祭奠祖宗的形式。中国民间的祠堂建筑是一个家族经年财富积累和族丁繁衍兴旺下的产物,是这个家族荣耀和兴旺发达的象征。它一般建在吉壤,用材精良,精雕细琢,在一众家族民宅建筑中格外高大壮丽,并随着家族成长繁盛不断完善,富有岁月的沉淀。在襄阳地区,极具代表性的宗祠建筑群有米公祠和习氏宗祠,其建筑有着精美巧妙的设计,地域特色明显,装饰风格突出,保存完整,对于研究传统宗祠建筑艺术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襄阳地区宗祠建筑材料中常见的砖瓦、石材、木材等都取自襄阳本地,色调上与本土自然环境浑然一体,在建筑风格上多受徽派建筑风格的影响,具有鄂西北传统建筑的特点,再点缀上具有襄阳人文特色的建筑装饰,整个建筑群显得端庄淡雅,与自然环境和谐成趣。建筑装饰艺术风格受当地人文环境影响,以简洁质朴为主,相较于南方地区而言更显端方大气。
襄阳地区的传统建筑多采用大木结构,构架形式以抬梁式为主,墙体具有围护和分割空间的作用。山墙的形式丰富多样,屋顶更多是使用能够防潮的硬山顶,有平缓而宽大的屋顶坡度。建筑出檐尺寸和戗脊翘角弧度的差别依据建筑本身的特性而变化,比如,米公祠、单家祠屋顶出檐较小,习氏宗祠水亭出檐大且伴有起翘。总体来看,官式建筑戗脊翘角较小,风格沉稳,而戏楼水亭戗脊起翘较大,俏丽妩媚。襄阳的传统建筑充分利用空间,布置相对紧凑,院落占地面积小,根据地势的变换形成了错落有致的房屋风格。
建筑的装饰是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筑的装饰特点能够直接反映出建筑的主要功能,也可以直观地展现出建筑物主人的社会地位,还能体现出当时人们在精神层面上的追求。而建筑结构相对程式化的宗祠建筑群,其建筑装饰受到地域风格和文化的影响,更富于变化,具有鲜明的特色。以建筑材料本色为主体色调的襄阳地区传统建筑,其建筑装饰的整体风格是十分朴实节制、方正大气的。襄阳传统建筑装饰十分节制,因此使得建筑外观质朴无华。宗祠建筑的文化性和艺术性因装饰而得到具体的呈现和表达。襄阳米公祠建筑多使用白鹤苍松、梅花与鹿等装饰元素,采用文字搭配植物的装饰纹样,体现出淡泊高远的文人情怀,很好地契合了祠堂主人米芾的文人气质。襄阳习氏宗祠的建筑为明清时期襄阳地区民间祠堂的风格,装饰华丽细致,整体肃穆而又华美壮丽。受儒家封建礼制的影响,习氏宗祠不仅表达了古代文人含蓄的美学追求,也展现了儒家文化中的忠义孝道、齐家治国等理念。因此,襄阳习氏宗祠不仅体现了襄阳本地的民俗文化,也有传承儒家礼制文化的功能。
综合襄阳传统建筑中常见的装饰手段,以装饰材料和装饰技法来划分,襄阳传统建筑装饰物可以分为木雕、石雕、彩画等。大木结构建筑以木雕装饰为主。在建筑中的独立构件如斜撑、丁头栱、雀替、垂柱等上多进行立体雕,这是建筑构件承重所决定的。透雕多使用在透窗上以满足室内采光需要,纹样层次丰富,构思构图灵巧多变,内容一般是连续的规范化纹样,中间掺杂有人物、花鸟图案。浮雕手法运用得最多,图案纹样非常多样,在隔扇的涤环板、雀替、驼峰等上面都能找到各式各样的浮雕纹饰,内容有花卉禽鸟、博古八宝以及戏剧故事等。石雕多出現在石柱础和石影壁等石材建筑构件上。常用雕刻技法为线刻和浅浮雕,吉祥纹样、人物故事以及寓言神话等题材的雕刻作品中经常能看到线刻和浅浮雕的运用。梁、枋及柱上部的装饰彩画尽显人文特征,题材有山水、花卉、诗文、吉祥动物等。
综上所述,襄阳地区宗祠建筑艺术集襄阳地区民间文化艺术精华于一体,其装饰艺术不但提升了建筑魅力,同时也展现出襄阳地区独具特色的建筑文化,襄阳地区的地域文化、历史人文在宗祠建筑艺术中体现得淋漓尽致。对襄阳宗祠建筑艺术的保护和发展需要从地域人文环境入手,最终也将回归到地域人文发展中去。
二、保护和发展无法脱离审美演变
古往今来,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政治、文化、经济、风俗等方面差异促使不同的社会形态产生,从而产生不同的审美观念、审美倾向。审美意识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在艺术创作上得到充分体现。艺术作品形态的出现与消亡体现了审美的演化与发展。
在先秦至19世纪中叶前的2000多年中,中国社会经历了政治、经济、文化的碰撞与融合,审美思潮的交融和渗透,促使中国古代建筑艺术审美也在不停地更迭变换。中国古代建筑审美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演变。中国秦汉时期的建筑装饰中已经出现雕刻和彩绘,建筑布局舒展整齐,建筑风格刚健质朴。汉末到南北朝时期,佛教的传入和盛行、南北民族的大融合促使艺术审美的交融出现一个高潮,文人士大夫归隐情怀的推动和山水诗、山水画的出现在传统建筑艺术的理性精神里注入了越来越多的浪漫情调。到了盛唐时期,建筑呈现出理性与浪漫相交织的博大伟美、恢宏舒展的艺术风貌,有着宏伟规整、华丽浑厚的艺术特征。五代两宋时期,城市经济快速发展,各地方文化进一步交融,直至清代,中国古代建筑艺术走向成熟阶段,城市街巷规格方整,宫殿陵墓建筑定型化。19世纪中叶以后,随着社会性质的改变,中国建筑与世界建筑有了较多的接触和交流,建筑风格发生了急剧变化,中国建筑发展进入新的历史时期。
襄阳米公祠始建于元,扩建于明,自清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始,先后由米芾第十八代孙米瓒、十九代孙米爵、二十代孙米澎重建,是襄阳市内标志性景观之一。米公祠建筑群中比较重要的两座主体建筑拜殿和宝晋斋都属于清代重建建筑,又经时光更迭,幸存下来的遗物仅是三间拜殿和一所书斋小院。后来相关部门对米公祠进行了彻底重修,才呈现出今天的基本样貌。
襄阳习氏宗祠位于湖北省襄阳市襄城区,在中国现存最早的私家园林——习家池中。习家池史載为东汉襄阳侯习郁仿范蠡养鱼之法所建,习郁后裔、东晋著名史家习凿齿曾隐居于此。明嘉靖时,为了纪念先贤,湖广按察副使江汇在习家池立习杜祠,祭祀习凿齿、杜甫。明嘉庆末,随着习凿齿正统史观史学地位的上升,对习氏名人的祭祀渐渐超出了家族私祭的范畴,由官府出资或牵头修建祠堂,主持祭祀活动,习氏祠堂遂成为公共祭祀的场所。清道光年间,襄阳知府周凯对当时习家池内的祠堂进行清修,根据中国传统礼制和祭祀原则,将山简、习郁、习珍、习凿齿四人列为祭祀对象,并将“习杜祠”改称为“四贤祠”,使其具备了习氏宗祠的性质,为祠堂的公祭制定了合乎礼法的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政府多次对其进行拨款维修。现在的襄阳习家池景区内的习氏宗祠是依据史料记载,参照原有建筑形制、规模和风格,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在原址上重建的。
随着社会经济和艺术的不断发展,人们的审美观念在不断变化。时代更迭中,襄阳地区对现有宗祠建筑艺术的保护和发展正好符合社会审美需要。保护和发展无法脱离审美演变,需要满足社会审美需求,相信立于现代都市的襄阳传统宗祠建筑群必将在新时代的审美演变中得到可持续的保护和发展。
三、保护和发展应符合时代要求
2016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作家协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指出:“中华文化延续着我们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也需要与时俱进、推陈出新。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同当代中国文化相适应、同现代社会相协调,把跨越时空、超越国界、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激活其内在的强大生命力,让中华文化同各国人民创造的多彩文化一道,为人类提供正确精神指引。”
在礼治社会,作为传统建筑代表的宗祠建筑,其装饰性与功能性是统一的,建筑装饰艺术无论是对建筑结构还是对建筑构件进行的艺术加工都是围绕建筑功能进行的,能够在增强建筑实用性的同时满足当时的审美需求,起到装饰作用的同时赋予建筑象征意义。此外,一个时代的社会文化、经济、技术会在建筑装饰上有所体现,还可以从建筑装饰感受一个地域的民俗文化。祠堂建筑群具有一定的功能性,其装饰除了蕴含吉祥寓意、表达对家族繁荣兴旺的期盼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外,还对家风家训进行艺术性视觉展示,目的是对后代进行道德熏陶、精神教化。如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相关部门在对宗祠建筑艺术进行保护的同时,应推动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创造性转化,促进优秀传统文化创新发展也应将保护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结合,使其为社会发展服务。革命先烈、劳动楷模、科技尖兵等应该成为新时代宗祠中的荣耀,成为人们学习的榜样和楷模。
单家祠堂是襄阳市具有代表性的历史建筑。祠堂地处位于襄城区古城街道昭明台社区北街南段西侧,始建于清朝同治年间,是晚清名士单懋谦的家族祠堂。抗战时期,单家祠堂作为棉业改进所,培养革命青年,后来一直由政府管理。20世纪90年代,单家祠堂曾作为襄樊市革命历史陈列馆对外开放,陈列襄阳地区革命先烈的相关图片。襄阳历史文化名城专家组成员释贵明回忆,那时单家祠堂保存较好,他曾拍摄了不少照片,为祠堂建筑艺术留下了珍贵的图像资料。如今的单家祠堂是个硬山顶三进天井式院落,尽显“青砖小瓦马头墙,回廊挂落花格窗”的明清古建筑风格,整个建筑群古朴典雅。其中第一进是门厅,面阔11.79米,抬梁式构架,前檐廊为卷棚顶。
然而近十年间,这座襄阳古民居的代表性建筑,被租给人经商,祠堂内开过茶馆、饭馆和服装店。当2018年8月单家祠堂被文物部门收回的时候,虽然祠堂主体结构保存完整,但室内已经面目全非,地面被铺上了水泥和瓷砖。2019年4月,市文物部门依照单家祠堂原貌对其进行整理修缮,不仅清除大量的建筑垃圾,还补装了木大门、木窗、黑瓦,这座地处襄阳繁华闹市区的古祠堂建筑群又恢复到原有的模样。
宗祠建筑艺术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地区地域文化、风俗民情和精神观念的重要体现。文章以米公祠、习氏宗祠、单家祠堂为例,对襄阳地区宗祠建筑艺术的保护与发展进行研究,认为对宗祠建筑艺术的保护和发展无法脱离审美演变,应符合时代要求,将保护与发展有机结合,以促进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参考文献:
[1]叶植.襄樊市文物史迹普查实录图集[M].北京:今日中国出版社,1995.
[2]张凡.保护·创新:米公祠重修设计[J].华中建筑,1988(1):26-30.
[3]吴良镛.建筑文化与地区建筑学[J].建筑与文化,2014(7):32-35.
作者单位:
湖北文理学院美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