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诗歌中的托物言志手法

2020-01-07

科学咨询 2020年50期
关键词:咏物诗托物言志

岳 桐

(辽宁省盘锦市高级中学 辽宁盘锦 124010)

通过状物来表情达意,丰富的知识是增强联想力的重要条件,没有丰富的知识就无法展开联想,知识越丰富,思想就越敏锐,联想能力也越活跃。这就需要平时从观察阅读中积累大量知识,不断丰富自己的联想。在写作时,将主观感受与客观事物的具体描述结合起来,以实写虚,虚中有实,才能做到形象性和思想性的高度统一。

一、概述

在阅读中常把一些“托物言志”的表现方法说成“象征”方法,例如:说艾青的《礁石》在写作中采用了拟人和象征的表现方法;舒婷所作《致橡树》在表现手法中运用了象征的表现方法;更有《爱莲说》《孤雁》《白杨礼赞》《雨巷》《声声慢》以及《八声甘州》等等。以上列举的著作,虽然在表现形式、表达方法、语言风格以及写作面对等都有一定的不同,但也具有统一点,利用其他物品表达思想感情,通过对其他事物的描写、叙述,表达或赞赏相对应的情绪情感。人们会把以上表现手法统称为“象征”。而我却觉得这并非“象征”,也并不具体,我认为此种表现手法就是运用了“托物言志”。譬如,艾青所作《礁石》虽然运用了拟人和象征的表现方法,但其本质还是运用了“托物言志”;舒婷所作《致橡树》虽然在表现手法上采用了“象征”,但其本质还是应用了“托物言志”。两者的本质区别就是“象征”只是单纯的用一物代替另一物,而“托物言志”是在一物代替另一物的基础上,进行情绪情感的寄托,以此用来歌颂、称赞或批判等。托物言志的本质就是利用对其他物品的描写和叙述,表达笔者所见、所想、所敢的一种表现手法。例如,阮籍所作《咏怀八十二首》(其七十九),整首诗整体运用了托物言志,以凤凰进行自我比喻,秋天时被迫飞回别地,却不知何时可以返回,表达作者不被赏识、壮志难酬的苦闷心情;陆游所作《卜算子·咏梅》,以饱受摧残却花魂犹香的梅花自我比喻,表达作者虽然一生坎坷,却绝不媚俗的忠贞气概。还有《临洞庭湖赠张丞相》、《题壁上韦偃画马歌》、《早梅》、《七古咏蛙》、《画鹰》等著作都是运用了“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在运用了“托物言志”表现方法的著作里,作者利用比喻、拟人的方法让描写物品形象化、具体化,是其人物情绪情感的表达更加生动化和具象化。所以,对著作进行阅读和分析时人们常常混淆“象征”和“托物言志”,更甚者认为两者就是同一类,只是换了个称呼。

二、托物言志常常借用象征;但托物言志是“主”,象征是“伴”

托物言志的本质就是以对物品的描写、叙述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和志向、资源,对物品描写时运用适当的写作手法,把物品拟人化或具有一定的性质,让其具有一定的具象意义。所以在一定程度上,象征和托物言志是类似的,在托物言志不仅会运用拟人、比喻等表现手法,还会运用象征。我们所学习的托物言志的著作,在一定程度上都是对“物”进行描写、叙述。例如,《卜算子·咏梅》和《早梅》里的“梅”、《七古咏蛙》里的“蛙”、《画鹰》里的“鹰”、《咏怀八十二首》(其七十九)里的凤凰以及《致橡树》里的“橡树”等都是托物言志里所运用的“物”。然而此物非彼物,与大自然的物大相径庭,所以其为“象征”,后又被写作者赋予了一定的情绪情感予以表达,所以其为“托物言志”。可见“象征”的表现手法为“托物言志”手法的体现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在托物言志的著作中,“状物”多为前提,“言志”才是重点。譬如陆游所作《卜算子·咏梅》中的“梅”,以梅花碾碎化作尘埃,心中也不愿改变那些缕馨香,以此“言志”——不屈于侵略者、不畏惧莫须有的罪名的崇高精神。又如杜甫的《孤雁》,诗人表面是写孤雁,实则也孤雁自喻,这也是作者的“言志”——形象生动的表达情绪情感。本首诗作者以“孤雁”自喻,以自身情感为基础进而表达出乱离漂泊中失群人的痛苦心情。“孤”是本首诗的“诗眼”,“飞鸣声念群”是本首诗的“诗骨”,如果仔细观察“诗眼”和“诗骨”在本诗中的位置,就可以明确知晓“托物言志”和“象征”的关系。因此可以知道在运用了“托物言志”表现手法的作品中,“象征”起到辅佐作用,而托物言志才起到主要作用。同时,对具有“托物言志”表现手法的著作进行欣赏分析时,要把握作品的主次。

三、我们发现,咏物诗托物言志的表达技巧(亦即咏物诗的文学特征文学方法)

这类诗必写一物,此物为整首诗的主要形象(意象),并被拟人化,其他意象只做陪衬(这一条是大家通常都知道的常识)。这类诗一般只在诗题中写出物名,诗句中不再点出物名,诗句大都是藏主句,藏主句越多或一主到底,诗意就越好。这样做,不仅是为了追求诗句的凝练(有效地利用文字,诗句一气呵成,形象不支离破碎)含蓄,更是为了追求一种物即为我、我即为物、物我不分、物我交融的移情境界。移情越彻底,咏物诗越成功。

四、托物言志表现手法在实际应用中的注意内容

托物言志表现手法在实际应用中有一定的注意事由,主要有以下两点:一是要通过真实存在的物品进行,不可自行捏造,过于描述,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展开,确保讲述的合理性和平稳性。二是在应用中要符合相关的规范要求和变化规律,确保贴合实际情况和理论长情,要与实际物品进行合理的结合,防止违背伦理过于强求[1-3]。

五、结束语

作为一种表达技巧,托物言志最根本的艺术特点是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这是大家都所熟识的,但是,如果仅知道这一点,对托物言志这一艺术手法的理解还是比较肤浅的,还没有真正发现它作为一种艺术手段的艺术性究竟在什么地方。其实,只要我们选几首托物言志的古典诗歌来读一读,就可以在对比中发现,咏物诗托物言志的技巧在拟人,而拟人的技巧在移情,移情的技巧又在使诗句句句藏主,有意给读者留下亦物亦我的想象空间。

猜你喜欢

咏物诗托物言志
言志为本
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中的经典咏物诗
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中的经典咏物诗
言志说及其诗歌史上的体现
如何巧妙地托物言志
体物尽其妙,品之有寄托——杜甫咏物诗《房兵曹胡马》赏析
“物”绘人生“吟”新篇—艺术表现手法之托物言志
石灰吟
咏物诗的一种写法
竹 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