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化学教学中真实情境素材的挖掘和应用

2022-03-04黄雪梅

名师在线·下旬刊 2022年1期
关键词:化学教学初中化学

摘 要:教学情境的创设对学生的学习具有积极意义。教师在教学时创设生动有趣、直观形象又具有真实性的情境,对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唤醒学生相关记忆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这样一来,学生就可以根据自身认知结构中的相关知识和经验去学习新知识,同时对新知识赋予自己的理解。因此,为了更好地开展初中化学教学,教师可以从化学史料、日常生活、社会实践及化学实验中挖掘真实情境素材,并利用这些素材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可以从不同教学情境中获取化学知识和发展思维,并运用所学化学知识解决问题。

关键词:初中化学;化学教学;真实情境素材;素材挖掘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9192(2022)03-0043-03

引  言

近年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课堂教学情境化越来越受到教师的青睐。所谓教学情境,是指在教学中,教师将所要讲解的知识融入一种情感氛围中。良好的教学情境是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启发学生思维,提高化学教学实效性的重要手段。但是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它需要教师拥有丰富的情境素材积累,还要合理运用这些素材,如此才能发挥教学情境的优势,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化学。

一、初中化学教学中挖掘真实情境素材的策略

(一)从日常生活中挖掘真实情境素材

化学知识存在于生活和生产的多个方面,教师要想挖掘真实的情境素材,就要从日常生活入手,用真实的生活案例来创设化学教学情境。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由于学生所接触到的化学知识相对有限,教师很容易就能从日常生活中找到与之相对应的生活现象。教师从这些生活现象入手创设教学情境,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化学知识,还能让学生了解学习化学的现实意义[1]。在实际的情境素材挖掘过程中,教师可以从教材中的化学知识点出发,寻找其在生活中体现和应用的案例。

例如,在教学“分子和原子”时,教师可以从花香、衣服晾晒会变干等生活现象入手挖掘真实的情境素材;在教学“燃料及其利用”时,可以从生活中常见的燃料如煤炭、燃气等入手挖掘真实情境素材;在教学“溶液”时,可以从洗洁精清洗油污等生活案例入手挖掘真实情境素材。在现实生活中,像以上所列举的这些可以用来创设教学情境的素材还有很多。教师在挖掘这些生活素材时,需要充分理解化学知识的内涵,同时要拥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这样才能在挖掘真实情境素材时更加得心应手。

(二)从化学实验中挖掘真实情境素材

实验是化学学科的基础和特色,教材中涉及的化学原理和化学概念有很多是在实验的基础上得到的,由此可见,化学教学不能没有实验。因此,教师在挖掘真实情境素材时,可以从化学实验着手,从中寻找适合用来创设教学情境的素材,为学生创设更多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从而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2]。

例如,在“分子和原子”的教学中,教师可以从“空中发烟”实验中挖掘真实情境素材来创设教学情境,以此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什么是“分子”。在实验中,教师可以用两根玻璃棒,一个在浓盐酸瓶中蘸一下,一个在浓氨水瓶中蘸一下,然后将两根玻璃棒蘸了浓盐酸和浓氨水的一端逐渐靠近,但是不要让其直接接触,最后能看到两根玻璃棒周围有大量白烟生成。适合初中阶段的化学实验还有很多,如氢气、氧气及二氧化碳的鉴别实验、净化水实验、酸碱中和实验、还原氧化铜的实验等。这些实验都是典型的实践类情境素材,教师将其应用到教学情境的创设中,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三)从社会实践中挖掘真实情境素材

我们生活中的很多方面都有化学的身影。各种与化学相关的研究成果、社会热点话题等,都是教师挖掘真实情境素材的有效渠道。学习化学的目的是要让学生学会从化学的角度去看待世界,而教學情境可以让学生了解化学知识在社会中的应用[3]。教师从社会实践中挖掘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真实情境素材,并将其应用到教学情境的创设中,既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化学知识,体会化学知识的实际价值,又可以让学生清晰地认识到化学对社会发展的影响,从而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因此,教师应重视从社会实践中挖掘真实的情境素材。

例如,在“我们周围的空气”的教学中,教师可以从新能源汽车等热点事件中挖掘真实情境素材;在“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的教学中,教师可以从垃圾分类制度中挖掘真实情境素材;在“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的教学中,教师可以从禁毒等社会热门话题中挖掘真实情境素材。总之,化学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生活中处处有化学。教师应结合教材内容去挖掘社会中的真实情境素材,并利用这些素材为学生创建有声有色、多姿多彩的教学情境,以此来提高化学课堂教学质量。

(四)从化学史料中挖掘真实情境素材

化学是一门历史悠久的科学,化学史料不仅记录了人类文明的进步和发展,还记录了各个科学家为探索化学知识不断奋斗的故事。这些故事真实地讲述了化学知识是如何被发现的,也讲述了科学家们在探索化学知识时的态度和想法,以及他们所具备的惊人智慧和强大精神力[4]。教师可以从化学史料中挖掘真实情境素材,并将其运用到化学教学中,帮助学生更加真切地体验化学知识的发现和形成过程,同时将其与思想教育进行有机结合,有效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

例如,在“燃烧和灭火”的教学中,教师可以从火的发现和利用这段历史中挖掘真实情境素材;在“质量守恒定律”的教学中,教师可以从法国科学家拉瓦锡的经历中挖掘真实情境素材;在“金属的化学性质”的教学中,教师可以从我国古代的“湿法炼铜”中挖掘真实情境素材。总之,化学知识的发现和形成都不是容易的事情,而这其中所经历的种种都可以作为教师挖掘真实情境素材的有效渠道。

二、初中化学教学中应用真实情境素材的策略

(一)应用真实故事情境导入新课

好奇是学生的天性,也是推动学生主动探索知识的内在动力。在初中化学教学中,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选择一些可读性高、趣味性强的故事来导入新课,用故事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促使学生更加专注地投入化学学习和探索中[5]。

例如,在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五章课题一“质量守恒定律”的教学中,教师可以用法国科学家拉瓦锡来导入新课。首先,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展示拉瓦锡实验的图片,然后为学生讲故事。法国科学家拉瓦锡用精确的定量实验研究了氧化汞的分解,他将 45 份质量的氧化汞加热分解。一段时间后,他惊奇地发现生成的氧气和汞的总质量恰好等于氧化汞的质量。其次,教师还可以这样引导:“这是不是巧合呢?当年困惑拉瓦锡的问题,正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那么,接下来我们就循着科学家的足迹探究化学反应前后物质质量的变化规律。”这种导入新课的方式,不仅可以让学生了解有关“质量守恒定律”的发现过程,还能在学生心中埋下疑问的种子,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二)应用真实生活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化学学科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教师将真实生活情境引入化学课堂教学中,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还能丰富化学课堂教学内容,使学生对化学学习产生更浓厚的兴趣。但从目前的化学课堂教学来看,部分教师只注重教材内容的讲解,缺乏对真实生活情境素材的应用,使得化学课堂教学缺乏生机,影响了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6]。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教师应在教学方式上做出调整,将真实的生活情境素材应用到教学中,以此来增强化学课堂的趣味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教材中的知识点寻找与之对应的生活现象,然后提出问题,在此基础上展开化学课堂教学。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三章课题一“分子和原子”的内容时,由于生活中有关“分子和原子”的现象有很多,教师可以选择学生常见的一些现象来提问,如“湿衣服经过晾晒会变干,水跑到什么地方去了?”“冲糖水时,把白砂糖放入开水中,糖不见了,为什么杯中的水却有了甜味?”“路过食堂时,为什么会闻到饭菜的香味?”然后,教师就可以结合这些生活中的现象为学生讲解新课。教师应用真实的生活素材创设情境,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还能够让学生认识到化学知识对生活的重要性,从而促使学生更加积极地学习化学知识。

(三)应用真实实验情境锻炼学生动手能力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实验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很多复杂难懂的化学知识,通过实验展示,学生很容易就能理解和掌握。但是就目前的实际教学情况而言,由于考试中涉及的化学实验内容不多,部分化学教师在教学中重讲解、轻实验,这不利于学生的化学学习[7]。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化学知识,教师在化学课堂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真实实验情境素材,组织学生参与实验活动,以此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基础知识,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化学学习能力。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采取演示实验过程和让学生亲自参与实验这两种方法。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专题二“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时,教师在带领学生做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实验时,可以将实验中所用的碳酸钙换成带壳的鸡蛋,将稀硫酸换成浓硫酸。教师可以在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清水,再放入鸡蛋,加入一定量的浓硫酸,滴入一滴洗涤剂,并不断搅拌。不久后,学生就可以看到鸡蛋壳逐渐产生小气泡,紧接着鸡蛋壳开始上下跳跃、翻转,就像跳舞一样。其实这一实验的原理依旧是CaCO3 + 2HCl = CaCl2 + CO2↑ + H2O,鸡蛋壳中所含有的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生成了二氧化碳。这样一来,既达到了化学实验教学的目的,又提高了化学实验的趣味性,让学生见识到化学现象的神奇之处,激发了学生探索化学知识的欲望。

以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第十单元课题二“酸和碱的中和反应”为例,教师在给学生介绍与“酸和碱的中和反应”有关知识时,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去完成实验,并仔细观察酸与碱在中和时会产生哪些化学反应。如NaOH与HCl间的化学反应实验,教师就可让学生两两一组,一起来进行这项化学试验。首先,学生在烧杯中加入5 ml用水稀释过的NaOH;接着,用滴管取几滴稀释过的HCl溶液,并在滴入后继续搅动,观察其化学反应。随后,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根据观察到的内容总结酸碱中和反应后的成果。在化学教学中应用实验情境素材,学生不仅在实验过程中锻炼了动手能力,对化学知识的理解也更加深入,而且化學实验的趣味性也更利于培养学生对化学的兴趣,可谓一举多得[8]。

结  语

总而言之,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真实教学情境的创设对化学课堂教学而言意义重大。教师创设具有真实性的教学情境,可以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这有利于学生探索化学知识,感受化学学习的乐趣。因此,化学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重视各种真实情境素材的挖掘和积累,同时明确“真实情境素材”与“教学情境”是不对等的,它只是用来创设教学情境的素材。此外,教师要想将真实情境素材应用到课堂教学中,还需要对其进行选择、加工,让其转化为教学情境,然后根据教学内容去应用教学情境,从而使真实教学情境得到合理的应用。

[参考文献]

周维进.初中化学教学中情景素材的创设[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9(08):114.

郝燕.初中化学教学中情境素材的应用[J].数理化学习(教研版),2021(05):11-12.

余昀仿.“素养为本”的化学教学中真实情境的创设[J].化学教与学,2019(09):22-24.

冯小玲,马丽娟.高中化学真实情境教学中情境素材的选用原则探讨[J].科技资讯,2020,18(33):89-91.

秦邦轩.核心素养视角下真实情景在化学教学的应用[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20(06):256.

蔡萍双.核心素养视角下真实情境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J].当代教研论丛,2019(06):14,16.

杨香涛.基于真实生活情境的初中化学教学设计:以“物质在水中的分散”为例[J].化学教育(中英文),2020,41(23):22-26.

沈旭东.从“为情而境”到“由境生情”:化学教学中真实情境创设概论[J].化学教学,2019(07):25-29.

作者简介:黄雪梅(1973.9-),女,福建莆田人,任教于福建省莆田文献中学,中学一级教师,本科学历。

猜你喜欢

化学教学初中化学
浅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探究式教学的实施策略
多媒体技术与化学课堂教学
初中化学课堂个性化有效提问策略
化学探究性学习方式的构建
试论农村初中化学教学中的教学瓶颈及解决策略
绿色化学理念下的初中化学教学探究
初中化学方程式的记忆技巧
如何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效率
如何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
初中化学基础教学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