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中心理健康的融合策略研究
2022-03-03徐美娟
徐美娟
新课标要求教师关注学生的心理,一方面“双减”政策的实施减轻了学生的学习压力,一定程度上,能够减少学生厌学、焦虑、自卑等负面心理,另一方面,能够强化学生的核心素养,助其全方位成长,增强教学的综合性与发展性。如何将心理教育渗入教学活动,成为教师要解决的育人问题之一。本文通过研究初中语文教学活动与心理健康融合的策略,以期为提高初中语文教学质量提供参考。
(一)充分运用教材
心理教育从理论上讲可以融入各个学科,教师应充分运用教材,在培育学生的学科素养的同时融入心理健康教育。例如,教师在进行《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一文教学时,可从民族自豪感的维度切入,引领学生说一说祖国的伟大成就,而后思考“为什么会取得这些成就”,其目的是助力学生强化“四个自信”,用爱国之情、民族自豪感作为心理健康的基础。在剖析诗歌时,教师要抓住心理教育的机会,凸显诗歌的时代感与历史感,感受诗人与国家同呼吸、共命运的思想感情,在此前提下抛出话题——新时代的青少年应如何共筑民族命运共同体,引领学生向诗人学习,助力学生在迸发爱国情感的同时摆脱迷茫、无助等消极心理状态的束缚,明确成长与学习的方向,更加热爱学习,憧憬美好未来,有面对困难的勇气与决心,更好地适应客观环境。
(二)在语文教学中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应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在常态化的心理健康教育环境中热爱生活、健全人格、学会调控情绪、正确认识自己、优化人际关系。例如,在“写作:学习扩写”的教学时,教师可率先组织学生读3~4篇短文,而后引领学生选择自己较为感兴趣的短文进行扩写,其目的是用兴趣驱动学生学习实践,使学生能在积极情绪的影响下优化学习体验。经验表明,虽然在写作中学生可能会遇到挫折与困惑,但兴趣将减弱消极情绪的负面影响,使学生的消极情绪不会持续下去,达到在学习中情绪稳定的目的。再如,教师在进行“口语交际:辩论”的教学时,可从维系良好人际关系的角度切入加强心理教育,指引学生在辩论中尊重他人,学会倾听、理解他人,用宽容、友善的态度与他人交流,做到坦率真诚,进而建立健康、融洽的人际关系,助力学生融进集体,激活辩论思维,积极交流互动,并能在辩论的过程中产生幸福感与成就感。
(一)生本性原则
初中生处于青春发育的成长阶段,在生活与学习中承受着一些压力,如外貌压力、社交压力、学习压力等,这就需要语文教师全面了解学生的心理和想法,助力学生健全人格、树立正确的“三观”,增强自信、心理耐受力、自控力、适应力等心理素养。例如,教师在进行《月夜》《风雨吟》等短诗的教学时,可恰当地使用音乐元素,让学生进行配乐朗诵,指引学生将乐曲视为陪伴自己阅读体悟的一位“伙伴”,进而在当众朗读时能更加从容、自信,同时舒缓的乐曲能让学生放松下来,冲淡焦虑情绪,使学生增强情绪的自控力。值得一提的是,乐曲所传递出的情绪在对学生心理产生积极影响的同时,还能助其体会短诗的内涵,融入短詩意境,深刻感受诗人的思想与情感,这可降低短诗赏析与理解的难度,达到减轻学生语文学习压力的目的。
(二)渗透性原则
语文教师在口语交际、写作、阅读理解等教学环节融入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就是增强心理健康渗透性的一种表现。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提高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性:一是在教案设计环节设定心理健康教育目标,如对语文产生兴趣、乐于沟通、增强自信心等;二是在设计教学活动时渗入心理健康,例如教师可组织学生合作探究课文,共同完成阅读清单中的学习任务,培养学生维系和谐人际关系的能力,在伙伴的帮助下优化自身的意志品质,攻克阅读难关,在完成清单任务的过程中获得成就感;三是在语文作业设计环节渗透心理健康,例如教师在完成《变色龙》一文的教学后,可将“给奥楚蔑洛夫写一封信”设为一项作业,其目的是指引学生深度探究奥楚蔑洛夫“变色”的原因,在此基础上给予学生一些忠告,使其明是非、辨善恶,成长为能自省、有爱心的人,继而通过作业设计助力学生健全人格,有效地将心理健康渗入语文教学活动。
虽然有越来越多的语文教师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但在教学实践中部分教师仍存在以下问题:第一,教育理念有待优化,语文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存在过于笼统的问题;第二,心理健康融入语文教学实践的方式较为单一;第三,初中语文家校共育的质量较低,部分家长推崇“打压式”教育,不仅极少肯定与鼓励孩子,还总是在毫无意义的比较中打击孩子,使孩子对语文学习逐渐失去兴趣,容易产生逆反、焦虑、自卑等负面心理;第四,语文教师未能在课后服务环节有效融入心理健康,课后服务环节主要以辅导学生做作业为主,并不利于多角度地将心理健康与语文教学融合在一起。
(一)实施“激励教育+分层教育”理念
通过对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可知,学生的学习能力、成长环境、性格特点等方面均会影响其心理状态,这说明学生的心理具有特殊性及差异性。语文教师在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应尊重学生,留意学生的差异。基于此,语文教师要践行“激励教育+分层教育”理念,通过日常观察、问卷调查、心理测试、谈话等方式了解学生的抗压能力、意志品质、心理状态与发展需求,在此前提下分层,其中A层学生心理状态最佳,B层学生次之,C层学生最差,并根据各层学生的课上表现发挥激励评价的教育优势,以内心较为敏感、脆弱且学习基础较为薄弱的C层学生为例,教师要多给予其鼓励,同时用手势、眼神等非语言方式时刻表扬学生,使C层学生能获得学习实践的勇气与自信,并能在学习实践中强化意志品质。
(二)丰富心理健康渗入语文教学活动的手段
教师在语文课上若想高效融入心理健康,需增强育人手段的丰富性。例如,教师在进行《孔乙己》一文的教学时,可推行“小组合作+情景表演”的教学模式,以组为单位,引导学生读课文、编写微剧本、合作表演,在分组时要发挥分层教育的作用,确保每组由各层级的学生组成,其目的是打造生态化的学习环境。各层学生之间相互沟通、协作,优化交际能力,增强合作精神。虽然学生在阅读理解课文内容及创编微剧本时会遇到许多的困难,但同组成员通过讨论后可以解决绝大多数的问题,这有利于学生摆脱无助、焦虑等负面心理的侵扰,还能在乐观、平和的心态支撑下高效学习实践。
(三)注重家校共育
为了提高初中语文心理健康教育质量,教师要注重家校共育,引导家长推行“双减”政策,减轻学生学习成长的心理负担,按照作业管理规定合理地增加家庭作业,同时要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发展需求、心理状态,恰当地设计语文自主学习方案,不能过多安排家庭作业,以免学生产生厌学情绪。为了提高心理干预的及时性,避免学生情绪熔断,家长一方面须积极告知教师学生在家里的学习情况,便于双方共同商定心理教育计划,另一方面要重视心理咨询,用科学的手段帮助学生摆脱负面的心理影响。
(四)在语文课后服务环节基于心理健康展开主题式活动
课后服务是语文教师在育人活动中多角度融入心理健康的重要一环。教师可在课后服务时组织学生参与主题式趣味活动,学生在扩展学习中长知识、开眼界、提能力、强素养,这其中亦包括心理素质。例如,教师可以“创新的魅力”为主题,引领学生展开国风歌曲创编活动,其目的是将音乐知识与文言文知识融合在一起,使学生在创新实践中充分运用所学知识,为优化音乐作品而自主学习。为了使学生可以在创编国风歌曲时体现个人价值,教师鼓励唱得好、演得好、写得好的学生合力创作,这不仅有利于学生在合作中学会尊重、沟通、分享、谦让,还能使学生高效参与主题活动,在活动中提升创造力等核心素养。
综上所述,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加强心理教育是指引学生全方位成长的重要举措,基于此,教师要理解心理健康的内涵,多维度渗透心理元素,指引学生用乐观、勇敢、自信的态度学习实践。为此,教师要改进教育理念及方法,重视家校共育与课后服务,继而提高育人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