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阿托伐他汀联合钻孔引流改进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疗效及对血清NSE、IL-6水平的影响

2022-03-04罗伟鹏梁文彬罗成焕方志伟叶泽驹陈桂增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2年3期
关键词:硬膜阿托血肿

罗伟鹏,梁文彬,罗成焕,方志伟,叶泽驹,陈桂增

慢性硬膜下血肿是常见的一种神经外科疾病,临床显示其占所有颅内血肿的10%左右[1]。慢性硬膜下血肿具体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其发生可能与出血性疾病及颅脑创伤有关[2]。慢性硬膜下血肿多伴颅内高压症状、记忆力减退及进行性痴呆等神经功能缺损,若不能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疗则遗留严重后遗症,影响病人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神经功能[3-4]。目前,外科手术成为慢性硬膜下血肿的首选治疗手段,钻孔引流术具有效果良好、创伤小等特点,但部分病人术后神经功能恢复不理想,且预后不佳[5]。阿托伐他汀是一种常用的脑血管病治疗药物,有助于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改善病人预后[6]。本研究旨在探讨阿托伐他汀联合钻孔引流改进术对慢性硬膜下血肿病人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和白介素-6(IL-6)水平的影响,以期为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东莞市人民医院2017年5月—2019年5月收治的慢性硬膜下血肿病人74例,符合《外科学》[7]中关于慢性硬膜下血肿的诊断标准,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7例。观察组,男23例,女14例;年龄41~72(57.91±6.57)岁;血肿量30~112(77.83±6.51)mL;体重48~76(62.31±5.67)kg。对照组,男25例,女12例;年龄40~74(58.45±7.89)岁;血肿量46~109(79.01±8.79)mL;体重45~75(61.49±6.82)kg。两组基线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纳入标准 ①符合慢性硬膜下血肿诊断标准,且有明确头部创伤且经颅脑CT等影像学证实;②行钻孔引流改进术;③临床资料完整;④知情同意且签署知情同意书。

1.3 排除标准 ①自身免疫性疾病、血液性疾病者;②近6个月出现脑血管意外、严重创伤等;③合并心、肺、肝、肾功能严重异常者;④精神疾病者;⑤钻孔引流改进术禁忌者;⑥过敏体质者。

1.4 方法 两组病人入院后采取常规治疗,包括监测血常规、肝肾功能、凝血功能,且给予对症治疗、改善微循环、营养神经、维持酸碱与电解质平衡等。对照组采用钻孔引流改进术治疗,按照头颅CT选择血肿穿刺点,气管插管麻醉后,切开头皮,以气动颅钻钻开颅骨,美敦力脑室引流管经骨孔将脑室引流管放置血肿腔内,生理盐水各方向反复冲洗至颜色变淡,冲洗完后,导管固定于头皮,接无菌袋。术后及时复查头颅CT,并且对病人血肿清除情况进行观察,适当调整导管位置,保留3 d左右。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于术后1 d口服阿托伐他汀(山德士中国制药有限公司生产;规格:每片20 mg;国药准字J20140002)20 mg,每日1次。两组治疗8周。

1.5 疗效判定标准 显效:治疗8周后慢性硬膜下血肿病人血肿消失>90%;有效:治疗8周后慢性硬膜下血肿病人血肿消失30%~90%;无效:治疗8周后慢性硬膜下血肿病人血肿消失<30%。

1.6 观察指标 ①观察两组病人神经功能缺损程度(CSS)评分变化,其中CSS评分越高提示病人神经功能缺损越严重;②观察两组病人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其中ADL评分越高提示病人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越好;③观察两组血清NSE和IL-6,采集病人外周静脉血5 mL,以3 000 r/min离心10 min,取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NSE和IL-6水平。

2 结 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治疗8周后,总有效率(91.89%)高于对照组(70.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单位:例(%)

2.2 两组CSS评分比较 两组病人治疗4周和治疗8周后CS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4周和治疗8周后C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CSS评分比较(±s) 单位:分

2.3 两组ADL评分比较 两组病人治疗4周和治疗8周后ADL评分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4周和治疗8周后ADL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3

表3 两组ADL评分比较(±s) 单位:分

2.4 两组血清NSE和IL-6水平变化比较 两组病人治疗4周和治疗8周后血清NSE和IL-6水平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4周和治疗8周后血清NSE和IL-6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4。

表4 两组血清NSE和IL-6水平变化比较 (±s)

3 讨 论

慢性硬膜下血肿主要是位于蛛网膜与硬脑膜间具有包膜的一种血肿,常于头部外伤3周后发病,出血速度较慢,并且症状出现较晚,一旦病人发生呕吐、头痛等症状时往往血肿较大,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及身心健康[8-9]。慢性硬膜下血肿具体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认为可能与颅脑创伤和出血性疾病相关[10]。目前,钻孔引流术是慢性硬膜下血肿病人主要的治疗方法,虽采用钻孔引流术可取得一定临床效果,但远期效果并不十分理想[11-12]。阿托伐他汀是常用的一种他汀类药物,该药物除具有调脂作用外,还可改善病人血管内皮功能,有效抑制炎性反应[13-14]。研究显示,阿托伐他汀可促进功能良好的血管生成,增加脑损伤后外周血管内皮祖细胞数量,从而加速血肿的吸收;减轻血脑屏障渗透性和脑水肿程度,改善神经功能,并且新生成的血管可促进血肿吸收,从而增加局部血流[15-16]。本研究显示,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提示慢性硬膜下血肿病人应用阿托伐他汀联合钻孔引流改进术治疗可获得良好疗效;观察组病人治疗4周和治疗8周CSS评分低于对照组,提示慢性硬膜下血肿病人应用阿托伐他汀联合钻孔引流改进术治疗可改善病人神经功能;观察组病人治疗4周和治疗8周ADL评分高于对照组,提示慢性硬膜下血肿病人应用阿托伐他汀联合钻孔引流改进术治疗可改善病人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NSE主要分布于脑组织内成熟神经内分泌细胞及神经元,属一种可溶性大分子蛋白,具有烯醇化酶活性[17]。通常NES在生理状态下表达水平较低,而在神经元受损时NSE分泌释放增多且进入血液循环,从而造成血清NSE水平升高[18]。研究显示,颅脑外伤导致的局部炎症反应可抑制渗漏血液重吸收[19]。其中局部的炎症反应能够激活炎性因子表达,且可降解血管纤维胶原,降低血管壁厚度,出现血肿加重或血液渗漏。IL-6是一种典型的炎性因子,研究报道显示,慢性硬膜下血肿病人血清IL-6水平明显升高[20]。本研究显示,观察组病人治疗4周和治疗8周血清NSE和IL-6水平低于对照组,提示慢性硬膜下血肿病人应用阿托伐他汀联合钻孔引流改进术可降低血清NSE和IL-6水平。

综上所述,阿托伐他汀联合钻孔引流改进术对慢性硬膜下血肿病人临床疗效良好,且可改善病人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降低血清NSE和IL-6水平。

猜你喜欢

硬膜阿托血肿
阿司匹林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效果评价
老年冠心病运用阿托伐他汀钙复合曲美他嗪的临床诊治效果分析
阿托伐他汀结合缬沙坦治疗冠心病的疗效及CRP、TNF-α、IL-6水平影响分析
氨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疗效观察
硬脑膜外和硬脑膜下血肿相关知识,你应了解吗?
CT引导下钻孔引流术治疗外伤性亚急性硬膜下血肿效果分析
脊柱手术中脑脊液漏的处理方法
老年人与慢性硬膜下血肿
护理多发性颅内血肿患者时需要注意哪些情况
脑出血患者急性期血肿扩大的危险因素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