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式文化现代化的挑战与破围
2022-03-03贾淑品
贾淑品
(上海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上海 200234)
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特征,其中之一就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人民日报》曾以“本报评论部”的名义,撰文阐释了何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从而深刻说明了推动“两个文明”协调发展的重要性。精神文明的现代化其实就是文化的现代化,一个没有文化现代化的国家很难达到精神文明的现代化,精神文明的现代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应有之义。习近平总书记在阐述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时指出:“丰富人民精神世界”“物质富足、精神富有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要求”(1)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日报》2022年10月26日。。这些重要论述都说明了文化现代化在中国式现代化中的重要地位。
目前我国正处于两个一百年交汇的重要时期,确立了2035年基本实现现代化的远景目标,十九届六中全会提出“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2)《深入解读阐释“十个明确”——明确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人民日报》2022年3月31日。,强调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位一体”的统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体现一个国家综合实力最核心的、最高层的还是文化软实力。……最根本的还有一个文化自信。”(3)《“改革的集结号已经吹响”——习近平总书记同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共商国是纪实》,《人民日报》2014年3月13日。当前精神文化的发展以及精神文化现代化的重要地位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被认识到,其发展滞后势必与经济、政治等现代化一样阻滞人的现代化进程。随着不同国家、民族和地域之间的文化相互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世界文化多样化在推动文化繁荣发展、文化现代化的同时,也给我国的文化安全和意识形态安全带来挑战。
一、文化现代化与中国式文化现代化释义
“文化现代化”可以理解为一个复合词,即“文化”+“现代化”,它包含文“化”和现代“化”,是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文化从文化哲学的角度可以理解为“区别于自然的、由人所创造的、借以彰显人之为人的特殊形式”(4)邹广文、孙维聪:《文化守望: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合路径》,《中国文艺评论》2022年第4期。。因而,文化作为人的本质力量的一种对象化活动,与人的存在和发展、人的创造能力和创造活动,以及人的存在和发展所依赖的科技发展水平息息相关。“文化”的实质是“人化”,人到底以何种形式或者以何种方式表达文化内容,是和社会发展程度和人的需要紧密相关的。现代化是理解现代文明的关键,其表达了人类从传统向现代转变的总体性历史过程。文化现代化既可以看成文化的一个目标,也可以看作是一个文化不断发展、不断进步的过程,即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过程。增强文化自信、实现文化现代化、建设文化强国的过程是以文化人的过程,也是引导人“向文而化”的教化过程,这个过程要以满足文化发展规律的全面实践,以优化、提升人的生命存在为目的,提升人的生命质量,进而更好地推动“人的全面发展”。总之,文化现代化不能简单地理解为从传统文化向现代文化转型,而是既包含着传统文化向现代文化的转型,也包含着现代文化的形成、发展、转型以及参与国际互动、传播的复杂过程,包含着文“化”和现代“化”的动态发展过程。
目前学界关于传统文化的现代化有不少文章,但关于全球化背景下文化现代化的研究并不多,对全球化背景下文化现代化会遇到哪些挑战,以及如何应对这些挑战,我们应该如何发展中国式文化现代化的研究还远远不够。文化作为软实力,不像经济、军事等硬实力,不仅看不见、摸不着,而且难以计量。文化软实力可以通过文化的吸引力、语言的说服力、理想的感召力、精神的鼓舞力、智慧的创造力、道德的教化力、理论的指导力、舆论的引导力、艺术的感染征服力等来发挥作用,其作用是不可小觑的,因此,文化现代化无疑是中国现代化中最复杂、最深层次的变革。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到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的远景目标。“国家之魂,文以化之,文以铸之。”(5)《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年版,第408页。文化现代化,在一定意义上而言,并非完全的被动适应过程,更是一个主动的变革过程。由于文化的含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文化现代化也就有了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文化现代化指精神和观念上层建筑的现代化。习近平指出:“没有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6)习近平:《在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北京:人民出版社,2020年版,第4页。文化兴则国兴,文化强则国强。因而,从某种意义上讲,现代化就是文化的现代化,因为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衡量民族生命力和现代化的重要指标。
“文化现代化是人们对历史上现代化实践的一个总结,也是对现代化实践进行理论总结的成果。”(7)胡伯项等:《我国现代化进程中意识形态安全问题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193页。文化现代化是由作为实践主体的人推动的一种社会变革,是人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的更新,因此,在文化现代化过程中,必然伴随着不同思想观念的争鸣和新旧更替。四大文明古国只有中国屹立于世界东方数千年而不倒,究其原因就在于中华民族超强的文化基因,始终坚守自己的文化传统,这是深入骨髓的。中华民族在坚持自己的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并不排斥其他优秀文化,而是海纳百川,吸纳包容,吐故纳新,故而其虽历经磨难而不灭,久经挫折而不馁,千锤百炼铸就辉煌。而实现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入结合是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两个结合”的重要内容,也是进一步发展壮大优秀传统文化基因的需要,唯有如此,才能实现文化的现代化,并最终实现人的现代化。不可否认的是,决定人的水平和层次的最主要的因素是文化,文化的现代化给人的现代化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人的现代化离不开文化的现代化。“文化现代化是人类历史上最剧烈、最深远并且显然是无可避免的一场社会变革”(8)[美]吉尔伯特·罗兹曼:《中国的现代化》,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3页。,是涉及社会各个领域的一种文化提升过程。文化现代化,就是要通过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本文强调“中国式文化现代化”,旨在说明新时代的文化现代化不是简单等同于传统文化向现代文化转型的一种现代化,而是积极反对文化霸权主义、文化虚无主义,坚持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又积极吸纳外来先进文化的文化现代化。
二、中国式文化现代化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当前全球因新冠疫情、俄乌战争、环境气候等问题正在发生深刻复杂的变化,随着经济政治文化的快速发展,在数字化、信息化的不断推动之下,文化逐渐向着多样化发展,这对我国的文化现代化发展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
(一)中国式文化现代化面临的机遇
从国内看,我们刚刚召开了党的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确立了基本实现现代化和建设现代化强国的时间表,中国共产党正信心百倍带领中华民族实现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我们已经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开启了新篇章,中国式文化现代化作为实现现代化非常重要的一环,是攸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能否实现的重要决定性因素和力量。
从国际看,中国式文化现代化的发展符合世界大势。首先,当前国际文化交流日益增强。虽然因为新冠疫情出现了逆全球化的潮流,但是全球化仍是不可逆转的历史大势,在全球化背景下,世界各国的文化交流、文化交融越来越频繁。一方面,在全球文化交流交融的过程中,传统文化突破民族和国家的狭隘视野,有助于加强我国同世界各国人民的文化交流与沟通,以此借鉴国际先进思想文化,提高各行各业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促进我国的文化现代化建设;另一方面,全球化也可以扩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我们可以通过各种途径宣传中国的优秀文化,传承中华优秀文化基因,用外国民众听得懂的方式,推进中国故事和中国声音的全球化表达,扩大中国文化的影响力,增强中国文化的软实力,进一步推动文化现代化发展进程,进一步抵制西方强势文化、强权文化扩张带来的不良影响。其次,国际政治格局大变迁、文化多元化发展。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与2019年新冠疫情的爆发,加速了国际政治格局多元化、多极化大变迁。在此背景下,发展中国家迅速崛起,开始并正在改变着美国一极主导的国际政治秩序。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国际地位与影响力日益提高,推动世界朝着经济全球化、信息互联化、全球交融化、文化多元化方向发展。最后,世界各国各地之间互联互通加强,互联网文化发展迅速。以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第四次产业革命孕育兴起,信息化、网络化与智能化的数字技术的深度融合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革命性动力,为中国在全球范围内利用最新的科技成果,加快转型升级和新旧动能转换的步伐,进一步提升创新能力和供给能力,在国际竞争中把握主动,提供了有利的发展条件。由中国倡导和推动的“一带一路”,除了为世界近百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契机外,也为文化“引进来”和“走出去”提供了契机。世界各民族文化无一不是在交融和碰撞中发展的,没有绝对封闭的文化,在现阶段,文化的碰撞和交融是无时不有、无处不在的,而且深度与广度与以往相比更是不可同日而语。这种不断增强的交融、碰撞的过程,促进了具有时代特点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现代化的形成与发展,也有助于中国式文化现代化把中国的发展与文化的发展有机结合起来。中国式文化现代化充分借鉴、吸收了当代人类文明成果,从本质上讲,是与当代人类文明对标,是积极主动作为、彰显“中国特色”的一种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实现中国式文化现代化、建设文化强国,对于巩固党执政兴国战略地位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是人心所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二)中国式文化现代化面临的挑战
当前国内外环境十分复杂,明里暗里存在种种挑战。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做到居安思危、未雨绸缪,准备经受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重大考验。”(9)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日报》2022年10月26日。
首先,西方通过文化霸权进行文化污名化、抹黑中国。具体表现为在意识形态上,以新闻舆论、网络为主战场,对中国共产党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进行污名化;利用“中国威胁论”“中国病毒论”这些歪曲事实、凭空杜撰的谣言在国际上抹黑中国,并想借此造成中国在国际上“失语”“失声”的不利局面,以达到其“不战而胜”的目的。比如他们把“坚持马克思主义”说成对“马克思主义的教条化”,把“人民民主专政”说成“专制”等,并提出“中国崩溃论”“中国威胁论”“中国霸权论”,妄图使中国在国际上陷于孤立,从而败坏中国的国际形象。此外,某些西方国家还在以一种潜移默化的方式向我国输送他们的文化霸权,试图用他们的文化价值观对我国进行“颜色革命”,唱衰社会主义制度,歪曲社会主义本质,目的就是冲击瓦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这也决定了在推进文化现代化的过程中我们势必要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其中就包括意识形态领域的复杂斗争,而其中最复杂的斗争、最大的挑战就是如何正确应对新自由主义的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和文化威胁。
其次,别有用心的文化虚无主义者借助网络进行泛娱乐主义活动,推行虚无主义价值观。有些西方国家不断向我国进行价值观和文化的输出,鼓吹西方文明中心论,并不断把他们的价值观强加给别的国家,试图以否定文化来否定历史,而其实质就是文化虚无主义。在网络媒体上有众多拥趸的某些“公知”“大V”以及“美粉”“精日”人物就是典型的文化虚无主义者,他们往往借助一些热门话题和公众关注的民生现象在新媒体上呼风唤雨、推波助澜,用符合西方价值观的言语来蛊惑民众、涣散人心,甚至丑化革命人物。这种文化虚无主义还借助网络广泛传播,突出表现为网络泛娱乐主义倾向,其通过种种非主流形式对传统以及领导权威、英雄人物进行讽刺、解构和弱化,从而达到满足人们猎奇的欲望和吸引流量的目的。这种文化虚无主义价值观实际上是由数字资本借助各媒体平台产生的推崇流量至上的数字拜物教。网络泛娱乐化中乔装打扮后表现出的虚无主义显得更加隐蔽与迂回,同时也更具迷惑性和欺骗性,这种新型虚无主义通常被称作软性虚无主义。一方面,在商业利益和偶像崇拜的勾连下,软性文化虚无主义借助网络平台,主动迎合当下年轻人热衷于追星的潮流,依托偶像明星的流量夹带私货。文化名人的家国情怀、民族大义他们不去关注,反而用被演绎了的英雄气短、儿女情长的“家事”去遮蔽其为之奔走呼号的“国事”和“天下事”,给历史事件套上虚伪且精致的外衣,严重偏离了历史真相。另一方面,在信息技术发达的“快餐时代”,利益的驱使让庸俗、肤浅的文化产品层出不穷,通过网络恶搞、消费历史便是其一。为了迎合网民趣味赚取点击率,不少公众号和段子手以消遣的方式娱乐文化名人,民族英雄被嘲笑、革命先烈被讥讽、人民领袖被侮辱、严肃庄重的历史事件被调侃性地戏说,而反面人物却被洗白。他们为这些反面人物洗冤叫屈,借机散播文化虚无主义,并以偏概全、混淆视听。总之,文化虚无主义就是利用人们在繁忙的工作生活中消遣释压的心理需求恶搞历史,给大众带来片刻性的精神宣泄,通过文化和历史虚无主义的杂糅,使一部分迷恋于娱乐历史的人在追求短暂愉悦的过程中逐渐丧失理性思考历史的能力。这种丑化历史人物及事件的娱乐行为是愚昧至极的,其实质就是让历史文化沦为胡适所说的“任人打扮的小女孩”。长此以往,大众在资本与技术耦合下将使失去历史文化的滋养,进而放弃对历史真相的追求,最终造成理想信念滑坡,引发历史、文化认同危机。这种文化虚无主义现象是国家思想文化治理中的大是大非问题,直接关涉着我国文化现代化的实现。由此,除了揭露、批判文化虚无主义的本质以寻求文化虚无主义的治理之道外,还要进一步加强文化现代化建设。
最后,在市场经济改革的大潮下,在价值取向和生存论方面也出现了文化虚无主义的倾向。我们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但也导致一部分人受市场和资本逻辑力量的控制片面地追逐金钱,成为金钱、资本拜物教者,从而对自己以前的人生目标和价值观感到困惑和怀疑,从而引起新的文化危机。这也导致特定时代的主导性文化模式发生文化裂变、文化失范或文化冲突。当人们习以为常的文化模式和自觉兴奋的文化精神不再能够有效地调节个人或社会的行为,一些人甚至怀疑自己或批判原有的文化模式,对新的文化现象和社会因素形成一种期待心理时,文化危机就出现了。
针对文化领域所面临的国际国内种种虚无主义的挑战,我们必须“坚持发扬斗争精神,增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志气、骨气、底气,不信邪、不怕鬼、不怕压,知难而进、迎难而上”(10)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日报》2022年10月26日。,及时寻求文化现代化的发展之路。
三、实现中国式文化现代化的破围策略
党管宣传、党管意识形态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社会意识形态属于文化范畴,因此加强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和加强党对文化工作的领导是一脉相承的,只有如此才能保证中国式文化现代化的正确方向。在保证中国式文化现代化正确方向的前提下,我们需要积极发扬斗争精神,迎难而上,积极主动寻求中国式文化现代化的破围策略。
第一,针对西方文化霸权,加强党对文化工作的领导,构建“一带一路”文明新秩序,复兴中华文化,确保文化现代化的正确方向。西方文化霸权突出表现在“霸”上。西方国家完全不顾其他国家的历史和现实国情,强行推行自己的价值观并强加于他国,其实质是“西方中心主义”,是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在文化领域的突出反映。西方国家通过文化渗透,妄图通过进行“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搞文化一体化,对此,我们必须明确:我们要建立的现代化,不是跟在他人后面亦步亦趋、甘愿被外人奴役、成为他人附庸的、生搬硬抄的所谓西式现代化,而是符合中国实际、独立自主的中国式现代化。文化现代化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必须依靠中国人民的文化自觉,建立中国的文化自信。中国共产党作为一个百年大党,是带着复兴中华民族这一历史使命而来的,而复兴中华民族必将以复兴中华文化为前提。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兢兢业业,以负责任大党的角色定位,自觉举起了复兴民族文化的大旗。百年建党史也是百年文化复兴史,历史和实践证明,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着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为中国人民点燃文化自信,为中华民族重拾文化自尊,为国家找寻文化自强,为文化创新、社会发展作出巨大努力。新时代我们要毫不动摇地坚持在党的领导下扎实推进文化强国战略,而实现文化现代化亦是新时代文化强国战略的逻辑必然。
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复兴中华文化,实现文化现代化和文化强国目标,这是由党所肩负的文化使命决定的。中国共产党在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的实践中,积极构建符合时代主旋律要求的新文化,不仅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上取得了重大成就,同时也使人们对文化建设的规律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在革命和建设时期,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制定了新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文化纲领,明确提出领导权归属中国共产党。他提出要打破使人民群众愚昧无知的旧文化及其体系,建设一个新文化滋养下的社会文明、人民开化的先进的中国。在改革开放新时期,根据国内外舆论环境变化,党结合新的历史条件和实践机遇,团结带领人民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新局面,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个方面同向发力,自觉将文化建设提升至和经济建设同样的高度,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与和谐文化。党的十八大以来,文化建设被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在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和全国文艺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加强党在意识形态领域的领导权和话语权,在全社会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人民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自觉将核心价值观融入实际行动,以此提高全民族的思想文化和道德水平,更好地推动文化事业蓬勃发展。2013年“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我们开始致力于构建“一带一路”文明新秩序,以更加开放、包容的文化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总而言之,国富民强、民族复兴必定需要文化的繁荣和复兴,历史和现实、理论和实践都已证明,农民阶级、封建地主阶级、资产阶级改良派和革命派都无法担当中华文化复兴大任,只有工人阶级及其先锋队——中国共产党才是肩负中华文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大任的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并且始终引领着中华文化建设向着正确的方向前进。只有中国共产党能够肩负起中华文化发展和复兴的“核心力量”这一历史大任,原因无非两点:一方面,坚持党对文化工作的核心领导地位,保证了高效率统筹协调各方力量,避免了资本主义国家利益主体各自为政、办事拖沓的痼疾,真正实现了全国一盘棋,集中力量办大事,更好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另一方面,坚持党对文化工作的核心领导地位可以保证文化发展成果的统筹分配,实现分配公平和分配正义,让人民在共享文化发展成果中拥有更多获得感和幸福感,有助于保证完成复兴中华文化的大任,保证现代化的人民性。
第二,抵制西方文化霸权,增强自身文化的吸引力和向心力。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在国际上没有话语权,处于“有理说不出”的尴尬局面,很难说这个国家已经实现文化现代化。中国目前经济上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依然有限。由于国际话语权不强,各种打压和质疑中国的错误论调不绝于耳,如“中国经济殖民主义”“中国资本输出”“中国文化侵略”等,充斥于某些别有用心的国内网络和国外媒体。不仅如此,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世界在文化领域无所不用其极,用尽各种手段推行他们的政治观和霸权论,试图抹黑中国的建设成就,以所谓的国际规则和国际秩序来愚弄中国人民,迫使其甘愿做西方国家的文化顺民。因此,实现中国式文化现代化就必须抵制西方文化霸权,而抵制西方文化霸权的核心要素是要“提高我国在国际上的话语权”,提高自身文化的吸引力和向心力,增强文化自信。如何增强文化自信,自觉地抵制西方文化与价值观、生活方式等等背后的西方文化侵略与侵蚀呢?首先就是要确立对待文化的正确态度,无论是对待西方文化还是中国传统文化,我们都要采取扬弃的、一分为二的态度,辩证对待。具体而言,对待中国传统文化,我们既要反对打着“弘扬传统文化”旗号,实则宣扬封建道德和文化的文化复古主义,又要反对否定传统文化,进而否定中国历史的文化虚无主义。文化复古主义错误地认为对传统文化的自信就是文化自信,这是对文化自信的误读。文化自信的主体内容应该是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因而中华民族的复兴也并非单纯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而是对其有选择地吸收,“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11)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日报》2022年10月26日。。对待西方文化,不能盲目引进,而是对其中的优秀成果采取充分借鉴的态度,使其为我们的文化现代化服务,而对其中腐朽落后的成分,则要自觉抵制其不良影响。实现中国式文化现代化需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通过“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12)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日报》2022年10月26日。,进一步增强文化自信。同时,以文化的主动推动国家发展的主动,走出一条文化强国家强的发展道路。此外,还必须用文化武装人民群众,通过提高群众的文化素质和文化涵养,使文化元素融入人民群众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
第三,针对文化虚无主义,应出台专门法规,超越资本逻辑,加强网络监管,净化网络空间,阻断文化虚无主义的传播途径。文化虚无主义作为资本的推手,把资本的利益宣扬为人民的利益,把资本的需要宣扬为人民的需要,在收割人民财富的同时还不忘蛊惑民众为其“摇旗呐喊”,其潜在危害是大众受困于数字资本的霸权,盲目沉迷于网络泛娱乐之中,最后失去自我。由是,我们必须加强对网络空间的监管,超越资本逻辑;坚持党对文化的全面领导,以人民为中心,防范大众的文化娱乐生活被资本逻辑绑架,用马克思主义筑起思想屏障,抵御虚无主义的侵蚀。网络娱乐作为当下人们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占据着人们越来越多的休闲时间,网络已成为文化虚无主义推行的主战场、主阵地,因此要加强网络娱乐平台阵地建设,消解“唯资本”“唯流量”的价值理念,抵制私人资本的不良渗透。一方面,网络平台必须遵循“质量第一”的基本原则,以丰富大众精神世界为目标导向,向大众生产和提供质量优、水准高的文化娱乐内容;另一方面,网络休闲娱乐绝不能沦为资本的附庸,这就需要加强对网络空间的监管,从源头上净化大众的休闲环境,抵制网络泛娱乐主义的入侵。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须以法治途径规范网络娱乐,通过建立专门的法律制度来管控和引领网络空间的娱乐资本运营方向,避免恶性竞争,促进网络娱乐产业正向发展。此外,要严格审核网上出现的各类娱乐内容,及时关停兜售低俗不良内容的娱乐平台,坚决封杀有违道德伦理、触碰法律红线的流量明星,营造健康清朗的网络娱乐空间。
第四,实现中国式文化现代化,建设文化强国,必须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起着传播先进文化、革命文化,传承红色基因,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培根铸魂作用。习近平总书记2022年4月25日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指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归根结底是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13)习近平:《坚持党的领导传承红色基因扎根中国大地走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新路》,《人民日报》2022年4月26日。可见,“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处在“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核心地位。那么,如何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呢?首先,要明确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是一项系统的复杂工程,其实质是要在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中既要坚持立足中国,又要坚持独立自主。坚持立足中国,就是要以中国为观照,扎根中国大地、立足中国实际,解决中国问题,客观阐释中国特色,以中国场域为基本范围,以中国实践为基本依据,以中国发展为根本目标,真正形成原创性的知识体系(14)张振:《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的四个维度》,《光明日报》2022年6月20日。。坚持独立自主,就是不能依赖他人,不能照搬照抄国外的经验,跟在别国后面依样画葫芦。其次,是要以时代为观照,回答“时代之问”。当今我们正处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的关键时期,我们的哲学社会科学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建设中国式现代化为根本宗旨,回答好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人类向何处去”的时代课题。再次,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这“两个结合”看作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的根本遵循,高度重视哲学社会科学及其人才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中的重要作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是一个追求真理、揭示真理、笃行真理的过程,需要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深入中国实际、密切联系群众去探求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找到“中国式现代化”的现实路径;将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国情相结合、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推进知识创新、理论创新、方法创新,最终使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真正屹立于世界学术之林。最后,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还需要培育壮大哲学社会科学人才队伍,注重哲学社会科学人才创新,打造高质量人才队伍,为研究解决中国式文化现代化提供智力支撑。我们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既要提高自己的专业文化素养,又要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既要做“经”师,还要做“人”师。
第五,在把握时代、创新方法中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我们要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先进性、革命性和时代性,通过喜闻乐见的各种方法传达到每一个社会成员头脑中,使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逐渐形成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
首先,以人民为中心,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人民群众是社会主义文化现代化的实践主体,社会主义文化具有人民性,与人民的诉求相一致,反映人民的需要。一方面,中国共产党一贯重视群众工作,认为文化要贴近生活,反映人民的心声;另一方面,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人民在实践活动中的首创精神,要求承认和尊重民众是中华文化的主体创造者、发展者和继承者,并结合2035年文化强国建设远景目标提出了“尊重人民主体地位”(15)《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年版,第183、352、311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16)《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年版,第183、352、311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17)《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年版,第183、352、311页。等一系列重要论断,明确了人民在文化建设实践中的主人翁地位。“一切脱离人民的理论都是苍白无力的,一切不为人民造福的理论都是没有生命力的。”(18)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日报》2022年10月26日。在文化现代化实践的每个领域,我们要切实保障人民的利益,就不能搞形式主义、摆花架子、脱离人民,而是要把提升公共服务的水平与质量放在首位。“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完善文化经济政策”(19)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日报》2022年10月26日。,“推出更多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优秀作品,培育造就大批德艺双馨的文学艺术家和规模宏大的文化文艺人才队伍”(20)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日报》2022年10月26日。。同时,积极构建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一体化建设体系,促进乡村振兴与文化振兴同步进行。实践中,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需要我们尊重历史、尊重文化发展规律、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以历史唯物主义态度对待自己的历史文化遗产,发展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始终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
其次,“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21)《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4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22年版,第310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凝聚人心、汇聚民力的强大力量。”(22)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日报》2022年10月26日。对文化虚无主义错误思潮除了进行抵制与打击,还要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国家、集体、个人三个层面提出了核心的价值要求,这些不同层面的价值要求不是孤立的、分散的,而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三个层面的价值目标指向共同的价值追求,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最根本特性:人民性。它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反映最广大人民的价值诉求,因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人民逻辑超越资本逻辑,超越西方资本主义文明观的狭隘性和局限性,可以消解西方资本主义主导的普世价值观。这也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另一特性:先进性。它是社会主义制度所坚持和追求的核心价值理念,代表着当今时代人类社会的价值制高点。以此来引领中国式文化现代化的方向,不仅体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也是文化现代化兼收并蓄中华文明与人类现代文明发展成果的集中体现。
最后,健全文化产业体系,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重点,处理好供给与需求的关系。文化和科学技术一样,可以物化到劳动者、劳动工具、劳动资料身上。当前文化正由以前的加速度到乘积速度发展、再到N次方的速度,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丰富群众性文化活动”(23)《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年版,第34页。正是让文化发挥重要作用的重要举措,也是实现中国式文化现代化、建设文化强国的关键一环。目前我国的文化产业发展与我国所处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地位还存在不相协调的方面,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西方发达国家的文化产业现已成为其支柱产业,产值占GDP的20%,而我国2021年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营业收入只占GDP的10.41%(24)赵玲:《2021年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分析:营业收入达119064亿元,占GDP的10.41%》,https://www.sohu.com/a/525308024_120950203.2022-02-26。,可见,健全文化产业体系仍然是当前实现文化现代化的关键一环。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25)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日报》2022年10月26日。文化现代化建设中,应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重点,真正摸清楚人民群众需要什么样的优质文化,要从“政府端菜”供给模式转变为“群众点菜”模式,让群众自主选择,把“以人民为中心”理念贯穿于文化发展全过程,扩大优质文化产品供给,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高质量的文化产品。这就意味着,要在文化宏观管理体制和微观运行机制上不断创新,深化文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培育社会多元服务供给主体。原因在于,文化发展需要一系列条件,而文化产业的孕育与孵化、发展与壮大更是离不开政策、要素、市场等特殊的文化生态,优化的文化生态可以促进文化发展方式的变革,重塑新的文化发展格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于文化产业体系健康发展至关重要,为此,相关的政策必须转变,工作方式必须更加精细精准,贴近需要,且更注重实效;供给形式必须更加新颖、文化产品与服务必须更加丰富多彩,并及时提高质量标准,以适应新需求,从而刺激甚至创造更多的需求,满足更多的需求,实现文化领域的供需双旺。为了达到文化领域供需双旺的目标,除了要从供给端考虑问题,还需要从需求端考虑问题,不断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和竞争力。
总之,我们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建设重要论述为指导,“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共同应对各种全球性挑战”(26)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日报》2022年10月26日。,从理论和实践上为中国式文化现代化提供应对西方文化霸权挑战的新视角、新路径和新范例,为中国式文化现代化的实现不懈奋斗,坚持久久为功、持之以恒把我国建设成为文化强国,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