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师应对青少年网络欺凌事件现状及改善策略研究

2022-03-03薛博文王永强

现代教育科学 2022年4期
关键词:青少年教师学生

薛博文,王永强

(1 南京师范大学,江苏 南京 210097;2 烟台市经开区第六初级中学,山东 烟台 264006)

在当今时代,多元的通信方式和渠道带来的便利性促进了各类人群之间的交流。但网络生活带来的不只是便利性,数字革命也引发了个人信息泄露等更多的负面问题。教育领域中,网络使用的便利化使校园欺凌向网络欺凌转变,造成影响更深、创伤更大的新型欺凌事件。如何应对青少年网络欺凌事件,探讨教师在处理网络欺凌事件中遇到困难的具体成因、可供解决问题的调解方法和策略,已成为教育实践中亟需破解的难题。

共青团中央发布的《2020年全国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情况研究报告》显示,我国未成年网民数量在2020年达到1.83亿人,日均上网时长超过2小时,且接触互联网的低龄化趋势明显[1]。伴随着青少年网民数量的持续增长,传统的校园欺凌逐渐由线下转移到网络层面。青少年网络欺凌是传统校园欺凌在网络上的延伸,对被害人造成的精神伤害远大于面对面的校园欺凌。被欺凌者在受到网络欺凌后,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悲伤、孤独、愤怒等负面情绪的累加可使其产生精神障碍甚至是自杀倾向,严重地影响了青少年学生的身心健康[2]。21世纪初以来,对网络欺凌的研究逐渐在欧洲与北美兴起。美国、英国、韩国及日本等国家通过立法来预防和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利,抑制网络欺凌事件的发生。近些年来,我国网络欺凌事件频繁发生,成为教育领域和社会各界所关注的热点问题。为制止网络欺凌的进一步发展和蔓延,我国自2020年3月开始实施《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要求网络信息内容服务者和生产者、平台不得开展网络暴力、人肉搜索、深度伪造、流量造假、操纵账号等违法活动[3]。2021年9月起正式实施的《教育部关于未成年人学校保护规定》明确指出,应对青少年学生之间“通过网络或者其他信息传播方式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散布谣言或者错误信息诋毁他人、恶意传播他人隐私的欺凌行为”,采取“零容忍”的态度[4]。

我国关于网络欺凌方面的研究最早始于2009年,其后相关咨询报告、政策研究、量化分析和域外借鉴等各类各领域的研究逐渐增加且日益多样化,但从教师应对和解决网络欺凌问题的角度进行的研究则稍显不足,更没有适切的定性研究来反映教师在处理网络欺凌事件中的特征、过程和困难。因此,有必要通过访谈等质性研究来了解教师在解决网络欺凌当中所感知到的困难情境和心理挫折,并提出可行的改善建议与策略。

一、网络欺凌研究的理论背景

(一)青少年网络欺凌现象的差异性与特殊性

网络空间和现实空间显著不同,网络欺凌与传统意义上的欺凌有着鲜明的差异性。网络欺凌最突出的特征即为隐匿性和匿名性,受害者往往难以确定欺凌者的真实身份。社会心理学已有研究表明,当个体摆脱他人的注视或关注时,其受到的内心良知和社会规范的约束力便会明显削弱,这增加了其表达各类越轨行为和激进情绪的可能性[5]。在网络空间当中,由于无法确定欺凌者的形态特征,因此欺凌者可以在匿名的情况下欺凌他人而降低被发现的风险,以致其更为轻松地重复参与这种欺凌行为[6]。此外,网络欺凌的集体实施者存在一种“法不责众”的心理,因而其欺凌行为更难以被发觉且伤害程度更高。网络欺凌存在去抑制性的特征,网络虚拟社会中的道德约束限制力比现实世界明显降低,人们的表达会更直接和无所禁忌, 更容易吐露个人内心的情感, 暴露自身的弱点,展现出与现实社会中完全不同的个人形象[7]。传统的欺凌是只有少数学生的行为,范围有限,往往本年级的欺凌事件不会传播到其他年级当中,而网络空间的开放性使网络欺凌行为除了当事双方外,还有大量第三方的旁观者访问和共享这些信息,受害者会遭受更大的压力与耻辱感[8]。网络欺凌的受害者遭受到比传统欺凌更为持久的痛苦,最主要的原因在于网络传播的快速性——欺凌者发布的文字或照片可以广泛地传播到各类网站论坛,通常会对受害者形成二次打击,使其承受对不良信息的歪曲夸大和无法控制而产生的焦虑与恐惧感[9]。

(二)教师应对网络欺凌的困难性与必要性

由于网络欺凌主要是发生在网络虚拟空间之中,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产生影响,甚至于在正常的上课时间也会发生,完全不受学校物理环境的限制。网络欺凌的持久性后果严重阻碍了受害学生的正常学习活动和学校教育目标的实现,同时也降低了受害者对学习任务的专注度,影响了学习效果与成绩。此外,匿名性使网络欺凌的始作俑者难以被追寻,这种不确定性也可能会使受害学生感到分心与恐惧,并对班集体的向心力产生消极影响[10]。尽管存在如此之多的困难,但学校和教师仍应责无旁贷地查明并解决学生遇到的网络欺凌问题,创造保护和鼓励的氛围。实际上,教师可以通过教育引导使学生认识到这类欺凌对于所有人的危害,加深学生对于欺凌问题的理解。许多西方国家在教育政策中均提到教师在防范网络欺凌中的重要性,强调及时关怀和情感疏导等干预手段在网络欺凌预防策略中的独特作用[11]。然而,尽管教育研究者、教育行政部门和校长对于网络欺凌有着各样的论述和兴趣,但是普通一线教师的“兴趣”却不容乐观,大多数教师并未拥有有效应对网络欺凌的能力。虽然大多数教师都尝试解决网络欺凌问题并帮助学生,但由于处理此类事件的意识和技能的不足,信心较低,导致多数学生遭受网络欺凌后将向教师求助作为最后选择[12]。因此,需要增强教师处理此类问题的信心,通过培训等活动掌握应对网络欺凌的知识与手段。

二、调查研究方法与分析

(一)调查研究方法

本研究主要采用半结构化深度访谈的调查方法,从笔者自身人脉和合作学校出发选取了4位访谈对象。选择对象的标准和特点主要有两个方面:这项研究的主要参与对象均来自城区的初中和高中,且其中多以担任班主任职务为主。这是因为班主任与学生的了解和交流相较任课教师来说更加深入,同时也更可能知晓部分暗藏在表面之下的欺凌行为;研究参与对象选取针对二三十岁的教师——该年龄段的年轻教师同样作为“数字一代”,能够更好地了解网络社会的特征、操作逻辑以及其中的问题。访谈时长平均在50分钟左右,访谈主要围绕“网络与现实差异”“面对网络欺凌的直接困难”“处理网络欺凌的前提条件”“能力判断和机会赋予”等内容进行分类,进而根据主要研究问题进行归纳综合,得出反思性结论。

(二)调查研究发现

1.教师应对网络欺凌问题的困难产生原因。匿名性是网络社会的典型特征,欺凌者使用模拟的IP地址和匿名来对受害者进行攻击,且由于网络社会中学生的表现特点与现实生活中存在差异,因而教师难以清楚发现和识别欺凌者。此外,由于网络传播具有瞬时性,往往教师正在处理的同时网上发布的谣言已经传播开来或歪曲变形,难以限制欺凌的范围。访谈教师均提到了匿名性和传播性带来的问题,教师A表示:“用微信、QQ和贴吧等工具进行交流,是当下青少年学生的必备技能,而这些软件的公开性使得其中发生的谩骂、侮辱等暴力行为不仅只有当事双方参与,所有群内的学生都可以看到。实际上他们仿佛就是在教室门前对骂和打架一般。”教师C表示:“这种网络欺凌对于教师来说很难把握,我不知道他们在什么论坛或群里又发布了什么,学生们也通常有更多小团体的私密群。教师很难得知欺凌的源头在哪,这类谣言很快就可以让全年级的学生都知道。”

作为青少年学生最为典型的特点,强烈的群体性依恋是青春期发展阶段不由自主产生的,青少年学生通常会不加选择地接受和赞成其他同龄人的看法,因而网络中许多欺凌现象就是在未经传播者理性判断的情况下迅速蔓延和传播而难以控制的。针对于此,教师A表示:“在校园贴吧等学生交流的论坛上如果有人发布了误导信息的帖子,它下面往往都是相似看法和非理性的支持,很少有基于自身判断的内容。”

网络欺凌中判断损害情况和事实的难度极大,许多被欺凌者拒绝配合调查而导致处理困难。一般来说,针对校园欺凌教师会在确认事实后检查欺凌者行为的原因动机,并对被欺凌者进行心理辅导和支持。然而,网络欺凌中欺凌者的识别复杂且困难,许多事件只有在被欺凌者举报的情况下才能够找出事实。另外,由于网络欺凌更为隐秘而难以获取证据,即使根据过往情境分析出欺凌者的身份,但其若予以否认则仍无法确认。此外,在大多数情况下,被欺凌者往往拒绝举报,他们会担心如果欺凌事件最终没有得到很好处理,可能会遭受到更进一步的报复和产生更重的心理负担。对待此问题,教师C明确表示:“现在最困难的是对受欺凌学生的心理疏导,他们几乎都知道是谁在网络社区中造谣生事,但他们不站出来向我们诉说,我们很难真正能从其他学生那里获得线索。”教师B补充说道:“如果受欺凌学生想要得到的是对欺凌者的惩罚,那么事情就很简单了。但是事实上他们不会选择举报,因为他们认为向我们举报就是在打小报告,更多人选择向同伴和朋友求助,在学生内部加以解决。”

2.教师应对网络欺凌问题的干预条件。干预条件主要是指教师所固有的特征和应对网络欺凌事件中的前提性条件,这些特征和条件增添或降低了处理的难度和完成度。一方面,教师对学生网络活动的敏感程度是极为重要的预设性前提。在校园生活中,学生需要根据课程学习相应的知识内容和方法,同时也在这个过程中树立和形成个人的价值观和信念。教师可以在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确认每个学生的个性特征,以便在学生成长的进程中提供学习和生活引导,但现今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学生选择在校园中隐藏自己的天性而在网络社会中真实释放自己的所思所想。因此,教师需要掌握网络文化的发展趋势以及学生网络活动的敏感性,通晓学生经常使用的通讯软件、网络游戏以及聚集的群聊或贴吧等论坛。教师D谈道:“我认为需要掌握好学生网络交流的主要方式,我们班上所有学生的微信和QQ基本上我都有。针对部分课堂中持续表现不佳的学生,我会通过朋友圈和QQ空间等途径来尝试了解他们存在什么困惑。有时候,我会在课后直接询问学生是否被欺负,实际上他们通常不会向我说些什么。我只能通过学生们在网上留下的信息来进行判断,从而为部分弱势学生提供暗中支持和帮助。但仍令人困扰的是许多学生并不想让老师进入他们社交圈当中,许多学生的朋友圈都是我不可见的。”另一方面,网络的发展趋势也是教师关注的方向,同时应对网络欺凌问题所需的信息与知识的多少,也会影响教师处理问题和后续情感支持的力度。针对于此,教师A提出自己的看法:“我认为教师当下应该对青少年的网络文化趋势有所了解。单纯就网络欺凌而言,大多数发生在微信或QQ群、校园贴吧和网络游戏当中。对网络发展感知不强的教师可能就会忽视问题的严重性,也不理解究竟发生了什么。”对于学校是否组织网络欺凌相关的培训和说明,有3位教师均表示接受过相应的宣讲和指导,但认为孤立的培训成效不高,应当继续在年级和校际之间进行有关网络欺凌的个别交流,组织研讨会并共享一些典型案例。

3.教师应对网络欺凌问题的行动选择与策略。行动选择是针对于某一现象,在其可见的特殊条件之下所采取的管理或执行策略,是为处理或应对现象而采取的有意行动。在本研究中,教师为应对网络欺凌遇到的困难所采取的行动,主要集中在扩大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以及教师群体之间的交流与协作上。具体而言,教师所采取的行动选择可以分为密切关注欺凌事件中学生的持续网络活动、寻求其他任课教师的建议以协同处理的两种方向,或相互之间的综合。

基于网络欺凌事件中欺凌者难以确认以及互联网俚语的滥用而造成的困难,也由于调查过程中网络特征导致问题解决受到限制,大多数教师均认为预防教育是更为必要和有效的选择。部分教师解释说自己在开学或班会课上均进行了包括网络欺凌等校园欺凌问题的教育与交流,同时严厉告诫学生实施欺凌的严重后果,以警告和帮助学生远离网络欺凌等事件。教师B在访谈中说道:“现在的学生几乎都有手机,因此我每次带新班级开始制订班级公约和规则时都会建立两个群,一个是所有的学生,一个是所有的家长。在这两个群里,我要求学生保证不发生相互之间的欺凌行为,哪怕只是开玩笑也不许开恶意侮辱性的玩笑。另外,我也要求家长们时刻关注自己孩子的心理状态,出现异常时能及时与我联系以求得共同处理。”同时,教师们都谈到限制学生在学校中携带手机的要求,也希望和家长合作来制订学生使用智能手机的规则。教师有时候也会借助部分班干部的帮助来了解学生的网络活动并采取相应行动。教师们所提到的行动多是由年级组牵头,通过教师之间的交流来获取解决问题的信息与方法,有时也要处理一些跨班级的大规模网络欺凌事件。

4.教师应对网络欺凌问题的行动结果与心理变化。行动结果是执行一种应对某种现象的行动或策略所产生的结果,本研究的重点是教师在应对网络欺凌问题过程中对困难做出反应的结果,主要体现在积极成果和消极结果两种心理变化上。从积极方面来看,教师及时正确地应对网络欺凌事件,能够让先前对学生网络活动不感兴趣且并不积极的教师认识到网络欺凌问题的严重性,从而提高对学生网络活动的敏感性和关注度,密切注意学生的网络行为,尝试将尚在初期的问题苗头及时遏制住。除此之外,教师们均视预防教育为首要措施。教师A表示:“我经常与学生交谈,了解他们的感受和想法。作为青年教师,网络操作我也比较熟练,能够在网络交流中得知一些隐藏的问题,使学生感到老师是可以信赖的。”提前预防许多可能导致网络欺凌的潜在问题,而不是在出现问题之后才亡羊补牢,这种意愿成为教师应对网络欺凌的共识。消极的方面则主要是教师心理发展和职业倦怠感的产生。通过访谈和观察发现,网络特征以及教师自身对于网络信息不足和技能短缺的局限性导致了其对学生引导纠正的信心下降,同时伴随着强烈的无助情绪。尤其是在应对较为严重的网络欺凌问题上,尽管努力奉献的精神是必要的,但在解决过程中承担的责任和无助感也会让教师感到与学生相距遥远。针对于此,教师C明确提到了应对网络欺凌时教师心态的变化:“发生类似的事件后我感到十分失望和懈怠,害怕学生们在我不知道的网络空间中发生那么多不利于他们成长的事。普通的欺凌事件就已经很难处理了,而网络欺凌带来的困难、压力和责任更大,有时候难以解决的程度甚至让我对教师这个职业产生了厌恶心理。”

三、教师应对青少年网络欺凌能力受限的启示与可行提升途径

网络欺凌是传统的校园欺凌在新时期的延伸表现,是学校范围内产生的欺凌行为的转移和在网络虚拟世界中的扩展[13]。“网络欺凌是看不见的拳头”[14],当下青少年网络欺凌现象已经成为社会所关注的热点问题,而教师作为教育者和保护者,必然在青少年网络欺凌防治体系中位于核心地位。然而实际上,网络欺凌的固有特征、干预措施的缺失、对其严重程度的忽视以及消极懈怠感的产生等,都对教师应对网络欺凌事件带来重重困难与阻碍。因此,总结经验,提升教师应对青少年网络欺凌的能力,构建切实可行的解决途径,就成为研究的应有之义。

(一)正确认识网络欺凌,拓展教师技能培训内容

1.正确认识网络欺凌的严重性。教师在应对青少年网络欺凌过程中遇到的首要问题,就是部分教师对网络欺凌只有模糊的认知,甚至有教师暗地里认为网络欺凌只是学生们在虚拟网络中的情绪发泄和相互之间的玩笑,并不会带到现实教育生活当中,这实际上是对网络欺凌危害性和严重性的错误认识。因此,学校及教育主管部门应当加强教师对相关法律法规的教育,使之充分了解网络欺凌的危害。例如新颁布的《教育部关于未成年人学校保护规定》明确提到对青少年网络欺凌应采取“零容忍、早预防”的态度和方法,学校应当组织教师对此类文件规定展开系统性的讨论与学习[15]。此外,网络并不是法外之地,还有必要使教师明确网络欺凌的法律后果,明晓在网络中进行辱骂、造谣、诽谤等行为均需要承担后果,而严重行为还要接受法律制裁。教师只有形成正确的网络欺凌防治观,认识网络欺凌的危害与法律后果,才能重视网络欺凌事件,依法合规地应对网络欺凌行为。

2.加强教师对网络发展的敏感性和关注度。教师对网络文化的了解程度及其处理网络问题的知识,是帮助教师理解和应对青少年网络欺凌的干预条件。研究发现,具有较高干预条件的教师在解决网络欺凌问题的过程中会花费更少的时间和精力,对青少年文化不感兴趣的教师将不可避免地难以认知和理解因飞速变化的网络文化而产生的学生行为方式,同时也难以提供和开展适合其心理水平的指导和教育。因此,即使是教师本人对于网络社交媒体、网络游戏等在线活动不感兴趣,也仍要关注学生的网络活动,以便了解学生之间的流行文化并在必要的时候采取适当的行动。

3.拓展教师间交流合作内容及开展专门培训。针对青少年网络欺凌现象,教师间的合作交流是必不可少的。但当下大多数情况下,校园欺凌问题发生在某个班级,会给教师的工作带来污点,影响其评优。因此,通常情况下教师为了不影响自己的“前途”,在处理校园欺凌事件时会自己私下解决问题,而不是通过与其他各科教师交流合作,探究欺凌产生的根本原因,共同合作控制欺凌行为的再次发生。这不但消解了教师间的合作,而且是对校园欺凌现象的一种淡化[16]。因此,可以定期开展年级内部的教育研讨会,收集教师的意见与想法,分析共享各类网络欺凌案例和处理办法,组建网络欺凌事件研究小组,探究校园欺凌的成因以及有效的控制和干预措施。另外,还要在教师在职培训中增加防治网络欺凌的新内容,增强教师的相关知识与应对技能,使之熟知和掌握相关法律规定及网络技术、网络欺凌的形式与危害、相应的处置策略等。

(二)树立教师的安全意识,及时干预欺凌行为

1.加强反欺凌教育,制订班级公约与惩罚措施。目前少数青少年法律意识淡薄,有些学生在对他人进行网络欺凌时根本没有意识到自己的错误。调查显示,约1/3的学生并不知道对他人进行网络欺凌需要承担一定的法律责任[17]。因此在教育实践当中,教师应当加强对学生的反欺凌教育,明确告知学生网络欺凌的危害以及所需要承担的法律后果,让学生认识到网络欺凌问题的严重性,避免侥幸心理。另外,教师应与学生共同制订班级活动公约并付诸实践,引导学生从细节着手来改变价值观念。这会使班级内部可能产生的欺凌现象在开始时即消弭于无形[18]。教师需要正确行使教育惩戒权,采取口头或书面检讨、停课或禁止课外活动、转学、留校察看等逐步加深的惩戒措施,但要尽量避免排斥性惩罚,主要采取恢复性的、警告性的惩罚。一旦网络欺凌的影响及危害度超过法律界限,教师有责任和权力配合司法机关进行处理[19]。

2.加强教育疏导,及时干预欺凌行为。教师在应对青少年网络欺凌事件时,要技术性地主动面对且及时回应,切不可因网络欺凌的匿名性等复杂特征而采取忽略的态度。及时的干预行为可以降低在欺凌者和被欺凌者间产生的欺凌影响,并通过双方与教师之间的协商与疏导来解除欺凌行为的根源,对被欺凌者实施帮助。在大多数情况下,被欺凌者会担心受到更大的报复损害而拒绝调查,教师需要从被欺凌者的角度来理解他们的负面情绪,以同理心进行干预处理,从而促使被欺凌者减轻心理负担并转向积极主动。

(三)密切家校合作,共同抵御网络欺凌

1.强化与家长沟通交流,降低网络使用频率。调查显示,当下我国青少年学生智能手机的拥有率达92.2%,且用于社交媒体、网络游戏与通讯软件的互联网使用时长持续增加,日均上网时长超过两小时的青少年超过3成。可以看出,由于手机等拥有率和使用时长的上升,网络欺凌产生的可能性也随之增加。已有研究指出,网络欺凌的程度会根据青少年使用智能手机的时长而有所不同,长时间使用智能手机的青少年比没有使用智能手机的青少年更容易遭受网络欺凌[20]。在现实生活中,尽管相关部门出台各类限制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法律法规,设置许多相应的监管手段来避免未成年人的网络成瘾,但部分家长对此仍不在意,任未成年学生恣意使用手机或平板电脑。为应对此类情况,学校有必要与青少年父母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以进行教育和管理,防止青少年学生不顾学校管控,尤其是在放学后不顾后果地使用智能手机。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经常性沟通交流可以很好地削弱青少年沉迷网络的消极特征,因此有必要构建学校和家庭间的合作系统,顺畅家校沟通渠道,做好网络欺凌防治工作。

2.指导学生家长防治网络欺凌,完善反馈机制。家庭是阻击网络欺凌的“第二战场”,家长要重视网络欺凌问题,同时接受学校对防治网络欺凌的指导,普及网络知识和心理常识,通过细节和神态来准确判断孩子是否遭受网络欺凌,为家校合作筑牢基础。同时要完善合作反馈机制,家长和教师要针对学生学习生活信息保持交流,在发生重大网络欺凌事件且产生严重后果时,家长要能够合作参与心理疏导等善后工作。

(四)纾解教师负面情绪,降低其职业倦怠感

教师在应对青少年网络欺凌事件中会遇到前所未有的困境与挑战,技能匮乏和低效介入会对教师的心理情绪和职业责任感形成负面影响,会在处理学生网络欺凌的过程中由于网络社会的独特性和学生的不配合产生无助感,进而对卷入网络欺凌行为的学生进行纪律指导时信心下滑。当下,我国对于教师心理疲惫和职业倦怠的支持仍稍显不足。如果面临日益复杂且多样的网络欺凌事件时教师信心丧失,这种负面情绪将影响个人效能,最终不可避免地流向学生。教育管理部门和学校应当通过可行途径,方便教师接受心理咨询和职业规划,更加关注学生的问题行为,通过预判降低潜在风险,避免严重欺凌事件的发生。

猜你喜欢

青少年教师学生
最美教师
青少年发明家
教师如何说课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赶不走的学生
学生写话
激励青少年放飞心中梦
圆我教师梦
让雷锋精神点亮青少年的成长之路
他为青少年开展普法教育