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教师应用研究能力的现状、困境与提升策略
2022-03-03彭友施莎莎
彭友 施莎莎
2022年5月,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开展职业教育教师队伍能力提升行动的通知》,明确了应用性科学研究是高职院校教师履行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职能的重要着力点。应用性科学研究是将理论转化为实际运用的研究形式,针对具体问题探索新方法或新途径,为解决实际问题提供科学依据。教师应用研究能力是个人在实际情境中对影响研究对象的因素进行分析,探索新的方法和路径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高职院校加强教师应用研究能力建设是培养大量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和提升服务发展水平的根本保证,是推进高职院校高质量发展和加快技能型社会建设进程的必由之路。然而,我国高等职业教育长期以来过多注重教学和社会培训,对科学研究和其他社会服务职能有所忽视,导致“双高”院校教师对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技术转让、技术许可、技术咨询、技术服务(简称“五技服务”)等科技服务的重视程度不足。教师作为“双高计划”建设任务的重要承担者和实施者,应着力提升应用研究能力,从而为高质量完成“双高计划”建设目标和任务提供人才支撑。
一、高职院校教师应用研究能力的现状
当前,对高校教师科研能力的评价主要采用科研绩效考核的方法。科研绩效考核是指高校对照一定科研目标、运用科学考核方法对教师一定时间内的科研完成情况进行综合性评判的活动。在“破五唯”的背景下,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对高校教师科研绩效考核提出了注重实绩和社会贡献的要求。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强调高校教师科研评价要“突出质量导向,重点评价学术贡献、社会贡献以及支撑人才培养情况”。2021年1月,教育部等六部门出台《关于加强新时代高校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突出质量导向,注重凭能力、实绩和贡献评价教师”。国家和政府层面非常重视高校教师科研成果的转移转化,引导、鼓励高校教师面向企业开展技术攻关和新产品研发,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技术支持。
2021年3月,《教育家》杂志联合相关科研院所面向全国职业院校、家庭、企业进行了一项职业教育随机问卷调查,并发布了《中国职业教育发展大型问卷调查报告》。报告指出,职业院校教师科技攻关水平较差,为行业企业提供技术开发、技术咨询和技术服务的数量和质量均偏低。调查结果显示,“关于企业希望获得学校的专业技术支持”占比61.76%;“企业在校企合作中的实际受益”项目中,提升创新研发能力排第三,仅占比51.82%;从教师和企业人员的调查数据来看,职业院校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涉及所有专业的职业院校仅17.46%,涉及2/3以上专业的职业院校仅占29.97%。报告针对以上调查结论分析认为,职业院校教师从高校毕业到职校就业,缺乏企业实践经验,没有深入参与校企合作研究,科研技术应用创新能力不高。
本文选择56所“双高校”2022年5月公示的“双高计划”中期绩效自评报告的截面数据和“双高计划”实施以来的年度报告(2020—2022年)中的时间序列数据作为分析对象,探讨我国高职院校教师应用研究能力的现实状况。通过对56所高水平高职院校“双高计划”中期绩效自评报告(公示稿)中“五技服务”(包括横向项目到账经费和技术服务到账经费)截面数据分析发现,“五技服务”相关数据主要在报告的“打造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和“提升服务发展水平”两项改革任务的绩效指标中呈现。33家单位提供了“五技服务”经费数据,23家单位没有提供经费数据,通过近三年年报对这23家“五技服务”数据补充统计汇总发现,数据结果均较低,最低的数据年均不足百万元。进一步分析,33家提供经费数据的单位中,有7家近三年总到账经费低于3000万元(年均低于1000万元)。数据显示,在“双高计划”推进的三年时间里,有30所高水平高职院校“五技服务”到账经费年均低于1000万元,占高水平高职校数量的53.6%,高水平高职院校整体社会服务水平和质量还需进一步提升。在分析“五技服务”经费数据的过程中,有28所院校将技术服务企业生产、新产品开发转化与民间技艺传承创新等“强智力服务”项目作为提高服务发展水平的重要衡量标准,占高水平高职院校的50%。第一轮“双高计划”建设时间已经过半,但还有32%(18所)的高水平高职院校将技能人才培训与继续教育、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对口院校帮扶等传统“弱智力服务”项目作为主要社会服务内容,完全没有涉及“以应用技术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加强新产品开发和技术成果的推广转化”的“双高计划”建设要求。部分院校尚未转变传统的社会服务思维,在教师科研、专业建设、学生培养等方面的理念相对落后。
此外,在对56所高水平高职院校近三年(2020—2022)年度报告中的“五技服务”(包括横向技术服务到款额、技术交易到款额和专利成果转化到款额)的时间序列数据分析发现,有25家院校的到账经费年均是负增长,占高水平高职院校总数的44.6%;有4家年均增长3%以下,占高水平高职院校总数的7.1%。高水平高职院校的“五技服务”纵向增长数据能够更加精准地体现应用研究能力的发展水平,结果显示,近一半的高水平高职院校在第一轮“双高计划”建设前半期对教师应用研究能力的培养重视程度不足,偏离了“提高服务发展水平”的改革发展任务要求。
二、高职院校教师应用研究能力不足的成因
提升教师应用研究能力是高职院校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提升服务水平、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深化新时代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实施方案》指出:“职业教育教师团队仍存在着同时具备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能力的‘双师型’教师和教学团队短缺的问题,已成为制约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瓶颈。”究其原因,主要由于高职院校在教师职前的学术研究背景、职中的集中培训模式、“双师”评价标准的认定以及制度保障方面存在一定问题,制约了教师应用研究能力的提升。
1.教师准入方面,以教师学历学位为主要考察标准。“双师型”教师是高职院校办学内涵提升的核心力量,是高职院校改革发展的主要承担者。因此,在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体系的起点即教师准入层面,需要一套相对完整、科学的考察标准。然而,高职院校在师资队伍选拔与建设过程中,长期以来存在以教师的学历学位为主要考察标准的现象。究其原因,一方面,由于高职教育长期受普通高等教育的影响,在教师考察选拔方面照搬普通高校考察选拔教师的经验,导致目前尚未形成相对独立的现代高职教育教师选拔体系,高等教育阶段人才培养水平相对不足,尤其缺少培养硕士以上学历的高层次职业人才的培养路径。在教师选拔体系中,更多地从普通高等教育体系培养的人才中选拔教师。此外,高职院校从社会招聘的高技能人才比例较低。以上原因共同导致高职院校招聘的教师人才类型相对单一,且多为普通高等教育体系下培养的学术型人才。这类教师虽然具备深厚的专业理论基础,但缺乏企业实践工作经历,面向企业实践应用的科学研究能力不强,无法真正发挥其在人才培养和企业科技服务中的作用。另一方面,《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要求的“具有3年以上企业工作经历并具备高职以上学历”的教师选拔政策难以落实。长期以来,高职院校具有高层次学历的教师占总教师人数的比例是一项评价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水平的重要考核指标,这使得一些虽具有技术技能但学历水平相对较低的人才难以进入高职院校教师行列。此外,高职院校在教师待遇方面普遍低于企业,在稳定性和发展上又普遍低于普通高校,缺乏硕士以上的高技术技能人才。因此,虽然行业企业中的优秀技术技能人员实践操作经验丰富,但由于受学历、职称、待遇等方面的限制,无法进入高职院校任教。
2.教师发展方面,以各级各类单位展开的集中式培训为主要形式。高职院校教师发展是指教师借助学校和产业等外部环境,积累和更新专业知识,提升立德树人、教育教学、技术实践、科研服务等能力的动态过程。当前,面向高职院校教师开展的素质和能力培训没有完全达到预期效果。究其原因,一是组织层面,培训体系缺乏实践性。近年来,为了强化教师培训的类型特征、提升“双师”培训效果,国家开始建设100家校企合作的“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和100个国家级企业实践基地,探索校企双主体培训教师的机制。然而,无论是集中式的培训还是校企合作式培训,都存在培训层次浅、培训内容过于理论化、教学方式单一的问题,违背了创新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培养的客观规律,不利于高职院校教师技术创新与应用能力的提升。二是个人层面,教师到企业实践锻炼缺乏系统性机制保障,提升教学能力和研究能力的实际效果不佳。作为不同的利益主体,学校、教师和企业三方诉求也各不相同,合作机制、利益分配机制、激励奖惩机制等尚不完善,教师到企业实践锻炼流于形式。培养教师的应用研究能力,离不开企业真实情境,否则无法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并解决问题。
3.“双师”认定方面,以笼统的评价标准为依据。“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高职院校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举措,是提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和提升服务社会发展水平的根本保证。根据2019年中国青年报发布的数据,全国高职院校专任教师中的“双师”比例不足40%。通过对56所高水平高职院校2022年的质量年报中的“双师比”统计,有40家“双师比”超过80%,远高于全国高职院校的平均标准。但是,与“双高计划”建设任务要求的教师具有应用研究和创新能力的“三个一批”目标(即一批行业有权威、国际有影响的专业群建设带头人,一批能够改进企业产品工艺、解决生产技术难题的骨干教师,一批具有绝技绝艺的技术技能大师)相差甚远。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当前职业教育领域对“双师型”教师内涵和“双师型”教师标准没有统一的界定,国家没有建立统一的分级“双师型”教师遴选标准,导致对“双师型”教师的要求脱离产业需求且层次高低之分不明显。以江苏省一份典型的“双师型”教师认定标准为例,“双师素质”教师认定条件主要包括入职前在行业企业工作年限、省级以上技能人才荣誉称号、拥有职业资格证书、参加校级以上“双师”培训、到企业实践或研修不少于6个月、参与各类大赛或参与指导学生竞赛获奖、参与的教学或科研成果获奖、拥有各类专利、主持市厅级以上课题、主持横向课题等要素,只要符合其中的一项或两项即可。诸多条件与“双高计划”打造卓越“双师”队伍的目标不匹配,而这种不匹配也加剧了“双高”院校在人才培养质量和产业服务能力方面与市场需求的不适配。
4.制度保障方面,以侧重教学的激励政策为主体。教师是高职院校履行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职能的核心力量。长期以来,高职院校存在重点关注教育教学的惯性思维,受这种思维影响,高职院校对教师的激励制度也往往选择简单地围绕教育教学开展,缺乏促进教师开展应用性科学研究的激励政策组合。例如,薪酬分配制度是关乎教师根本利益的一项基础性激励制度,高职院校制定薪酬和绩效制度侧重考察教育教学工作量,以完成教学工作量和超课时工作量为主要考核标准,几乎不关注教师的技术开发和技术服务工作量。职称评审政策是教师职业发展的重要激励手段,当前高职院校的教师职称评审重点关注教育教学成果、发表论文和纵向课题,其中,论文与课题也大多数属于教师个人的教学研究范畴。面向企业和社会的“五技服务”成果所占比重很小,且缺乏明确的可操作的执行标准和评价标准。
三、高职学校提升教师应用研究能力的有效路径
高职院校需要通过提升教师的应用研究能力来推进高质量发展和服务技能型社会建设。应用研究能力是高职院校教师面向真实情境进行技术应用和技术开发的关键能力,因此,在探讨提升教师应用研究能力的途径时应按照教师职前培养、教师职中培训、院校分类评价管理和优化激励组合四个维度分开讨论,明确总体思路后整体推进教师应用研究能力的发展。
1.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增加高学历高技能的职业教育师资供给。针对当前高职院校人才引进以硕士以上学术型毕业生为主、缺少社会生产一线实践经验师资的现状,国家应加大硕士及以上学历高技能人才的培养,为高职院校提供既掌握扎实专业理论知识又具备解决生产一线技术难题能力的高水平“双师型”师资。第一,改造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体系,强化职业类型特征。一方面,调整课程体系,增加实践课程在总课程体系中的比重,将实践课程的比例增加到50%以上。另一方面,调整培养体系,增加半年或1年的实习实践环节。此外,在职前教师毕业论文的撰写过程中引入企业导师,采取校企双导师制度,双导师共同完成对毕业论文的指导。在论文选题方面,选题必须源于生产生活突出培养过程的职业特征,增强人才培养的应用创新能力。第二,进一步提升职业教育办学层次,培养具有硕博士学历的职业人才。目前,我国职业教育层次已提升到本科层次,但尚未延伸到硕士、博士层次,职业教育体系尚不完备。因此,可以借鉴英国的高等学徒制和学位学徒制,推进职业教育领域硕士、博士研究生的培养。
2.构建集中与个性化相结合的培训体系,提升教师应用研究能力培养的实效性。能力理论将人的能力分为显性能力和隐性能力,其中,显性能力可以通过一定的培养机制快速提高。高职院校教师的应用研究能力即属于显性能力,可以通过适当的培训形式有效提升。首先,政府应出台激励政策,通过校企合作的“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和国家级企业实践基地,引导更多优质大型企事业单位参与高职院校师资培训事业,允许教师与企事业单位技术人员合作成立攻关小组,在新技能革新、工艺优化、技术攻关、技能研修等方面开展合作,共同解决行业企业实际生产发展中的故障及技术难题,在实践中提高教师的实践创新能力。其次,以校内外专兼职技能大师和工匠为主导,以项目化的技术研发为纽带,带动一批年轻的专业理论课教师对企业实际问题开展联合研究,提升理论课教师的技术创新与应用研究能力。最后,按照教师职业发展不同阶段特点,开展差异化培训。职场初期,可采取集中培训的形式,提升教育教学能力;骨干教师阶段,可采取集中加个性化的培训形式,着力培养实践教学和技术服务能力;专业带头人或行业领军人才阶段,可采取承担企业技术攻关项目的形式,提升技术创新和应用研究能力。
3.建立不同等级的评价标准体系,分类管理“双师型”队伍。“双师型”教师标准是保证高职院校教师培养质量的前提。高职院校教师职业发展和课程体系建设有其客观规律,需要不同素养要求和能力层次的教师队伍。因此,高职院校需要建立不同等级的评价标准体系,分类管理“双师型”队伍。教师应用研究能力应作为评价标准的重要指标之一,不同层次的高职院校应根据自身办学水平要求,确定差异化的应用研究能力评价权重。例如,可以将“双师型”分为三个等级,“双师”的应用研究能力要求随等级增加而提高。一级“双师型”定位于基本双师素质,达到持有初级职业资格证书或参加较短时间的企业实践等基本条件即可认定。该等级的教师主要承担公共课和少量的专业课教学任务。二级“双师型”定位于中级“双师素质”,达到持有中级职业资格证书、参加较长时间的企业实践、参与“五技服务”项目等条件即可认定。该等级的教师主要承担专业课和实践课程的教学任务,同时具备初级应用研究能力,主要承担“弱智力社会服务”职能。三级“双师型”定位于面向产业高端和高端产业的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需求,达到持有高级职业资格证书、长期从事产学研合作、主持高等级科研课题和企业技术攻关和研发课题等条件即可认定。该等级的教师主要承担实践课程和创新性课程的教学任务,同时具备较强的应用研究能力,主要承担“高智力社会服务”职能。“双高”院校的三级“双师型”教师队伍数量应呈现橄榄形的配备格局,第三级“双师型”教师应占专任教师队伍的相当大比例,才能高质量实现“打造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高地和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的总体建设目标。
4.优化激励政策供给组合,有效推动校企合作开展应用性科学研究。教师开展的应用性科学研究需要和企业或社会组织的深度配合,因此,可以从校内、校外两个方面协同调整优化激励政策。一方面,优化校内激励政策。首先,优化薪酬分配制度,将科学研究特别是应用性科学研究纳入绩效考核,通过调整这一根本性的利益分配格局,推动高职院校教师主动参与应用性科学研究。其次,调整职称评审政策,将横向科研与纵向科研业绩同等对待,将高职院校教师开展的“五技服务”所取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进行综合评判并将评判结果作为职称评审与晋升的重要条件,明确横向科研成果与纵向科研成果对等评价的标准,鼓励引导教师积极参与企业服务,开展应用性科学研究。另一方面,优化产教融合政策。加大校企合作研究力度,拓宽教师研究渠道与研究方向,将校企合作开展应用性研究作为产教融合的重要内容。此外,妥善处理各利益主体之间的关系,明确企业作为产教融合主体的权责比重与利益分配规则。促进企业参与高职院校教师应用研究最重要的动力是利益,因此,调整产教融合制度供给、构建明确的利益分配制度、合理分配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能够在保障企业与教师合作开展应用性科学研究过程中发挥长效作用,避免短期性、功利性行为的发生。
四、结语
教师改革是“三教”改革的首要主体,教师应用研究能力的提升关系教师聘任、教师培训、教师发展、教师评价等诸多环节。“双高计划”提出的打造技术技能服务创新平台、提升校企合作水平、提升服务发展水平、提升信息化水平等十项改革发展任务为高职院校教师能力建设指明了发展方向。高职院校教师队伍应用研究能力建设应采取系统谋划、整体推进的思路。在整体推进教师队伍应用研究能力建设过程中,应坚持将教师应用性研究能力提升与行业或社会发展联系起来,让教师应用研究能力培养立足于社会生产一线而非实验室,其研究课题来源于真实情境中的现实问题而非闭门造车,从而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掌握新的技术知识,提高自己的实践教学能力和服务社会发展水平。因此,无论职前师资培养、职中教师培训、职后考核评价,都要强化制度保障,为高职院校教师应用研究能力培养创设良好的制度环境和完善的体制机制支撑。只有多管齐下,各方利益相关主体协同合作,才能真正提升教师的应用研究能力,从而不仅能为社会提供技术开发、技术服务等高水平服务,还能培养社会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