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高职学生劳动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

2022-03-05张志华李营营李森高淑娴闫志谦

职业时空 2022年1期
关键词:高职大学生劳动教育

张志华 李营营 李森 高淑娴 闫志谦

摘要:劳动教育是新时代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需要。“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以劳创新” 是新时代中国特色劳动教育的重要特征。鉴于目前高职学生的劳动意识和劳动能力亟待提高,高职院校劳动教育理论教学缺乏系统性、劳动教育实践缺乏融入性、劳动教育评价缺乏科学性等问题,提出了科学构建劳动教育体系和劳动教育评价等对策。

关键词:高职大学生;劳动教育;劳动意识;劳动能力

劳动教育是新时代党对教育的新要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习近平主席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把劳动教育明确纳入党的教育方针,对新时代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在《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试行))》印发后,教育部印发了《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纲要对学校劳动教育提出了更具体、更细化的要求,对大中小学劳动教育落地实施提供了正确的指导。

随着国家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各行各业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越来越迫切,高职院校作为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阵地,承担着培养大国工匠、能工巧匠预备队的重任。增强学生职业荣誉感和责任感,提高职业劳动技能水平,培育积极向上的劳动精神和认真负责的劳动态度[1],是高职院校劳动教育的重点。

文章在调研高职学生劳动意识和能力、分析高职院校劳动教育现状的基础上,提出新时代高职学生劳动教育的对策。

一、新时代加强高职学生劳动教育的意义

(一)劳动教育是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的需要

党的教育方针是随社会发展需要而调整变化的。1951年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中等教育会议第一次提出“智德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1995年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2], 将教育方针用法律形式确定下来,体现了国家对教育的高度重视。

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2]。

首次把劳动教育纳入教育方针,是对党的教育方针的丰富和发展,也是新时代国家高质量发展对人才培养的要求,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对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指明了方向。

(二)劳动教育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需要

高职学生是未来各行各业的一线技术技能人才,高职院校通过劳动教育实践,培养学生爱岗敬业、吃苦耐劳、严谨认真、团结协作的职业素养,培养正确劳动观念和崇高的品格。首先,劳动教育有助于高职学生传承艰苦奋斗的精神,克服不劳而获和投机心理,以客观公正、平等尊重的态度对待一切劳动,扎扎实实干事,踏踏实实做人。其次,劳动教育实践通过理论联系实际,深化对课堂所学知识的认识和理解,培养兴趣,启发创新,实现手脑并用,提高逻辑思维和动手能力。第三,劳动教育实践促进了学生优良品质的形成,是立德树人、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和途径,青年学生要通过劳动实现梦想、创造财富,在劳动创造中提升自身价值,把人生追求融入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中[3]。

(三)劳动教育是促进高职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

黑格尔提出“人的本质就是劳动”,恩格斯说:“劳动创造了人本身”。劳动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也是人类自我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手段。在劳动教育活动中,教育者通过一定的劳动活动形式,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传授劳动观点、劳动情感、劳动习惯、劳动知识和技能,从而促进受教育者的全面发展[4]。高职学生通过劳动、创新把自己所学知识和能力转化成为各种成果,实现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有机结合,在劳动中不断积累经验,摸索规律,提升综合能力。劳动教育使高职学生乐于从小事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不畏艰辛,吃苦耐劳,勇于创新,养成尊重劳动、勤奋实干、踏实肯干的好习惯,形成爱岗敬业、责任担当,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二、高职学生劳动教育现状

(一)高职学生劳动意识和能力现状

随着信息数字化时代的到来,繁重的体力劳动逐渐被取代,人们的生活工作环境不断转型升级,体力劳动的工作量大大降低。而基础教育阶段学校的升学压力,使得学校忽视了劳动教育的重要性,学习压倒一切,中小学生的劳动观念淡薄,未形成良好的勞动意识和习惯。

高职院校在保证安全稳定、加强学生专业能力培养思想指导下,学生的劳动教育未能得到足够重视。高职院校良好的办学条件使得校园环境卫生、教学区域的公共卫生、学生宿舍卫生等大多实行了外包,学生参与劳动的各种机会也大大降低,劳动意识和劳动能力也参差不齐。

为全面了解高职学生劳动意识和能力,作者团队从高职学生、家庭、企业三个不同角度进行了调研。

1.高职学生调研结果分析。针对高职学生的调查共发放问卷 500 份,收回有效问卷 478 份,有效回收率为95.6%。其中男265人、女213人。

数据显示在劳动主动性调查中,35.77%的学生很少主动劳动,32.43%的学生偶尔主动劳动,9.62%的学生基本不劳动,只有22.18%的学生能积极主动劳动(见图1)。说明近8成的学生不能积极主动参加劳动,需要被提醒才去参加。

在劳动意识调查中,针对“您认为当代大学生在劳动意识方面存在的最大问题是什么?”,33.05%的学生认为轻视体力劳动,19.04%的学生认为缺乏勤劳朴素的劳动品质,28.66%的学生认为缺乏奉献精神,19.25%学生有贪图享受,好逸恶劳的思想(见图2)。反映出高职学生存在劳动意识不强、缺乏勤劳朴素的劳动品质和贪图享受、好逸恶劳的现象。

2.高职学生家长调研结果分析。针对高职学生家长进行了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200份,收回有效问卷183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91.5%。

调查结果数据显示,假期间只有25.68%的学生在家庭中主动承担家务劳动,大多数学生很少或基本不会主动做家务(见图3),70.49%的学生假期期间每天做家务的时间不超过半个小时,反映高职学生平时家庭劳动较少,家庭劳动养成教育的缺失。

在对加强高职学生劳动教育的调查中,96.36%的家长认为孩子有必要在学校接受劳动教育(见图4),92.73%的家长支持孩子参加公益劳动,认为通过劳动教育可以培养孩子良好的劳动习惯,增强孩子体质,锻炼孩子意志。

3. 企业调研结果分析。本次针对企业进行调研,共收到123份答卷,包括河北、山東、辽宁、江苏、上海等省份的多家企业,调研对象包括人力资源部门、生产部门、行政部门等工作人员。

根据调查结果显示,96.47%的企业在招聘高职毕业生时会考察高职学生劳动意识和劳动能力;73.72%的企业认为员工劳动意识和能力对企业发展很重要,比较重要占19.87%(见图5); 企业反映高职学生的劳动意识与劳动能力较弱占34.29%的,一般的占54.17%,较强的只有11.54%(见图6),也反映出企业对毕业生劳动思想和劳动能力的期待。

4.总上所述,可以得出:(1)高职学生劳动意识淡薄、劳动主动性较低,未形成良好的劳动意识和习惯,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动手能力不足,劳动习惯欠缺。绝大多数家长希望学生在学校接受劳动教育,培养孩子的劳动意识,提高劳动技能,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2)企业对毕业生的劳动意识和能力十分看重,在招聘和晋升过程中会加强对学生劳动意识的考察。企业普遍反映大学生的劳动意识和能力一般或较弱,亟待提高,加强高职学生劳动教育十分必要。

(二)高职院校劳动教育现状

1.劳动教育的理论教学缺乏系统性。目前,高职院校大多未独立开设劳动思想教育必修课程,即使开设也为选修课程,劳动思想教育内容仅在少量课程中提及,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材中有“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的荣辱观,《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课中讲到了“爱劳动,劳动光荣”的思想。但这些劳动教育内容在教材中所占篇幅较小,没有形成明显的主线,对学生劳动教育的作用不明显。其他基础和专业课程注重对学生知识和能力的培养,忽视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的培养。

2. 劳动教育在实践教学中缺乏融入性。在专业实践教学中,实验实训作为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有机融合,对培养学生劳动意识和劳动能力有重要作用,但大部分的实践环节把重点都放在了培养学生的专业技术技能上,而把劳动教育列为实践目标得很少,专业实践教学未达到培养学生劳动观念和劳动能力的目的。

为强化高职学生素质教育,各高职院校开辟形式多样第二课堂,如音乐美术、体育、学生管理等各类社团,第二课堂在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交流思想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与管理、独立解决问题能力等方面起到较好的作用,但未把劳动意识和劳动能力的培养自觉纳入进来。

3.劳动教育评价标准缺乏科学性。劳动教育作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的一个方面,需要科学有效的评价标准,从而确保劳动教育效果。当前,高职院校劳动教育的评价缺乏完整、具体、科学的评价标准,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还未把学生的劳动素养作为重要指标纳入体系,且不具有可检测性,学生各项评优评先还未把劳动表现作为单独内容,难以促进学生劳动意识和劳动能力的养成。

三、高职院校学生劳动教育的对策

(一)提高认识,统筹谋划

高职院校要高度重视劳动教育,加强劳动教育是新时代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的重要任务,是落实立德树人、德技并修的重要途经,是培养学生正确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重要手段。

一是劳动教育要坚持党的领导,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高职院校要切实承担劳动教育主体责任;二是明确实施机构和人员,一个部门主管,多方协同,构建长效机制;三是对劳动教育整体设计,形成具有本校特色的劳动教育实施方案,方案要明确劳动教育总体目标,科学构建劳动教育体系,创新劳动教育考核办法,把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贯穿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四是多措并举,构建专兼结合的劳动教育师资队伍。

(二)系统构建“1+1+n”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劳动教育课程体系构建要以“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培养必备的劳动能力,培育积极的劳动精神、养成良好的习惯和品质”[5]为目标,要以立德树人为导向,遵循职业教育规律,适应科技发展和产业变革,整合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力量,一校一策为基本原则。

第一个“1”开设劳动教育理论必修课程,解决高职院校有劳动无教育的问题。高职院校劳动教育理论课作为一门必修课列入人才培养方案,不少于16学时,主要教学内容有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劳动组织、劳动安全和劳动法规等[1]。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提高学生对劳动及劳动价值、劳动对社会发展、劳动对人本身发展的认识,树立正确健康的劳动观念。思政课、创业课、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中涉及劳动教育的部分要扩充深化,在基础课专业课中有机融入劳动教育,结合课程特点,挖掘劳动元素,实习实训等环节深化学生的劳动观念,培养学生脑体协调及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把劳动教育融入到人才培养全过程。

第二个“1”为校园劳动文化建设。高职院校要将劳动意识、劳动习惯、劳动素养的养成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之中,形成浓厚的校园劳动文化氛围。要通过制定劳动公约,设立学校学生劳动日等,结合学雷锋纪念日、五一劳动节、农民丰收节等,开展丰富多样的主题劳动教育活动;要通过举办劳模进校园、大国工匠进校园、优秀毕业生报告会等活动,让师生近距离接触劳动模范,使他们真正体会到劳动最光荣,劳动最伟大;利用广播、新媒体等方式,营造人人讲劳动、人人爱劳动、争创劳动优秀学生的良好氛围。通过文明宿舍、文明教室、文明卫生区的评选等活动,营造文明、整洁、安全的生活学习校园。

“n”制定劳动教育任务清单,是高职学生劳动教育常态化的重要步骤。通过每学期落实劳动教育任务清单,拓宽劳动教育途径。整合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力量,使学生进行多种形式的劳动体验。家庭劳动教育要日常化,学校劳动教育要规范化,社会劳动教育要多样化,形成协同育人格局。家庭劳动要求学生寒暑假做一些家务劳动,如常见饭菜烹制、孝敬老人的活动、家庭设施的维护与维修等。学校劳动要求在学生做好宿舍卫生的同时,引导学生参加教室、校园环境、图书馆、食堂、体育设施等方面的维护与管理,形成劳动常态化。社会劳动安排学生参加志愿活动、扶贫助困、到中小学开展劳动教育实践活动、协助社区完成大型活动等,培养高职学生服务社会的意识。

(三)科学制定劳动教育评价体系

科学制定高职学生劳动教育评价体系是落实高职学生劳动教育成效的关键。评价体系以劳动教育总体目标为依据,将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结合起来,把劳动教育评价贯穿大学期间始终。首先将劳动素养培养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并制定劳动教育课程与实践标准,劳动素养评价结果作为衡量学生全面发展情况的重要内容,作为发展党员,三好学生、优秀干部等评优评先的重要参考。

过程性评价记录学生平时表现,以学生自我评价为主,通过填写《学生劳动手册》客观记录自己平时在家庭、学校、社会参加的各种劳动活动,并辅以家长、教师、服务对象、用人单位等评价,要利用云平台、大数据、物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开展劳动教育过程检测与记实评价。结果性评价为学期综合评价,依据评价标准围绕劳动观念、劳动能力、劳动精神、劳动习惯和品质等方面,结合《学生劳动手册》,根据同学、老师、辅导员等的评价综合评定。

总之,新时代劳动教育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而高职学生的劳动教育是一个全社会的系统工程,应从小抓起,并贯穿人的一生。家庭、学校、社会要充分利用各自的优势,不拘一格,创新劳动教育的方式和方法,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EB/OL].http://www.moe.gov.cn/srcsite/A26/jcj_kcjcgh/202007/t20200715_472808.html.2020-07-19.

[2] 顾明远.新时代教育发展的指导思想——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讲话[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01):5-9.

[3] 彭维锋.培育新时代大学生的劳动精神[N].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2018-10-16.

[4] 姜保周,潘洪珍.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实践研究[J].菏泽学院学报,2019(03):69-72.

[5] 曲霞,刘向兵.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的内涵辨析与体系建构[J].中国高教研究,2019(02): 73-77.

收稿日期:2021-12-01

基金项目:2021年河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新时代中国特色高等职业教育劳动教育体系研究与实践”(20210201431)

作者简介:张志华(1963- ),男,河北化工醫药职业技术学院教授,硕士,研究方向:教学及管理。

展开全文▼

猜你喜欢

高职大学生劳动教育
邓颖超的妇女劳动教育思想
探讨农村小学学生的管理工作
马卡连柯劳动教育思想对儿童劳动教育的启示
“微文化”传播对高职大学生价值观影响及对策研究
高职大学生新媒体环境下诚信缺失的危害性
校园文化建设对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
苏霍姆林斯基的劳动教育思想的原则
当代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现状探究
提升高职大学生就业质量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