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中见奇:探究抒情散文的虚实之美
——以《囚绿记》为例
2022-03-04卢作正
卢作正
抒情类散文是现代散文的重要体裁之一,其常用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的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在平静中藏匿波澜,将自己的情志寄予某物之中,来表达和传递自己的思想。散文家陆蠡的代表作《囚绿记》是人教版高中语文的必修课文,显著特点是虚实结合,借物抒情,托物言志,平中见奇,情自“绿”出,作者巧借“常春藤”这一景物抒情达意,歌颂了人们在逆境中愈发坚毅的精神品质和不屈不挠的民族情结,传达出作者本人对于祖国的炽热感情。本文通过对《囚绿记》中虚实之美的解读,旨在提升学生对散文整体的感知,强化学生知识储备,提升散文鉴赏水平。
一、寓虚于实,托物言志
“寓虚于实,托物言志”的写法注重将作者的主观情思隐匿在人、事、物之中,由静态到动态,从具体到抽象,从现实到想象,旨在打破文章写实的范畴,体现内在精神。陆蠡的《囚绿记》通过讲述作者自己与常春藤“交往”的故事,详细阐释了常春藤的生长特点和生命状态,从侧面反映了作者自身的生活状态及内心需求,更是映射出抗日战争期间华北乃至全中国人民的苦难生活,表达了中国人民不屈的抗日民族气节。
“它依旧伸长,依旧攀缘,依旧舒放,并且比在外边长得更快。”这是指常春藤生长旺盛、具有向上的特点,生命力十分顽强。“可是每天早晨,我起来观看这被幽囚的‘绿友’时,它的尖端总朝着窗外的方向。”这句话表现出常春藤向阳不屈的特点,无论处于什么样的环境,始终朝着向阳的环境生长。总之,常春藤具有生长旺盛、生命力顽强、不屈向阳的优良特点。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当处于社会局势动乱、国家利益受损之时,文人常常能爆发出巨大的社会责任感,将自己创作的作品融入时代背景和事件中,唤醒国民的思想,激发爱国热情。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后,全面抗日战争爆发,中国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抗战过程。陆蠡不仅是一位具有爱国情怀的文人,更是一位烈士,陆蠡被捕后面对侵略者的质问,依然义正词严,表现出中华民族坚决抗战的决心。
日本人提审陆蠡,问:“你爱国吗?”“爱国。”“赞成南京政府(指汪伪政权)吗?”“不赞成?”“依你看,日本人能不能征服中国?”“绝对不能征服!” 陆蠡的回答让日本人大怒,最终牺牲于敌人的酷刑之下。常春藤的生长旺盛、生命力顽强、不屈向阳的特点映射出其对生命、希望的追求,这也是对宁死不屈、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抗战精神的有力诠释,这就是从“物”到“志”,“虚”与“实”的写法表现,进一步升华了文章的主题。
二、实以引虚,留白想象
“留白想象,实以引虚”写法是重点对客观事物的特征进行描述,而将与这类事物相连的其他事物隐匿于字里行间,给读者留足想象的空间。客观事物清晰可见,而隐匿起来的其他事物只能通过文中只言片语的提示、暗示来引发作者联想,虚实相生,以实引虚,言有尽而意无穷。《囚绿记》中作者对常春藤“绿”的描述,结合作者生平及生活经历,留给读者巨大的想象空间。
“当太阳照过它繁密的枝叶,透到我房里来的时候,便有一片绿影,我便是欢喜这片绿影才选定这房间的。”这句话表明了作者对常春藤、对绿色的喜爱。“绿色是多宝贵的啊!它是生命,它是希望,它是慰安,它是快乐。”用绿色象征生命和希望。“但我并不感到孤独。我忘记了困倦的旅程和以往的许多不快的记忆。”这句话映射出作者以往生活的奔波和疲困,面对家事国事的重大变故,给予读者无限的遐想。“我疲累于灰暗的都市的天空和黄漠的平原,我怀念着绿色,如同涸辙的鱼盼等着雨水!”常春藤带来的绿色给身处漂泊的作者带来慰藉,给空寂的生活带来一丝希望,也给继续生活下去带来无尽的遐想。
落寂感多见于陆蠡的散文,一方面是由于陆蠡自身性格内向,在日常的生活中沉默寡言、不愿出头,很少与他人交流,以至陷入自身内心的孤独和幻想中。另一方面陆蠡一生短暂且命运多舛,如在《寂寞》中叹道:“世上,尽有的是行人,同路的却这般稀少!”,当一个人陷入寂寞时,回忆便成为主角。在《囚绿记·序》中说道:“我羡慕两种人。”分别为情感和理智型,而作者恰好是这两者之间,畅想着美好的世界,又忘不掉苦难的现实,继而在矛盾中回忆,在留白中幻想。《囚绿记》中作者是借助于常春藤的绿色来寄托对生命的期许,通过常春藤的陪伴让作者落寂的生活有一丝慰藉,给苦难的生活带来无限美好的遐想。
三、化实为虚,寄物思情
“化实为虚,寄物思情”这种写法将真实景物进行意象创作,激扬作者的思想情绪,将景物化为情思,化实为虚,虚实相生。在抒情散文创作中作者的情感往往藏而不露,通过景物的描述释放出来。景是情之基石,情是景之升华。散文中对景物的描述并非文章的根本所在,通过寓之以意,寄之以情,将作者对人、事的感悟融入其中,体现散文独特的韵味。
《囚绿记》中作者原本可以找一间条件更好的居室,但是因为对“绿”的偏好,最终在狭窄、简陋、炎热、潮湿的小屋内居住下来,文章中作者丝毫没有掩饰对常春藤的喜欢。“忽然有一种自私的念头触动了我。我从破碎的窗口伸出手去,把两枝浆液丰富的柔条牵进我的屋子里来。”文中重点描写“囚”绿,却很少用“扯”“拉”等词语,而是用恋人般的“牵”字,可见作者真实感情的流露,将一抹绿作为“我”灵魂的寄托,依然超越生命的意义。
“我计算着我的归期,计算这‘绿囚’出牢的日子。在我离开的时候,便是它恢复自由的时候。”作者因为喜欢绿色而“囚”绿,但是又怕“绿囚”时间过久,限制“绿”的自由,“囚而不放”与“恢复自由”相互矛盾,十分喜欢又怕失去,作者的内心陷入挣扎、矛盾之中。这体现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期许,又体现了为某种变故打破这种美好的局面而担忧的心理状态。“离开北平一年了。我怀念着我的圆窗和绿友。有一天,得重和它们见面的时候,会和我面生吗?”离开“绿”以后,作者产生了对“绿”的无限思念。“赏绿——囚绿——放绿——怀绿”的变化过程是作者内心波动的写照。因此,从某种意义上,常春藤的“绿”象征的正是作者本人,通过寄物思情将自身的呼唤与文章创作过程融为一体,通过字里行间感情的流露,领悟内心世界的另一个“我”。
语文教参着重对《囚绿记》“绿”的解读,而忽视了作者内心挣扎和无声的变化,这种直击作者内心的物象并没有得到细化和细读。因此,在文本阅读时,要对文章结构和写作手法进行细化,从多维度进行探寻,走进作者内心,走进因物抒情的“物我合一”之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