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家国情怀培养的探究
2022-03-03廖八贵
廖八贵
初中历史教学能够让学生感受家国情怀,学习优秀的传统文化,初中历史老师要着重培养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要认识到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培养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培养他们的家国情怀是十分必要的。
1.有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
作为初中历史教师,要转变固有的教学理念,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不断改进历史教学过程中家国情怀培养策略,最终促使学生全面、健康发展,成为一个对社会对国家有用的人才。随着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速发展,素质教育正在逐步推进,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成了各科教学的重点内容,初中历史教材挑选了最适合初中生学习的内容,其中浓缩了中华发展史的精华,蕴含了丰富的内涵和哲理。初中历史教师,要认识到家国情怀培养对于学生未来发展的重要性,认识到其是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键,初中生作为民族的未来,培养其家国情怀,对于民族的发展和延续至关重要。
2.有助于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
我国是拥有五千年灿烂历史的文明古国,传统文化数不胜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传统文化受到了西方文化的冲击,只有拥有家国情怀,才能坚定不移地弘扬和传承传统文化。我们看到,当今很多人受西方思想影响,崇洋媚外,对中华传统文化不了解,甚至对中国的传统节日及家乡的习俗都不是很了解,所以家国情怀的培养对于学生未来的发展十分重要,学生拥有了家国情怀,才能自觉抵制外来腐朽文化。在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长河中,家国情怀贯穿始终,在历史课堂上渗透家国情怀教育,能够让学生了解历史事实,反思历史问题,通过学习历史,他们能够了解弘扬和传承传统文化的意义,了解家乡的风土人情,学习传统文化的精髓,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来龙去脉都了解清楚之后,才能拥有强大的民族自信,对传统文化产生深深的认同感。
3.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历史、理解历史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历史教学也不例外,初中历史教师要认识到初中生对于历史学习的兴趣在哪里,他们又对哪些历史知识感到好奇,基于本班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兴趣爱好,制订出有针对性的历史教学计划,再融入家国情怀的内容,让他们能够主动学习历史知识,了解其背后的意义。举个例子,在教授七年级《中国古代史》这一内容时,为了帮助学生厘理清南北朝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教师可以借用“闻鸡起舞”这一典故,去描述东晋北伐失败的史实,让学生能够切实感受到其中所包含的复杂情感。
1.在教材中挖掘关于家国情怀的素材
历史课堂中最基本的资料就是历史教材了,而教材中包含了各种关于爱国情怀的内容,教师可以对这些内容进行延伸。比如七年级上册讲述了史前的内容,从夏商周到秦汉,再到魏晋南北朝时期,对于学生来说,他们在平日的阅读中很少涉及这些内容,教师可以借助传统文化对这些内容进行延伸,为学生讲述北京人的起源,讲述青铜器和甲骨文是什么时候盛行的,还有关于“丝绸之路”的来历,“三国鼎立”的故事,这时候学生的兴趣就可以被激发出来。到了八年级时,历史课文大多是关于近代史的内容,其中涉及了伟人的奋斗史、近代抗争史,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关于革命烈士事迹的影片等,让学生了解革命先辈抛头颅洒热血的悲壮事迹,感受当下和平的来之不易,让他们明白在民族生死存亡的时刻,要有不计个人得失的大无畏精神才是真正的英雄。作为初中教师,要不断挖掘教材中的各种历史资源,帮助学生树立家国情怀。教材中各种历史事件及数据,都值得深入探索和研究,比如在《正面战场的抗战》一课中,有一组数据触目惊心:武汉会战中花园口决堤后饿死、淹死的群众达391万之多,耕地淹没2 994.3万多亩,全部损失用战前货币结算达10.9亿元之多。这组数据,教师可以让学生大声进行朗读,去感受战争的残酷及给人们带来的巨大灾难。
2.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渗透
身处互联网信息时代,我们要学会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可以在历史课堂上加入微课等教学形式,让历史课堂的气氛变得活跃。教师在历史课堂上,要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教学,通过问题的导入和情境的创设,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家国情怀,比如在八年级上册“国共合作到国共对峙”一课中,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北伐战争和红军长征的相关纪录片,再为学生详细地讲述25 000里长征红军都经历了什么,教师可以先为学生播放大雪山和大渡河的壮阔画面,再让学生去想象一下在这种恶劣的环境下,三餐得不到保障,缺医少药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再为学生讲述11个省、26个城市,还有18条山脉是什么概念,将中国地图展示在学生面前,然后向学生提问:“大家徒步走过最远的距离是多少?”这样学生就能深刻体会到革命先辈所经历的艰难困苦。在阅读这些故事的时候学生会感受到家国之间的联系,培养对祖国的热爱和对革命先辈的敬慕之情。教师还可以采取小组讨论、情景剧等方式,活跃课堂的氛围,让学生能够了解更多的传统文化。比如在端午节,教师可以为学生讲述屈原的故事,讲述赛龙舟的由来以及家家户户为什么要挂艾叶等,当学生对这些故事有所了解后,再带领学生开展“包粽子比赛”,通过这些方式,引导学生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还可以将历史课堂搬去革命烈士纪念馆、文化历史博物馆及当地的地标建筑等,在此情境中学生的情感被唤起,他们能够用自己所学的历史知识引发思考,这些都有助于家国情怀的培养。而在讲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时候,教师则可以通过多媒体为学生播放相关影视片段,去了解中国近代史上所签订的一系列丧权辱国条约,然后将学生分组,让他们讨论这些事件的影响,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3.应用非典型内容,培养学生的家國情怀
历史课堂中有很多经典案例,教师都可以加以利用,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比如,在教学七年级上册课文《两汉的科技与文化》中,教师首先要让学生了解两汉时期是一个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期,这时候中外交流频繁,民族文化盛行,多种文化的交融使得科技、文化都取得了重大突破,教师要将这一时期重要的历史人物讲述给学生,让他们知道造纸术推动了世界文明发展;让学生认识张仲景、华佗这些古今闻名的中医。通过一个个名人故事,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能够了解民族文化,树立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初中历史教师还要认识到,很多学生对自己家乡的风土人情、历史文化并不是很熟悉,教师要有效利用当地的乡土资源,开发校本课程,让学生了解家乡的风土人情、人文地理和历史文化等,将热爱家乡的情感融入自己的意识和血液,这样今后学生不论身处何处,都不会忘记这么一份真挚的情感。
教师要认识到,自己是学生的引导者,自己的一言一行会影响学生,所以教师首先要树立正确的家国情怀和价值观,这样才能正确地引导学生。教师要不断积累历史知识,在历史课堂中灵活运用各种历史典故,在教学方式上要推陈出新,这样才能让学生对历史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对于八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对历史课程有自己独特的看法,教师要引导他们去深度剖析课程内容,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对知识不断进行深入的探索;对于九年级的学生,他们学习负担重,面临中考的压力,这时候教师要采取风趣幽默的教学方式,与学生打成一片,巩固历史教学点,加深学生的记忆。在不同阶段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将家国情怀渗透进每一堂课。
综上所述,历史教师要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以学生为主体,制定针对性的教学计划,灵活运用各种资源,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以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这样才能增加他们对于国家及民族的认同感,让学生们更有文化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