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财务工作面临的困难与对策
2022-03-04■时燕
■时 燕
(昆明公路分局)
引 言
传统观念普遍认为,事业单位的财务工作非常简单,就是管好钱、做好资金收、支账。然而,实际情况并非如此。近年来随着审计监督力度不断加大,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以及改革的深入推进,事业单位财务工作正变得越来越重要,难度也越来越大,面临很多突出困难。事业单位财务工作水平和工作效率亟待提升。
1 事业单位财务工作的特点和目标
事业单位是中央和各级地方政府部门或其他组织利用国有资产举办的非营利性社会服务组织,主要从事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活动。事业单位大部分没有或只有少量事业收入,有稳定收入的事业单位亦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事业收入上缴财政,再由各级财政部门统一拨给事业经费。事业单位财务工作的突出特点是政策性强,管理程序和规则严密,特定期间可支配资金受到预算的严格限制,支出范围亦受到严格限制。因此,与企业相比,事业单位财务工作的主要目标是:合理编制和执行预算,完整、准确编制各类财务会计报表、报告,真实反映单位财务状况;依法组织收入,做好资金管理,保障事业计划和业务活动顺利开展;建立健全与财务工作相关的内部控制制度,开展绩效自评,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加强资产管理,合理配置和有效管理、使用资产,防止资产流失;加强对单位各项经济活动的财务控制和监督,防范财务风险。
2 事业单位财务工作面临的困难
2.1 制度、准则变化快,对财务人员素质要求高
近年来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基础规范的会计制度经历了两次大的变革。2012年底制定颁布了《事业单位会计准则》、修订印发了新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与原制度相比,最显著的变化是配套新增了与财政改革相关的会计核算内容,同时引入了“虚提”固定资产折旧和无形资产摊销、明确规定了基建数据定期并入事业单位会计“大账”,突出强化了资产的计价和入账管理。2017年,财政部印发了《政府会计制度》。行政单位和事业单位统一执行《政府会计制度》,充分借鉴了企业会计制度体系中按权责发生制进行财务会计核算的理念和思路,创新提出了“平行记账”的核算方法,在一套会计核算系统中同时完成财务会计和预算会计的核算内容,同时满足编报财务会计报表和预算会计报表的需求。与2012年的改革相比,新的政府会计制度无疑更具颠覆性。由于事业单位适用的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不断变化,对财务人员专业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部分年龄偏大的财务人员难以适应新模式和新要求,事业单位普遍面临人才短缺问题。
2.2 预算资金下达时间晚,资金难管、难用
由于大部分事业单位都是依靠各级财政部门统一拨给事业经费,资金拨付时间和进度无法控制。虽然财政部门下达财政预算资金是有特定规则的,但因为财政收入的取得本身就存在不均衡的情况,加上复杂的审批和拨付手续,资金拨付到各级预算单位的时间难免存在或早或晚的差异。而事业单位的各项业务工作往往是连续进行的,因此就会出现财政预算资金到位和自身的支出安排不同步,需要付款时没有资金可用,也可能资金提前集中拨付到位了,但是业务工作进度滞后,因达不到付款条件而不能安排支出,导致预算资金闲置、预算执行进度不达标,甚至因为年底前无法支付而被收回。特殊情况下还会出现财政部门直到12月中下旬才下达资金,预算单位根本来不及安排使用。这些情况都给事业单位资金管理和使用带来很大困难。
2.3 年底为完成预算突击花钱,存在较大资金使用风险
因为当年申请拨付的预算资金在年底前用不完将被收回这一硬性规定的存在,加之预算资金拨付到位的时间较晚,事业单位普遍存在年底突击花钱的情况。究其原因,一方面是预算资金到位时间晚,很多项目启动时间晚,很大一部分工作集中在年底开展;另一方面,因政府采购、公开招标等程序复杂、周期长,导致项目进度延后,甚至出现跨年,但预算执行进度又是一项重要的考核指标,必须要完成;再次,在预算管理体制下,如果当年申请的预算经费用不完,预算单位普遍会担心次年的经费被压缩,在这种担心情绪的驱动下,事业单位倾向于想办法将全部预算经费用完。无论是因为哪种原因导致的年底突击花钱,都存在巨大的资金使用风险和违规风险。如果为了赶在年底前完成某项工作而人为缩短项目周期,很可能导致重大缺陷或质量降低,影响资金使用效益;如果是在项目工作进度滞后的情况下,为了避免资金被收回而需要次年重新申请的麻烦,单纯为完成资金预算执行进度要求而提前付款,则存在巨大的违规风险,而且极易因收款方违约而产生经济纠纷或造成财政资金损失;如果年底预算资金用不完,为“用完”而花钱,则容易产生资金滥用和违规挤占、拉用、超范围使用的风险。在实际工作中,事业单位财务部门和财务人员经常需要面对类似的问题,完成预算执行进度、减少后期的麻烦和控制资金使用风险之间存在巨大矛盾,二者无法兼顾,处理这类矛盾对财务人员来说是巨大的挑战。
2.4 预算与实际脱节,资金管理和使用难
尽管事业单位多年来一直都在编报财务预算,并据此从各级财政部门获得财政经费拨款,但资金预算普遍存在不科学、不合理、与实际脱节等问题。其中主要的原因是各个业务部门在预算编制过程中的参与度不高,因为各类预算最终都需要汇集到财务部门,由财务部门形成量化的资金预算上报财政部门,很多业务部门经常把预算工作当成财务部门的工作,不认真参与预算编制工作,要么不提供相关信息,要么敷衍了事,导致最终上报的预算与实际工作脱节,申请的资金要么多、要么少,而不同性质的资金又不能相互拉用,导致实际执行过程中产生很多困难,大大增加了资金管理的难度。
2.5 对外报送的财务会计信息不断增多,要求不断提高
随着财政部对绩效评价工作越来越重视,事业单位在编制年度预算时还需要报送单位整体和各个项目的绩效目标和具体的绩效指标,在预算执行过程中还需要开展绩效跟踪,年度终了还需要开展绩效自评。事业单位财务部门的工作内容越来越多,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财务工作面临巨大压力和挑战。另外,随着各相关部门监督管理的加强,事业单位的财务部门还需要在编报正式报表、报告之外,按照各级业务主管部门、财政主管部门、各归口管理单位、税务等部门的要求报送各类报表和数据,而且其中很多是交叉或重复的,但是又不能不报。终日疲于应付各类报表和填报各类信息,导致财务人员难以集中精力抓财务工作质量和效率的提升。
2.6 财务部门经常需要配合各类巡视、审计,工作任务繁重
近年来党和政府不断加大监督检查工作力度,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的各类巡视、巡查和政府审计、中介机构审计越来越多。各类巡视和审计最终都要落脚到容易量化和界定的财务数据上,过程中必然少不了承担资金管理职能的财务部门的配合。对于任何一个单位而言,巡视、审计工作极为重要,不容许任何轻视和懈怠,所以每一次财务部门都需要全力以赴积极配合,如果巡视、巡查和审计查出任何问题与资金相关联,整改落实的主要任务都会落到财务部门身上。财务部门工作内容的大幅增加对日常工作的影响较大,财务人员面临繁重的工作任务,很多时候不得不依靠加班来完成落下的日常工作。
3 提升事业单位财务工作水平的对策建议
3.1 加强对新政策、新法规的培训,搭建学习交流平台
近年来颁布的新政策、新法规较为密集,对于普通的事业单位财务人员而言,在短期内系统、全面学习掌握的难度较大,建议财政部门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政策、法规培训,充分利用现场面授、网络培训等形式开展培训,同时利用微信群、微信公众号等渠道提供培训课程供事业单位财务人员灵活学习。对于政府会计制度的相关内容,通过前期的宣传培训和近三年的实践,广大事业单位财务人员已经基本掌握。但对于与财政预算资金绩效评价相关的内容,事业单位财务人员普遍不熟悉,尚处于探索学习阶段,很多单位存在绩效目标设定不合理、绩效目标与工作产出的关联度低、定性指标多、定量指标少等问题,不利于实施有效的绩效评价和考核。需要财政部门提供更多的培训,以促进绩效跟踪、绩效自评等工作不断规范。同时,建议财政部门搭建事业单位财务人员业务咨询和相互交流的专门平台,组织专家为财务人员提供日常技术指导,同时倡导和鼓励财务人员利用平台相互交流学习,共同提高业务水平,促进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水平整体提升。
3.2 建议财政部门早安排、早下达预算资金
财务部门预算资金下达时间晚一直难以解决,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各级财政部门无资金可用,经常“等米下锅”。要解决这一问题,各级财政部门应提前做好资金规划,建立一定量的国库储备,以保障预算资金不晚于10月份拨付,而不是等有资金再拨付。有了资金储备,就可以及时安排当年预算资金拨付,将每年最后两个月的国库收入留给次年使用,这样就可以避免年底为完成预算突击拨付预算资金。因为很多基层预算单位为了按时编报年度部门决算,往往会提前到12月中下旬关账,此时才下达的资金,大部分注定无法安排使用,一方面导致预算资金闲置退回,另一方将影响基层单位任务目标完成,不利于提高预算资金使用效益。
3.3 按目标任务推动工作早落实、早完成,避免突击花钱
为了避免年底集中、突击花钱的情况出现,需要财务部门与各业务部门充分沟通协调,提前做好项目储备,科学、合理制定工作计划,由业务部门提前做好前期准备工作,推动相关工作早落实、早完成,同时严格按照工作进度付款,尽可能做到业务工作进度和资金预算执行进度同步,以避免工作完成后资金不到位形成资金拖欠,或者年底赶工作进度、赶付款进度,最后不得不集中、突击花钱,以致出现违规使用资金风险和经济纠纷、资金损失。如果出现因特殊原因导致年底无法完成工作任务的情况,已申请的资金应该正常退回财政部门,次年需要使用时再重新申请,不能为了省事提前支付或变相套取财政资金。
3.4 统筹协调业务部门结合目标任务编制预算
预算编制的科学、合理与否,绩效目标的设定是否合理,以及绩效评价指标的设定是否恰当,都会对事业单位次年的预算执行和绩效考核产生重大影响。因此,预算编制工作需要领导重视、各部门协同配合,因为只有业务部门才清楚业务工作计划和目标任务、需要用多少资金、什么时候需要支付这些具体情况。财务部门的职责是根据各业务部门的支出计划汇总形成总的资金预算并上报财政部门。只有业务部门与财务部门密切配合、共同努力,才能使财务预算科学、合理,具有可操作性,更好地发挥预算的引领和指导作用。
3.5 建议主管部门共享数据,减少基层单位工作量
针对目前存在的被到处要求报报表、报数据,而且很多信息是在不同部门之间重复报送的情况,建议各级政府部门、业务主管单位和归口管理部门认真分析研究,不断优化工作流程,积极探索打破信息孤岛,优化工作流程、工作方式,利用技术手段实现数据共享,同时减少不必要的数据收集,切实减少基层单位报送各类报表和数据的工作量,减轻他们的工作负担,促进事业单位财务工作效率和质量不断提高,同时也减轻相关部门收集和加工处理数据的工作量。
3.6 提升单位整体的规范性水平,提高财务工作效率
审计监督是国家完善权力制约机制的重要手段,各类审计的范围只会越来越广,要求也只会越来越严。首先,事业单位应该从完善内部控制制度体系,加强内部监督,促进各项工作规范化,不断提升单位整体规范性水平。真正做到规范之后,接受各类审计将会成为一项事务性工作,只需要按部就班配合,不需要投入大量时间精力,跟不用想尽办法落实问题整改。其次,近年来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技术突飞猛进,这些技术的进步也在不断推进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技术、手段的变革。基于这类先进技术手段的事业单位财务管理解决方案日趋成熟,智能化管理系统的合理使用,可以部分替代以往需要由人工完成的日常财务核算工作,能够将财务人员从繁杂的日常事务中解放出来,将更多精力用在优化财务工作方法和流程,不断提升财务管理水平。
4 结 语
本文结合实际情况对事业单位财务工作面临的困难进行了深入分析,归纳总结了财务工作各个主要方面面临的典型困难,同时结合实践经验逐一提出了具备可操作性的解决建议和措施,对提升事业单位财务工作水平和工作效率有积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